王闯起身,过去, 站在姜落身边, 弯腰低头。
“这是我们已经送去永安百货的货。”
姜落打开面前一本册子,指着:“这是货的种类, 这是数量, 这是给他们的价格, 这是他们在柜台的售卖价。”
王闯腰弯得更低, 凑近,看着, 心里也在默念。
姜落:“这些除了张志强那边的娃娃, 其他都贴了‘升非’的品牌。”
“有几个前两天已经在永安百货上架售卖了。”
“我还没得空去看, 等会儿你刚好和我一起去看看。”
姜落说着,王闯看着。
姜落又翻过册子的一页,指着册子上道:“这里的这个,是我之后准备做的东西,你先看下,心里有点数。”
王闯一看,惊讶:“你真要做工厂啊。”
姜落:“嗯,计划之内的事。”
不久, 从办公室出来,离开公司,一起走着,去坐电梯,王闯又兴奋雀跃上了:“公司几个人你什么时候招的。”
“你之前不天天和我在小市场卖货么,哪儿来的时间招人、弄公司的?”
姜落走着:“之前我不是说,托了人帮我弄注册公司的事情吗?”
“就公司靠门口办公桌的那个老头儿。”
“姓薛,是个老会计。”
“租办公室和招人的事,也是让他去做的,我出钱。”
“我也招了他,让他帮忙在公司记账、做点别的杂活儿。”
“哦哦,这样。”
王闯懂了,又嘻嘻笑:“手下都有公司和员工了,我这下真成老板了啊。”
废话。
姜落勾唇笑了下:“我们一起,还能我做老板,让你做跑腿的么。说好了,有钱一起赚。”
王闯开开心心地进电梯:“那是。你就知道跟着你干准没错。”
两人去了永安百货。
上楼,到了卖自己公司的货品的几个柜台,姜落和王闯一起,大致看了看,也问了销售员几个货品的售卖情况。
其他人都还好,见姜落又年轻又英俊,还是供货方,都挺客气的,有什么说什么,也都表示东西卖得挺好的、销路不愁。
但其中一个卖发卡发箍的约莫有35的女销售,不但十分傲慢,还不耐烦、翻了好几次白眼,也不按照商厦的要求说普通话,一直说的海城当地的方言。
“诶,你这人……”
王闯被她尖酸的语气弄得有些恼火,差点拿方言去呛她。
“走了。”
姜落却一副不放在心里的样子。
离开,王闯不爽:“我们好歹是供货商吧,她一个站柜台卖东西的,什么态度啊,狂什么。”
姜落没动情绪,理性分析道:“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吗?”
王闯:“在哪儿?”
瞪眼:“她那死态度,总不能还是我们有问题吧?”
姜落:“问题出在,她是永安百货的销售,不是我们公司的销售。”
“她替永安百货卖东西,工资和提成都是永安百货负责,你可以当成是另一种形式的‘铁饭碗’,她当然不稀罕搭理我们。”
王闯听出点言外之意:“你是说……”
姜落边走边不露声色道:“那几个柜台,回头都想办法换成我们自己的人。”
“自己的人,自己管,他们才能好好卖东西。”
“对!没错!”
王闯一听就畅快了:“把刚刚那女的换了!什么态度啊。”
姜落这时却转头看了看王闯。
王闯:嗯?
姜落:“这事儿就交给你了,能办到吗?”
姜落带着王闯做生意,也不可能事事都要姜落领着走。
王闯想了想,点头:“行啊,交给我就交给我。”
跟着就道:“永安这边的经理,你肯定有他办公室电话吧?回头给我,我找他拉拉关系,吃吃饭、拍拍马屁。”
“行。”
姜落又看了看王闯,揶揄:“看来不傻,知道该找谁。”
“那是。”
王闯嘚瑟:“你也不看看我跟的谁,我可是跟着我们落哥的。”
“我落哥谁啊,多牛。”
“我跟着他,我肯定也牛。”
姜落哼笑。
就这样,七月跨八月的这个时候,姜落和王闯结束小市场的生意,正式开启了新阶段。
王闯去找永安的商厦经理拉关系去了,姜落则抽空独自坐绿皮火车又去了温城。
他去温城,主要是一件事:之前买的电压器作坊,赶上如今乐清那儿恢复生产,他要抓紧时间转手卖掉。
同时顺便看看几个工厂替他贴牌生产的那些货——温城实在造假造太多了,他不放心,得去盯着一些、敲打敲打,别回头给他供商厦的货也质量参差。
姜落坐在火车的时候还抱臂靠着椅背默默想了片刻。
他觉得温城不错是不错,工厂多,老板们做生意的脑子灵光,什么货都愿意做,合作起来方便,不然他当初也不会带着王闯来温城;
可惜假货太多,很多工厂也习惯性偷工减料,老板们为了钱,容易不择手段;
关键离海城还是有些远。
姜落思来想去,觉得如今他们做自己的品牌了,最好还是海城附近找工厂,离得近,方便盯着,有什么事,也能及时过去。
嗯。
姜落决定了,等回头海城附近找到合适的工厂,他就换地方。
温城这里到底离得远,假货这个问题也容易暴雷。
下车,从火车站出口出来,抬头,就见张志强抬着胳膊冲自己挥手。
“张老板。”
姜落过去。
张志强显然等了有一会儿了,额头上都是汗。
他笑着招呼姜落:“走,走,姜少,我们上车,上车吹空调,外面真的太热了。”
等上车,驱车上路,张志强喜笑颜开:“姜少啊,得亏当初跟着你买了乐清那儿的作坊啊。”
“我转手一卖,你猜怎么着,我老婆娘家的坟都够修了。”
“我老婆和丈母娘她们,这次可算给我好脸看了。”
姜落坐后排中间,笑:“你不是不修坟,说那是做给活人看的吗。”
“修还是要修的。”
张志强叹:“人家都修,你能不修么。你不修,老婆要闹的。老婆一闹,我还有好日子过么,回家饭都没得吃。”
姜落:“你那作坊卖了多少?”
张志强:“当初买的亲戚的作坊,买了4万,如今人家要收回去,我肯定也不好卖太高,不然亲戚要没得做的。”
“十万。”
张志强通过后视镜看了看姜落:“你觉得卖高还是卖低了?”
“我倒是想再卖得高一点,亲戚要跟我翻脸的。”
又说:“你那家作坊,原来的老板也联系我了,甚至还想原价买回呢。”
“我跟他说了,原价不可能的,肯定不可能。我都卖了十万。”
姜落“嗯”了声:“你卖十万差不多。”
毕竟有层亲戚关系摆在那里,不好撕破脸。
张志强又看看后视镜:“姜少你要卖多少啊?”
姜落:“不高,十五万我就卖。”
张志强点点头:“我估计你也差不多要卖十五万的。”
“行,回头和我那个朋友聊聊。”
姜落玩笑:“聊怎么低价买回去?你朋友给你送礼了?”
“没有没有。”
张志强马上否认:“他给我送礼能送多少啊,能有我从姜少你那儿赚得多吗。”
“一边是认识的,关系也没那么好,一边是姜少,我肯定站你啊。”
姜落语气松散:“我和你开玩笑的。”
张志强笑,也爽快:“十五万,就十五万,我替你和我那个朋友聊。”
聊的地方,没在乐清,在温城市里的一家高档酒楼。
不知是张志强这个中间人打过招呼,还是当初作坊的卖家、如今的买家太客气,姜落到了之后,不但另有几位姜落熟悉的老板坐陪,还上了“一帆风顺”和“表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