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兴怀也在北定村小学上过几年学。
只可惜后来,隔壁的郭家村也建了一座小学,那边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仅引进了计算机,还增设了其他小学都没有的英语课程,所以附近几个村子,包括北定村的村民都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去了那里。
没过几年,北定村小学就因为生源不足关停了。
17年的时候,因为政府大力推动农村养老工程建设,所以北定村曾响应政策把北定村小学改建成了北定村养老院。
但是在农村,除非是无儿无女的老人,一般都不会想要住到养老院去,所以没过两年,因为没有足够的客源维持运转,养老院也关停了。
于大伯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这样一来,你至少能省下大几十万块钱。”
“当初我们建造北定村小学的时候,用的材料虽然比不上你爷爷建造老宅时用的材料,但也比城里的那些鸽子笼要强多了,所以你租下来之后,再用个四五十年绝对不是问题。”
“北定村小学一共有两栋教学楼,东边一座大的,南边一座小的,西边是食堂和大门,北边是厕所和小门,中间是一个小操场。”
“大的那栋教学楼有三层,一共九个教室,十二个办公室,小的那栋教学楼也是三层,有六个教室,六个办公室。”
“你可以把大的那栋教学楼改成门诊大楼,九个教室外加六个办公室隔出二十四个诊室出来绝对不成问题,剩下的六个办公室在教学楼的左右两边,你可以把那六个办公室砸了,改成电梯间。”
“小的那栋教学楼你可以改成宿舍,算上办公室,改造出十八个单人间绝对不是问题。”
“到时候你再把大门改建一下,把小操场用水泥铺上,那就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停车场。”
“最主要的是,厕所和小门后面,就是我们村原本的晒谷场,你以后要是想扩建诊所了,把厕所和小门一拆——”
听到这里,牧兴怀彻底心动了。
“那行,那我就租北定村小学了。”
“行。”
于大伯:“这件事情我给你去办。”
“至于租金方面,你放心,价格绝对不会超过一万块钱一年。”
牧兴怀:“啊,这是不是也太便宜了点?”
于大伯:“要不是村里有三个上了年纪的低保户得安排一下,我敢说村里的人肯定都想免费把北定村小学租给你。”
“更何况你要是不租北定村小学,村里一分钱都拿不到呢。”
牧兴怀:“那好吧。”
毕竟这么算下来的话,他们又能省下几十万呢。
那他也就不客气了。
而后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喻修钧。
喻修钧:“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而得知这个消息,陈老等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显然,对于牧氏中医诊所的居住环境,他们也都已经受够了。
随后唐波峻就直接站起了身:“我这就给我二舅打电话——”
一边打开手机,他还不忘一边说道:“你放心,这一次,我还让他给你打八折。”
第121章
唐波峻是陈老的徒弟。
也是他们这群人里,唯一的富二代。
唐波峻家是做软件开发的。
牧氏中医诊所里现在用的诊疗系统就是牧兴怀听从他的建议,从他家买的。
当时他给牧兴怀打了八折。
他二舅家是开装修公司的,主做医院装修这一块。
牧氏中医诊所的针灸室也是牧兴怀听从他的建议,找他二舅帮忙装修的。
当时他二舅也给牧兴怀打了八折。
所以对于唐波峻的主动帮忙,牧兴怀当然是高兴还来不及了。
就这样,第二天上午,唐波峻的二舅就亲自带着两个设计师来到了北定村。
牧兴怀又抽出一天的时间来,接待了他们。
他们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测量北定村小学的数据,同时问清楚了牧兴怀的要求。
“窗户、门、走廊上的防护栏、围栏全部换新。”
“东边的那栋大的教学楼,最左边的办公室统一改成电梯间,最右边的办公室统一改成候诊室。从左往右走,一楼的第一间教室改成药房,第二间教室改成门诊大厅,剩下的三间办公室,两间改成会议室,一间改成医疗准备仓库。”
“二楼和三楼的教室和,还有剩下的办公室全都改造成诊室,一共十四间。”
“南边的那栋小教学楼的教室和办公室全都改成宿舍,一共十八间,不加装电梯。”
“每间宿舍都要有独立卫浴,还有小厨房。”
“北边的公共卫生间推倒重建,改成冲水式公共卫生间。”
“西边的大门需要改建,厨房和食堂需要重新装修……”
牧兴怀:“差不多就这些。”
“对了,我有个干兄弟,是做建材生意的,你们到时候如果有需要采购什么材料,可以先去找他问问。”
他说的是他干儿子袁煜祺的爸爸。
唐二舅:“好。”
“那你给一个他的联系方式给我吧。”
虽然他们有固定的合作商,但如果从本地采购材料的价格,要比从松市运过来的价格要便宜的话,那他肯定是愿意在本地采购材料的。
第二天下午,唐二舅他们就把造价算出来了:“牧大夫,如果是用中等品质的材料的话,大概三百万就够了,但是如果全部用上高品质的环保材料,差不多要三百八十万了。”
“对了,这已经是打完折之后的价格了。”
这个价格在牧兴怀的心理范围之内。
牧兴怀:“行,那就全部用上高品质的环保材料吧。”
唐二舅:“好。”
“对了,牧大夫,你的那个干兄弟开出的价格都很优惠,我们准备在他那里采购水管和电线了。”
牧兴怀:“那就好。”
“那你们明天就可以动工了。”
唐二舅:“可是你的相关手续不是还没办好吗?”
牧兴怀:“没事,那就是走个流程而已。”
唐二舅:“行,那我明天就安排水电工和泥工进场。”
“如果加班加点的话,最多两个月,就能全部搞完了。”
“到时候你再通个十天半个月的风,就能直接搬过去了。”
牧兴怀算了算时间。
也就是说,最多四月中旬,他们就能搬进新诊所了。
牧兴怀:“好,麻烦你了。”
牧兴怀随后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老等人。
郑玄静:“太好了。”
陈老:“恭喜牧大夫,马上就要鸟枪换炮了。”
牧兴怀笑着说道:“这都是托了大家的福。”
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他转头看向郑玄静:“对了,郑大夫,今天定海医院出招聘公告了,中西医结合科上半年招八个医师,25号开始报名,2月8号笔试。”
今年定海医院的招聘考试比往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他担心郑玄静会错过报名,所以在看到李天赋转发的定海医院的招聘公告之后,他就记了下来。
毕竟郑玄静当初之所以会选择应聘牧氏中医诊所,就是为了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定海医院。
听见这话,郑玄静愣了一下:“……好的,谢谢牧大夫了。”
两天后,后院的新卫生间就修好了。
——虽然新的诊所已经在建了,但是新卫生间还是得修。
毕竟他们还得在老宅住上两个多月呢!
之后的几天,好消息不断。
先是窦文斌的女儿玥玥终于痊愈了。
窦文斌是牧兴怀的同学。
牧兴怀刚刚回到北定村的时候,他带着他的女儿玥玥到牧兴怀这里来包扎伤口,结果被牧兴怀确诊了小儿脑瘫。
经过了一番波折之后,她终于恢复了健康。
然后是牧建国的那个小朋友小泉,他也终于恢复了正常。
他得的小儿自闭症。
症状比较轻微。
只是他之前在浅市的一家康复机构治了好几年都没有什么效果。
直到他碰到了牧建国。
在牧建国、牧兴怀、陈老还有伍老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为他制定出了一份非常完美的治疗方案。
在得到牧兴怀的准话之后,小泉的养母带着他去定海医院做了一个详细的评估,结果显示,小泉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智力水平,都已经接近正常儿童了。
再然后是吴翰林,他跟他女朋友订婚了。
在他的订婚典礼上,牧兴怀见到了他女朋友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