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村医_分节阅读_第199节
小说作者:甲子亥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35 KB   上传时间:2025-11-09 16:18:04

  牧德业答应了。

  结果牧德业收了他们五百块的学费,教导他们的时候却藏一半留一半,比如货源,牧德业就只介绍了几个批发价格比较高的服装厂给他们,以至于他们后来都踩了不少坑。

  好在当时县城经济也开始起飞了,赶上了风口的他们,大多都把店开成功了,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比下肯定是有余的。

  2006年的时候,牧德业的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卖不出去,他回到村子里来推销他们服装厂生产的衣服。

  当时村子里正好有几个村民,准备去市里的服装厂批发衣服,然后带到集市上去买。

  牧德业知道之后,宣称只要他们去他的服装厂里批发衣服,他就会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

  然后那几个村民就都去了牧德业的服装厂批发衣服。

  以一条普通的牛仔裤为例,牧德业给他们的批发价是十八块。

  牧德业的老婆叫王萍,是夏川镇王家村的。

  牧德业开的服装厂叫牧源服装厂。

  一年后的一天,北定村的那几个村民去夏川镇赶集的时候,碰到了王家村的一个同样在集市上卖衣服的村民。

  他们和那个王家村的村民聊天的时候,得知他卖的衣服也是从牧源服装厂批发的,就顺嘴问了一句,他从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是多少钱一件。

  结果他们就被告知,所有王家村的村民,去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牛仔裤的价格都是十六块钱一条。

  其他的衣服的拿货价也都比他们要便宜八毛到四毛。

  后来他们又找了几个其他镇子的批发商问了一下,结果牧源服装厂给其他批发商的批发价,竟然跟给他们的批发价一模一样。

  而且过年那会儿,牧源服装厂还给其他批发商都包了一个红包,钱虽然不多,但是牧德业却根本就没有给他们包过红包。

  他们直接就气炸了。

  正好当时有其他服装厂的人找到他们推销衣服,而且那个服装厂的人开出的价格,跟牧源服装厂给他们的价格一样,他们果断将供货商从牧源服装厂,换成了那家服装厂。

  对此,牧德业的解释是,一开始他给北定村村民开出的批发价高,是因为当时的原材料贵,后来原材料便宜了,他就把批发价降下来了,他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他的老婆王萍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舅子去办,可是他小舅子给忘了。

  但是那几个村民不吃他这一套。

  所以他后来补给北定村的那几个村民的钱,那几个村民也没收,也没有把货源重新换回到牧源服装厂去。

  那个时候,牧源服装厂已经度过了危机,把摊子铺开了,他们去不去牧源服装厂批发衣服,对牧德业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了。

  2008年,当时的北定村、李家村、郭家村的马路都还是泥巴路。

  三个村子的村长求爷爷告奶奶,才终于从镇政府那里,要回来了一笔修路款。

  但是这笔钱,想要把三个村子的马路全都铺上水泥,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他们发动村民踊跃捐款,但是村民们也大都不太富裕,所以他们虽然筹集到了几万块钱的捐款,但还是差了三分之一。

  镇政府说,如果一个月之内他们凑不到足够的钱,那镇政府就要把那笔修路款先拨给其他村子用了。

  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们想到了牧德业。

  于是三个村的村长和上了年纪的老人轮流去求牧德业。

  前面的那几个北定村的村民也第一时间把货源重新换回到了牧源服装厂,还三天两头的跑到牧家道歉。

  就这样,他们苦苦求了牧德业一个月,牧爷爷和牧奶奶也劝了牧德业一个月后,牧德业才终于松口。

  之后为了感谢牧德业,三个村子的村民积极配合牧德业,接受媒体的采访,为牧德业歌功颂德。

  牧德业请来一批媒体,他们就演出一次。

  就这样,他们顶着零下两三度的天气,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几次。

  当时的李家村还是老村长在当村长,他那时已经快六十岁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路修好之后,他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星期才好起来。

  结果他病好之后不过一个月,夏川镇王家村那边就传来消息,牧德业给王家村那边也捐款修了一条马路。

  还是捐的全款。

  那条马路修好之后甚至比北定村修好的这条马路还要宽一米。

  牧爷爷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被他气的心口痛了两天。

  2013年,牧源服装厂连续扩建了三个新厂,工人不够了,牧德业回来招工,最后三个村子,八百多户人家,只去了四个人。

  这些事情吧,说大不大,但是说小也不小。

  谁也不知道,牧德业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的家乡。

  总之,之后的十几年,北定村、李家村、郭家村都没怎么再跟牧德业打过交道。

  也就是北定村的民风好,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更不搞连坐那一套,牧爷爷和牧奶奶的名声更好。

  要不然,去年牧兴怀回到北定村,都不一定能把牧氏中医诊所再开起来。

  牧兴怀:“应该会回来吧。”

  “但是他们肯定不会回来住的。”

  不是因为他们脸皮薄。

  而是因为他们就不会把当初发生的那些事情放在心上,更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吴翰林:“这样最好了。”

  “这样的亲戚不要也好。”

  反正牧兴怀的医术这么好,他的新诊所也已经开起来了,现在他出去,谁看见了不得尊称他一句牧大夫。

  说句好笑的话,现在牧兴怀在十里八乡的名声,都比牧德业要好。

  牧兴怀:“没错。”

  吴翰林:“那我就先回去了。”

  “我有个朋友今天送了我两条黄唇鱼,明天晚上记得带牧建国来我家吃饭啊。”

  牧兴怀:“好。”

  第二天一大早,牧兴怀就又去了浅市。

  一是为了给刘老复诊。

  二是因为刘老又给牧兴怀介绍了两个病人。

  这两个病人都是他的老朋友。

  所以等牧兴怀从浅市回来的时候,兜里可不就又多了十二万。

  其中刘家给了十万。

  其他两个病人,每人给了一万。

  刘家这一次之所以给了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刘老痊愈了,所以这一次,刘家直接给他包了个大红包。

  但牧兴怀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先去了县里的一轩国际大酒店。

  宋老爷子现在就住在一轩国际大酒店里。

  这位宋老爷子得的重症肺纤维化。

  他原本是来找伍老看病的,但是伍老觉得他的处方开的更好一些,就把宋老爷子这个病人让给了他。

  上个月月初的时候,他已经来复过一次诊了,和刘老他们一样,他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

  上一次,宋家也给他包了一个两万的红包。

  看在红包的份上,正好他回来的时候会路过县里,所以他就想着顺道去帮宋老爷子把病看了,免得他们到时候还要多跑一趟。

  而后牧兴怀一边给他把脉,一边翻看起了他前两天做的那些检查的检查结果。

  “双肺网格状、蜂窝状阴影较上个月又有了很大的好转,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到了50%,肺功能这一块,FEV?/FVC提高至50%,FEV?占预计值的40%……”

  宋老爷子也说道:“最近这半个月来,我咳嗽和咳痰的毛病也减轻了很多,晚上不吃安眠药也能睡着了。”

  所以五分钟后,牧兴怀收回手,笑着说道:“这样看来,最多再有一个月,您的病情就能彻底稳定下来了。”

  宋老爷子:“这多亏了牧大夫您啊!”

  牧兴怀很快就帮他重新开好了药方。

  宋家人也轻车熟路的封了个红包给他。

  而后牧兴怀就回了北定村。

  就这样,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清明节这天。

  早在昨天,陈老还有刘老他们就都回去了。

  不过邹教授还有温教授他们都留了下来,因为他们老家都在外省,回去有点麻烦,他们准备等到中元节的时候再回去。

  所以今天,牧氏中医诊所依旧开了门诊。

  下午的时候,也还是有两百多个病人过来做针灸。

  因而牧宏茂和牧季同一行人回到北定村的时候,直接就被车流堵在了村口。

  牧宏茂是牧德业的二儿子。

  牧季同是牧德业的小儿子。

  牧宏茂晕车晕的厉害,他忍不住抱怨了起来:“这墓到底有什么好扫的,年年都要折腾这么一回。”

  “要是那些祖宗真的能够保佑我们也就算了,他们有个屁用,要不然牧兴怀他爸妈当初能被车撞死?”

  牧季同:“好了,这会儿我们都已经快到了,你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敬畏之心吧。”

  一边说着,他一边帮牧宏茂把车窗放了下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不远处焕然一新的北定村小学。

  牧季同瞬间眯起了双眼:“牧氏中医诊所?”

  牧宏茂:“什么?”

  他也转头看了过去:“北定村还有其他的姓牧的大夫吗?”

  牧季同的脸已经黑了:“你说呢?”

  牧宏茂:“这么大一座诊所,没有个大几百万肯定建不起来。”

  “他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1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9/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村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