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天已无涯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01 KB   上传时间:2025-11-12 17:01:26

  “花间!”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曲花间眼睛一酸, 紧绷了一日一夜神经略有松懈,他回过头去,看向不知什么时候抵达的穆酒。

  鼻子酸涩不已,他艰涩地开口, “你怎么才来?”

  一句轻声的抱怨, 包含了许多情绪。

  曲花间不是怪穆酒来得太晚, 只是突如其来的战事和那如同生死簿一般的统计簿子一直刺激着他的神经。

  作为主事人曲花间需要保持淡定, 才能让手下人安心,也只有在穆酒面前,他才能卸下伪装, 将心中泛起的委屈表露出来。

  穆酒一得到消息就迅速赶来了,还带着整装待发的边军将士。

  送信的护卫跑死一匹马也没能追上他所骑的追风,一路赶到边城军营内才找到人,穆酒得知消息后立刻便点兵前来驰援。

  他带来一万兵马, 一路上片刻不敢停歇,能在次日一早便抵达已是十分迅速了,可惜只赶上清扫战场。

  曲花间将所有事同穆酒说完,又定定地看着他, “齐王估计已经得到消息了,但我还是不想放过他。”

  渔湖镇的百姓都是受了灾流落此地的流民,本就受尽苦难,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好不容易建设起新的家园,他们没有招惹任何人,凭什么要遭受这种无妄之灾?

  若是曲花间这个镇长不能替死去的人讨回公道,那他们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那些失去家里青壮年的老弱妇孺,往后的日子怕是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

  这是曲花间二十多年的人生里,第一次生出戾气,第一次想要刀了一个人,哪怕是当年苟聪那老贼上门索贿,他都没有今日这般的愤怒。

  穆酒覆住曲花间紧握成拳的手,“想做便去做,我带了一万精兵,疾行过去,必然能追上他们。”

  “一万人够吗?我再抽调一万民兵给你。”

  “不必,若是同等兵力还能吃亏,我这边军主帅的位置也该换人坐了。”穆酒的声音带着冷意,却莫名地让曲花间十分安心。

  曲花间略微思索片刻,又摇头,“还是带上一部分民兵吧,总不能凡事依靠边军,这些没上过战场的民兵也需要锻炼。”

  他说得不无道理,穆酒便没再坚持,“那我留下一半边军在镇上,你再派五千新兵跟上,人太多行路不便,追击需得出其不意。”

  “好。”两人商定,曲花间也不再干坐着,起身去找另外一位没有受伤的小队长,让他集结五千兵力跟随穆酒去追击齐王。

  这五千兵力并没有从昨日上战场的民兵中挑,而是换成昨日留守镇上那些人。

  出发之前,曲花间做了一番战前动员,身处乱世,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若是自身不够强硬,那他们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家园迟早也会沦为炼狱。

  曲花间在渔湖镇本就有十足的权威,且他说的话也直击人心,原本因自己村子没受侵袭而有些不情愿上战场的民兵们,也很快满心热血,纷纷举起手中武器附和。

  事不宜迟,穆酒很快带着一万兵马疾行而去,留下来的一半边军在秦叶的带领下加入打扫战场的队列。

  这次交锋死了不少人,但大多都是敌方士兵,是以不必同情,将己方同胞的尸体挑出来交还其家人后,剩下的尸体残肢,挖了个大坑一并掩埋了。

  大坑挖在离村子足有十几里的一处山地里,未免腐尸引起疫病,撒了许多石灰,还掩盖了足足两米深的泥土。

  接着又是对板栗村进行消毒,村子外的一片田地是主战场,刚刚下种的田地被踩得紧实,还浇灌了许多鲜血,今年是别想再出粮食了。

  血迹不清理也会引来野兽和蝇虫,是以又从别处挑来许多泥土将血迹掩盖掉,这些事哪怕几千人一起干也花了整整一日。

  清理战场的间隙,曲花间去了临时搭建的医棚,里面全是伤势过重的民兵,有些身上被戳了窟窿血流不止的,也有骨头断了等着大夫接骨的。

  其中最惨烈的要数几个碰上那应姓将领的民兵,伤势重的当场就丧命了,侥幸活下来的几个,或是胳膊被砍断,或是一条刀疤延伸整个胸膛。

  镇上本就只有两三家医馆,均只有一个大夫坐堂,每人手下一个或是两三个学徒,此时全被拉到医棚救治伤患,忙得不可开交。

  大夫和学徒们负责救治伤重患者,杜文君则领着几个手脚麻利的汉子和妇人在帮忙,给一些伤势不重的清理伤口,撒上药粉之后粗略包扎一番。

  好在战时物资准备得齐全,止血药粉和纱布这些东西也是常备的,这才没出现药材不够用的情况。

  曲花间靠近一个胸膛上裹满纱布的伤患,那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蜡黄的肤色因为血气尽失透出几分苍白,虚弱的躺在临时地铺上,进气少出气多。

  他试着将一碗温度适口的糖盐水给人灌进去,好补充些体力,可那人伤势过重,一直昏迷不醒,连无意识的吞咽动作都没了。

  远处的老大夫看了一眼执着想要给人灌水的曲花间,沉默着叹了口气,那人他已经诊治过一遍了,伤势过重,失血太多,能不能活全看造化。

  大夫虽是医者仁心,却也要紧着其他能活的人,是以算是对那人半放弃了,可曲花间却有些执拗,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一条人命。

  曲花间并不认识这个人,可这张面孔却有几分熟悉,想必是曾在镇上打过照面,说不定他还曾凑上来同自己问过好。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却已经被大夫下了病危通知,生死由命,任谁看了,心头都好过不起来。

  他学着穆酒从前教过自己的灌药手法,勉强让那人吞下些许糖盐水,没多会儿,那人似乎恢复了些意识,睁开眼睛。

  “东家……”那人果然认识曲花间,虚弱着开口,声音几不可闻。

  曲花间跪坐在地上,低下头附耳在他嘴边,才勉强听清那人的声音,“我是板栗村陈二……东家,我……家人……”

  之前大夫诊断时他还存着几分意识,知道自己可能活不成了,心中却万分舍不下家人。

  他的儿子去年才出生,还没满周岁,因是摔了一跤早产的,妻子和儿子身子都有些虚弱,为了给儿子养身子,他们夫妻俩平日里十分努力挣钱。

  昨日妻子同村里其他几个妇人上山找山货,回来时却碰上进村的歹人,他沉不住气,点燃了烽火,却也激怒了那些人。

  陈二是眼睁睁看着妻子丧命的,而今他也要随妻子而去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父母,和被他们带着藏起来的儿子。

  他知道东家是个好人,心地善良,便撑着一口气,想请他帮忙照看一下家人,可实在没什么力气,断断续续呢喃几句后,陈二彻底力竭。

  曲花间鼻头一酸,抬起头来,将手中的碗再次对着陈二的嘴,“你们是为了保护村子才这样的,我定不会亏待你的家人,你喝些水,保存体力,好好养伤。”

  得了东家的承诺,陈二提着的一口气松下去,哪还有力气喝水,顿时脑袋一歪,闭上了眼睛。

  曲花间心里一紧,伸出手在陈二鼻下探了探,这人已然没了气息。

  “大夫!大夫!你来看!”外面战场上全是尸体,曲花间不是没看到过死人,可眼睁睁死在他面前的,陈二是头一个,他顿时有些慌乱起来。

  大夫闻言走过来,掀开陈二的眼皮看了看,又伸手在他颈侧,没摸到脉搏,叹了口气后摇头,“脉都没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曲花间脱力地坐小腿上,心中满是无奈。

  陈二死了,甚至没能看到自己挂念的家人最后一眼。

  很快,他的尸体被人抬走,等着其家人来认领,曲花间起身,有些魂不守舍,但很快又振作起来。

  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这些牺牲民兵的家人还等着安置,没有时间给他伤春悲秋。

  战场打扫完毕后,除了不能挪动的伤员还得在医棚躺着,其他人大多散去。

  板栗村作为战场,青壮年死伤大半,已然不能组建起自己的护卫队伍了,只得从其他村子抽调了一队马继续巡逻。

  战争结束,妇孺们都从藏身点回了家,许多家庭都从医棚认领了家人的尸体,几乎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白幡,时不时有哀恸的哭声传出,整个村子一片愁云惨淡。

  曲花间让杜文君统计了死伤,给每个受难的家庭都发放了抚恤金,那些田地被血迹掩埋的,今年没有庄稼收成,便都发了等量的粮食。

  那陈二家里,夫妻俩都不在了,只余一双年迈的父母和一个还抱在怀里的婴儿。

  曲花间特意嘱咐杜文君,将如他们这般的家庭登记在册,除了抚恤金,每个月还可以到镇衙门领取一些抚养费,直至孩子长到十六岁自食其力为止。

  除此之外,因战事牺牲的民兵家的孩子,去新学读书不必再收取束脩,父母家人若是生了病,在镇上看病后还可以带着单据去镇衙门领取汤药费补贴。

  诸如此类的优待政策不少,杜文君办事效率很高,很快便落实下去,然后同曲花间汇报了成果。

  板栗村因是战场中心,死伤最严重,民兵队伍有八百人,死了五百一十二个,其余人皆有伤势,除了由镇衙门提供医疗外,还按照伤重程度给了补偿款。

  附近村子来支援的其次,共死亡三百零一个人,伤者亦是众多,后面来支援的大部队则要好些,只死了百来人。

  最后统计总数,这次突袭一共死了九百三十五个民兵,六个板栗村的妇人,重伤致残的一十八人,其余伤者四百九十八人。

  这个数字其实不算大,毕竟齐王的军队原本是准备屠村的,板栗村总人口便有三千多人,若非准备得当,反应及时,伤亡远远不止这些。

  可也没人会因此感到高兴,毕竟逝去的人是实打实的回不来了,他们这些人作为镇长或副镇长,多少都有些自责。

  若是同人家一样在镇外设置斥候,说不定得了消息提前设伏,就能减少更多伤亡了。

  “罢了,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接下来可不能再同以往那般懒散了。”曲花间一拍桌子,嘱咐养了两日伤便不肯再躺着的杜山君,让他扩大护卫队的规模。

第112章 追击

  渔湖镇说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年岁相当身体健全的百姓,不论是男子还是妇人,都会参加民兵训练。

  但田里的庄稼也得要人侍弄,曲花间从前也没有组建军队的想法, 只想治下百姓能有些自保之力便罢, 是以镇上的护卫队伍只保留了几百人。

  而今渔湖镇被齐王盯上, 说明他们再也不能偏安一隅默默发展了, 为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他让杜山君着手开始组建军队, 以镇子守兵的名义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

  这两万人在镇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驻扎五千,用以包围镇子,两万人不算多,但各村的民兵训练也没落下, 甚至比以往训练得还要紧迫频繁, 只要有人侵袭, 很快便能响应。

  军营如火如荼开始建设, 选址皆在人口聚居地外十里处,围着镇子每隔几里设置了斥候驻扎点,若是发现敌情便迅速燃起烽火, 将战场控制在无人处,尽量减少普通百姓的损伤。

  一系列的政策安排下去,百姓响应得很快,除了已经没多少青壮年的板栗村, 其他各村子家里有三个男丁及以上的都会出一个人加入守兵。

  渔湖镇人口多,即便三丁取一人也不止两万人,便容许百姓出钱免兵役,若是以后还需要扩充兵力则会改成两丁取一人, 但若家里只有一个青壮年的则不用服兵役。

  组建兵力固然重要,镇子的发展也不能落下,若是家中一个青壮年都没有,地里的庄稼无人耕种,也会出现粮食减产的危机。

  服兵役和参与民兵训练不同,民兵只在有人侵袭镇子时才需要上战场,正是军队虽名为守兵,但若是曲花间有出兵攻打别处的打算,守兵也得听从调遣,这便让许多人纠结起来。

  当兵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不论让家里的谁去都让人不舍,可征兵令在那里悬着,即便再是纠结,也得在规定的时间里选定人或是钱送上去。

  没人去也不行,板栗村的下场在百姓心中留下恐慌的种子,他们知道,若是没有守兵,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家园很可能不保,征兵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且政令上说了,参军的人衣食住行皆由军队提供,每月还有半两银子的军饷,虽说不多,可算下来一年也有六两,足以弥补一个青壮年种地的收入了。

  再结合之前牺牲的民兵家里获得的优待,也让不得不参军的百姓少了些后顾之忧。

  是以大多数百姓对此事还算积极,不过到底需要同家里告别一番,两万守兵名单确定下来已经是五日后。

  这日距离穆酒领兵追击齐王已经过去七日,曲花间忙碌之余,也一直在等消息,总算在傍晚时分等来了第一封战报。

  穆酒领着一万兵力疾行往留县方向赶去,因从被俘的千户口中得知了齐王驻扎地大概的位置,军队并没有耽搁时间绕路,一路长驱直入。

  日夜兼程,到达留县以北时已然是两日后,齐王从回来的斥候口中得知派去的一万兵马全军覆没,自己吃了大亏也顾不得报仇,赶紧安排手下剩余的一万兵马拔寨起营准备逃回兖州。

  原本计划的劫掠了渔湖镇补充军需,再偷袭冀州的计划破灭,他恨得咬碎一口钢牙,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不走,不论是等渔湖镇的人追上来报仇,亦或是被冀州赵无欢发现了行踪,他都讨不到好。

  穆酒到时,齐王的兵马正在拔寨,他并没有直接冲上去,而是派人摸过去将附近的斥候全数找出来击杀,断了齐王的消息来源。

  边军斥候身经百战,同齐王的斥候不是一个级别,很快便完成任务,一个漏网之鱼也没留。

  边军疾行两日已是疲惫不堪,穆酒便让所有人就地休憩半日。

  至夜幕降临时,齐王正准备连夜逃窜,便遭到了突袭,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射中了他身边一民亲兵,接着便是漫天箭雨迎头落下。

  他们的人马皆举着火把,简直是活生生的靶子,远处漆黑一片,看不清状况,直至漫箭矢飞射到火光能照到的地方,已然万事皆休,来不及反应了。

  齐王破口大骂光吃饭不干事的斥候,却不知他派出去的斥候早叫人一锅端了。

  好是他还有一队忠心耿耿的亲兵,几乎是用人墙阻挡箭雨,才勉强突破了一个小口子,叫齐王逃出生天。

  穆酒骑着追风追出三里地,吓得齐王屁滚尿流,他座下的也是一匹价值千金的汗血宝马,不比追风差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花间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