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末工程师_分节阅读_第228节
小说作者:米酿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13 MB   上传时间:2025-06-07 11:01:54

  与此同时,炮组副炮长拉开大炮燧发点火装置的火镰,将一些黑火药粉末倒入到火门上,然后再把火镰关上。

  炮架兵继续调整炮口,直到将炮口对准二里外的京营兵马。炮长对着照门瞄准了敌人,大叫着让炮架兵再调整几分角度,就完成了发射的准备。

  六十九门大炮只用了四十秒,就把完整的一套开炮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九个总兵立在大炮后面看着李植的炮兵,看到炮兵一气呵成地完成装弹,脸上一个个都露出艳羡的表情。津国公的炮兵实在是太犀利了,锦州一战,这些大炮不知道杀伤了多少鞑子,当真是战争利器。

  这些大炮比一般的重型红夷大炮轻,机动灵活,火力又比一般的重型红夷大炮强。这些火炮制作精良,参数统一操作方法明确,没有炸镗的问题。更可怕的是,这些大炮能射开花弹,那炮弹落地了还能炸一次。

  不知道津国公的大炮卖不卖,若是买他几门去,守城攻城都将事半功倍。

  不过津国公如今位高权重,这大炮又是津国公的王牌,在摸准了他的脾气之前,众人也不敢随便求购。

  对面的京营士兵还守着内阁次辅吴甡的交待,一脸懵懂地守在郊野之上。众将用望远镜看过去,见京营总兵黄得功立在中军中,不断地和身边的几个参将议论着什么,似乎因为这边的大炮拉出来而有些焦虑。

  王朴放下望远镜,朝杨国柱问道:“杨某人,这京营兵比你的宣府兵如何?”

  杨国柱言必自称杨某人,王朴便戏谑地拿这个称呼他。

  杨国柱抚须说道:“京营装备精良,明盔明甲,胜于某的宣府兵。不过勋贵子弟有些矜骄,没有边军吃苦耐劳。总得说起来,战力在宣府兵之下,大同兵之上。”

  大同兵就是王朴的兵马,王朴见杨国柱乘机贬低了一下自己的兵马,嘿了一声,没有搭话。

  一声天鹅音响彻虎贲师,六十九门重炮开火了。

  轰隆隆的巨响中,六十九门重炮朝前面射出了开花弹。巨炮的后座力狠狠砸在大地上,附近的地面像波浪一样起伏,像是一场小型地震。九名总兵的战马还是第一次离开火的大炮这么近,都被吓到了,纷纷大声嘶鸣扬蹄要跑。

  九名总兵忙了好一阵,好不容易稳住了战马。

  六十九发开花弹像是六十九颗流星,直直射向了两里外的京营士兵。轰一声炮弹砸进了前排的人群,顿时一片血肉横飞,在队列中砸出了六十九道血肉胡同。

  开花弹撞穿了几层人体后,停留在后排的士兵中间。黄得功的士兵们还不曾见识过这种开花弹,一个个看着呲呲冒烟的开花弹引信发呆。

  “轰!”

  “轰!”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在人群中炸响,不知道又炸死了多少士兵。炮弹附近被炸死的士兵就不说了,断胳臂断腿,一身是血全倒在了地上。没被炸死的士兵们更是慌张逃窜,却把黄得功的整个阵形打乱了。

  原地挨炮弹炸的感觉太可怕了,何况是开花弹?士兵的慌乱像是压不住的山火,把一万人的京营队形扯得凌乱不堪。

  黄得功没想到十六万边军敢攻击京营,惊得目瞪口呆。他拿着鞭子抽附近骚动的士兵们,试图稳住局势。但在开花弹的恐怖威吓力面前,黄得功的这种举动毫无意义。

  过了五十秒,又是一阵巨响,又是六十九枚开花弹射向黄得功的兵马,轰隆隆的爆炸声再次在京营兵马中炸响。

  这一次,京营的士兵们知道那炮弹会爆炸,一个个慌张躲避停下来的炮弹。炮弹一落在某地,附近的士兵就像受惊的野鹿一样撒腿逃窜。有时候甚至附近并没有炮弹,但士兵们却被恐惧笼罩,也撒腿逃奔,乱成一团。

  一万人的黄得功兵马乱成了一锅粥。

  曹变蛟大吼一声:“就是现在!”

  他身后的传令兵传响了海螺号。六千蓟镇铁骑跨着战马冲了出去,冲向了两里外的京营士兵。

  祖大寿不甘落后,一声尖啸,也跃马冲了出去。他的身后,八千锦州骑兵像是一片奔驰的密林,朝前面的目标疾驰而去。

  一万四千骑兵从中军两边疾驰而出,踏着铁蹄滚滚而去,蹄声像是一片沉闷的惊雷在地面上炸响。一万多战车一样的骑兵铺天盖地朝一万京营士兵压来,眼看就要撞上混乱的京营阵脚。

  十六万人包围一万人打,只要边军敢动手,京营毫无胜算,这种数量对比让京营士兵士气很低。而且京营士兵已经被大炮炸乱,用乱成这样的步兵集群迎击一万多铁骑的冲击,结果会是十分惨烈的。骑兵冲过来,已经被大炮炸得乱成一片的京营士兵们哪里还有斗志?士兵们张皇转身,一个个撒腿就跑。

  曹变蛟和祖大寿的骑兵还未冲到近前,一万京营士兵已经变成了溃兵,在原野上慌不择路地逃窜。

  京营总兵黄得功不敢恋战,骑马往京城中逃去。

  一见到京营溃败,曹变蛟的六千骑兵就慢慢停下了马步,停止了追击。祖大寿看到那些逃兵,愣了愣,却不知道该不该上去追杀。

  李植看了看远处的战况,说道:“我们不是来造反的,就不追杀天子的京营逃兵了。鸣金收兵!”

  祖大寿听到中军的金声,才收敛了杀气,停下了兵马。

  几乎是兵不血刃,请命的边军就击溃了一万京营。

第四百八十八章 震怒

  天子朱由检看着跪在皇极殿中的黄得功,气得双手微微发抖。

  之前王承恩提议用京营拦截十六万边军,朱由检还大声斥责了他,就是担心把武装请命的边军逼反,变成造反的乱军。

  洪承畴在奏章里说得清楚,边军只是武装请命,陈兵京郊乞求天子诛杀奸臣,没有造反之心。对于这样的义军,只能激以忠义,万万不可以武力逼迫。

  然而千防万防,家贼难防。最令朱由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他的眼皮底下,京营居然被人私自调了出去。黄得功的一万兵马,出城挑衅了李植的十六万边军。

  朱由检在黄得功出城后才得知消息,想阻止已经晚了。

  想用黄得功的一万人拦住十六万边军,这想法是何等可笑?

  朝中奸臣藏匿银饷,可能毁掉的不仅是十七万边军的性命,更可能是江山社稷。十七万边军在前线和东奴死战,最后发现一切都是奸臣的谋害,义愤之下,当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京营的一万兵马去阻拦,岂有不被攻击的道理?

  与其说是去阻拦李植,倒不如说是逼反十六万请命的边军。

  结果李植果然对京营发起了攻击。

  李植一攻击京营,这次边军上京的事情就完全变性了。边军十六万大军从辽西开到京城,攻击了天子的京营,这和造反已经没有区别了。气氛微妙的边军请命,被黄得功这样一搅,就变成了犯上作乱。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十六万边军会不会干脆撕破脸皮,攻打京城?李植会不会干脆甩开膀子,用他那几十门重炮轰垮京城的城墙,率大军杀到紫禁城中来?

  按现在那十六万边军的冲天怒火,这些边军就是冲到皇极殿上把朝中的文官杀个干净,也是做得出来的。既然朝中文官可以不把十七万边军当人,这些边军就可以不把文官们的性命当命。

  弄不好,就是十六万大军清君侧。再往可怕的地方想,李植若是豁出去了,会不会乘乱杀进宫中把自己杀了?

  这把火,已经越烧越大,已经让朱由检感觉失去控制了。

  一不小心,好不容易从鞑子刀剑下保住的江山社稷,恐怕就要丢失在这十六万含怒请命的边军身上。

  朝中的文官们看着跪在皇极殿中间发抖的黄得功,一个个脸色发白。文官们都是进士出身,一个比一个聪明。惹怒了李植什么后果,会不会逼得边军大开杀戒清君侧,文官们都知道。这个黄得功出城挑战李植的事情,确实是过分了。

  这次藏匿太仆寺积银的事情,文官们都清楚是谁干的,就那几个人。两个尚书贺世寿和李待问没有能量调动京营,毫无疑问,这是内阁次辅吴甡狗急跳墙了,怕李植陈兵京郊要他的脑袋,慌乱中下出的救命昏招。

  李植陈兵请命,杀的只是吴甡等人。如果边军被逼反事情变成清君侧,可能朝中文官一个都好不了。这一次,吴甡是为了私利犯了众怒了,没人会为他说话。

  朱由检好不容易控制住发抖的右手,冷冷问道:“黄得功,谁给你胆子,出城挑战津国公的?”

  黄得功吓得磕头如捣蒜,大声说道:“圣上!冤枉啊!天大的冤枉啊。臣是奉司礼监太监袁忠进的口传圣旨,说李植大兵压境非京营无法阻止,让臣速速发兵阻拦。”

  朱由检愤怒地一拍龙椅,大声骂道:“混账!把袁忠进擒来!”

  六个锦衣卫“大汉将军”大声唱诺,离开了皇极殿,往后宫去拿人了。

  朱由检咬牙说道:“黄得功,你是京营总兵,一个司礼监太监让你调兵,你就发兵了?”

  黄得功慌张在怀里摸索,摸出一张黄纸出来,双手举起说道:“圣上,臣另有内阁次辅吴甡亲手给我的兵部行文。臣出兵阻拦津国公,手续齐...”

  朱由检怒喝道:“拿上来!”

  一个太监跑了下去,把那“兵部行文”取了,送到了朱由检手上。朱由检摊开一看,看见那兵部大印堂堂正正,一下子当真看不出真假。

  兵部尚书张国维赶紧走了出来,大声唱道:“圣上,兵部并未发此行文。兵部这些天白天制作的文书都有备案,一查便知!”

  朱由检听到这话,怒喝道:“白天没有做这文书,晚上呢?”

  张国维一下子冷汗冒了出来,支支吾吾说道:“若是有人收买小吏,晚上潜入兵部盖印,臣也防不过来...”

  朱由检猛地一抬头,死死看着礼部尚书贺世寿,大声喝道:“贺世寿,吴甡呢?吴甡躲到哪里去了?”

  吴甡如果成功拦住李植,私自调兵的事情回头都可以商量。但如今不但没拦住李植,反而打起来了,这事情就算是完蛋了。

  贺世寿见天子的样子,知道自己这次是好不了了,身子一摇。他颤颤巍巍地答道:“吴甡这几天身体有恙,抱病不出!”

  朱由检一拍龙椅,大声说道:“擒他来!锦衣卫何在?出宫拿人!就是死了,也把他的尸体抬到皇极殿来见尸!”

  十几个锦衣卫大声唱喏,手摁绣春刀快步往宫外跑去,便去擒拿吴甡了。

  吴甡这次摊上大事了,命是保不住了。

  朝堂上的文官见天子如此暴怒,面面相觑,一时人人自危。朱由检恼怒地在御座前来回走动,走了十几个来回,也没有一个文官武将敢上前说话。

  朱由检突然一挥手,大声喝道:“饭桶,一群饭桶!兵部尚书张国维,京营总兵黄得功,你们竟如此昏聩无能?这次要是逼得津国公造反了,朕一定杀你们二人!”

  张国维吓得脸上雪白,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圣上,臣冤枉啊...”

  黄得功跪在地上,吓得汗如雨下。自己出城激怒了十六万边军,边军暴怒之下可能攻打京城,京城若失了大明危矣,所以天子如此愤怒。吴甡是怎么做出一份兵部行文出来的?那行文看上去和真的没一点区别。

  他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心中一亮。黄得功匍匐在地往前爬了一步,大声说道:“圣上!圣上!津国公击溃京营后并未追杀溃兵!津国公没有反啊!”

  朱由检听到这话,一下子愣住了。

  “你再说一遍?”

  “圣上,津国公没有追击溃兵,津国公断断不会造反!”

  朱由检停下了来回踱步的脚步,站在了御座前面,死死看着黄得功。

  “津国公没有追杀你?”

  “圣上明鉴,津国公十六万大军击溃了臣后就收兵了!圣上!津国公他没有反心啊!”

第四百八十九章 清单

  听了黄得功的话,天子朱由检沉吟不语,没有说话。

  如果李植准备攻打京城的话,肯定不会放过消灭一万京营溃兵的机会。几万骑兵追杀之下,杀到京城脚下这一万京营估计要死一半。京城中只有八万京营,少了五千人,到时候攻打京城会轻松不少。

  但是李植没有追杀,李植确实没有攻进京城的意思?

  朱由检站在御座前,皱眉不语。

  他正在那里犹豫,却看到殿外跑进来一个三个太监,慌张跑到了大殿中间跪了下来,唱道:“圣上,津国公李植从通州派人送来了一封奏章!”

  李植打完京营来说话了?李植要说什么?

  朱由检赶紧喝道:“念!”

  那个太监慌张打开了李植的奏章,大声念道:

  “臣津国公李植,奉天子之令坐镇天津,八年来南征北战,唯思报效国家而已。十二月二十九日,臣接旨援锦,率九总兵十七万将士血战于虎头坝上大凌河畔。其战凶险无比,马科、王朴兵马冲击东奴火铳兵,连溃六次。臣虎贲师阵前被东奴骑兵突入,前阵大溃后阵接上。然十七万将士高唱战歌,以万死不决之心,以挽救国家之志,浴血厮杀,终获大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8页  当前第2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8/5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明末工程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