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天将军_分节阅读_第834节
小说作者:落叶凋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4-13 16:51:5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我的时代,太宗皇帝有过错,谁又不会去称颂贞观大治呢?所谓因果循环,不过是千百年后权谋者的借口。我创造千古盛世,足以抹平一切。往前几千年,哪有李瑄这样的人?圣人即位的时候,年纪比我现在还长。我的未来,远比开元盛世伟大。而圣人所犯下的错误,就是我的教训……”

  “我身上流淌的是太宗皇帝的血脉,李氏的复兴,也有我的责任;大唐的强大,是万民的功劳。今我拜圣人为义父,圣人立我为太子,结束自己的时代,不失去富贵。”

  “我言尽于此,否则圣人追悔莫及!”

  说完这句话,李瑄离开南熏殿。

  李瑄不强求李隆基立刻同意。

  给他时间考虑!

  李隆基颓废无比,斜躺在榻上。照道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他的权势,但内心总是被不甘心充斥。

  他后悔啊!

  当初怎么会看中李瑄这个白眼狼。

  他是什么时候,倚重李瑄的?

  犹记得天宝二年的时候,李瑄初次入宫,那时李瑄还是一届白身的少年。

  初次见面,李瑄就把他的诗文念给他听。

  “圣人在赠送司马承祯的诗中有写到‘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气动山河,是臣最爱;在对雪中有诗‘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让臣心生向往;在端午诗中‘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对大臣们的谆谆教诲,臣亦谨记;还有您为名曲《好时光》填词,‘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温婉细腻,意味深长,让臣受益匪浅,以后一定会效仿圣人,为教坊名曲填词……”

  那一幕慕,在李隆基脑海中回响。

  谁能想到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说出这么迎奉的话,以至于李隆基以为李瑄真心崇拜他的诗词。

  而李瑄又显露出才华,显露出箭术与武功。

  让李隆基自以为发掘出一个人才。

  现在这个“人才”正明目张胆地向他逼宫。

  “骗子……盗贼……”

  “哗啦……”

  李隆基气愤之下,将玉案上的果盘、酒杯全部推在地上。

  “圣人……”

  高力士立刻前来安慰李隆基,生怕李隆基一怒之下,气坏身子。

  “力士,这兴庆宫怎么和冷宫一样啊,朕只剩下你了。”

  李隆基抱住高力士嚎啕大哭,悔不当初。

  他只是后悔提拔李瑄和安禄山,没有去后悔自开元后期以来所犯下的错误。

  他没有意识到李瑄是扶大厦将倾者。

  只要李瑄足够伟大,开元盛世依旧是李隆基辉煌的政绩。

  “力士,我不会立李瑄为太子,绝不!”

  李隆基拍着高力士的背说道。

  “大臣已经不听圣人的命令,即便您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呢?”

  高力士劝说李隆基向李瑄妥协。

  他是明白人,此时圣人再无一点机会。

  越是挣扎,受到伤害的概率就越大。

  权力大事,把李瑄逼急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像长城公、安乐公那样寿终正寝,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李瑄的最终目的是皇位!朕是什么?”

  李瑄此时提出要当太子,不过是为当皇帝的跳板。

  今日为太子,明日就能让他禅位。

  “李七郎在行宫杀死鱼朝恩,已代表他不择手段。古往今来,不少皇帝的死于暴毙,更何况圣人年纪这么大了。”

  没有办法,高力士只能拿出李瑄要大开杀戒来劝说。

  他知道圣人最怕死。

  有的时候只是表面上硬气,一旦刀剑加身,圣人就会以保住性命为主。

  李隆基一听李瑄会杀他,心中畏惧,他刚才只是怒话。

  现在一闭眼,李隆基就想到鱼朝恩身首异处的场面。

  他以后绝对不会再居住在南熏殿!

  “确定时间,收李瑄为义子,立他为太子。不要逼怒李瑄。”

  高力士见李隆基略有想开,劝说他早做决断。

  “等见到列祖列宗,一定让他们为我讨回公道。”

  绝望之下,李隆基在想着入阴间后,让李世民、李渊批斗李瑄这个家贼。

  他为保全小命,忍辱同意拜李瑄为太子。

  高力士松一口气,立刻将消息传递给刘单。

  刘单又把李隆基妥协的消息,禀告李瑄。

  李瑄吩咐秘书监拟定废太子李亨诏书,盖上传国玉玺,拿到皇宫,让李隆基签字。

  翌日,诏书便公布长安。

  士庶哗然!

  虽然诏书上没有明说李亨派人在朱雀街刺杀秦王。

  但诏书上写着“太子失德,嫉恨功臣,不可为人君”,摆明着让人联系到最闹得满城风雨的传言。

  平民百姓更是将李亨刺杀秦王的事情坐实,对其失望透顶。

  虽然李亨还算有口碑,但众所周知李隆基的太子没有丝毫权力,使李亨从头到尾没有功绩。反倒是李亨为明哲保身,先后抛弃结发妻子,抛弃的杜良娣消息令人不齿。

  诏书最后,将李亨贬为忠王。

  然太子被废,谁又配德?是人们所争论的事情。

  这时候,又有流言传来。

  反正就是各个皇子的黑料,如盛王无德,永王少谋,颖王不通武事,寿王是连妻子都保不住的窝囊废,如何保社稷?

  总之,让人们认为李隆基的儿子虽多,但没有一个成器。今天下未定,人心思变,让这些皇子继承皇位,会使天下再次出现灾祸。

  在争论纷纷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声音,应该选秦王为太子,他才是众望所归。

  在乱世的情况下,不合理中,又透露着合理。

  有人鼓吹李瑄是太宗皇帝后裔,都已是秦王,何不可成太子?

  十一月初十的时候,一名须发皆白,在终南山隐居的老道,自称自己已经一百多岁,是药王孙思邈的师弟。

  孙思邈活了一百四十多岁,在大唐人尽皆知。

  这名老道扬言秦王年轻的时候,与太宗皇帝一模一样,疑似太宗皇帝转世,是上天所派拯救苍生的。

  这样的话,让一些老人非常信服。

  宗正寺在研究李瑄为太子的可行性。

  十一月十五日,河南诸郡上表圣人,请立李瑄为太子,闹得沸沸扬扬。

  文武百官,不弄声响,埋头处理政务。

  他们知道长安即将发生大事。

  ……

  兴庆宫中,太子居所。

  李亨是李隆基儿子之中,唯一一个被单独囚禁在宅院的人。

  他无法出宅院面见李隆基,只能通过宦官、宫女传递消息。

  他的亲信裴冕、杜鸿渐无法为他出谋划策。

  他最得意的儿子李俶也不知在哪里。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一纸诏令送到宅邸,宣告他已经不是太子。

  说他失德,说他嫉恨功臣。

  他是嫉恨李瑄,但这能成废太子的依据吗?

  虽然他太子之位可有可无,但谁心中没有一点希望呢?

  李亨也幻想着有朝一日他登上皇位,李瑄突然暴毙。他就可以如汉宣帝一样掌握权力,清算李瑄的家族。

  过了好长时间,心腹宦官终于从兴庆宫其他宫人口中,打探到他被废的原因。

  刺杀秦王!

  “我于深宫之中,方寸之地。一饮一餐,皆不由己。哪能去雇佣刺客呢?谁又能把我的诉求传出去呢?”

  李亨拍着桌子大骂。

  只是他清楚自己被陷害了。

  作为当局者,李亨甚至怀疑这是李瑄自导自演,故意陷害他,以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冤屈无处申诉,他非常憋屈。

  “夫君息怒,保重身体要紧!”

  美貌可人的张良娣立刻向李亨安慰道。

  此时张良娣还是很贤惠的,她是一个可以与丈夫共患难的女人。

  “我贵为太子,却眼睁睁地看着李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成这样了,悲凉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7页  当前第8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4/10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天将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