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1024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哎呀,妈呀!上次在天津 看到陈厂长你还是个白净书生呢。今天看了你这模样 ,我还以为你去非洲帮助非洲人 民打解放游击战了呢! ”有一个和陈来福相熟的采购 员笑道。

  陈来福哈哈一笑: “去非洲推翻当地的反动派还轮不到我们。不过听说我们有同志在南美搞的很好呢。古巴那边已经革命了。了要是有机会,我倒是想要去古巴看看呢。”

  众人哈哈聊着。

  张福则顺势把厂里生产的产品都拿了出来。

  在工厂里,他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之前他在北京食品研究所里,毕竟只是一个技术员。而且研究所里能投入的资源有限,不能全紧着他一个人的研究项目来。别人的项目不用做了?

  但是下到工厂后,虽然工厂草创资源不足,但是都归他啊。张福甚至在厂里拉起了一支科研队伍,从厂里的高中生、中专生和大学生里搞起来。

  目前位置,依靠魔芋、木薯等作物,张福已经给厂里研究出了十几种产品。

  “魔芋和木薯的产量很高,而且管理成本比小麦、水稻这样的粮食作物要低很多。但是廣芋和木薯的问题也很大,这两种东西含水量太大,几乎无法适应长期运输。尤其是我们国家现在的交通基础,注定了它们从地理取出来之后就要立刻准备深加工,才能让它们保存的更久。这是我们生产的各种产品。”

  张福介绍道:“我们有副食品生产线,还有将魔芋、木薯作为主粮的生产线。

  林林总总的,十几种产品摆在了一众采购员的面前。

  为了让魔芋和木薯好吃点,张福是下了苦心的。

  魔芋爽、素毛肚、素黄喉等等等等。木薯类的则有各种木薯糕、木薯粉、木薯淀粉等等。还有参了纤维素的应急口粮,可以减少淀粉含量,但是更耐饥饿,只是这种应急口粮不能吃多。

  一众采购员都尝了尝,吃完都一起点头。

  “这些点心味道不错啊!酸辣的、鲜甜的、还有纯甜口的都有。这挺好啊!今年过节就把这些投放到各地的市场,我觉得挺好啊。”

  “这些木薯粉之类的也可以啊。还有木薯糊糊,这种东西挺适合我这种老同志的。感觉还挺好消化,我吃了两勺就有些饱腹的感觉。这配上一些小菜吃,那还挺省粮食的。”

  “不错,不错。”

  众人都是交口称赞。

  陈来福则哈哈一笑: “诸位你们现在吃的可是好吃了。我们的张福厂长在研究这些东西口味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可是吃吐了。要知道这十几种口味可是拿我们的舌头点点试验出来的。 厂里

  工人们都吃的怨声再道了!”

  听到这话,现在的张福也能哈哈大笑的自嘲道:“这还真的是要感谢我们厂里的同志们的贡献啊。”

  “现在我们厂里每天可以加工大约二 百吨左右的魔芋和木薯。目前产线还在扩 建,魔芋和木薯田也再扩建。利用套种的模式, 我们一亩地可 以生产的粮食产能也都再增加。”

  “而如同我们这样的厂已经在海南开了五个分厂。将全海南的魔芋田、木薯田都能快速进行深加工。1958年,我们预计海南可以向外省提供超过七十万吨魔芋和木薯的深加工产品。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增加产量。”

  前来的采购员们听到这里都忍不住点点头。

  七十万吨深加工粮食啊,这数目不少了。

  在和全国各地的供销渠道签订好供应合同之后。张福的干劲更大了。

  但是他觉得还不够,因为印度之战和之后的印度导弹危机都在国内做了报道。这让张福这样的人觉得世界还是太危险了。

  还需要在多做准备,万一不够呢?万一真的打仗呢?!

  而在1959年的春节,这大概是未来三年里,中国人唯一过的还算滋润的春节了。

  来自海南的魔芋、木薯产品开始上架全国各大供销社、商场。

第一百九十四章 仅仅是开始

  1959年的春节到了,这个春节其实过的不算太平。

  因为春节前夕,黑龙江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冰雹气候。砸坏了不少的房屋。

  而这还是破晓基地之前做了预警,让黑龙江方省做了一些强化之后,这才没有造成比较严重的伤亡。要不然的话,肯定是要出现很多伤亡的。

  要知道这个年头别说农村的很多房子都很简陋,就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些大城市里都有很多木板瓦房。

  冰雹来之前气象部门就严密监控当地气象了。等到发现冰雹的迹象就发出了预警。让大家伙都躲起来。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有一些倒霉的老百姓被冰雹砸了。一些户外的东西被打坏了。

  而这样的事情不过是1959年的开胃小菜罢了。

  只不过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察觉这样的变化罢了。各个城市和乡镇里,来自海南的魔芋、木薯类副食品开始走上货架。

  其实这玩意儿去年就在一部分大城市上架了。毕竟也要试一试老百姓的反应。反应好的产品就多生产,反应不好的就改进,改进不了就取消,不要在一个项目上耗死。

  在北京的张祥家里,桂花又在念叨着:“你说张福这小子干什么呢。过年都不从海南回来,这年还过不过了!”

  已经放假了的张祥抽着烟说道:“你这唠叨是一天比一天严重了啊。张福这不是在海南工作忙嘛,他现在是副厂长,厂里的领导了。又是搞技术的,他一走,厂里不趴窝啊?”

  桂花和张祥两个人的思维完全不一样。

  作为母亲,桂花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活着就好了。好好休息,好好过年过节,最好是待在自己身边,在早点生个孙子。自己可以享一下天伦之乐。

  而作为父亲的张祥对此则有另外的想法。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张福现在有机会不闯闯,以后老了肯定后悔。再说了,副厂长这个位置多少人想着呢?他能放手?当然是要一切都稳定 了再说。

  “再说了,张福不也发电报了,给我们报平安了。还给我们寄了五十块钱过年。”张祥笑呵呵的说道。

  “就他脸大。五十块,说给就给了。还说给你我买衣服,给弟弟买糖吃。他钱是大水飘来的?五十块呢!存起来,他不要娶媳妇啊?曹文清姑娘那家庭条件,咱们能怠慢了她?”

  桂花絮絮叨叨的,满是中年妇女的忧虑,还有一个老母亲的念想。

  张祥无奈,自己这个老婆什么都好说。就是在这些事情上太唠叨了。

  他转移话题道: “我今儿个看到大栅栏那边的商场有卖咱们儿子厂出的魔芋副食品了。儿子不能回来,我们去买点儿子生产的食品吧。”

  桂花这才停止了念叨。

  但是他们这才刚到大栅栏呢,大栅栏那边的食品百货商店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毕竟快要过年了,购买年货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今年买年货的人却比往年多了不少抱怨。

  “今年这糖怎么就卖完了啊!”

  “哎呀,你们会不会搞销售,会不会为老百姓服务啊。这大过年的,每人就只准买两斤糖啊,还要糖票啊!”

  不少人在吵,因为这些年中国产糖量的提高。国家对于糖的购买也比较放开。

  因为糖(甜食) 是一种能快速提升国民幸福感的东西。

  糖可以让人快速分泌多巴胺,人类嗜甜是刻在骨子里的。甜食能让人开心快乐。

  就像是苏联把幸福的生活定义为:香槟酒(气泡酒)、鱼子酱、香肠、乳酪、牛肉。

  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是:像蜜一样的生活。

  甜蜜就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国人虽然不像欧美人那样极度嗜糖,但是不爱吃甜食的人又有几个呢。

  最近这些年,糖的产量越来越高了。到了今年1958年底,全中国年产糖量突破了两百万吨。

  得益于中国现在独有的生物制糖法,让制糖成本前所未有的降低。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的糖果。

  但是到了1958年,国家就开始有计划的收紧糖类供应。

  到了1959年,糖的供应进一步收紧。 即便是产糖量高了,但是却把糖收了起来,作为战略储备。

  这是为了备荒,糖是高能量食物,关键时刻能救命。

  不少人在商场那边闹不满情绪呢。因为现在工人们的收入也高了,买糖果和点心不像过去那样抠搜了。

  尤其是过年,就连一向抠搜的桂花都打算买个十来斤糖果放在家里慢慢吃。

  商场的售货员不得不向大家推销其他副食品。

  “大家伙啊,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吃的副食品啊。这个山楂糕也很好吃的嘛。还有无糖饼干,还有代糖点心。”

  国家也知道糖果收紧,大家日子会难受。所以加大了代糖食品的平替。

  糖精类产品确实不好,但是应急还是可以的。

  就像是张祥夫妻俩从商场买回来的魔芋爽之类的产品一样。都是代替品。

  不过张家的孩子还挺喜欢的。

  在过春节的时候,张家几个小兄弟吃着老大厂里生产的魔芋产品,还纷纷发出夸赞。

  “大哥搞出来的这个魔芋爽真好吃啊!”

  “是啊,是啊!这个木薯粉做的点心也好吃!黏糊糊还甜甜的。”

  “我可以每天都吃!”最小的老五张财啃着魔芋爽开心的笑道。

  只是他不知道,他这个小小的心愿可能很快就能成真了。

  因为当春节刚刚过去,中国就迎来了一波极端天气。

  春种时节,东北华北倒春寒,冰雹再次来袭。

  蒙古高原的大风裹挟着铺天盖地的沙尘席卷而来。雾蒙蒙一片,几乎遮蔽了整个陕西山西。

  北京仅仅是边缘被擦到,都已经气候变得极为糟糕。

  在山区里的破晓厂里,李锐看着眼前黄蒙蒙的一片景象,眼前只有风沙,明明是大白天但是能见度不足十米。

  这下天上下的不是大雨,而是大沙。

  就像是沙漠从天而降。

  李锐嘴角在抽搐,破晓基地里的技术员们也忧心忡忡。因为大家知道,这如同末日一样的景象,仅仅只是开始罢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能掐会算

  曙光厂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河北的一个山沟沟里。当初选这里就看中这个地方安全保密,而且三面环山气候也不错。

  没有想到这内蒙高原下来的沙尘暴不过是在河北擦边一下,整个曙光厂都停摆了。

  出于安全考虑,下沙的当日全场停工。工厂和所有车间早在前一天有沙尘暴预警之后,就全部封死了。

  那些原本的无尘车间也把新风管道也全部封上。不是无尘车间的,用胶带和湿抹布把门窗所有的缝隙全部封死。因为风沙太大了,厂里又都是各种精密器械,不能被风沙给弄到。不然可能会导致精密度下降的。

  今天全场停工,安排了一些人在车间里值班,以免出现突发情况。

  不过今天这个天气,大家伙即便是被迫放假,待在宿舍楼里也是没什么心思的玩的。

  员工俱乐部里,一众技术员和科学 家们都忧心忡忡的看着窗外黄蒙蒙的天空。

  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师傅说道:“这天气见了 鬼啊。从前北京沙尘暴也有,一张嘴都是 土。但是从来都没有这里离谱过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10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4/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