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贪官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渝江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9-26 12:45:43

  胡惟庸就把穿着黑衣斗篷的孔克表和涂节给送了出来,还叮嘱了他们这么两句。

  目送二人离开之后,胡惟庸这才径直去往了他的书房。

  也就在胡惟庸回到他的书房之后,毛骧也带着他的人飞奔在了回宫的路上。

  近一个时辰之后,

  重新换回亲军金甲的毛将军,再次进入了御书房,与此同时,常侍太监也招呼所有随侍太监宫女,退到了视听范围以外。

  灯火通明的御书房里,朱元璋在听到毛骧的汇报之后,气得一掌就拍在了龙案桌面上。

  这三指厚的实木桌面,上次因为叶青那封自我举报信而裂开了一条缝,现在又在差不多的位置加了一条缝。

  “狗胆包天!”

  “简直是狗胆包天!”

  “叶青的命,除了老子,谁也要不了!”

  依旧单膝跪地的毛骧的眼里,陡然起身的朱元璋,眼睛里是真的有了杀意。

  这样的眼神,除了因为叶青出现过,就好久没出现过了。

  看着这一幕,毛骧的心里却是挺开心的。

  这句‘叶青的命,除了老子,谁也要不了’,简直就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呵呵!”

  “咱行为乖张?”

  “他们害怕行为乖张的皇帝,和行为乖张的臣工凑一块儿是吧?”

  “咱还真想看看,咱和叶青在他们面前凑一块儿之后,他们会是个什么表情?”

  毛骧见朱元璋的嘴角有了一丝淡淡的笑容,眼里还有了一点期待之色之后,这才搭话道:“估计他们会面无表情的同时,还后背直发凉!”

  朱元璋听到这么一个答案,眼里的期待之色就更胜之前了。

  “只要他叶青的十万亩耕地,确实亩产六百斤以上,只要他上的农税对得上这个数,你会看到这一天的。”

  朱元璋话音一落,就又立马恢复了平静,然后便看向了濠州老家的方向,眼神极为深邃和复杂。

  其实,他已经给李善长机会了!

  他早就知道李善长想要带领淮西勋贵和他唱对手戏,但他也确实不想学那杀韩信的刘邦。

  也就是因为感念李善长的功绩,他在才洪武四年之时,着重提醒李善长,他已经六十岁了。

  其实他知道,那时候的李善长才五十七岁!

  但他就是要李善长明白他朱元璋故意记错他年纪的真实目的,就是要他主动告老还乡。

  李善长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自然知道朱元璋的用意,第二天就乖乖的来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当时很高兴,赐他濠州若干顷土地不说,还设守坟户一百五十家,再赐佃户一千五百家,仪仗士二十家。

  之所以赏赐如此厚重的家产,也就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感念其功绩,二是希望他就此安心养老,不要再想着把手伸进朝堂。

  洪武五年,还给他找了个差事做,那就是让他负责修建临濠宫殿,还把十四万江南富民迁往濠州耕种,让他李善长管理他们。

  按理说,李善长已经有钱有地有事做,也该是没精力再把手伸进朝堂了!

  可万万没想到,他李善长的精力竟然如此之好,还当着他的背后大宰相!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向濠州方向的眼睛,也是再次双目一寒!

  紧接着,朱元璋便低沉道:“看来,你们这锦衣卫还得多发展点爪牙,咱得把眼睛长在他们的府邸里去才行。”

  毛骧瞬间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那就是往全国官员的衙门和府宅里塞人,他朱元璋要时刻掌握他们的动向,时刻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想到这里,毛骧立马问道:“陛下,叶大人那里还塞人吗?”

  朱元璋想到叶青就头大,直接皱起眉头反问道:“你塞得进去吗?”

  毛骧不再多问,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片刻之后,

  朱元璋又下达了一道口谕,往官员的府宅里塞锦衣卫的人,就得从他李善长和胡惟庸最先开始。

  不仅如此,他还要毛骧明早就启程赶赴濠州,务必要看到胡惟庸给李善长的信件内容,也务必要看到李善长给胡惟庸的回信内容。

  第二天一早,

  朱元璋再次穿着朝服龙袍,坐上了奉天殿的龙椅正中。

  而文武百官,也再次开始了小心谨慎且时刻顶着巨大压力的早朝生涯!

  与此同时,乔庄打扮为江湖人士的胡惟庸信使,骑着马就走上了去往濠州的官道。

  同样江湖人士打扮的毛骧,在目送胡惟庸信使离开之后,又故意耽误了半个时辰,这才骑着马踏上了去往濠州的官道。

  几天之后的晚上,

  胡惟庸的信使敲开濠州李府的大门之后,只是附耳管家说了两句话,就被管家带往李善长的书房。

  “李相国,这是胡相给您的密信。”

  “事情紧急,还请李相国尽快回信,让小人带回!”

  已经满头白发的李善长,并不会因为区区信使的一句事情紧急,就表现得多么着急。

  他只是缓缓拆开信件之后,就借着灯光仔细阅读了起来。

  而他却不知,书桌烛台正对着的屋顶瓦片,已经被扒开了一条细小的缝隙!......


第137章:叶大人的悲惨结局,朱元璋赐死加李善长整死!

  李善长书桌烛台正上方的瓦片缝隙,还不足一只眼睛的宽度,可以说瞳孔有多宽,缝隙就有多宽。

  毛骧趴在上面,真的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贴地侦查’!

  也正因如此,他才做到了黑衣黑夜黑瓦一体!

  毛骧之所以如此谨慎,只因为他侦查的对象,是大明朝的又一只老狐狸。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老狐狸只有三只,第一只是他效忠的皇帝朱元璋,第二只便是已经病体缠身的刘伯温,第三只就是他眼皮子底下的李善长了。

  至于现在正在相位上春风得意的胡惟庸,在他毛骧看来,根本就不配老狐狸这三个字,不过只是朱元璋和李善长博弈的工具罢了。

  但人家却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还以为他胡惟庸才是那只坐收渔翁之利的老狐狸!

  当然,这样的老狐狸排名,也只是他在认识叶青之前的认知。

  认识叶青之后,他也不知道谁才是大明朝的第一老狐狸!

  反正大明第一老狐狸朱元璋,在叶青这只小狐狸面前,是吃了不少的亏!

  不过这才第一回合而已,胜负依旧难料!

  但他毛骧也和马皇后一样,希望叶青可以尽快顶替刘伯温,成为一只帮朱元璋钳制淮西勋贵的潜力小狐狸。

  这样的结果,不仅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对刘伯温来说也是最好的。

  最起码,还可以让刘伯温回家过两天舒心日子!

  只不过就他目前的了解来看,叶青好像根本看不上朝堂这些人,甚至连皇帝朱元璋都看不上。

  在他叶青的眼里,唯有徐达可以有资格和他下一盘棋!

  一想到叶青的这番豪言壮语,毛骧就觉得头大,要是他这个自负的毛病不改的话,他来朝堂当官,只会害死了自己又害死了徐达!

  也就在毛骧如此思索之时,他眼皮子底下的李善长,这才不紧不慢的摊开了信件,真就是看得旁边的胡惟庸信使都着急了。

  都说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却是大火都烧到了自己的胡须,还依旧面不改色。

  就这份心境,也配得上老狐狸这三个字了。

  信件内容:“恩公在上,陛下此番离京,说是微服出巡,体察民情,实际上却是微服北上,调查那在自评奏折之中,进行自我举报的雁门县知县叶青!”

  “叶青年少轻狂,根本不把你我放在眼里,学生曾书信交好,但他却只回四字‘你算个屁’!”

  “陛下回宫当天,就把让雁门县知县叶青考上举人的阅卷考官,以及让其去雁门县上任的吏部官员痛打一顿,然后再加以厚赏!”

  “附:叶青三年考满自评奏折抄录原文。”

  “臣为官三年......”

  书桌烛光之下,

  李善长在看到叶青奏折的原文之后,一双深邃的老眼里,这才露出一丝不大明显的惊骇之色。

  而正在他头顶上贴瓦侦查的毛骧,却是被这信件原文内容,给惊得瞳孔瞬间放大。

  只是一瞬之间,他就想到了当初朱元璋看到奏折,就气急败坏要他赶紧去赐死叶青的一幕。

  他现在都还记得,那封被朱元璋扔出御书房外,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的奏折。

  当时他领命之后,还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儿,他是真的想捡起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奏折,可以把自己写成千刀万剐的结局。

  可他刚刚出城,就又被微服出巡的朱元璋和马皇后给追上了。

  于是他又开始好奇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奏折,可以让皇帝先快狠准的赐死,然后又追上来说,先去看看再说?

  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了叶青的自评奏折原文,他一辈子也猜不到竟然是如此胆大且气人的内容。

  可即便是现在看到了原文内容,他也只能想到朱元璋让他赶紧去赐死叶青的原因。

  他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绝对想不出来,这封信又怎么能让朱元璋前脚刚赐死,后脚就改为看看再说了?

  想到这里,毛骧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他眼皮子底下的李善长身上。

  他毛骧道行不够,但李善长这只老狐狸的道行应该是够的,只希望他李善长可以为他毛骧解惑吧!

  也就在毛骧如此期待之时,李善长微皱的眉头立马就舒展了。

  胡惟庸信使的眼里,李善长只是不紧不慢的摊开纸张,然后又慢慢的磨墨,写个回信还像是在享受书法全过程一般。

  不仅胡惟庸的信使想去帮他代笔,就连上面已经趴得有些难受的毛骧都想下去和李善长说一句‘你说,我代为传达就好’!

  终于,李善长开始动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0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0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贪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