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贪官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渝江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6 MB   上传时间:2025-09-26 12:45:43

  “回来了,都不叫一声爷爷奶奶再走吗?”

  老爷子面容严肃道。

  老爷子话音一落,就看向坐在轮椅上的老妇人道:“说来也奇怪,昨天推你奶奶去逛街,她就说你要回来,她要给你买糖葫芦。”

  “还当小时候呢!”

  也就在此刻,老妇人拿出糖葫芦,眼神空洞道:“吃,我乖孙儿喜欢吃。”

  终于,不想哭的刘将军再也忍不住了。

  他果断跪下,在以头抢地的那一刻,终究是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他跪着抱住奶奶那早已没了知觉的腿道:“好,孙儿吃,孙儿喜欢吃。”

  老爷子的眼里,他的老伴儿终于笑了。

  终于在喂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孙吃下一颗糖葫芦之时,露出了痴呆之后难得的笑容。

  “明天走啊!”

  老妇人笑着说道。

  “不,我今晚走,马上就走!”

  老妇人依旧只是笑着说道:“明天走啊!”

  刘将军强忍眼泪道:“不,我今晚走,马上就走!”

  “等我回来!”

  “一定要等我回来,听到没有?”

  刘将军朝着奶奶的耳朵,近乎于时候道。

  他是在请求,也是在要求,更是在强求!

  老爷子长叹一口气之后,只是安抚他的老伴儿道:“你乖孙儿去贼,要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却在此时,早已痴呆的老妇人,突然就不眼神空洞,不目光呆滞了。

  甚至她看着老爷子的眼睛,还有了那么点‘记仇’的意思:“我的儿子跟你一起去杀贼,你也说要不了多久就回来。”

  “可最后,只有你一个人回来,还身上到处是疤?”

  说完这些话之后,老妇人立马就又变成了痴呆的模样。

  老爷子听到这话后,也瞬间就红了眼睛。

  是啊!

  至正二十七年,他带着儿子加入徐达的北伐大军,可回来的却只有他自己,还一身的伤。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的老伴儿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洪武三年,他的孙子又因为这份战功,成为了雁门驻军的将领!

  片刻之后,老爷子为刘将军戴好头盔,就目送他牵着马走了。

  可也在这个时候,

  穿着一身红衣,还朱红点唇的芸娘,却来迟了一步。

  她看着渐行渐远的将军与战马,含泪带笑道:“到时候我去城门口接你,我会内穿白衣,外套红袍。”

  “但你的妻子芸娘,只希望可以不脱红袍!”......


第216章:叶大人说朱元璋懂个屁还没法生气,黑夜寒风中明亮温暖的归途!

  寅时,又名平旦,是太阳停留在地平线上的意思。

  寅时过半,也称黎明,是日与夜的交替之际。

  但在这有山地有平川盆地又有草原的边塞之地,依旧是夜幕仍在之时。

  好在边塞之地的夜空,有着格外明亮的圆月,以及璀璨的满天繁星。

  也正是因为这样夜空,才让走在归营路上的雁门关常备守军将士,不至于看不清道路。

  可这时候的边塞之地,却有着足以淹没半身的浓雾。

  不说伸手不见五指,但也能见度不足十步!

  一身戎装的将士们,或独自步行,或牵着披着马甲的战马,行走在这犹如仙境的归营道路上。

  终于,先后离家的他们,在三条通往各自营地的县城大道上汇合了。

  县城之内,

  通往雁门关中门以及东西二门的三条大道两边,早已站满了身着红衣,手提红灯笼的女人们。

  与此同时,两边的民房以及商铺,也都不约而同的点亮了自家的灯,真就是有多少灯就点多少灯。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那通过窗户照出去的灯光,可以完全照亮将士们的归营之路。

  没有人事先通知,也没有人事先安排。

  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雁门‘军嫂’们,有的就家住大道边上,她们在送完自己的丈夫之后,也就顺便举个灯笼,为其他的将士照明了。

  很快,通往三门的三条大道边上,就有了许多身穿红衣,提着红灯笼的女人。

  而大道两边点亮自家灯火的民房和商铺也是如此,一家点亮,紧接着就是十家点亮,直至全部点亮。

  在这依旧夜深人静之时,将士们走在这灯火通明的归营大道上,只觉得这不仅照亮了他们前进的路,还温暖了他们的心。

  寒冷的边塞之夜,寒冷的呼啸夜风,寒冷如冰的身上甲胄,在这些家乡父老送来的光明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

  没有感谢,没有左右拱手行礼,没有只言片语的交流,只有目视前方,只有默默前行!

  只有一颗为了保护身后的万家灯火,为了保护身后的父老乡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老小,血战致死的决心!

  只有‘敌人想入关,除非全阵亡’的满腔热血!

  也就在此刻,

  突然就响起了深沉粗犷又激昂的琴音,还是起源于蒙元的马头琴声。

  不知道是城内哪家传来的琴音,但却可以听得出来,绝对不只是一人拉一琴。

  大道某处的窗户之内,

  一位安家关内,并取得大明籍贯的蒙元老人,正目送着这些归营将士,拉着手里的马头琴。

  琴音之所以激昂,是因为他已经是大明子民,他的儿子也是正在归营的大明骑兵,是雁门关常备守军的一员。

  他要用自己的方法,激励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这些汉家兄弟!

  琴音之所以粗狂,是因为他对记忆中的家乡,还有着模糊的怀念!

  琴音之所以深沉,是因为对阵双方是他现在的国家,和永远的老乡!

  片刻之后,

  这位取得大明籍贯的蒙元老人,已经再也看不到身披戎装的归营将士了。

  他只是看着远方隐约可见的雁门关城门楼,只是看着关外的天空,眼里尽是期待之色。

  他期待关内关外都亲如一家的那一天,可以早日到来!

  他期待关内关外的将士不再敌对,而是穿着同样的衣甲,成为真正的同袍,一起对付其他的敌人!

  尽管他知道他的有生之年难以看到,但他依旧期待!

  寅末卯初,破晓时分。

  雁门关中门以及东西二门的常备守军,全部归营,并在叶青的命令再次换防。

  这些与家人团聚之后,又赶路归来的常备守军,立马登上了城墙。

  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就连早饭也只能在岗位上应付。

  雁门中门城门楼三楼廊道之上,

  睁着眼睛站岗一夜的朱元璋,只觉得有些疲倦,还连续打了三个哈欠。

  朱元璋看着站在城门楼下啃馒头的守将,只觉得他们的早饭配置相当的好,一人一个大馒头,还配有一个水煮蛋和一碗热牛奶。

  可早饭吃得再好,也补不回来熬夜的亏耗啊!

  朱元璋可以说是老兵中的老兵,他自然知道这些匆忙回家,又匆忙归营的守军,绝对不会在家睡觉。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后,看着叶青的眼神,还有那么点责备的意思。

  他只是严肃问道:“叶大人,你觉得他们一顿好的早饭,就能够补得回来吗?”

  “咱敢肯定,他们回去之后,不仅会祭拜祖先,不仅会与家人告别,甚至还一定会和妻子行房。”

  “再加上匆忙回家又匆忙归营的折腾,他们熬这一夜的亏耗,可比站岗连续熬两夜的亏耗还多。”

  “如果咱是你的话,咱就算昨晚换防,也只是换下他们,让他们回营帐安睡一夜。”

  叶青听后,只是白了他一眼道:“你注意看他们的眼睛!”

  朱元璋听后,虽然不解,但还是顺着叶青手指的方向看去。

  当朱元璋透过城墙之上的照明火光,从侧颜的角度,看清守将此刻的眼睛之后,也是立马就眼前一亮。

  他的眼里,

  正在吃早饭的守将刘忠,只是目视前方的敌营,目光坚定无比,眼神还如猎鹰般凶狠锐利,总之就是看不到一丝疲惫之色。

  叶青见面前郭老爷一副似有所悟,但却没有完全悟道的样子,就知道他看到了他叶青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叶青只是淡笑道:“让他们安睡一夜,不如让他们提前达成心愿。”

  “本官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本官可以肯定,将士阵亡弥留之际,一定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家’。”

  “出关远征没有这个条件,但这是本地儿郎的守家卫国之战,所以他们有这个条件。”

  “既然有这个条件,又怎么能不让他们提前完成这个心愿呢?”

  “回一趟家,拥抱自己的父母妻儿,甚至和妻子行房,不仅不会让他们疲惫,还会激发他们至死方休的决心。”

  “再者说了,他们都还年轻,不像你这样,站着瞪眼一晚上就如此疲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0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10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贪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