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战地摄影师手札_分节阅读_第1755节
小说作者:痞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94 MB   上传时间:2025-11-28 12:03:46

  “我和我的同伴说,总要有人去做。”卫燃愈发坦然的答道,“但我给您的答案不一样。

  我求的是川军李鹤仙和李随安前辈的牺牲和付出,已经更多想他们这样的英雄都能被后人记着。

  我求的是当年您带着李家和周家的满门忠烈,亲自去少城公园接回了我从滕县带来的那一坛黄土,让他们能魂归故里。

  我求的是有更多没有经历战争的人,能记住那些被遗忘在沉沙里的折戟和无定河畔的枯骨忠魂。”

  说到这里,卫燃摊摊手,“老爷子,我是个历史学者,我的工作就是补上历史书里被省略的那些空白。

  客观的说,我还算是个不缺钱的土壕,至少也是个就算吃软饭都能挑嘴儿的土壕。

  但人嘛,活上一世多少总得有点儿正经追求。

  我的追求,就是找出那些在历史长河里和后人捉迷藏的无名英雄。”

  闻言,李望川叹了口气,“怪不得你能找到那些长征路上的红军前辈。”

  “所以老爷子,我的理由足够了吗?”卫燃笑着问道。

  “够了,足够了。”

  李望川老爷子摆摆手,“我并非怀疑,只是好奇,你这娃子,和网上传的那些疯言疯语不一样。”

  “您老人家还上网呢?”卫燃好奇的跟着转移了话题。

  “你这说的什么话”

  李老爷子说着,再次拒绝了卫燃的搀扶站了起来,拄着手杖一步步的走到了靠墙的柜子边。

  在卫燃好奇的注视下,他打开柜门之后露出了藏在里面的一个老式保险箱,又从兜里摸出一把钥匙,一边开锁一边得意的说道,“我那乖孙子自强,在十多年前就教会我上网了。

  郎个锤子!老子没事儿的时候还在网上骂那些软骨头的狗汉奸呢!”

  卫燃这边暗自咧嘴的时候,李老爷子已经打开了保险柜的厚重柜门,从里面拿出了几样东西摆在了桌子上。

  这第一样东西,是一方用红布包裹,火柴盒大小的牌子,那上面雕刻的半支梅花,以及边缘处大量的刮擦痕迹都让卫燃认出来,这是当年的犀角镇纸中的半块!

  “这东西是我老汉临终前交给我的”

  李望川拿起那块犀角牌子解释道,“我老汉那时候已经说不出话了,他那时候,一直在念叨着那支匣子枪上的诗,眼睛也一直看着这块牌子。

  当年我带着维中去奔丧,那老太太的手里也有差不多的这么一块儿。”

  说着,他又拿起了第二样东西。这是一个纸质的鞋盒。这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封封泛黄的信件!

  “这是我老汉和胡八指之间的通信,打我记事的时候每年都有个一两封,但是能找到的就剩下这么多了。”

  李老爷子介绍道,“自从几年前你来过之后,我就把这些压箱底的东西翻了出来,不过里面写的内容我是看不懂。”

  说着,李老爷子已经随意的抽出一封递给了卫燃,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你这大历史学者帮忙翻译翻译?”

  “老爷子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卫燃笑着接过了信封。

  这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上,有详细的收寄地址,那斑驳不清的邮戳上还能勉强看出来,这封信是在1984年的12月底寄出的。

  再次抬头看了眼李老爷子,卫燃直到对方点了点头,这才抽出了信瓤。

  只不过,在看到这信瓤之上的寥寥数语之后,他却不由的哑然。

  这封信是用黑话写的,或者不如说,这很可能是用只有李随安和胡八指二人,最多算上乌娜坎三人能看懂的黑话写的。

  即便如此,他仍旧能依稀的猜测出来,这封通篇黑话的信件里,也许是在说仍旧没有找到赵金玉的尸体这件事。

  他能猜到,并非他能看懂,仅仅只是因为他知道,赵金玉的尸骨无存,是李随安和胡八指,甚至包括他自己内心都迈不过去的坎儿。

  “我也看不懂,但我猜...”

  卫燃叹了口气,“我猜,他们兄弟俩,可能一直在寻找抗联战士赵金玉的尸体以及遗孀。”

  “希望这信封上写的地址还能找到胡家人吧”

  李老爷子同样拿着一个信封叹息道,“他们...他们咋就不愿意说呢?”

  “因为太难了”

  卫燃近乎下意识的答道,“或者是因为牺牲的人太多了,我想...他们可能并不想回忆那些伤痛。”

  “是啊”

  同样曾经参军,同样曾经经历过战争的李望川老爷子怔了怔,显然,他也想到了些尘封在记忆里,但却永远无法忘记的人。

  卫燃认真的说道,“老爷子,我打算顺着这个地址去找找胡家人。”

  “那就麻烦你了”

  李老爷子同样认真的说道,“既然是我父亲的遗愿,我也趁着身子骨还硬朗去一趟澳岛,去见见赵家和马家的后人吧。”

  “我会把当年出售盒子炮和马刀的卖家信息也给您的”

  卫燃说道,“卖家在俄罗斯的乌兰乌德,他说不定和赵家或者马家也有些渊源。

  到时候无论是您还是马家人又或者赵家人想去见见,都可以随时联系我,到时候一定让我也尽一尽地主之谊。”

  “在那之前,先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吧!”

  李老爷子哈哈大笑着说道,“你这娃子上次说来没来,可是让我们那个年一顿好等。”

  “老爷子,这次...这次我恐怕得立刻出发。”卫燃歉意的说道。

  “立刻出发?这又是...”

  “外面那些家信已经晚了八十年有余了”

  卫燃叹息道,“我怕来不及,我这边晚一天,说不定哪封信就再也找不到收信人了。”

  “说的也是...”

  李老爷子叹了口气,随后说道,“这样,我让维中还有自强跟着你们跑一趟吧,也算是让他们认认路,以后重新走动起来。”

  “给您一家添麻烦了”

  卫燃的态度愈发的歉意,他此时确实需要借李家的名义去找到胡八指的后人,这是最快也是最保险的办法了。

  “你这娃子,怪客气的。”李老爷子摆摆手,“我这就让维中他们父子做准备。”

  当年好像也有谁说过这样的话...

  卫燃看着独自拄着手杖往外走的李望川老爷子,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摇了摇头,他迈步追上去帮着对方打开了反锁的房门。

第1648章 新的祖训和藏起来的马刀

  29号这天下午,卫燃跟着李维中和他的儿子李自强登上了飞往冰城的航班。

  比他们更早一点儿,夏漱石和他的女朋友秦绮,也带着那些珍贵的信件登上了飞往首都的航班。

  这就是他被卫燃拉壮丁的原因,为了能让那些老旧的信件尽快找到也许尚且在世的收信人,最快的办法无疑是借助官方的力量。

  同样是在这天,同样是在这座机场,李望川老爷子和几个儿孙晚辈,也带着那口托运的破旧马刀,登上了飞往朱海的航班。

  他们这一家人可没有谁办理了两岸通行证,所以只能飞到朱海等着。好在,有卫燃提供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他们总能相见。

  在三拨人马的等待中,一趟趟的航班相继起飞,客舱里,卫燃也和李家父子闲聊起了他们各自从军的经历。

  “当年我是个汽车兵”

  李维中颇为怀念的说道,“跑清海的汽车兵,那日子,真是想想就苦。

  可你说多奇怪,这都复员多少年了?我还老是做梦在高原的破路上开车呢。”

  “现在那边的路修的比以前好多了”李自强近乎下意识的接了一句。

  “你也在那边当兵?”卫燃同样下意识的问道。

  “没,我在安西,有好几次在我老汉服役的地方路过。”李自强笑着说道,“我是守边防的。”

  “无川不成军,历来如此。”卫燃忍不住叹息道。

  “我们李家有祖训”

  李维中自豪的说道,“仓禀实常赈流垫,衣食足广布寒士。国有难先御外辱,逢盛世行商四方。后来我爷爷当家之后,把这祖训的最后一句改了改。”

  “改成啥了?”卫燃不由的问道。

  “逢盛世戍守四方”

  比自己年纪还小一些的李自强笑着答道,“如今已经是盛世了,但越是盛世,越要好好保护才行,不管怎么说,守住了大家才有小家。”

  “是啊...”

  卫燃不由的看向舷窗外越来越远的大地,却不由的想起了更多熟悉又陌生的人。

  在几个小时的漫长飞行之后,当航班顺利降落,三人带着简单的行李走出机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相比天府之国宜人的温度,这座祖国北方的城市已经连冰雕都凿刻好了。

  在卫燃的安排之下,李家父子跟着他住进了一家位于市区的酒店,随后又找地方好好吃了一顿量大实惠的当地美食。

  留下这对父子自由活动随意逛逛,卫燃自己却早早的回了酒店,拨通了夏漱石的电话。

  “我这边已经安排好了”

  电话刚一接通,夏漱石便开口说道,“上边非常重视这件事,已经在积极协调准备寻找收信人了,你呢?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刚刚才吃过晚饭”

  卫燃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繁华的夜景说道,“明天一早我们就去那个地址看看。”

  “那明天等你消息”

  夏漱石顿了顿又说道,“另外,接下来有几个采访,估计...”

  “兄弟,这次咱俩不是主角。”卫燃突兀的开口说道。

  “你的意思是...”

  “把舞台让给李家人吧”

  卫燃仍旧看着窗外,“这是他们一家的寻亲之旅,和咱俩没关系,咱们充其量就是帮忙带个路,你觉得呢?”

  “也行,我把你的想法和上面反应一下。”夏漱石痛快的应承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87页  当前第17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5/2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战地摄影师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