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战地摄影师手札_分节阅读_第2164节
小说作者:痞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94 MB   上传时间:2025-11-28 12:03:46

  摸出烟盒点了颗香烟,卫燃在平复了心绪之后打开微信,给李羿忠拨去了语音通话。

  只不过,还不等对方接通,他却又将其挂断,转而拨给了穗穗,接下来的事情,他需要女王帮自己个忙才行。

第1898章 历史学者的叹息

  挂断了和穗穗的通话,卫燃重新拨给了李羿忠。

  “卫大哥,是有线索了吗?”微信通话刚刚接通,李羿忠便立刻问道。

  卫燃之前找老家父子学艺的那些天可从来都没和他联系过,此时联系,他相信绝对不会只是闲聊。

  “是有些线索了”卫燃顿了顿,“你最近有时间吗?”

  “有!”李羿忠想都不想的答道。

  “去箐岛吧,我们在箐岛碰面。”

  卫燃顿了顿,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还有个问题,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便!”

  李羿忠想都不想的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卫大哥有什么想问的只管说就好。”

  “卢老先生,我是说,你女朋友卢悦的祖父,你知道他的祖籍是哪吗?”卫燃问道。

  “知道”

  李羿忠答道,“和卫大哥算是老乡呢,他家来自冀省的廊市。”

  “还真巧...”卫燃暗自摇头,“当年他们有回来寻亲过吗?”

  “有,怎么没有过。”

  李羿忠叹了口气,“那个村子当年卢姓一家被鬼子杀绝户了,已经没有亲人了,早就没有了。”

  闻言,卫燃用力做了个深呼吸,“尽快去箐岛吧”。

  “好”李羿忠激动的做出了保证,“我们会尽快赶过去的!”

  是巧合吗?

  卫燃放下手机的同时自问着。

  “当年”那位卢老哥来自廊市可能确实仅仅只是个巧合,但那活爹让自己亲自学一门小吃手艺,怕是算准了自己放不下执念会去学打烧饼做灌肠。

  那么在没有自己的历史里呢?

  卫燃不由的暗自叹息,在没有自己的历史里,那位卢老哥,那位从野人山活着走出来的老兵,他曾吃到过来自家乡的小吃吗?

  卫燃宁愿相信那位想家想的对桨家爷俩破口大骂的老兵在1950年后至1987年前这段时间是吃过的,哪怕那或许仅仅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

  不然...不然也太苦了...

  可无论是巧合也好,一厢情愿也好,眼下要做的是尽快送程官印回家团聚,或者不如说,尽快赶到箐岛。

  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乘坐飞机。

  那把大刀从苔岛空运来国内可是费了不少事跑了不少手续耗费了不少时间才搞定。

  他与其这个时候打电话给秦二世让对方帮忙找路子看看能不能求个绿灯,还不如让他帮忙跑些别的事情,自己直接开车过去呢。

  左右不过五百多公里,卫燃也看了看窗外的天色,索性这就出发。

  只要他稍微快一点儿,等到了目的地说不定还能找地方眯一觉。

  将之前做好的烧饼灌肠等吃食全都装进借来的那辆车子里的保温箱,又把那把大刀装进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卫燃这就开车离开了津门。

  与此同时,先一步回到喀山的穗穗也开始了紧急安排。

  同样被发动起来的,自然还有稍晚一些接到卫燃电话的秦二世。

  在这些年轻人各有各的忙碌中,卫燃在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第一个赶到了目的地。

  此时,这座城市似乎才刚刚入睡,路上的时不时的,还能偶尔看到些私家车在忙着赶路。

  随意找了一家酒店住下来,卫燃草草垫吧了一口自己带来的烧饼等物,又习惯性的检查了一番房间,这才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倒头便睡。

  当他被手机闹钟声吵醒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上午八点了。

  打着哈欠爬起来重新洗了个澡,卫燃根本不敢耽搁,心急火燎的驾车来到机场,接上了刚刚走出了接机口的李羿忠和卢悦二人。

  “卫大哥找到程阿公的家人了?”李羿忠不等人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便追问道。

  “大概是,具体的我还没来得及核实。”

  卫燃和对方握了握手,“总之和我来吧,去看看就知道了。”

  闻言,李羿忠和卢悦二人对视一眼终于不再追问,老老实实的跟着卫燃钻进了他从秦二世那里借来的面包车。

  “我们这是去哪?”

  等卫燃按照导航将车子开起来,卢悦不由的有些好奇的问道,她刚刚听的清楚,卫燃手机导航的目的地是一个叫做“东禾水产”的地方。

  “带你们去吃海鲜”卫燃笑着敷衍道。

  金属本子给的地址就叫这个,至于那里有什么,他其实也不清楚,他能做的也只是踩下油门,让车子跑的更快了些。

  “卫大哥,你是怎么找到的?”卢悦终于还是问出了卫燃暂时没办法回答的另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最后再回答吧”

  卫燃含糊其辞的说道,“也许到时候你们自己就有答案了。”

  既然卫燃这么说,李羿忠和卢悦也就只能压下了心头的好奇,转而和卫燃聊起了胶片相机,聊起了卢悦的曾祖父。

  在一个小时出头的闲聊中,卫燃终于按照导航,将车子开到了位于码头和水产市场中间的一条狭窄小路上。

  艰难的找了个停车位将车子停好,卫燃在推开这辆车的车门的时候,李羿忠却已经打开了他的行李箱。

  见卫燃不解的看着,李羿忠憨笑着解释道,“我祖父让我带来了他的相机”。

  李羿忠说着,已经从行李箱里取出了那台带着大量使用痕迹的宾得相机,熟练的给它装上了一颗165mmF2.8的镜头之后继续解释道,“他说如果我能找到疯阿公的家人,让我一定要用这台相机给他们拍些照片。

  另外,我爸爸接到消息也已经往回赶了,如果确定找到,他也希望能和程阿公的家人见一面。

  他说,他小时候受到过程阿公老人家很多照顾。”

  “希望我们不会白来,走吧。”

  卫燃说着,迈步离开了驾驶室,绕到后备箱拎上了一个专门用来装那把大刀的小号渔具包。

  等李羿忠二人下车,三人沿着导航的提示往前没有走上多远,便在这条僻静小路的拐角处找到了一家门面并不算大的小店。

  就和卫燃的手机导航上输入的目的地一样,这家店的招牌名字叫做“东禾水产”。

  走进这家小店,两面墙壁靠墙摆着两层大号的打氧鱼缸,鱼缸里面,也都是些海虾海蟹海螺海鱼之类的鲜活食材。

  总的来说,这家小店至少鱼缸里的这些都是些平价海鲜,里面看起来最贵的,恐怕也就梭子蟹了。

  正对着大门,还有个大号鱼缸,里面养着的却是大群的漂亮小鱼儿——这些显然不是拿来吃的。

  也就在这些观赏鱼居住的鱼缸一侧,有一道并不算宽敞的门。

  这道门的门楣上面,还亮着一个蓝白双色的灯箱招牌——大刀海鲜加工。

  “嫩买点剩么?”

  观赏鱼缸后面,一个看着能有五六十岁的大叔热情的用方言招呼道,“买海货旁溜儿管扎固。花一百块还送一杯白酒!”

  “我们...”

  “我们就随便挑一点儿尝尝吧”

  卫燃赶在李羿忠开口说出些什么之前抢过了话题,“老板看着安排吧,就我们三个,照着一千块上菜吧。”

  “呀!可吃不了这么多!”

  这位老板显然是个实诚人,他甚至无缝切换了还算标准的普通话,“俺们这儿没有什么大龙虾帝王蟹,你们这仨后生,有五百就够了。”

  “那就给我们上点儿好酒吧”

  卫燃温和的说道,“我们这才刚来,老板要是不忙就陪我们喝一杯,顺便给我们说道说道去哪玩合适。”

  “来来来,去里面坐!”

  这位大叔热情的招呼着卫燃三人走进了隔壁的大刀海鲜加工。

  这家店面积同样不大,满打满算不过七八张桌子,却是个守着道路把角的好位置,而且隔着窗子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小码头。

  或许因为不是饭点儿,此时这家店里除了窗台边趴着的一只胖成了煤气罐的大橘猫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食客。

  “二哥?二哥!”

  那大叔换回方言,用响亮的大嗓门儿招呼道,“赶紧的!来客了!一千块看着上,嫩那些看家菜都上上!好酒也拿出来!”

  说着,这位大叔已经走到柜台边熟练的开始了泡茶。

  与此同时,后厨也回应了一声响亮的吆喝,紧跟着,一个典型的鲁东壮汉身材的大叔便拎着一个塑料筐走了出来,在热情的和三人打过招呼之后去了隔壁开始挑选食材。

  趁此机会,三人也在观察着这家收拾的格外干净的小店,并且很快便注意到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把大刀,一把抗日大刀,一把刀身满是豁口和卷刃,尾部拴着一条显眼红绸布的抗日大刀。

  这把大刀就摆在吧台后面的酒架展柜最显眼的位置,旁边一左一右,则是这家店的营业执照以及全家福乃至一些单人照。

  “来来来!喝茶!”

  带他们进来的大叔端来刚刚泡好的茶热情的招待着,紧接着又端来了三条冒着水汽儿的白色热毛巾。

  拿起热毛巾擦了擦手,卫燃笑着问道,“大叔贵姓?你们这店里怎么还摆着一把大刀啊?”

  “免贵姓程,山一程水一程的程。”

  那位大叔和善又敞亮的自我介绍过后,用大拇指指着那把大刀自豪的解释道,“那把大刀是我爷留下的,当年砍过鬼子的头呢!”

  “那可是镇宅的宝贝”卫燃笑着赞叹道。

  “那可不!”

  程大叔自豪的说道,“我这店从开业那天就把那把刀摆在那了,可比什么关二爷管用。”

  恰在此时,另一位大叔也端着大半筐平价海鲜走进来,一番简单的介绍之后说道,“这些就够你们吃的了,等下不够我再给你们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87页  当前第2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4/2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战地摄影师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