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娇有福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8-29 19:23:41

  十日那天,瑞王爷和九皇子就一起启程去了灵隐寺。

  两人在寺里烧香茹素三天,之后返京。途中,瑞王会顺道去参将府看看儿子李轩,九皇子和楚侯爷就陪他一起来了府城。

  几人进了参将府,听下人说老侯爷和大奶奶正带着哥儿、姐儿在正院赏月兼表演才艺,便都来了。

  因为天黑,离得又远,再加上瑞王爷只注意自己的儿子,所以也没看出陈大宝有什么不一样,更没有注意到九皇子眼里的异常。

  九皇子激动不已,他来灵隐寺之前,母妃就让他一定要去看看小十一。

  虽然离得有些远,他还是看出来了,小十一长像母妃多一些,又聪明又活泼,更快乐。这种快乐和笑声,是九皇子自己这一生都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母妃因为思念小十一经常偷偷哭泣。回去一定要告诉她,弟弟能够生活在宫外,是天大的幸事……九皇子强压下心里的激动,但眼里还是闪烁不定,似有水光。

  九皇子和瑞王爷、楚侯爷被请进了正院,待他们坐定,老侯爷和陈阿福带着孩子们给两位皇子行了礼。

  他们都赶紧说道,“老侯爷客气了,楚少夫人客气了,请坐。”

  陈阿福又带着孩子给楚侯爷行了礼。

  两位皇子分别给几个孩子拿了见面礼,同时下人也把瑞王妃给李轩带的衣裳和吃食,以及送陈阿福的礼物拿了进来。

  陈阿福让李轩去给瑞王爷单独见礼,还悄声嘱咐要喊人。

  李轩对瑞王爷还是有些印象。原来在王府就不亲近,现在隔了这么长时间,就更不亲近了。

  瑞王爷荒唐,对两个儿子都不太上心。虽然对这个嫡子心里比较疼惜,但面上不显。

  李轩很听话地给瑞王爷磕了头,还说了“见过父王”的话。

  瑞王爷非常高兴,正想勉励儿子再接再励,好好学习,就看见李轩站起身跑到陈阿福身边把她抱住,瘪着嘴说道,“喜欢姨姨,喜欢姐姐,哥哥,还喜欢太爷爷。”

  瑞王爷极其没面子。

  老爷子笑道,“瑞王爷,轩儿这样已经非常不易了。等他再跟令宣媳妇住上一段时日,情况会更好些,到时候你们父子再叙别情……”也能把他接回王府了。

  后半句老爷子没敢说出来。他虽然也喜欢李轩,但家里同时养两个皇家后人,压力太大。

  而在那对父子说话的同时,坐在九皇子旁边的楚令宣很自然地把大宝拉在身边靠在自己腿上,九皇子似是无意地跟大宝说了几句话。

  大宝非常有礼貌地答了话。

  众人闲话一阵,两个皇子才在楚家三代的陪同下去了外院。

  而内院里,陈阿福看着九皇子给孩子们的那几块玉佩。几个玉佩大小相同,有孩子半个巴掌那么大,看似差不多,其实相差太大了。

  给楚含嫣、楚令智、阿禄的玉佩虽然成色也非常不错,但跟给大宝的玉相比就差多了。陈阿福把玉佩给大宝把玩了一会儿,就让罗妈妈帮他收起来,平时不要随便拿出来给他带。

  罗妈妈知道一些事情,非常郑重地把玉佩收起来了。

  瑞王爷和九皇子回京,共同去乾阳殿跟皇上作了禀报。瑞王爷走后,九皇子又把自己已经治好了那个隐疾,还顺道看望了小十一的事跟皇上说了。

  这两件事一直压在皇上心上,听了十分欣慰。说道,“甚好。皇儿身子好了,要多多开枝散叶。再好好开导你母妃,小十一在外面生活远比宫里好。这么多年,你们母子在宫里生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哪里像小十一那么开心快活,自由自在。”

  皇上今年五十五岁,非常瘦,也显老,一看就是为国操碎了心的勤勉皇上。

  九皇子躬身道,“是,皇儿会劝解母妃。”

  皇上又说道,“忍了这么多年,也该出手了,明年开始先抬举孙家收拾王家。王家和皇后越闹越不像话,朕抓了他们不少小辫子。只是,老二这些年却比原来内敛了不少,也勤勉仁义,他原来是被王皇后和王家教歪了。若王家倒台,王皇后失势,皇儿以后还是要善待于他……”

  九皇子忙跪下,给皇上磕了一个头,说道,“皇儿谨遵父皇教诲。”

  之后,九皇子急急去了单婕妤住的落霞殿。

  他刚一进去,六公主就笑着向他跑来。来到近前,给他福了福,说道,“九皇兄,你好久没来看程儿和母妃了,我们都想你。”

  六公主刚满六岁,闺名李程。

  当然,她不是单婕妤的亲生女儿,也不是九皇子的胞妹。单婕妤因大儿子的腿被人打断,好不容易怀了孕,又生下一个“死胎”,哭得人都快魔怔了。

  半年后,正好一个嫔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皇上就把她生的女儿交给单婕妤扶养。

  这个孩子也算单婕妤的一个安慰了。

第389章 活死人

  九皇子笑着牵着六公主的手进了大殿,问道,“母妃呢?”

  “母妃在小佛堂礼佛。”六公主糯糯说道。

  单婕妤正在小佛堂礼佛。儿子出去只有短短的几天,她却觉得漫长无比。不知他的隐疾能不能治好,也不知道他看到小儿子没有。

  单婕妤压制住忐忑的心情,平静地来到正殿。

  由于长期礼佛,单婕妤身上有一股浓浓的檀香味。看似平静无波,但眼里总有些讳暗不明。她的肤色白晰,五官清秀,哪怕已人到中年,还是看得出年青时的风韵。

  她穿着一件半新旧的墨绿色褙子,月白色撒花马面裙,头上插了一支珠钗,只略施薄粉。不像宫中那些争奇斗艳的妃子,倒像民间的普通妇人。

  九皇子给她施了礼,便坐下说了一些寺里的见闻,还把请灵隐寺住持开过光的一串佛珠送给单婕妤,又把给六公主买的几个草编蛐蛐和小篮子送她。

  几人说了一阵话后,便让嬷嬷把六公主牵出去玩耍。

  屋里没有其他人了,九皇子才悄声跟单婕妤说道,“母妃,皇儿这次把小十一看得清清楚楚,还亲耳听他说了话,作了诗。他长得跟母妃很像,比我还像母妃,又十分有才,字写得好,诗作得好。而且,非常快乐……皇儿觉得,他即使长在宫里,也不会那么快乐和幸福……”

  单婕妤边听边流泪,最后只得用帕子把嘴捂上,才不至于哭声传出去。

  单婕妤今年四十岁。她在袁家长到十二岁,家里便遭遇灭顶之灾。除了她被人救出去,其他的人都死了,包括刚出生的婴孩。

  她被送到岭南生活了三年。她寄养的那家是一个镇上的小商户,她是以这家远房亲戚的身份住在那里的。说她的家人在一次瘟疫中都死光了,孤身一人的她只有来投奔远亲。

  从要被砍头的惧怕到终于获救的庆幸,再从失去亲人的伤心到拥有坚强活下去的信心,直到最后真正接受这个身份,与这家的儿子两情两悦,她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她接受了所有的转换。她以为她会在那里生根发芽,跟那个黑壮的后生平静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让袁家的血脉以另一种姿态生活在那里。

  当她对未来充满无限期许时,突然又被人接回了京城。

  她才知道,这个世上她唯一的血脉之亲太子被人害死了。皇上想让她给他生儿子,想让有袁家血脉的人继承大统。

  皇上是要她当他“赎罪”的一个工具,或许说是活死人。

  她恨死那个杀她满门的狗皇帝,但那个狗皇帝已经死了。虽然现任皇帝帮她家报了仇,又曾经救过她,但她依然恨他。若他当初不一意孤行娶自己的堂姐,那么她家就不会遭此横祸。

  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力,唯有顺从。

  从此,她不仅没有了身份,也没有了自我,更没有了向往。那个大笼子,不仅禁锢了她的身,也禁锢了她的心。

  还好上苍有眼,她只受了皇上的两次宠幸,就顺利生下一个儿子。

  她自从生下儿子后,就再也没见过皇上,直到儿子十六岁的那年。

  母子两个在落霞殿里平静地生活,被人轻视,被人欺负,他们都无所谓。

  儿子渐渐长大,跟她越来越贴心。儿子六岁时,皇上给他指了楚将军的儿子当伴读。她是楚将军从大牢里救出来的,自然知道楚将军是皇上的人。看到楚家越来越强大,儿子越来越聪慧,她再次对生活生出了些许向往。

  若那个男人死了,儿子真当皇帝了,也不错。

  谁知儿子十三岁时,竟然被恶人打残。楚将军也被人陷害当了驸马,他的仕途被彻底断送了。

  她难过得死的心都有。后来,她渐渐想开了,儿子残了,不用争储,或许可以好好活下去。母子俩相依为命,不再担惊受怕,也不错。

  后来,她知道皇上和楚家在到处寻找神医和神药给儿子治病,心里又生出了些许向往。只是,一次次失望把她打击得心力交瘁。

  儿子十六岁的时候,娶了皇子妃和侧妃。她也才知道,儿子不仅腿残了,还伤了根本。

  那一年,皇上又出现在她面前,再次宠幸了她。

  她居然以三十三岁的“高龄”再次怀了身孕。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她被送进庵堂,说是为生病的太后祈福。当她再次生出向往时,又生下一个“死胎”。

  她的心都死了,哪怕皇上把六公主交给她抚养,她也心如止水。若不是为了大儿子,她真想出家为尼。

  那时她觉得,她若不生出向往就好了,也不会这么痛苦。她本就是一个活死人,“向往”那种奢侈的东西她不配拥有。

  然而去年,两件巨大的幸福先后降临到她的身上,幸福得她像是在做梦。先是得知无智大师愿意救治儿子,还找到了治病的神药。后又得知那个死胎居然是假的,小儿子还活着……

  单婕妤哭了一阵止住了,又问道,“你只顾说小十一,都没说说你自己。皇儿怎么样,那个病治好了?”

  九皇子的脸上有了一丝红晕,笑道,“应该治好了。”

  单婕妤高兴得又哭起来。哭了一阵,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你的病也治好了,真的太好了。”又赶紧道,“快些回去,母妃想来年就能抱孙子。”

  九皇子走之前,又把一个小荷包交给单婕妤,里面装的是小十一的一绺头发。

  单婕妤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闻着那绺头发,最后把头发放在胸口才渐渐睡着。

  第二天,当她醒来后,又把头发装进荷包,再把荷包放进怀里,也把她的小宝贝一直放在了胸口上。

  而此时,陈大宝正跟陈阿福在笑闹着。他来正院吃饭,正好陈阿福肚子里的两个小东西在翻跟头,折腾得陈阿福有些不适。

  大宝听说弟弟或是妹妹在娘亲的肚子里翻腾,便把手放在娘亲的肚子上,果真感觉到大肚子上这里鼓一下,那里鼓一下,乐坏了。

第390章 长势好

  陈大宝高兴得咯咯直笑,大声叫道,“娘亲,弟弟动了。这里应该是他们的小脚丫,那里应该是他们的小脑袋……哎呀,儿子好想让他们早些出来。”

  楚令宣今天正常上衙,此时也在家中。看他们娘两个闹得高兴,抿着嘴直乐。一听大宝说的最后一句话,忙道,“说错了,他们不能早些出来,要按时出来。”

  他的话逗得丫头们直乐。

  陈阿福疼惜地把大宝搂入怀中。陈大宝是王氏给他取的名字,意思是陈家的宝贝。哪怕他原来在陈家算不上宝贝,他总是快乐而健康地长大了。而他在他自己真正的家中,却连个名字都没有,只能叫他小十一。

  陈阿福听楚令宣给她讲了单婕妤的遭遇以及如何想小十一后,心里酸涩不已。

  在男人们的博弈中,许许多多的女人成了牺牲品。单婕妤,更确切地说是袁林,她成了生子工具,又因为大儿子的残疾和小儿子的“死”痛苦不堪。而了尘住持,被逼出家,在庵堂里青灯古佛。还有那个马氏,也是一个可怜女人……甚至楚小姑娘,若是没遇到自己,将会痴傻一生……还有更多自己不知道的……

  楚令宣还告诉陈阿福,九皇子在看到十一皇子之后,居然悄悄给他躹了躬,说,“这是谢谢令夫人的,请楚将军代受。”

  九皇子之前也给楚家另两个人躹了躬,就是楚侯爷和了尘住持,陈阿福是第三个。

  转眼进入九月初,连着下了几天小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更冷了。

  陈阿福坐在窗边望着天,心里想着乡下的田地。此刻秋玉米应该收完了,水稻也都运来府城或是收进仓里了……

  下晌,雨渐渐留了。楚含嫣和小李轩带着动物之家在廊里欢快地玩闹着,陈阿福坐在旁边安祥地看着他们。

  这时,下人来报,“大奶奶,亲家老爷和亲家太太来了。”

  若是江氏,下人们会称“亲家夫人”,这一定是陈名和王氏来了。

  陈阿福笑得眉眼弯弯,说道,“快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9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2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娇有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