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的妈妈跟杨丽长得很像,妹妹英子却长得又高又白又漂亮,简直跟杨丽不像一个妈生的。
田园园见母女三个都是眼睛红红的,心里也有些不好受,忙笑着解围,“可是嫌轿子来晚了,急哭了?”
杨丽破涕为笑,“园园,过来坐。”
两个迎亲的女人坐着喝了茶、吃了糖,便笑着过来催,“该轿了。”
这是传统说法,即便用的是自行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得说一句,“吉时已到,该轿了。”
杨丽妈妈突然抱住杨丽,哭出声儿来,“过好过歹都是你自己选的,以后受罪可怪不得别人,妈也管不了了……”
杨丽跟英子都吧嗒吧嗒掉眼泪。
姑娘出门子,总要哭的。不仅仅是心情,也是气氛。男方家则是完全相反的景象,添人进口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一点儿体会不到嫁女父母的心酸和不舍……
看着娘仨抱头痛哭、杨主任黑着脸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田园园心里突然想:“我以后还是生个儿子吧……”
☆、0285 杨丽结婚
0285 杨丽结婚
看常大个儿进来,几个女人都出去了。杨丽的爸妈总归要给女婿说几句什么的……
一会儿见英子也红着眼睛出来了,大家耐心地在外面等着。
没大会儿,常大个握着杨丽的手,两个人一起走了出来。
这是可以走了。
而杨丽的爸妈却没有再露面,但是也没有人管他们了。
四个陪嫁姑娘来搀扶着杨丽,迎亲的妇女跟姑娘在前边引导着,鞭炮炸响、唢呐吹起,常大个儿打开车门,扶着杨丽车,自己从另一边坐了进去。
锣鼓响器在前边领队,小黄发动了车子,慢慢跟了去。
花轿走了,娘家人可以去男方家坐席吃饭。
虽说杨家没几个人,常家也派了几个女人过来,领着田园园她们,大家说说笑笑,不过五分钟便到了常家。
常家房子不过六间,三间堂屋、三间西屋。都是土墙茅草顶,跟村里的大部分家户一样。
这时候院子里桌椅板凳满满当当、人也很多,到处都是大红喜字,一片喜庆,看着倒也不算太寒酸。是家具什么的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新媳妇该有陪嫁的,也是说,家具该由女方来陪。
常家穷,没有那么多彩礼,杨家按说也拿得出来,但是还是没有做。一来婚期定得仓促,二来还是杨家不喜,便用慢待婚事表示抗议了……
大家虽然心知肚明,看杨丽跟常大个儿喜笑颜开,又是大喜的日子,谁会当面说风凉话?
新娘子到了是行礼,但是常家一个老母,其他本家都远,连个至亲的长辈都没有,所以行礼也简单得很。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田园园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站在那里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乡下办婚礼的时候,男方的亲戚附礼,司仪会高声喊出来,“姨家十元,新人叩谢!”“舅家十元、新人叩谢!”如此之类。
要是姑家、舅家、姐家……这类亲戚多的话,会时间较长,但是也热闹。
此时,常大个儿家啥亲戚几乎都没有,显得很不热闹。好在,常大个儿平时是个很活泛的人,跟村子里的人都处得不错,此时嘻嘻哈哈地一群年轻人不断打闹,又是鼓掌又是叫好的,也算没有冷场。
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被人握住,田园园吓了一跳,正要甩开,听赵玉成在身后说“是我。”
田园园转头,赵玉成低头笑着说:“没我们结婚的时候热闹。”
田园园瞪了赵玉成一眼,“忘了!”
婚礼热闹、人心荒芜,又有什么意思呢?
赵玉强带着几个小青年,簇拥着新郎新娘闹洞房去了。
等把新娘子送入洞房,开始坐席吃饭。
来的都是常家的本家跟一些本村关系不错的邻居,人也不多,也十几桌。
几个妇女打下手,大平一个大厨差不多搞定了。也是炒菜、熬汤。用的馒头都是从学校食堂定的,省了好大事儿。
田园园虽然跟杨丽好,此时却不能跟杨丽一个桌。也是说,按照这儿的风俗,陪新娘子吃饭的必须是没出嫁的姑娘。
☆、0286 冤家路窄
0286 冤家路窄
杨丽一桌也坐满了。是迎亲的四个女孩和送嫁的四个女孩,加杨丽,九个人
新娘子的饭菜跟外面的一样,是把桌子放在了堂屋正间而已,在院子里坐席的人一转头能看见新娘子。因为新娘子必须正对着堂屋门,其实也是让大家看看新娘子的餐桌礼仪,并让大家认认脸儿。
按照规矩,也为了装娇羞、矜持,新娘子是不能大吃大喝的,以免当着众位宾客的面儿厕所,当然了,沾染了污秽的东西也不吉利。所以,当新娘子是要挨饿的。
杨丽已经有了孕妇的反应,唯恐吃得恶心,让人瞧出来被人看不起,更不敢吃。
其他几个姑娘也知道此时自己是被人盯着的,为了自己能找个好婆家,也端着架子,于是,一个桌,几乎一半的饭菜都剩下了。
梁玉梅唯恐光光吓着、冻着,看完仪式,立即坐了下来,“赶紧吃,吃完赶紧走。”
田园园看孩子睡着了,说:“要不,我抱着光光,你先吃?”
梁玉梅转眼看了一遍,“算了,这么抱着吃。你也吃吧,等我吃完,哪还有菜?有菜也都凉了。”
乡下人坐席一般都是光盘子……
田园园坐的一桌人都不怎么认识,也是随便坐的。
赵玉成坐在离堂屋最近的一桌,应该是最尊贵的,正跟一群男人说说笑笑。小黄也在,习惯性地伺候赵玉成,又是点烟又是倒茶,看得一群人羡慕不已。
突然,梁玉梅捣捣田园园,“你们家的两位来了。”
田园园一抬头,果然看见自己婆婆跟小姑子月丽,两个人胳膊挎着胳膊过来了。
几个老娘们忙站起来打招呼,好像给她们俩留有位置。
田园园看过去的时候,那桌人也正好看过来。原来是赵玉成的二婶儿跟三婶儿,还有二婶家的女儿赵红英。
按说田园园该过去跟她们坐一桌的,但是大家都没有说话,是这么眼神儿一碰,不等看出来情绪,都已经转开了脸。
院子不大,不过十几桌,离得再远也没有多远。
玉成妈看看对自己爱答不理的田园园,再看看梁玉梅怀里的孩子,脸色明显不好看。
玉成二婶早被田园园弄过难堪,此时正是报复的好时机,忙说:“大嫂,我咋看着那个是园园跟她大嫂?”
玉成妈怒:“明知故问!”
赵月丽也翻白眼儿,“二婶,你还让不让人吃饭了?好好的提她干什么?”
玉成二婶自然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又是人家常大个儿的好日子,只得忍了一口气,低声说:“月丽你说话给我注意点儿!这是园园不对,你凶我干啥?大嫂,你也不说说月丽,没大没小地。”
玉成三婶不阴不阳地说:“月丽是跟田园园学的,梁不正下梁歪,不怪月丽。”
一句话把田园园跟赵月丽都骂了,玉成妈气得瞪着两人,“吃饭都堵不住你俩的嘴!再给我说一句,闹出来都难看。我们家是不怕的,你们的孩子可正说亲呢。到时候你们的好名声传出去,可别怪我今天没给你们留脸!”
☆、0287 赵玉成的为难
0287 赵玉成的为难
桌还有其他人呢,都忙劝,“都少说两句,吃饭吧。 高高兴兴地事儿,多往好处想过了。”
说着这话,大家挤眉弄眼地都嘲笑玉成妈被儿媳妇弄难看,人家田园园愣是没理她!
而且,田园园几个算是新娘子的娘家人,根本不是跟赵家人一起来的,此时更不算赵家人。这个婆婆、赵家的几个长辈丢脸到极点了。
赵玉成一个大男人,倒还没有想这么多。只是偶然转头,看见自己妈妈一脸黑沉,便觉得不好,却一时没想到什么事儿。
晚回到家被吼了一顿,才知道又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宴席没散,梁玉梅跟田园园抱着孩子回家了,根本连这边桌子看都没看一眼。
玉成妈气个倒仰,看着两人说说笑笑远去的身影,咬牙切齿地骂:“有娘生没娘教。”
田园园根本没把这些人放到心,回到家逗着光光玩了一会儿,眼看着该备晚的菜了,便去了食堂。
赵玉成喝完酒去了公社,看着满院子的人,皱眉,“怎么还没完?”
武装部的人忙解释,“不识字的多,表都是请别人填写的,咱们核对发现错处不少。不管有心还是无意,这不,都给叫来查对了。”
现在不识字的人很多,正经小学毕业是有化,初毕业那是秀才了,要是高毕业,那简直是曲星了。
招兵都是没化的这很正常,再加交通不便、联系也难,所以好不容易通知来一次,尽量当天办完再走,所以,公社里乱糟糟地。
赵玉成换了军装出来,报名的人才知道这个才是正经大官,都有些激动。
“可见着真神了。”
“看看他的肩章,这是多高级别?”
“……”
等众人闹哄哄地都差不多打发走了,赵玉成发现有几个还在门口等着,想进来又不敢进来。
小黄问清楚了,过来给赵玉成低语,“都是田福寿介绍过来的。”
“哦?”赵玉成伸头往外看,没看见田福寿,便让几个人都进来了,“你们都是田福寿介绍来的?有事儿吗?”
几个人忙说:“田福寿说让我们来找你,只要你点头,当兵的事儿没跑。我们这不来了。”
看这几个人,不是个子低、是年龄小,有一个结巴的,更有一个耳朵有些背,可以说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
唯恐错过了谁,又有田福寿的面子,赵玉成让小黄跟武装部的人又好好查验了一遍,这几个人离要求差得太远,便让小黄打发他们走。
几个人不高兴了。
一个说,“田福寿说只要找你,啥事儿没有,准保能当兵提干,你哪能不要我呢?”
还有一个小声说:“我跟田福寿是亲戚,我是他媳妇的大舅妈的小叔子的表弟的二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