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春山有信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5 KB   上传时间:2024-09-10 13:01:51

  白居易:???

  元稹:???

  白行简:???

  一句话惹得三脸懵逼。

  “能让乐天兄说出这种话,看来这位小李真是才华过人啊!”元稹面上带了几分揶揄。

  白居易: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曹魏。

  曹操一听就乐了:“还有上赶着给人当儿子的?”

  【李商隐也很配合,真把自己的儿子取名叫白老,可见二人确实是很好的朋友了。】

  中唐。

  白行简忍不住瞅了过去:“兄长,你还真给人当儿子去了?”

  “这……”年轻的白居易脸上有点挂不住,“都是友人之间的玩笑话。”

  一旁的元稹:也没见你与我说过这种玩笑啊!

  【但很不巧,杜牧不喜欢元白的诗。】

  嚯!

  许多人顿时不乐意了。

  白居易的诗他们都看过,那首《琵琶行》以诗写乐,精妙无比,而且用词浅白通俗易懂,写得多好啊!杜牧竟然不喜欢?!

  其中尤以唐宣宗李忱最为不满:“这杜牧,什么眼光?!”

  白居易,那是他心里的诗仙!

  元、白二人也顾不得尴尬了,有些意外地抬头,边便听楚棠道:

  【我们来看看杜牧的原话:“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於民间,疏於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意思就是说,元和以来,元稹白居易写的诗轻俗靡丽,不甚健康,这种诗流传出去带坏社会风气、流毒无穷,看到这种情况我实在是深感痛心。】

  白·轻俗靡丽·居易和元·流毒无穷·稹:……

  “诗有教化之职,我作诗务求老妪能解又有何错,如何能说是轻俗?!”

  白居易很不服气。

  民间。

  许多百姓也不乐意了——

  “我就是爱读白居易的诗怎么了?他的诗多好懂啊!”

  “我也觉得白居易写得好!”

  又有故事、又好懂,还替他们说话,多好啊!

  盛唐。

  李白惊讶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杜牧的笔锋倒是一如既往犀利。”

  他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后人说小杜肖李,杜牧这张扬显露的性子,他还当真有几分欣赏。

  秦朝。

  蒙恬对此叹为观止:“没想到杜牧骂起同代文人也这般不留情面。”

  这突然而生的微妙的平衡感……

  晚唐。

  杜牧倒是不惧在天下人面前表露自己的观点,他正因为水镜里讲的李商隐的事糟心着,听到这话脸色也不怎么好,硬邦邦道:

  “元白轻俗浮艳之诗本便流毒无穷,庄雅之人何能至此?此等诗歌传诸民间,诗坛萎靡,文风败矣!”

  北宋。

  欧阳修似是轻叹了一声,总结道:“杜诗风神俊朗,元和体或浅切俗易,或流连光景、兼写艳情,二者主张殊为不同,杜牧责元白之诗,亦在情理之中。”

  “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

  元白二人或有闲情浮艳之作,但亦开一代风气。及至杜牧,有太白之风,时又出入于梦得,唐世文德,不可谓不盛啊!”

  梅尧臣接过话头,语气里充满感慨与艳羡。

  虽说后世肯定了词作为宋朝的一代之文学,但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词为诗余,填词,更多是为闲情。雕琢词艺,实属无心插柳。

  宋人想在唐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当真是难了。

  欧阳修懂他的意思,也不欲多言,接着道:“为诗为文各执一法实属平常,只是几番渊源算下来,樊川之不应义山,也属人之常情。”

  这隔阂摆明了一个接一个,更何况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

  李宅。

  李商隐仍在挣扎:“纵我与白乐天交好,杜樊川不喜白诗,但我之诗作风格并不同于元和之体,杜樊川断不会这般不明辨是非吧!”

  啊这……

  王氏望天:话说到这个份上,夫君当真不是在说杜牧之不辨是非么?

  【小杜的话说得有些狠,他和白居易的文学追求不同,所以发言难免带上主观色彩。元白有格调低下的作品,但另一部分作品还是相当有价值的,要不然咱们教科书也不会选,大家要辩证看待哈!这里的关键是,你和人家讨厌的人一起玩,这不是纯纯踩雷么?】

  【不过这些更多算是文坛小八卦,一些饭余谈资。我们都知道,他俩最深的症结,还是都牵涉进了牛李党争。】

  太极宫。

  李世民倏然抬头:“党争?!”

  酒楼之中,杜牧执着酒杯的手轻轻晃了一下,神情逐渐严肃。

  作者有话要说:

  浅浅轻松一下,另外,所以大家都猜出下一课是啥了吧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李商隐《杜司勋》

  3.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PS.2、3两首诗都是李商隐在长安写给杜牧的,都写自大中年间,小李比小杜小十岁,他俩出现在这里其实有点时间差,大家注意一下哈~

  4.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於民间,疏於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杜牧和元白好像还有点私人恩怨但没具体求证过不知真假,but文人打嘴仗是挺有意思的hhh)

  5.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李肇《唐国史补》

第120章 阿房宫赋尾声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下)

  ◎一生襟抱未曾开◎

  【比起杜牧傲人的家室,李商隐就要凄惨得多。虽然先前我们也说过正经来算李商隐的李也是李唐王室的李,但这个含金量大概有点类似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可能比这个还要惨,因为没人买他的账。】

  李宅之中,李商隐苦笑一声,贫寒之家,百事哀贱,三代亲缘浅,岂能妄想皇亲?

  想起少时的经历,他心中仍是忍不住难受,面上也带了几分愀然。

  一旁的王氏忙握住他的手,李商隐抬头便看见妻子满是心疼的目光,不有一暖,反手将她的手握住安抚一笑:“夫人放心,我无事。”

  三国。

  刘备颇为郁闷地看了一眼水镜,好端端的,干嘛又拿他举例?

  【李商隐家境贫寒,少而丧父,作为长子的他早早便要分担生活的重担。所幸他有才华,又写得一手好字,后来便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令狐楚。】

  【令狐楚是朝官,名重一时,才思俊丽,能文工诗,最擅长写作骈文,被认为是南朝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

  南北朝。

  庾信搁下手中诗笔,卷上长文笔墨未干,依稀可以见到右侧标头的“哀江南”几个字。他本为南人,屈身仕北,故国飘摇,那点乡关之思始终挥之不去,曾经的艳笔再也吐不出半点风花雪月之词。

  他本以为后人记他,会是背德叛主,不想昭昭文史,也会传他姓名。

  “古文……文宗。”

  他默念着这几个字,再看一眼纸上的文章,心中忽然就升腾起几分热望。

  唐朝。

  杜甫吟道:“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这令狐楚既有庾信之后古文文宗的赞誉,可见笔力颇深。”

  中唐时期。

  韩愈嘴角的笑容淡了几分,他对庾信没什么意见,但是……令狐楚竟然写作骈文,而且还被那么多人追捧,他推扬的古文竟然消歇得这么快!

  【他很欣赏李商隐,把他当儿子似的培养,还亲自教李商隐写骈文以适应当时的科举考试。】

  【李商隐在科考一路上走得坎坷,屡试不第,历经五战才上岸。不过大家注意哈,虽然人家五战上岸,但上岸时小李才24岁哦!比杜牧还早两岁,的确是一位才子。】

  酒楼。

  杜牧的脸黑了一瞬:非要这样对比是吧!

  李宅。

  李商隐不好意思地摆手:“楚姑娘这话说得,我怎么敢和杜樊川相比。”

  一旁的王氏捂嘴直笑。话是这么说,但夫君你脸上的笑可是一点都藏不住呢!

  中唐。

  考试专业户元、白二人也忍不住点头称赞:“果是青年才俊。”

  李商隐就更才俊了。

  因着杜牧嘴得太狠,他们暂时对那位小杜才子颇有意见。

  汉朝。

  刘彻再次啧了一声:“一个24一个26,唐朝到末世了还有这样的才子,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