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生活,挺精彩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之事,谁人不愿传颂?”长孙无忌悠悠然念起先前提到的《临江仙》。
“辅机所言有理。”李世民点点,忽然道,“魏蜀吴三国相争固然精彩,隋末豪杰并起也称得上波澜壮阔啊!”
长孙无忌魏征孔颖达:?
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睁开眼,微露诧异。
李世民在众臣子的注视下含蓄一笑:“众卿以为,《大唐演义》这个名字如何?”
元朝。
杨显之啧啧惊叹地向关汉卿打趣:“人家的三国戏,可写得比你好!”
关汉卿哈哈一笑:“本便写得好!篇篇写得好!”
他们兴奋极了,因着先前已经看过《水浒》的些许片段,这次反倒是另外三部作品更吸引众人目光,人人都有自己醉心的作品人物。
水镜之下,杜甫为着诸葛亮的结局伤怀不已;李白觉得水浒英雄义薄云天,多有任侠之气,其中又尤以鲁智深和武松最得他心。
颇通佛理的王维细品着“悟空”“八戒”“悟净”之名,只觉其中俱是禅意;白居易和元稹约定比赛作诗记录眼前奇景,顺便勉励白行简精研传奇,争取也被排成百戏。
北宋。
苏轼百般取舍也选不出心中偏爱,李清照则唯爱那红楼之中或娴静或端庄或娇俏的女子,家国天下、神佛妖怪的男人戏里突然多了这么一部闺阁之书,一闪而过的诗词文句也意蕴深沉,让人读之唇齿留香,她断定这部《红楼梦》比前三个都要好。
“可惜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写得太凄惨了些,曹雪芹真是个狠心之人。”
另一边,晏几道将《红楼》中的婉丽词句记下,偏对那个似痴似傻的贾宝玉印象深刻:
“看起来也是个贵公子类人物,后来却落魄至此,‘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岂不成一句谶言乎?”
明朝。
冯梦龙运笔如飞,将水镜上出现的名字记了一页又一页,也不知是着急还是激动,额上竟渗出汗来。
“《三国》悲壮,《水浒》苍凉,《西游》修心,那《红楼》又是另一种风流!”
他越说眼睛越亮:“先前不觉得,从水镜上的短戏来看,四部之间分明同气连枝,实为一种故事!”
“先生的意思是……?”恰好入府求购文稿的书商迟疑地问。
冯梦龙笑得隐秘,故作深沉:“或许能将这四大名著,都为一部呢?”
书商:……
“写成后请务必将此书稿售与小店!”
清朝。
曹雪芹的表情从惊喜到心满意足再到目瞪口呆,其变脸之速直让一旁的家人瞠目结舌。
“先……先生,您觉得排的,不好吗?”
“没有。”
曹雪芹从牙缝里挤出两个硬邦邦的字。
排得很好,但……
水镜上飘过去的那句“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又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临近高考,化身牛马plus,在这里众筹一个监考解闷小技巧。
施耐庵:有什么局限性你大胆地说!
小楚:(笑而不语)
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贞观君臣对水浒的看法还借鉴了李书磊《重读古典》(水浒开篇)
3.《中“雪”与“火”的隐喻性》谭礼平3.孙绍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从逆来顺受到义无反顾4.此文通篇以火字发奇,乃又于大火之前,先写许多火字,于大火之后,再写许多火字。我读之,因悟同是火也,而前乎陆谦,则有老军借盆,恩情朴至;后乎陆谦,则有庄客借烘,又复恩情朴至;而中间一火,独成大冤深祸,为可骇叹也。夫火何能作恩,火何能作怨,一加之以人事,而恩怨相去遂至于是!然则人行世上,触手碍眼,皆属祸机,亦复何乐乎哉!——金圣叹评水浒5.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施耐庵《水浒传》
6.李贽为《水浒传》作序,并将水浒题旨定为忠义二字,其实是比较正统的看法,这里耿定理的反应加了点《重读古典》里的观点。
7.圣人立象以尽意其实要引出的是“意象”这个概念,风雪和火是课文的重要意象
第127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业(上)
◎冯梦龙没事乱写什么作业◎
若说诸天万朝这些时日里最热闹的门庭,那么非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四家莫属。
曹家本是富贵之家,门庭若市,但后来突逢变故,已是没落,门可罗雀;罗、施、吴则或身在柴门烟霞,不显名于当世。
但如今可大不同了。
自从水镜专章讲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又在末了放出四大名著的混剪视频,诸天万朝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知道“三、水、西、红”的大名的,四家作者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先是一群书商争先恐上门争取第一手文稿,想要率先赚得商机。
再是时下颇具盛名的戏班子携着本班名角儿亲来求书,希望能将书中的内容排一个连台本的大戏。这还是他们从水镜上得到的启发,后世排的戏有多精彩就不用说了,那日水镜只放了些片段,可是把他们看得目不转睛,结束后还意犹未尽的。
各家戏班子走南闯北,多和普通百姓打交道,这段日子已经不止听一个人念叨想看四大名著的戏,不少名角儿亦是被勾得抓心挠肝。水镜不给看,他们自己排还不行么!
虽然和后世有差异,但他们也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
所以就目前来说,最紧要的反倒是先求得作者的许可。
茶楼瓦肆这些时日同样人声鼎沸,“说三分”“说水浒”是最火爆的场了,如今又加上了“说西游”,不少说书先生连夜串词。还有本便盛行的三国戏、水浒戏,更是戏台子上的常客。
民间盛况非常,不少达官贵人也来凑热闹,几次三番派人延请原作者,想要一睹写出四大名著的才子的风采。几人不堪其扰,而那吴承恩一恼,竟直接隐居,闭门著书去了。
曹家。
曹雪芹的妻儿正从外间回来,东头的土台子上最近在演三国戏,许多人得了空闲便去看,虽不如水镜里的那般新奇,但也热闹精妙,今日演的正是一出《单刀会》,英勇神武的关二爷给他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将孩子哄去一边玩了,妻子回屋去寻曹雪芹。刚进门就见人神色不虞的样子,她一边关门一边好奇地问:
“相公这是为何事发愁?”
“一言难尽啊!”曹雪芹叹了口气不欲多说,转而问到:“今日的戏如何?”
“好极了!”
一说到这个妻子的颜色就鲜活起来,仿佛又拾起了听戏的新鲜劲,眉飞色舞道:“那个关公扮得,实在是活灵活现!相公你真该和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戏班子的班主还问我呢!”
“问你什么?”曹雪芹奇道。
“问你怎么没有去。”妻子道。
自从水镜扬名,不少人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家来,好像是看什么稀奇珍品似的,这个班主也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先前就来登门拜访过,想求一套《红楼梦》的书稿。
“说起来,你真不答应他?”妻子又问。
曹雪芹道:“你又不是不知,我的书稿尚未完成。”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要全部的,挑几回来排些戏文也行。林黛玉进贾府那节,他们就喜欢得紧嘛!”
妻子话家常一般说到,哪知提到林黛玉,曹雪芹的脸色更不好了,断然拒绝道:“不行!”
连声音都大了几分。
这反应倒是让妻子觉得奇怪:“不行就不行,你怎么脸色这么差?”
“唉!”
曹雪芹重重叹了口气,抿着唇仿佛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自从那日不小心看到水镜上飘过的“林黛玉倒拔垂杨柳”等字眼,曹雪芹地内心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笔下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黛玉威风凛凛站在一棵粗大的垂杨柳树下,素手轻动准备挽起袖子,吓得曹雪芹直接在梦里大喊住手,醒来之后心脏狂跳,一连几日都不得成眠。
他就不明白了,黛玉是黛玉,鲁智深是鲁智深,分明是两本书中截然不同的人物,怎么就有人把他们搅在一起呢!还是……还是“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话。
他越想脸色越差,又是别扭又是气恼,看得一旁的妻子一阵惊奇:“怎么了你这是?那班主说了不好的话?”
那日登门的时候分明恭敬得紧啊!
“唉!”
曹雪芹又叹了口气,脸上纠结了好一阵,才踌躇着说道:“娘子你不知道,那水镜……”
“水镜怎么了?”欲言又止的模样看得妻子着急。
曹雪芹一咬牙:“我那日看到水镜上说……”
话未说完,只听门外传来了久违的熟悉的声音:【各位同学大家好呀!又见面了。】
妻子一听就笑了:“可是巧了,刚说水镜,楚姑娘就来了。这都小一个月了,相公我们快出去看看吧!”
妻子满脸高兴,连在一边玩的孩子都闻声跑了出去,欢快地拍手,仔细听还能听到四邻的动静,可见水镜重现引起的轰动。
曹雪芹闻言并不动作,楚棠的出现又让他想起了那噩梦般的一行字,心里直觉就有些抗拒。
“你先去吧,我在这里写写书稿。”他推拒道。
“你今日可是作了一天了。再说,你以前听水镜可最是积极,今日是怎么了?”
妻子狐疑地盯着他,突然福至心灵道道:“不会是你没有交作业吧!”
众所周知,不交作业会被楚老师点名。
听到这话的曹雪芹立即否认:“没有!我岂会如汉武帝那般!”
在交作业这一环节,汉武帝一战成名,成为公认的广反面教材,人人深以为戒,就怕楚棠一个兴起公开讨要,他丢不起这个人。
“那你怎的不愿去听?”
妻子愈发疑惑了,眼见这人还是一脸纠结,欲言又止的样子,也懒得深究了,她还想看楚姑娘是不是又会放一些后世戏文呢!可不能在这儿耗着。
她脚步匆匆地退了出去,曹雪芹看着妻子的背影踌躇一番,咬咬牙还是跟了出去。
什么“林黛玉倒拔垂杨柳”,那一定是他看错了!
院外夜色清浅,朔日月小,只一面湛然水镜将四野照得明亮。他们搬好凳子坐在阶下,倾听熟悉的作业点评环节。
【上节课里我们布置的作业是,根据你对林冲的理解,为他写一首英雄赞歌。其实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现代诗,但大家不出我所料,写的还是古体。】
众人闻言呵呵一声,现代诗,他们会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