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三六九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4 KB, 下载积分: 金   上传时间:2025-03-14 20:03:52

  周六河陪着笑脸:“沈大人请讲。”

  他足足说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才终于说完了话,请周六河起来,一行人进了三岔驿站。

  赵蟾桂:“……”

  这要是传出去让沈持那群最毒的挚友知道,还不得说他下河洗个澡,全京城的人今年都能喝上龙井茶,那可是上好的绿茶味儿啊,啧啧。

  这是出京的第一驿,也是进京的最后一驿,叫三岔驿,青砖黛瓦、三重飞檐,前面的牌楼上悬挂着“置邮传命”四个大字,后面是一处合围式建筑,里面有供宦海北来南去的官员或者文人墨客们食宿的地方。

  沈持一行人选了二进院住进去。

  风中飘来柴草的气息,城里人家正在烧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腾。

  周六河咬着后槽牙把精心准备的饭菜送进来:“时候不早了,沈大人请用饭。”

  毕竟他是后宫周淑妃的侄子,沈持不敢把人得罪太狠了,连忙说道:“多谢周大人,周大人执政一方,想是公务繁忙,下官一路风尘也想早早歇下,大人随意些,请回吧。”

  “沈大人好生歇着。”周六河终于脱身,从客栈出来他面色阴郁,上了马车他瘫坐在里面,跪得他险些没晕过去。

  多少年没吃过这样的苦头了,沈持这个酸腐文人,气死他了。

  ……

  沈持住进三岔驿后,吃了一餐饭,闲来无事在驿站之中转悠。

  三岔驿的墙壁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他凑近了一看,原来是过往的官员或者文人墨客题的诗句。

  他想起来了,后世流传很多绝唱,最初就是题在驿站上的,比如《阳关三叠》便是诗人在渭城驿写的。

  有: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②

  诗中“北去”指的是进京为官,“南来”指的是贬谪流放,“几朝暮”,这是说宦海浪大,变数瞬息的。

  想来题诗的人定是一位官员,有过官场失意,才发如此叹息吧。

  沈持往下看去,见另一行是:

  今夜三岔驿前月,伴吟应到落西山。③

  还有: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④

  ……

  相思与愁绪,写了满墙。

  墙壁上的诗句中出现最多的景是梅与月,他正好奇呢,抬头往窗外一看,只见几株梅树,一架蔷薇,天空上悬着一弯月牙。

  天黑了。

  沈持举着烛火看了一首又一首的诗,眼睛累了,他望向今夜的月色,不知……远在边关的史小将军还好吗。

  逛完三岔驿,一瞬旅途的疲劳来袭,他心中念着回家,早早歇下。一夜自是安睡。

  次日沈持换了匹壮硕的公马,继续赶路。

  十天后,抵达秦州府。

  还未入城,秦州府城外早已有衙役敲锣打鼓来迎,高喊:“恭迎新科状元回乡。”百姓涌出城外来接他,鞭炮声响彻十里开外,散落的鞭炮在地上乱蹦,似铺了一层厚厚的红毯。

  秦州知府韩其光迎出来,在他礼部官员捧着的黄榜前跪下:“恭迎新科状元沈大人。”

  沈持一把将他扶起来:“韩大人快请起。”

  韩其光眼中含着泪,他克制地扶着沈持:“没想到我秦州府还能看到新科状元郎省亲啊,本官这心里……痛快了啊!”

  他在这里当父母官快十多年了,别说新科状元郎,连个探花省亲都没见过,每次春闱之后,能孤零零回来一二进士便已是天大的喜事。

  哪里还敢想状元郎携黄榜归来省亲!

  当下在城中最好的酒楼设下筵席,要为沈持接风洗尘。沈持拱手说道:“韩大人,君恩眷顾,下官此次有幸摘得魁首,自当常思微时事,不敢贪奢华讲排场,如今一路走来浪费颇多财力,下官十分惭愧,还请大人万不要再开筵席,咱们能相聚说几句话就好。”

  说什么也不肯在省城多停留。

  韩其光只好送他出城,望着新科状元一行人走远,他对身边的官员道:此子少年得志却不忘本心,将来必成大器。

  沈持在马上鼻子痒痒想打喷嚏:……

  路上,赵蟾桂说道:“今日迎大人回乡的官吏中,有一人鬼鬼祟祟的,不知是不是大人有过节?”

  沈持:“我看见了赵大哥,同知许大人。”

  当年占了他团灭献县山匪功劳的许寻,如今升了官,在府衙当同知。

  赵蟾桂:“大人要不要告诉韩大人?”

  沈持:“罢了。”

  他回乡省亲不想找任何人的麻烦。

  或者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听说许寻这人为官的名声不算坏,就不同他翻旧日的账了。

  从省城出来,沈持一众人快马加鞭赶往长州府。

  到了长州府城外离城还有十多里,已被围得走不动路了,官道旁的百姓们夹道相迎,很多人手上抱着白胖的男娃儿,带他们来看新科状元郎,期望他们能沾沾文曲星的才气,长大后读书登科及第,耀祖光宗。

  沈持让赵蟾桂打赏沿途遇到的家乡妇孺,有小娃儿挤到他马前的,他会把孩子抱到马上,跟他一起走一段路。

  长州府的城门上高挂着红灯笼,门前铺了十里红绸,衙役们列队等候在门外,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声:“新科状元郎回乡省亲喽——”

  知州顾汲率大小官吏等在城门外二里地处,一直让衙役去探新科状元郎走到哪里了。

  等了许久,终于有人喊了声:“新科状元郎来了。”

  这时,长州府城门口二人敲起大鼓,几十人敲着锣,在锣鼓玄天中,一队醒狮从城楼上一跃而下,舞起登科舞,醒狮龙腾虎跃,气势雄壮如风起雷鸣,舞着来到沈持面前跪下做恭迎状。

  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

  沈持见此情景从马上下来,撩袍跪地一叩首:“乡亲们,我回来了。”

  他这一跪让不少百姓眼中泛起泪花:“好,好,我们长州府的状元郎回来了……”

  知州顾汲领着官吏们急忙上前跪迎黄榜:“恭贺沈大人高中魁首。”沈持:“多谢顾大人,大人快快请起。”

  长州府的官吏们簇拥着,无人不说着恭贺的话。

  在人群中,沈家上下的男丁穿戴一新,早已被府衙接到城外来迎沈持,只是他们挤不到跟前去,只能远远望着一身大红状元朝服的沈持缓缓而行,沈山哑声说道:“阿池回来了。”

  说完他泣不成声,被三个孙子搀扶住勉强随百姓一道跟随新科状元入城。

  沈煌一次次抬头去看儿子,那带着乌纱帽腰束玉带的孩子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他红着眼,心中一遍遍念着:阿池,我们的阿池考中状元回来了……

第92章

  沈全、沈正和沈知秋三人挽着沈山, 走一步往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望一眼,生怕一眼看不见,沈家的状元郎阿池就不见了一般。

  这时候, 被团团围住的沈持对着长州知州顾汲长揖一礼:“顾大人,诸位大人, 下官家中还有母亲倚门盼儿归,下官归家心切, 这就告辞了,今日劳大人出城相迎, 叫下官愧疚不已。多谢多谢。”

  顾汲还礼说道:“沈大人何须如此客气, 你既急着回家, 本官就不留你了。”

  他对周遭的百姓说道:“新科状元郎思念家人,乡亲们让开路, 放他回禄县与家人团聚吧。”

  有人说道:“沈家老爷子不是带着孙儿来州府了吗?怎么到处不见人。”

  顾汲一下子想起来了:“哎呀呀你瞧本官这记性, 原是接了沈老爷子来州府一道迎沈大人的,想是他们被人给挤散了。”

  人堆里, 有人看见沈家人, 高声喊道:“沈家老爷子在这儿呢。”

  百姓们立刻让开一条道, 沈持顺着他们的声音望去,与七双通红的眼对上了,他爷,他爹, 叔伯, 还有堂兄弟。

  他快步走过去跪下给沈山磕头:“爷, 孙儿回来了。”

  沈山的唇微微发抖,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摸向沈持头上的乌纱帽,又不敢碰着, 手停在半空:“孩子……快起来。”

  沈全和沈正赶紧把他扶起来。

  沈持起身后又去给沈煌见礼,父子一对望双双湿了眼角,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阿池消瘦许多,”沈文讷讷地说了句:“路上累,有话回去吃了饭再说吧。”

  “对对,先回家。”沈凉也说道。

  一旁的沈知秋看着他眼泪倏地一下迸出来,簌簌往下掉。

  沈持握了下堂兄弟们的手:“走,咱们回家。”

  说完,他搀扶着沈山上了沈家的牛车,一道回禄县。

  沿途百姓一路相送,直到送出长州府城。

  天已近傍晚。

  禄县的城门亮起绘着登科图的八角风灯,把县城门口照得红红火火。

  禄县县令文丛带着县衙官吏早已等候在城门口,等沈持一行人一到他们便迎上去,恭贺新科状元郎夺魁归来。

  沈持与他们说了几句场面话,由他们接待礼部陪同新科状元回乡的官员,先行回到没玉村沈家。

  这时已经入夜,村中一片幽静。

  乡村小道依旧如昔,溪水,桑葚树,麦田都是老样子。

  只在村中通往沈家的那条路口,竖了状元第的石坊,看样子是新刻的,没有一丝风吹日晒的痕迹。

  “你点了状元后,秦州府的乡贤们最早给家中送来报喜讯,”沈山指着石坊说道:“这也是他们给刻的。”

  比朝廷官差送来的喜报还早两天。

  沈持点点头:“他们有心了。”

  沈家的牛车刚进没玉村,看见他的街坊邻里端着灯走到院子外头,依旧用朴实的乡音喊道:“沈家的阿池回来了。”

  “……阿池回来了。”

  “……”

  声音传到沈家,沈月一下子从屋里冲到门口,立在门槛上向外头张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9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2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高门寒婿的科举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