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快刀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3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5:55:06

  魏成河默然无语。

  他之前还想着,媳妇的工作只能给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如果后面实在没有办法,他也只能多攒点钱,再把工作给到另一个儿子,免了他们下乡受苦。

  但现在看来,不论是哪个孩子,都不值得他们付出那么多。

  哪怕是爱国这个长子,也只是享受了长子的待遇,没有一点长子的担当。

  真还不如学学妈,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东西,其他时候,就顾好自己,自己活得开心就好了。

  他安慰地拍了拍谭桂香的背,老三之前犯蠢,他可以无所谓地把这个蠢女儿甩出去。因为他没有付出什么,所以丢掉也没有感觉。

  失去老三,只是失去一个可有可无的女儿,他还有另外四个孩子,不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波澜。

  过继老大,是话赶话说到那儿,也被亲妈架到那儿了。而且就算过继了,也只是住处的区别。家里多了一个聪明人,勉强算是一件好事。

  但这次,老二和老四因为下乡产生的激烈纷争,才让他发现。好像不知不觉间,五个孩子,他只剩下最小的那个还能培养,其他人,都对父母有怨气。

  被偏心的埋怨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多,没被偏心的怨恨之前被亏待。

  魏成河突然觉得,养孩子一下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也许最好的选择,真是像刘淑英,甚至像郭大爷一样。

  相信机械厂、相信自己的退休金,都不能相信亲生的孩子。

第68章 第68章知青下乡前的最……

  知青下乡前的最后一天,魏爱军依旧躲得不见踪影。看来不到上车的那一刻,他是不会出现的。

  魏爱国从父亲手里拿到了三百块钱,父子二人约定好,剩下的部分,会为他在城里再找一个工作,一定让他回城。

  张建设前一天与魏爱国办好了交接手续,今天已经快快乐乐地上班去,留下杨大妈在家,做好准备撒泼卖痴。等到知青办工作人员上门质问,为什么他们家没有一个孩子下乡时,那就看杨大妈到底有多能闹了。

  谭桂香上班的时候长吁短叹,工友们也都听说了魏家两个儿子互相争斗,结果最后双双下乡的事。除了个别不长眼的,其他有孩子的工友都不跟谭桂香多说话,生怕招得她心里不平衡,最后再打起来。

  魏成河因为卖掉了儿子的工作,之前跟他互通有无的利益小团体话里话外打探,非要逼着他承诺继续好好带徒弟,按照原定承诺托举徒弟升职。

  为了日后方便给二儿子走关系弄回城,他也只能继续当一个好师傅。

  赵安邦的亲爸和后妈思来想去,还是让心肝小儿子先下乡,后面再报个病,回城修养。毕竟儿子就算再重要,也比不过赵主任眼看着光明一片的前途。

  当然,等魏家人努力传播的赵家八卦蔓延到机械厂领导层,就不知道他的前途是不是还有这么光明了。

  郭大爷还在医院里跟护士大妈你侬我侬。但他已经领了第一次被层层分走的工资,到手的钱一下子变成之前的四分之一,连谈对象的快乐,都不能减轻这份痛苦。

  已经被抓走的郭大勇暂且不提,涉事的邮递员已经被押送省城,后面的情况已经不得而知。

  而以前的郭大嫂,梁燕燕,现在已经嫁给了造纸厂厂长。造纸厂总共就一百多号人,所以就连张四凤,都从其他同事那里蹭到了她的喜糖。

  持续吃瓜的魏同心,只觉得院里一个月的八卦,比她打工的时候一年的都多。

  打工的时候吃到的瓜,是某个领导竟然被他的同性上司猥亵啦,隔壁男女两个同事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谈恋爱啦,某个部门的员工吃拿卡要被举报啦,等等。

  这个年代院里的八卦,就完全不是这个风格。涉及的范围更广,大家的反应更无法预料,甚至事情的发展也会反复转折。

  魏同心一边四处寻摸好吃的,给自己和两个女儿养身体,一边蹲在家门口吃瓜,身体和灵魂都感觉很快乐。

  她以前就很喜欢看吃瓜文,结果一朝穿书,自己家门口就是瓜田。

  当然,相信这段时间的机械厂,也就数他们院最是热闹。

  ——

  到了下午,知青办的人果然来了,而杨大妈富有节奏的叫嚷声,也很快在院中响起。

  “什么报名?我们家孩子都有正式工作,一个临时工都没有,凭什么让工人下乡?”杨大妈一屁股躺倒地上,一边喊,一边锤自己的胸口。

  “好哇!你们强迫我家十六岁的孩子下乡去,是安的什么心,做的什么事啊——他从小身体不好,才刚满了十六岁,搬点重东西都要手抖,你们竟然还要他去干农活?”

  “下了乡还得占人家的口粮,就这么个半大小子能干什么?你们到底是给农民支援,还是给他们添乱?!”

  “哎哟喂,我不活了,你们把我老婆子带去下乡吧!别带我小儿子,要带就带我!”

  也是巧,之前来院里拜访的知青办大姐,实在是怕魏家人再闹幺蛾子,说什么都不往这边来。今天来上门的知青办工作人员,正是魏爱军的干娘,郑海萍。

  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们都见得多了。尤其郑海萍自己,早年经历很复杂,因此心硬得很。

  郑海萍看似温和,

  实际强硬地说道,“大妈,我们也没有办法,你家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下乡的,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我们去汇报都说不过去。”

  杨大妈奋力挣起来,视线跟郑海萍平齐,“不像话?要像什么话?你们让十六岁的正式工下乡,难道就像话啦?!”

  唾沫星子喷了郑海萍一头一脸,她掏出手绢,重重擦了一下脸,很是不耐烦。

  谭桂香今天特意请假来给魏爱军置办东西,做戏要做全套,就算已经打定主意不把工作给出去,也得把慈母形象扮演到位。不然,老四这个奸诈狡猾的小子,可不一定会乖乖下乡去。

  看到郑海萍上门的时候,她就庆幸自己今天没有偷懒不做戏。不然,这个不知道魏爱军怎么搭上的干娘,肯定会看出点不对劲。

  谭桂香一脸不忍,做足了善良的邻居形象,“同志,同志。杨大妈他们确实不容易。我们家两个孩子下乡,隔壁郭家也有两个孩子早就下乡去了。你就当我们两家给杨大妈匀了一个下乡的名额,让她儿子留下吧。”

  王大妈也从屋里出来帮腔,“就是!我儿子女儿还都是去的艰苦的地方。老杨家的小孩就算下乡,也不会直接去那里。算下来匀出一个还多呢。”

  郑海萍跟一起来的同事对视一眼,看来这院里的人实在团结,连匀一个下乡名额的话都说得出来,想要劝张家报名,只怕是不成了。

  前两天其他知青办的人来过之后,杨大妈已经上知青办闹过一次,搞得其他已经打算报名的人,都开始打退堂鼓。今天要是继续硬逼,就怕她再去闹事,把其他人也带得心里有气了。

  工作开展不下去,郑海萍分心开始想私事。

  她对谭桂香有些不满。要不是这个当亲妈的太过谨慎,不肯在下乡之前把工作给到爱军,爱军哪里还需要下乡吃一回苦?

  哼,这妈当的,连这个不要脸皮在地上苦恼的疯婆子都不如,偏偏还有个那么好的儿子。这儿子谭桂香要是不稀罕,还不如直接舍了给她,她可稀罕得很。

  两个已经见过面的亲妈和干妈面对面装不认识,只是互相之间确实看不顺眼,那股八字不合的氛围让王大妈都惊讶。不过,王大妈也只以为谭桂香是因为两个儿子都要下乡,所以看所有知青办的人都不高兴。

  几个人送瘟神一样把郑海萍她们送走,杨大妈终于抚着胸口,松了一口气。

  “哎哟,我这几天可真是每天连轴转,又是借钱,又是跟知青办的人闹。咱们以前都是普通老百姓,哪有过这种闹事的经历,真是为了孩子硬着头皮上。”

  杨大妈握住谭桂香的手,“桂香啊,不管怎么说,我得好好谢谢你们家,以后有什么我能帮到的事情,你只管开口,不要跟我客气。”

  “还有建设这小子,你儿子都不在家,以后也随便使唤他。”

  看到谭桂香一脸尴尬,杨大妈才反应过来,给了自己一嘴巴子,“哎哟对不住,我这嘴,不该说。”

  “这……害,你就当后半句没听到,前面半句,可是我真心实意的话,你不要跟我计较啊。”

  都是多年邻居,谁还不知道谁?更何况,谭桂香确实没那么难受。

  她现在只想着赶紧把老四这个瘟神送到乡下,生怕这小子算计她的工作,或者为了娶媳妇,算计家里的钱。

  现在真是明白了,家里两个男孩都不靠谱。你说魏爱军怎么不像张建设这么老实听话呢?就算没那么机灵了,她也可以接受啊。

  “呵呵,没事,都是邻居,我知道你的。”

  杨大妈剩下那一百多块是回去找娘家哥哥借的,因此很受了一番嫂子的白眼。这会儿看到善解人意还给了她儿子工作的邻居,简直比见到亲人还亲近,“桂香,哎呀,你这,你太好了,我真不知道怎么说。”

  不顾在地上蹭的一堆灰,杨大妈“chua”一下窜回屋里,拎出来一大一小两块腊肉,分别递给谭桂香和王大妈,“桂香,我家里刚找人借了钱,还没什么好东西。别的不说,这腊肉你拿着。”

  “老王,你刚帮我说话我也记着呢,你也拿着。”

  杨大妈根本不容她们拒绝,直接塞到她们怀里,两人只好收下。

  ——

  等到了出发这天,魏爱国面上是极力压抑的激动,让知青办的大姐以为这他想开了,思想觉悟得到了巨大提升,从被迫下乡,一下子转变成自愿奉献。因此对来送他的魏家人都格外尊敬。

  怎么做到的啊?也不知道这男女老少的,到底是哪位发挥了关键作用,能把之前那么排斥下乡的同志劝成现在这样。

  这种人才,不弄到知青办来,那可真是可惜了啊!

  魏爱军卡在出发时间之前到达,带好了他的随身包裹。谭桂香一脸慈爱地向他点点头,暗示他其他的行李,会按照之前约定好的给他寄到当地。

  魏爱军再看看气红了脸的魏爱国(被告知魏爱军不会有工作了,激动的),一脸慈爱的谭桂香(纯演技好),人群中正在工作的干娘郑海萍,感觉自己简直玩弄所有人于股掌之间。

  他跟谭桂香打过招呼之后,就主动离魏爱国远远的,生怕这个二哥暴起发狂。

  场面乱哄哄闹了一小会儿,大家很快按照下乡地点集合好,准备出发。

  最后,还有人拿着相机过来,要给准备出发的知青们拍张照。

  知青办大姐看来看去,发现其他人都没有魏爱国精神(那是激动的),于是给魏爱国带上大红花,让他排到队伍头一个。

第69章 第69章魏爱国下乡,得……

  魏爱国下乡,得先坐车,再坐火车,然后坐船,最后才能上岛。

  魏爱军下乡,当天上午出发,晚上就到了地方。

  先简单收拾一下,夏天也不需要多少铺盖,其他的大件衣服被褥,都等家里邮寄就好。

  因此魏爱军这一车知青表情都比其他人轻松,想必家里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赵主任的小儿子赵聪,非常巧合地跟魏爱军分配到了同一公社的不同大队里。

  这一路都要跟赵聪同行,魏爱军倒没什么心理障碍。对其他人什么样,对着赵聪还是怎么样。

  反而是赵聪自己,对上魏爱军总觉得别扭。自家大哥到魏家入赘,父母上门拉关系不成,反被对方掀了自家老底。

  终究还是年纪太轻,没怎么经过事,这会儿只顾得上庆幸没跟魏爱军分到同一个大队,连跟魏爱军搭话都觉得尴尬,只能看着魏爱军在陌生人中如鱼得水,很快就跟同大队的几个知青都混熟了。

  这个特质跟赵主任很像,而赵聪最烦的就是跟父母随便碰到哪个人,都要热火朝天地聊半天,还连累他自己也只能在旁边装乖巧。

  怎么会有人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就跟父母一样啰嗦了啊?

  赵聪烦躁地转了个身,眼不见心不烦。

  却不知道,这个姓魏的以后还会在公社里搅风搅雨,阴魂不散。

  ——

  魏家人终于送走了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兄弟。回到家,感觉家里一下子宽敞明亮了起来。

  尤其是刘淑英,之前跟小孙女还有两个孙子同住一间大屋,虽然中间有隔断,但两个年轻小伙子的存在感实在太强。就算魏家人还算爱干净,实际上还是有味道。

  现在好了,烦人的臭小子都滚蛋,屋里只有她一个老太太跟可爱的小孙女,一下子空气都更清新。

  魏成河和谭桂香一人扛了一个儿子的包裹卷儿,去邮局给他们分别寄去。

  “老四的行李你还是按照以前的标准置办的?”

  谭桂香不想承认自己把最后一点心软用在了这上面,“给他备齐了,没准一辈子都得待在乡下,免得他回家要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