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227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纪楚肯定要继续说的,他专注工司之后,这些事肯定要交给谢大人。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

  曲夏州百姓先收油菜,再收棉花,这才能安稳度过一个年关。

  一年到头,十分辛苦。

  但纪楚这话要是说出来,大家肯定会笑,自古种田哪有不辛苦的,没有办法。

  其实是有的。

  提高生产力,让更多机械代替人工,至少可以减轻一部分压力。

  所以他要去工司,挖掘出更多工司跟数科的潜力才行。

  就像因为急着给广宁卫交货,所以要研发缝纫机。

  现在急着造火器,同样能研发更多好用的机械。

  等户司的事情交代完,纪楚又看了一眼逐年攀升的税收,提出最后一件事。

  “依照如今的本地税收,田地不交火耗可能行。”

  按照平临国的田税要求,每亩地交二到三成,二成为标准,其他的则为各项火耗。

  火耗就是,运输时候的折损,仓库里面的折损,以及各级官员的油水。

  这算是约定俗成的事。

  以前曲夏州的税收多为田税,所以这项收入并不能动,动了便是跟所有人官吏作对。

  可现在不同。

  曲夏州的田税,已经被其他税收甩在后面,所以纪楚有此一问。

  他的目的,就是让那个本地田税改为两成,把一成火耗给去了。

  这会跟户司右都事商议,倘若他也同意的话,两人就能一起向户司卓主事探讨。

  户司这边确定,再奏明知州跟通判大人。

  因是州内的事,甚至可以不用报给朝廷。

  而州内的理由也简单。

  先皇去世,为表哀思,故而减免赋税。

  这么好的理由,不用白不用啊。

  而且不仅没人能反对。

  右都事谢富本就对纪楚佩服,此刻更相信卓主事所说的话:“在忙百姓的事。”

  这句话竟然是真的。

  纪楚以为还要多说几句,没想到他遇到跟廖知州一样的情况。

  当初他答应廖知州接手火器重启的事,痛快得让人不可思议。

  眼下的谢大人同样答应得极快。

  答应啊!

  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帮百姓们减免赋税,这可是圣贤书里记载的好官行径。

  他能参与进来,再好不过。

  纪大人说得还很对:“错过这次机会,就不好找理由了。”

  先皇病逝,多好的借口啊。

  再等一个皇帝去世,谁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好!大人!咱们立刻向卓主事禀告吧!”

  “而且九月还有税收,正好赶上!百姓们肯定高兴!”

  一想到整个曲夏州农户,都会因为他们少交一成田税,谢富便无比激动。

  自己会不会也被称为大清官啊,想想便激动得睡不着。

  纪楚看向谢大人,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他肯定不会退让,直接道:“走吧,咱们去寻卓主事。”

  对于此事,纪楚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谁让如今的曲夏州税收逐步增加,那一成田税虽然还是油水,跟其他东西比,却不算什么。

  再加上有个仁孝为先的太子殿下,没人会在这个节骨眼反对。

  正本清源,本该如此。

  平临国定下的田税,就该按照律法去收。

  这也是他在户司做过最后一件事了。

  虽然以后的官职还在这,但不会随意插手其他事,以免两边都不好做。

  纪楚一想到自己要为工司申请的款项,便心虚地摸摸鼻子。

  哎,工司费钱,大家都知道的,不怪他以后狮子大开口。

  纪楚这会的表情,看在廖知州,沈通判,卓主事面前,便是有些紧张。

  减税是大事,紧张很正常的。

  对于纪楚的提议,他们三位长官都考虑过,一致认为可行。

  归根到底,还是如今的田税占比没那样高,而且减免一部分田税,还能让大家多多种粮,这都是好事。

  消息稍稍透露出去之后,其他各级官吏,大部分都赞同这个做法。

  有些人真的为百姓考虑,认为田税的火耗收得不合理。

  还有一部分知道,这是向未来新皇邀功的好机会。

  太子至孝,如今天下谁人不知,之前曲夏州官吏说想替先皇借命,他们这方官员就被太子殿下交口称赞。

  要是为了先皇减税,还是数额不多的税,再被太子记起,那可太划算了。

  纪楚认为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也有这点原因。

  等此项政令正式发布,在田间收油菜,收棉花的百姓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官府说什么?

  减税?

  还是因为先皇驾崩,所以减税?

  一时之间,整个曲夏州十七县百姓全都在讨论这件事。

  别的不说,能减田税,自然有利于他们。

  没想到皇上没了,还有这种恩德?

  这下大家是真的怀念他了,更明白未来的皇帝是个孝顺的人。

  整个曲夏州无不感念太子殿下的孝心。

  其中拿火耗好处的各县官吏虽然各有不同,却明白州城的意思,只得照办。

  要埋怨,只能说先皇死了,让他们少了银子。

  跟少数人的不高兴相比,整个曲夏州的百姓高兴的确是难以言表。

  “我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过得这样好。”

  “是啊,原本以为有粮吃,有地种,还有棉衣这种好东西,已经是这辈子的幸运。”

  “现在连田税都减了。”

  “从七八成减到如今的两成,咱们曲夏州的官员真的在为咱们考虑。”

  “其实五成税就很好了,三成税也能过得不错,如今又减了一成。”

  “你们也太容易知足了,没学过律法吗?律法就规定了只有两成,最多两成。”

  “那以前也没按这个来啊。”

  “感谢当地的父母官,感谢纪大人。”

  喊这句话的人,自然不知道此事是纪楚提起,就是本能的谢一谢而已。

  因为不少人都觉得,是纪大人到了曲夏州之后,他们的生活才越变越好的。

  这份感激,自然要说出来。

  曲夏州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又听说安丘沾桥,还有州城的百姓,都在放鞭炮庆祝,自然也去跟风。

  不只是鞭炮,还买的有烟花,晚上烟花一放,十里八乡都看得到,这可真漂亮啊。

  但一问价格,他们根本买不起,只能买点鞭炮助助兴。

  外地的人见他们这样高兴,肯定要问问原因。

  不管是咸安府来买油菜籽的,还是永锦府来定棉衣的,全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外地人第一反应,也是揉揉耳朵:“开什么玩笑,骗人的吧。”

  “官府都是加税的,哪有减税的。”

  “不可能不可能,肯定是骗你们的。”

  “可我家今年种的绿豆,就已经减税了啊。”

  “对啊,只收了两成税,还能骗你们不成?”

  “感念本地的官员,也感念太子殿下的孝心。”

  外地人只觉得心里难受,他们要是曲夏州的百姓就好了,也能像他们一样啊。

  等众人再把消息带回家乡,整个陇西几乎传遍这个好消息。

  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对曲夏州愈发向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2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