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知道庆丰大队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他们觉得庆丰大队未免太过小心谨慎,干旱这样情况哪会出现在他们这里。
再加上现在阴沉的天气,仿佛马上就要来一场大雨。
此刻大家对于周建国都是看热闹的状态,觉得他是做了无用功,不仅是浪费,还耽误其他活计。
即便知道对方是在骂他,但是周建国面上还是没多大表情。
“你说那住茅草屋的还担心住瓦房的人,住的好不好。”
“石队长,你说好不好笑?”
“你说大队有的人也真有意思,总是盯着邻居过得咋样,邻居要是好了,那可是比挖他的心都难受。
邻居家稍微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就迫不及待去告状,就是想看看邻居惨样。
结果吧,邻居咋样不知道,自家穷的揭不开锅,还得大队接济。”
“虽然说我们大队没有这种情况,但是我听说石家大队可不少,石队长可是要多费心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石英武这个狗东西一早就去找陶书记告状,抹黑他们大队。
但是也不看看石家大队,有时候还要公社帮助才能完成交代的任务,有什么脸搞这些歪门邪道。
石家大队风气不好,就是因为上面就不咋地,下面的人怎么可能好,他可没忘了,当初去他们大队偷白知青东西的就是石家大队的人。
周队长这一通阴阳怪气,直击石英武的痛处,差点让石英武黑了脸。
边上高队长高红远毫不客气的笑得很大声,连带着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让石英武的脸色更臭。
这里谁不知道,石家大队去年因为养鸡和养猪,中间鸡崽子和猪崽子死了不少,最后赔的不少,公社任务没有完成,还是公社给他补上的。
也是因为这样,眼看着庆丰大队因为养鸡提升不少,还得了公社夸奖,甚至石家大队下面村民都说,应该向庆丰大队学学。
这不把本就不怎么对付的石英武更是气的脸色铁青,对着村民都发了不小的火。
也是因为如此,石英武和周建国之间气氛更加紧张。
石英武突然收起脸上怒气,笑的得意对着外面指指。
“周队长再怎么说,也不过是掩饰,老天爷也没站在你那边。
一会这场大雨会让周队长有透心凉的感觉,就是你们大队还要人去放水,不然河道里的水可是要倒灌你们麦地。
就是不知道你们这么折腾,周队长怎么回去平息村民的怒气。”
没等周建国说话,边上高红远就开口。
“庆丰大队的人又不是没长脑子,再说挖河道不就是早晚的事。
再说了这点事对于人家来说还不算大事,哪里是石队长想的那么严重。”
周建国看高队长说话了,紧跟着就说了句。
“也可能是这些事对于石队长来说相当于天塌下来了,不过石队长这么担惊受怕,可不是好事。”
这就是把刚刚石英武说的话又还给他。
周建国还希望自己就是大惊小怪,以后几场雨下来也不用这么担惊受怕,大家也不用出这么大力气。
所以对于批评,在他决定做这件事之前就有预料,所以他根本不怕。
石英武说的这些他根本不怕,不过即便是无所谓,但是话上也不能让石英武任由捏扁。
石英武还想说什么,但是陶书记拿着陶瓷杯子进来了,也就不敢再说什么。
开会的时候,陶书记中间顺嘴提了一句。
“庆丰大队挖河道蓄水这件事本意上是好的,未雨绸缪,但是尽量不要耽误农作物。”
之后也就没再说庆丰大队的事,毕竟这两年庆丰大队进步有目共睹,他自然要给周队长一个面子。
至于说石英武告状这件事,他也在会上说了,这样两边都不会说啥。
周建国自然听着没有多解释什么。
对面的石英武脸色也不是多好,他没想到陶书记竟然只轻飘飘说了一句,连训斥都没有。
第185章 郁闷
这件事养鸡场肯定不会说,因为有余婶子坐镇。
余婶和周队长可是夫妻,要是说点坏话,余婶听到就等于周队长听到。
倒是白欢喜和吴婆子她们闲聊的时候说起。
魏婆子也是抬头看着阴沉的天气忍不住说。
“看样子明天还得去放水,这一接一放耽误多少功夫,唉!
你说说老支书和周队长为啥整这一出啊?”
白欢喜当然不会说,这还是自己给周队长出的主意,她也没想到老支书和周队长这么大魄力,竟然还趁机将河道又扩一些。
其实今天这种天气,白欢喜心里都忍不住怀疑,难道是她想错了。
毕竟她不知道以后发展,所以她自然也会有些疑惑。
但是今天一早她特意去赖芳住的黑婆子家转了一圈,当她看到赖芳还在晾衣服的时候,心里顿时就觉得稳了。
这要是下雨,赖芳上哪还会晾衣服。
即便知道可能不会下雨,但是白欢喜没有说,只是在一旁当个观众。
纳鞋底的吴婆子抬起头白她一眼。
“咱们就是再怕大队长,也知道他是个好的,他也是为了大队着想,要不然他上哪能当大队长。
再说咱们当老农民的,怕的从来不是出力,怕的是老天爷不开眼。”
“吆!吴婆子,你还敢说老天爷不开眼,不就不怕老天爷一道雷劈到你身上。”
魏婆子调笑道。
“要是风调雨顺,咱们大队年年丰收,我当然念他一声好。
要是乱刮风,不下雨,让我饿肚子,我不骂他骂谁。”
吴婆子说的可是理直气壮,谁让她过得好,她当然念他一声好。
大家听到这话都忍不住笑。
“这话说的在理。”
周婆子看着纳鞋底的吴婆子也是好奇。
“老吴婆子,你咋还赶上活了,你在家一向都是老佛爷,上哪用得着你动手。
而且我看这鞋底,也不是你穿的吧。”
“这是给我孙女小霞做的鞋底,去年过年的时候,她考了双百,可是拿回来十个鸡蛋。
而且沈老师跟我说了,我们家小霞学习好,还有那叫什么……”
“天赋!”白欢喜适时补充一句。
“对,就是天赋,就是说我孙女聪明,一般人十遍学会的,她两遍就会了。”
说起孙女小霞,吴婆子脸上都快笑成花了,激动的手舞足蹈的,小霞可真是给她长脸。
“这要是放在古代,都能当个女秀才。
我就说我孙女这么聪明,一定是随我。
这不我给她做双鞋,让她一定好好学,将来像白知青这样有本事养活自己。”
边上魏婆子立马笑道。
“这个老吴婆子,人家小霞聪明,那是随人家爹妈,非得往自己脸上贴金,还说随她,真是笑得人肚子疼。”
周婆子几个也跟着笑。
吴婆子眼睛一瞪,据理力争。
“你们看看小霞的眼,那跟我就是一模一样,咋不是随我。”
魏婆子捂着肚子笑。
“那你咋不说小霞的脸、鼻子随赵红,我看还是随人家娘家那边,你看看大壮、二壮倒是随你,一个个笨的都是班里倒数。”
大家顿时笑得更大声,就连白欢喜也忍不住跟着浅笑。
吴婆子想到大壮、二壮就头疼,一摆手死活不认。
“大壮、二壮都是随他那个死爹、死爷爷,反正不随我。”
大家都是跟着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坐一起说话,不就是为了开心,说说笑笑。
白欢喜想了想,小霞现在上三年级,现在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也就是说六年参加高考,也就是79年参加高考。
倒是个好机会。
等到大家都稍微平复下来,白欢喜适时开口。
“看来小霞是个有造化的孩子,既然聪明那就让她继续上学,将来肯定比我现在可好多了,您到时候也能跟着享福。”
要是真的能考上大学,那可比现在的自己舒服多了。
吴婆子点点头。
“小白就是太谦虚了,谁家的孩子要是像你一样,那可真是享福了。”
“这孩子既然聪明,我们就让她继续上学,上过学咋样也比我们这些泥腿子好。
我看了,家里四个孩子,就小霞最聪明,其他三个都不咋样。”
几个人又说起各家孩子,你说自家孩子学习好,她说我家孩子孝顺,我就说我家孩子能干。
反正炫耀嘛,谁不会。
白欢喜在一旁听着,没有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