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啾十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62 KB   上传时间:2025-07-06 12:45:12

  说完,她猛地想起自己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十二月初是张文心生日,正好可以做给她吃。

  “好期待!”陈昭嘻嘻一笑,下一秒就又问起其他事。

  众人边吃边听两人讲话,偶尔提出一两个小问题,或追问他去过的其他省份的区别。

  一顿饭下来,天已经黑透。大家一起收拾桌椅碗筷,之后又坐下聊天,聊到平常休息的时间还意犹未尽。

  第二天,于知乐吃过早饭便骑车进城,她先去了一趟国营饭店。

  近段时间,胡老三会尝试用此前的烹饪手法做海鲜,自主创新新菜式。因此,她教到国营饭店教做菜的频率降低了,但还会来试菜给意见。

  她踏进门的瞬间,胡老三正好端着两盘才从厨房出来,热情招呼道:“小于,来得正巧,快尝一尝我新做的卤虾和小八爪面团子。”

  卤水的咸淡把握得很好,提升虾肉口味层次得同时,但又能让其不失原本的鲜甜味,味道很不错。

  小八爪面团像现代的章鱼小丸子,但面糊过于浓稠,吃起来口感很硬,而且内馅过于单一。

  “胡三哥,不如新开一个窗口把这道做成小吃,客人可以用纸盒随意带走。”于知乐给出建议,“不过面团还要好好调一下,还有可以试着加点卷心菜或者洋葱。”

  胡老三想了想,觉着她的提议不错,朗声夸赞:“小于的脑袋就是灵光,回头研究好配方了,我再找上头的人聊一聊。”

  紧接着,于知乐把家用沙拉酱的做法和配方告诉了他,还和他们师徒三人做了一碗,最终成品用来拌蔬菜沙拉吃了。

  临近饭点,店里客人慢慢多了起来,胡老三几人变得忙碌,她便道别离开,前往邮局。

  于知乐在前台填好电话单子,又等了约莫十分钟,才接通文宛白办公室的

  电话。

  “七七,我们需要你的帮忙,希望十二月你可以提前一周到京市。”盛兰越开门见山地说。

  于知乐面露疑惑,反问:“什么情况?”

  “平常负责化妆和装造的两个女孩在训练里摔伤了右手,起码得修养两个月。”盛兰越顿了顿,“今年汇演的形式变了,其他军区也会参与其中。我们作为全国文工团的榜样,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需要更专业的人来完成专业的工作。”

  他在海隅村秋收晚会时见识过她在这方面的能力,甚至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她会为她们的节目锦上添花。

  “我想带上圆圆,我怕到时一个人忙不过来。”于知乐说。

  其实,她有一点私心。她知道蓝圆圆很关注歌舞剧服装,想让她可以近距离观察触摸。

  盛兰越应声:“可以,文老师还没有提交探亲申请。你们的出行费用由文工团承担,到时我让爸妈给你们买卧铺票。”

  “好,我最早十五号可以结束所有工作。”于知乐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未来两个月的工作安排。

  她们越早到达对文工团越好,所以盛兰越提议把出发日期定在了第二天,她欣然同意。

  长途通话费用不便宜,而且盛兰越还要训练,两人没聊太多闲话,确定好其他细节就准备挂电话。

  “等等,还有一件事。”于知乐突然想到周岳生,“这个消息你要保密。”

  盛兰越心领神会,拉长声音哦了一声,语气里满是调侃。

  回村之后,于知乐把事情告诉了张文心和于初月,将与杜生的合作计划全盘托出,并让她们在十二月和于婉琴几人一起去京市。

  “好。”两人表情兴奋,合声应道。

  蓝圆圆知道了这事,激动得跳起来抱住于知乐。心情平复之后,她和于婉琴开始商量张罗做冬衣的事,聊得连午觉都没睡。

  聊着聊着,她决定回一趟镇上。傍晚时分,她带回来很多布和一兜子毛线,迫不及待地拉上于婉琴开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来到了十一月底。

  在这小半个月时间里,副业组依据时令海鲜推出新品,还研发出了新的口味,生意和口碑都在稳步上涨。

  与此同时,海隅村发生了几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

  一在海带幼苗长到大概十五厘米的时候,陈老几人领着负责海带种植的人进行了分苗夹种,过程非常顺利,如今海带苗的长势很好。

  二是少部分斑节虾出现了虾体软化死亡的情况,所幸曲欣发现得早,及时对饲料配方进行了调整,才让病害没有进一步扩大。

  还有,于春祺姐妹经过慎重考虑,在十月底答应了杜南枝的邀请,加入了花溪村的副业小组。

  “乐乐,乔主编给我寄稿费的时候提到乔老师生了,是两个可爱的小女孩。”于白薇笑道,递过一张照片,“这是一同寄来的相片。”

  照片是在小孩们睡觉时拍下的,她们在吮着自己的拇指。

  看的时候,于知乐可以想象得到她们小嘴一动一动的场景,脸上不自觉挂上淡淡的笑意。

  她们要送给小孩的百家被早就准备好,被面绣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其中有些的花样子还是于迟画的,钝钝的线条别有一番童趣。

  相片很快在副业众人手里传了个遍,收获了一声声惊呼。大家在看到的瞬间,都忍不住直呼可爱。

  收到照片的第二天,于知乐去省城罐头厂上班,顺便把百家被送到医院给乔老师,亲手抱了小孩。

  “谢谢,平平和安安一定会很喜欢姐姐们的礼物。”乔老师摸了摸柔软的被子。

  下一秒,她就让乔主编立即回家把她这段时间里攒下的刊物杂志送到罐头厂家属院,着急得让在场几人哭笑不得。

  这一次,于知乐在省城一连上了六天班,完成了于佩兰管理的所有产品的味道调整工作,并从盛家父母手里拿到了一周后的火车卧铺票。

  她回村的当天正好是张文心的生日,她约了张文心和于初月在河边见,准备做一道黄泥煨鸡。

  谁知,当她拎着所有材料走到河边时,看见的却是一个闷闷不乐地蹲在地上拔草的张文心。

第169章

  进入十二月,气温逐日下降。尽管海隅村处于沿海地区,但仍然抵挡不住冷风染黄野草的脚步。

  彼时的张文心与周围的野草无异,都是一副蔫耷耷的模样。

  “今天是你生日,怎么这副表情?发生什么事了吗?”于知乐用蒲团碰了碰张文心的肩膀。

  张文心顺手拿过蒲团铺在地上,盘腿而坐,随后长叹了一口气。

  “葛泰瞒着我在交接村里的工作,听我哥他们说他打算去外面发展,但他从来没告诉过我。”她捡起枯枝不断地戳着泥土。

  与此同时,于知乐生起了火,捉着她的手一起烤火,问:“你是气他要往外跑,还是气他让你从别人嘴里知道这件事?”

  “我也没那么死板,非得把他绑在身边。”张文心应道,“我就是想不明白,村里副业组发展得这么好,他为什么非得往别处跑。”

  于知乐隐约能猜出葛台的心思,说:“总有一天,我们的副食品加工厂会走出江省,那你就是万人瞩目的大厂长,会认识越来越多不同层面的人,那他呢?”

  虽说葛泰的地位不至于边缘化,但总归比不上张文心,而且两人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张文心比她更了解自己对象的性格,一下就想通透了,但还是表情愤愤道:“那也该先告诉我!我居然是家里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于知乐笑了笑,低头着手准备今天野炊的重头菜——黄泥煨鸡。鸡是于婉琴提前帮忙腌制好的,她只需要包荷叶和抹上黄泥。

  此前,她在家里实验调整过很多次配方,对整个流程已经烂熟于心,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

  “初月呢?怎么还没见人影?”于知乐撩拨河水洗手,又环视四周询问。

  张文心饶有兴趣地盯着被扔进火堆里的黄泥团,回答:“进城了,她最近老往邮局跑。”

  于知乐顿时想到秦云柏,还没来得及提醒她就看见于初月骑着自行车走近,只好作罢。

  “噔噔噔噔。”于初月变戏法似的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生日礼物,祝文心一年比一年赚更多钱。”

  张文心拆开礼物,发现是一盒玉蝶牌的胭脂,惊讶反问:“这不是只有在京市能买到吗?”

  “我写信让秦云柏帮忙买的。”于初月大大方方地说,接着坐到她身边的空蒲团上,“他人可好了,月底去京市我得带点礼物感谢他。”

  于知乐抿嘴忍笑,随后加入她们为了不破坏浮雕而小心翼翼蹭粉的队伍。

  橘色的腮红很适合张文心,

  提升气色的同时还给她增添了几分活力,与于知乐送她的围巾也很合衬。

  很快,泥团表面逐渐变干成灰褐色,并且有裂开的迹象。

  于知乐用木棍从中火堆中挖出泥团,随手捡了一块石头递给张文心,让她砸开表面的薄泥层。

  内里的荷叶已经被汁水沁透,腾腾升起的蒸汽带出掺了几分荷叶清香的咸香,不断地刺激着大家的味蕾。

  “唔,真好吃。”张文心迫切地给予反馈,说话有点含糊,“鸡肉很嫩,还有很多汁水。”

  于初月接过于知乐递来的鸡腿,大咬一口,露出惊喜的表情,猛地点头符合她的话。

  三人吃饱喝足后又聊了一会,才开始收拾东西。谁知,收拾到一半,葛泰来了。

  张文心见了他,冷哼一声,双手抱臂侧过脸。

  “那我们先走了,剩下的交给你们。”于知乐识趣地把不明所以的于初月拉走,将空间留给两人。

  第二天,葛泰辞去副队长和副业组工作的事传遍整条村子,引起村里人的热烈讨论,大家的第一反应与张文心一模一样。

  然而,他本人是个闷葫芦,年底的张文心又忙得脚不沾地,唯一知情的张家三兄弟还跟着宣传队去别的大队交流学习了,大伙互相打听了半天也不知道个所以然。

  没等他们弄清这事,另一个重磅消息立刻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县里公布了未来两年的乡镇电气化计划,海隅村海东镇唯二入选的村子。大伙有荣与焉,乐呵呵地探亲向亲戚们炫耀。

  日子一天天地过,很快就来到十二月十五号。

  于知乐和副业组众人生产完今年最后一批海货罐头,便回家收拾行李,与蓝圆圆一同前往省城坐火车。她们离开时,海县水利电部已经派人到村里考察。

  盛兰越父母给两人买的火车票是十六号下午的班次,所以当晚她们在罐头厂家属院休息,第二天于佩兰特地请假送她们到车站。

  “不要随便和陌生人交谈,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于知乐重复她叮嘱的话,“还有,不要在外人面前露财。”

  蓝圆圆也跟着重复了一遍,于佩兰才满意地点点头。

  火车呼啸入站。临近年末,乘车的人多了起来,但两人还是很顺利地照着车票指示找到卧铺车厢。

  她们所在车厢的票都售出去了,但好在大家都不是爱说话的性子,一路上都很安静。

  “京市快到了。”乘务员经过狭窄的走廊,不断重复喊着,“大家检查并带好个人物品,不要遗忘在车上。”

  下午两点,火车轰隆轰隆进站,完全停下后发出噗嗤一声,车头处有白茫茫的蒸汽争先恐后地往上窜。

  京市火车站的规模比省城大上两倍,也更加亮堂,站内人头攒动。

  突然,一道中气十足的喊声从嘈杂声中脱颖而出:“江省来的于同志和蓝同志,接你们的人在这儿。”

  周遭的空气停滞一瞬,所有人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于知乐二人依然。她们勉强能看得见那人呼出的白汽和挥舞的双手,于是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他面前。

  “你好,请问是叶团长派来的吗?”于知乐摘下挡住大半张脸的围巾。

  叶亮乍然看见她白得晃眼的脸,愣了愣,接着赶忙应声:“对,我叫叶亮,我妈,不,京市文工团的叶秀团长让我来接你们。”

  说着,他伸手要帮两人拿行李,被她们拒绝。

  于知乐笑了笑:“东西不重,我们自己拿就可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