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机修厂_分节阅读_第446节
小说作者:白静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6 KB   上传时间:2025-08-15 12:05:44

  ……

  杜家今年的这个年还算热闹。

  杜二叔回来后, 与杜家走动的人多了些,左邻右舍看到那些上门的杜家亲朋好友,便明白先前杜母的事已经了结了。

  便又恢复了走动。

  这个热热闹闹的年, 让杜父心里舒服极了。

  杜得敏初二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她这几年学得圆滑了些, 对杜奶奶的态度变了,处处哄着。

  到底是亲母女。

  “妈, 我倒是想离, 可再离一次,叫外人怎么看我?”杜得敏说着心中的憋屈, “要是离了,那得回娘家住,我又没有房子, 这会连工作都没了。回了娘家,您看看大嫂, 处处看我不顺眼, 我还带个孩子,这怎么过得下去……”

  杜奶奶年纪大了, 耳朵不如以前了,“什么?”

  杜得敏声音说大了些。

  最后道, “妈,你看二哥认识这么多人, 你让他帮我找个工作吧。”现在大程不肯把工资交给她了,说她存不下钱。

  只每月给一些生活费。

  这钱是越来越不好拿了。

  杜得敏日日说着自己的苦处难处,终于把杜奶奶给说动了。

  初六那天。

  杜奶奶单独找杜二叔说话, 她把杜得敏的情况跟杜有军说了, 说到最后都哽咽了, “有军,你只有这么一个妹妹,你瞧她,过年穿的还是前些年的衣服,手上都磨出老茧了……”

  “你给她找个工作吧。”

  杜二叔没说话。

  杜奶奶握手拉着儿子的手,“有军,我的身子我知道,就这两年了,我只想你们兄妹几个好过得好。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妹妹,纵然她以前做过很多错过,可你总要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你瞧她,年纪也不小了,这以后可怎么办?”

  杜奶奶拉着杜二叔说了一下午。

  晚上,杜得敏便迫不及待的问杜奶奶,“妈,怎么样了,二哥答应了吗?”

  杜奶奶叹气道,“明天我再劝劝。”

  谁知。

  第二天一早,杜二叔夫妻俩就出了门,直到晚上才回来,杜奶奶问,便说是去拜年了。

  这么晚了。

  杜二叔一脸疲惫,杜奶奶只好叫儿子好好休息,准备明天再好好劝劝儿子。

  至于二儿媳,杜奶奶是不愿招惹的。

  二儿媳心硬,杜家的事跟她说没用。

  初八一早。

  就见杜二叔夫妻俩收拾好了行李,杜二叔去了杜奶奶屋:“妈,我们走了。”

  杜奶奶一愣,“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杜二叔:“先前说的,在这边过年,年过完了,该走动的也走动了,现在趁着天气好,也该回家了。”

  杜奶奶望着儿子,忽然道:“是不是你妹妹工作的事让你为难了。”

  杜二叔没回答。

  不是为难,是不愿意。

  “妈,你腿脚不好,就别送了。”杜二叔道,“要是你想去我那了,到时候让大哥跟我说一声,我给你买火车票。”

  他倒是愿意杜奶奶跟着他养老,只是杜奶奶不愿意。

  老人年纪大了,想落叶归根。

  杜二叔夫妻俩走了。

  杜奶奶消沉了一阵,杜得敏工作的事到底是落空了。

  正月过完。

  杜得敏搬回了程家,只不过把孩子留在杜家,孩子68年生的,如今已经四岁了,虎头虎脑的,杜奶奶瞧着欢喜。

  杜母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杜奶奶说她养,她的钱是二儿子给的,以后每月都会寄。

  年后,杜母又开始张罗起杜老三的婚事,这杜老三如今可不小了,算算也有二十六了。再拖下去,只怕以后不好找了。

  到了四月,还是没有合意的人选。

  清明过后,杜母娘家大嫂说有个合适的姑娘,让杜母过去看看,杜母就让杜老三调了假,两人一块过去了。

  杜母一走,家里的事又落到了杜父头上。

  四月十号这天,杜父早上去菜场买菜,杜奶奶一直念叨着身上痛,胳膊疼,腿疼,腰疼,哪哪都不舒服。

  杜父想着杜奶奶怕是缺钙了,便去称了大骨头,准备回来熬排骨汤喝。

  可他这熬汤的手艺不算好,便拐了一脚去了食堂,找了朱婶,仔细问了汤怎么煮才好喝,等回来时,已经十点多了。

  等回了家,杜父听到家里传来杜奶奶哎哟哎哟的叫唤,这才发现不妙。

  杜奶奶在厨房烧水的时候,腿伤复发,打翻了水壶,水倒到身上不说,还摔了一跤,身上烫得起了泡,半边身了摔坏了,好像不能动了。

  杜父本想叫杜母去卫家借板车,可杜母这会不在。

  家里只有杜得敏那四岁的小儿子。

  等杜父把杜奶奶送到医院,已经是中午了,杜奶奶烫伤的地方留了大疤不说,整个人还瘫了,只有上半身能动,下半身都没什么知觉了。

  

  “医生,我妈真的不能动手术吗?”

  “只怕难啊,老这么大年纪了,身子扛不住,再说了,这伤了脊椎,这不是手术就能冶好的。”医生道,“你家老人这情况,要是好好照顾,不生褥疮,能多活一两年,要是照顾不好,也就一年吧。”

  杜父浑浑噩噩。

  他没想到,杜奶奶才从弟弟家回来,就碰上了这样的事。

  他怎么跟弟弟交待?

  

  宁市。

  黄家大嫂介绍的姑娘模样一般,但是人不错,还有个正经工作。

  可杜母没看上,觉得这姑娘年纪大了些,都二十四了,模样也普通,话也少了些,尤其听这姑娘的意思,就算是跟老三结了婚,也想在留在这边工作。

  当然了,如果杜家能帮她在阳市找个好工作,那婚后她是愿意去阳市的。

  杜母心想:好工作哪是这么容易找的。

  杜老三请的是短假。

  杜母只在娘家呆了几天,便回了。她回来后得知杜奶奶瘫了,现在在医院,只觉得天都塌了。

  这好好的老人,怎么瘫了。

  这叫什么事。

  杜母想到以后自己要侍候老人,端屎端尿,只觉得这日子没盼头了。她忽然想到,前两年给老三的说杨家姑娘。

  是个会照顾老人的。

  那姑娘说亲了吗?

  杜母现在急巴巴的盼着家里娶个媳妇进门,给她分忧。

  

  晚上。

  杜父回家,杜母与他商量给老三娶媳妇的事。

  杜父发火:“我妈都这样了,你不说去照顾,还张罗给老三娶媳妇!”这是不孝。

  杜母:“你冲我发什么火,老三今年都二十六了,不给他找个媳妇,你妈谁照顾?我要是累垮了,你是照顾你妈还是照顾我?”

  又低声道,“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你妈……没扛过去,这老三是不是得守一年的孝?”她不是骂杜奶奶,但是不是这个道理?

  杜父脸色难看。

  杜母:“你好好想想吧。”

  

  又过了半个月,杜家人把杜奶奶带回家了,医院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而且医生说了,老人在医院住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不如回家养着,还能节省开支。

  杜奶奶不是铁路的职工,是不能报销费用的。

  杜老三的婚事并不顺利,杜奶奶这半瘫的事瞒不了人,谁愿意好好的一个姑娘嫁到杜家来吃苦?

  杜母天天累得要死,累不说,杜父还去外头听信别人的话,找了偏方回来冶。

  人没冶好不说,杜奶奶的胃被那些不知来历的药给吃坏了。

  这钱跟水似的花了出去。

  就这样,杜得敏的那个四岁的小儿子还留在了杜家,不肯带走。

  杜得敏倒是照顾过杜奶奶三天,后来受不了给老人端屎端尿,捂着鼻子走了,之后便不肯来了。

  “老杜,你别成天去找什么偏方了,老三的钱都只刚够咱们一家的开销,存折上的一点钱你妈住院全用了!你别去瞎折腾了!”杜母为这事跟杜父吵了好几回。

  再这么折腾下去,家里是一点余钱都没有了。

  杜父看着日渐消瘦的杜奶奶,不忍不管,“那是我亲妈!”

  钱不够用。

  不够用啊。

  杜父忽然道:“老四每个月的工资应该不少,这些年应该存了些。”

  杜母看着杜父:“你可别指望我去找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3页  当前第4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机修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