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还没有算店铺租金和人工的费用。
不过就算扣除这些七七八八的支出,估计总体至少能挣个两万多,她占股百分之四十五,估计能挣个一万左右。
就算是柳绵绵,也不禁感叹,做生意可真挣钱呐!
家里上班的人正好都回来了,王叔推开门就笑:“我们今天可是巧,正好都在巷子口碰上了,在门外就听见维云的声音了,说什么事情呢,这么激动?”
沈伯康和俞婉跟在他后面,俞婉笑道:“都快要去上大学了,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一惊一乍的。”
沈维舟走在最后,把院门关上后,才说:“他们数钱呢,估计是挣了不少钱了。”
沈维云冲自家大哥竖了个大拇指:“哥你猜这几天咱们挣了多少钱?”
家里每个人都出力了,这钱四舍五入就是大家一起挣的。
沈维舟随口道:“两万不到吧。”他是根据店里的人流量和柳绵绵告诉他的利润率推算的。
沈维云:“……”
跟大哥说这些真是毫无成就感,这么无趣的大哥,也不知道大嫂是怎么忍受下来的。
俞婉他们倒是十成十表示了惊讶,不禁再次感叹,做生意可真是挣钱呐。
王叔不禁说:“知道做生意挣钱,可真是不知道能这么挣钱。那个谁,孙老二,不是经常跑我们厂里弄酒带去外地卖嘛,我原先猜着他可能能多挣个工资钱,这么看来,可能不止啊!”
多挣一份工资钱,就够让人不少人羡慕了。
但如果是多挣别人半年一年的工资呢?
别说,就连王叔这样久经考验的战士都忍不住有些心动啊!
“也不是人人都挣钱的,做生意亏掉的也不少。而且,从南边进货,风险也是很大的,这几年路上越来越不太平,小蒋,小刘,你们出门可一定要注意安全。”
家里上班的人中,也就俞婉在国防工业办,对接不少厂子,对各种情况也了解的更多一些。
她可是听说,有刚去南方就被骗光了钱的,有好不容易弄到货却在路上被抢走的,甚至还有出去了就下落不明再也没回来的,当然,还有做什么亏什么的。
所以说,做生意可能确实来钱快,但并不是随便谁都能挣钱的。
蒋红梅和刘安民点头,他们自然也是听说了一些传闻的,更是明白挣钱没有命重要这个道理,所以出门都会做一些伪装,主要也是为了不引起注意,保护自己。
柳绵绵从捆扎好的钱堆里拿出几捆:“这几天大家都辛苦了,爸爸、妈妈、沈维舟,每人五十元劳务费,刘婶、王叔、维云还有我们自己几个,每人一百元劳务费。”
钱都是点数好的,柳绵绵直接把钱给分了。
沈伯康有些意外:“我也有?”
柳绵绵:“爸爸您出力了,当然要有。”
沈伯康笑了起来:“我这还挣上外快了。”
他老老实实把钱递给俞婉,俞婉也笑了起来:“这是你自己劳动所得挣的外快,你自己收着当私房钱吧。”
沈伯康马上愉快地把钱收了起来:“这五十块钱很有意义,我要把它收藏起来。”
那边拿到一百块钱的王叔主动向刘婶要求:“这也给我当私房钱吧,我改天喊几个战友一起下馆子去。”
刘婶摆摆手:“行吧行吧,一百块钱就给你乐成这样。”如今的刘婶早已不是当初的刘婶了,她可是有了副业,一个月挣的比王叔还多的刘婶了,一百块钱虽然不少,但其实也不难挣的。
沈维舟拿了五十块钱,看向柳绵绵:“是上交,还是给我当私房钱?”
从前进乡回来后不久,沈维舟就把自己的存折给了柳绵绵,数字非常的可观,所以现在柳绵绵手头流动资金可真是不少。沈维舟平时基本用不到钱,而且最近他那个项目发了一笔奖金,要买什么,他就直接拿奖金买了。他这么问,就是想逗逗媳妇儿。
柳绵绵还沉浸在挣钱的喜悦中,大方说:“你留着当私房钱吧!”
沈维舟无奈看她一眼,随手把钱塞进兜里,既如此,回头给她买点吃的好了。
之所以挣这么多钱,自然也是因为货其实也卖得七七八八了,蒋红梅手里倒是有广市批发商的电话,但是山高路远的,他们不敢一次打太多钱,对方也不敢一次给他们发太多货,所以最近她和刘安民肯定得再去一趟广市。
柳绵绵就和她商量,他俩其实可以留一个在广市,专门负责挑货发货,顺便也熟悉一下那边的情况,为后面开服装厂做准备。
蒋红梅咋舌:“你还真准备开服装厂?”
柳绵绵摇头,蒋红梅松了口气,心想就知道她只是说说,哪想紧接着就听柳绵绵说道:“不是我准备,是你准备,加油,我看好你!”
蒋红梅:“……”
柳绵绵这么看好她,不会是她真有什么特殊的商业才能,自己一直没发现吧?说回来,她其实也觉得自己有点做生意的天分的,虽说脾气暴躁了些,但眼光还是很准的,人也活络……蒋红梅若有所思。
“还有你,刘安民同志,你也可以的,加油!”柳绵绵深谙一碗水端平的道理,给刘安民也灌了一碗鸡汤。
刘安民:“……是吗?”
他不是很确定,但是看着眼前扎成一捆捆的纸币,又觉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挣到这么多钱,虽然这里面主要的功劳是柳绵绵的,但是他其实也付出了很多,成功也离不开他的努力,所以,他其实也很有能力的……刘安民也若有所思。
最后他们商量决定,这次挣的钱,各自分一点,大头仍然作为本金投入进货,力求早日挣到钱开服装厂。
眼睁睁看着蒋红梅和刘安民被自家媳妇儿忽悠得差点找不到北的沈维舟:“……”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地方、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养出他媳妇儿这样的个性。
一群人正分钱分得高兴,院门突然被敲响,柳绵绵反应很快,欻欻欻地,就把一捆捆的纸币扔回了破布袋子。
看着她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沈维舟不禁嘴角微抽,别看他媳妇儿热衷挣钱,但有时候其实又挺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气势,要不是知道她扔的是一两万的钱,还以为她扔的是什么废纸呢。
王叔去开了门,在门口跟人一通交涉,然后猛地提高了嗓门儿:“维云,沈维云,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院子里大家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马上站了起来。
沈维云怔住了,被柳绵绵推了一下,才又高兴又激动地蹦了起来:“啊啊啊,我的通知书到了对吗,啊啊啊,我考上大学了,我考上大学了啊啊啊!”
柳绵绵也笑了起来,是啊,原书里那个被逼得走投无路,无奈纵身跃下高楼的女孩,考上大学了,她的命运也注定与原书截然不同了。
“首都医科大,听说是数一数二的医科大学啊,小姑娘厉害了!来,这里需要本人签个字。”
“好的,谢谢叔叔,我,我真是太高兴了!”
门口传来沈维云和邮递员的交谈声。
沈维舟没有走过去,听着沈维云叽叽喳喳的声音,忽然有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上辈子的一切,好似梦幻泡影。
他扭头看向柳绵绵,现在这样,真好。
第57章 踩点干坏事?
一晃几个月过去。
期间蒋红梅和刘安民往返南城和广市好几趟,后面刘安民干脆就在广市批发市场附近租了个房子,直接在那边住下了。
别看刘安民是个大老爷们儿,经过一次次挑货卖货的经历,加上服装店每个月都会总结各款服装的销货速度,倒是让他很快掌握了挑货的诀窍。
广市卖得特别好的,南城倒是未必,因为南城这边相对广市还是要保守一些,有些太过出挑的款,买的人反倒没那么多。稍微出挑一点就行了,有点小特色的,是卖得最好的。
蒋红梅倒是没有继续留在广市,因为南城这边,他们又开了两家店,柳绵绵这位大股东,是不乐意管太多的,所以蒋红梅得自己回来管。
蒋红梅倒是很乐意。
这谁不乐意啊,三家店,每家店都哗哗地挣钱。现在南城不少人都认“靓靓服装店”的牌子了,他们进货都直接让人厂方给打上靓靓的牌子了。广市那边不少批发商是自己有工厂的,只要进货量大,这种都是小事情。
他们每家店都雇了三名店员,加上广市那边刘安民雇了一个人帮忙,这加起来都有十个员工了。
也就大半年时间,现在蒋红梅走出去,人家都要喊她蒋老板了。
因为她现在钱挣得多,她爸妈都对她客气了不少。他们家就是姐弟俩,弟弟还在读高中。以前父母藏着掖着,生怕她抠家里的东西,现在倒是不怕了。反正也知道她的性格,想让她给弟弟奉献是不可能的,但是她自己有了,也不会惦记家里那点。所以家里倒是和谐了不少。
相对他们家,倒是隔壁的柳家,最近鸡飞狗跳的。
投资君子兰的事情,丁明霞一直是瞒着家里的。蒋红梅猜测她一开始是准备挣了钱就自己捏着当私房钱,后面亏了,就更不敢说了。反正柳志刚不管事的,家里钱多了少了也未必知道。
就这,蒋红梅还碰见几回丁宝俊过来找丁明霞要钱呢,丁明霞又要补自己的窟窿,又要补弟弟的窟窿,这窟窿越补越大,然后终于被柳永捷给发现了。
柳永捷也是看蒋红梅在外头生意做得如火如荼,他看着眼热,琢磨着在军工厂当工人没意思,他爹也不帮他“活动”,还不如搞点钱做生意呢。
作为家里受宠的长子,他自然知道丁明霞藏钱的位置,他也没跟丁明霞说,趁着某次调休,就去老两口屋里找了存折。
这一看就不对了,怎么这几个月只有出账没有进账,而且出账都是大笔大笔的?
好嘛,全家人一起追问丁明霞存款的下落,丁明霞哪里还扛得住?
柳志刚父子俩跑去丁家闹了一通,丁家老两口又跑来军工大院闹了一通,闹得整栋楼都对他家的那点事了如指掌了。
“最近我可是隐约听见好几次你的名字了,柳锦诗去了西北,他们鞭长莫及,没准就得来找你。”蒋红梅剥了个桔子,边吃边说。
柳绵绵靠在躺椅上,无所谓道:“首先他们得找得到我,其次他们得说得过我,唔,其实打架我也不怕的。”
想到之前赶大集时被辣椒水泼了一脸的摊主,蒋红梅:“……”
“行吧,我就是过来给你提个醒儿,我去店里了。”蒋红梅站起来。
柳绵绵问:“真的不办服装厂?”
蒋红梅:“……这都年底了,办也来不及,明年再说吧。”看看,才几个月时间,她都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听见柳绵绵说办服装厂,都已经见怪不怪,非常淡定了。
甚至,拥有了三家哗哗挣钱的店面后,她和刘安民还真的悄悄讨论过盘个批发档口或者是弄个服装作坊的事情。
一步到位开大服装厂可能做不到,但是广市那边也有很多十几二十个人的作坊,抄一大公司的版,也有直接抄港城的版的,做好就直接拿去档口批发。
年底这阵子他们应该能挣不少,几个大衣、羽绒服的款式都卖得非常非常好,等开年或许真可以租个地方弄个小作坊……钱不够柳绵绵肯定有,反正她和刘安民早商量好了,得一直拉着柳绵绵给他们投资。
柳绵绵这人是有点神奇的,别看她成天懒洋洋的,但她的脑子是真好用,而且,蒋红梅和刘安民默默觉得,柳绵绵是有点“运道”在身上的。
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财源滚滚什么的。
这些词儿好像都能套在她头上。
蒋红梅和刘安民都不是在被人宠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人生都是靠着自己磕磕绊绊的努力走过来的,所以就更加觉得,和柳绵绵这种有“运道”的人一起做生意,他们才能走得更顺。
反正从卖布料开始,他们就挺顺的,一辈子都没这么顺过的俩人,自然希望以后都能这么顺。
柳绵绵倒是不知道蒋红梅的想法,她问蒋红梅,其实就是想确定一下蒋红梅是不是暂时没有办厂的打算,那么她就准备把手头的钱拿去前进乡办厂了。
前两天余国梁打电话过来,说鱼塘的鱼已经肥了,山地上种的花生都采收完晒干了,甚至接茬的油菜、苜蓿都已经种回去了,最近地里活儿少了,余国栋那被一推再推的婚礼,也就准备排上日程了,让她和沈家人都一起回去喝喜酒。
柳绵绵听他说前进乡后来动员了好几个村子种新品种的花生,一开始不少人都不乐意,只有一些村干部,做表率领了任务,也有一些人是冲着乡里给免费种子,也领了一些,现在花生收获以后,那些人都乐坏了。
因为新品种的花生产量和出油率都特别高。
柳绵绵打听了下前进乡花生种植的面积,顿时觉得当初说好的榨油厂可以办起来了,正好趁着年底大家用油量大,可以挣一波,然后明年养殖场也可以弄起来了,毕竟除了油渣饼,还有那么多轮作的苜蓿呢。
柳绵绵准备拿一部分钱去前进乡做投资。
听说要去前进乡喝喜酒,沈伯康他们倒是也兴致勃勃,只不过沈伯康最近手头有个研究,正处于紧要时刻,没时间去,而俞婉则是要出差去京市,正好能顺道去看看沈维云,于是也只能遗憾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