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住了几天他才回过味来, 他就说嘛,怎么一家子上上下下,从祖父祖母到姨娘们再到仆从对他的态度跟几年前一比简直天差地别, 原来是父亲身体不好, 家里可不就只有他一个男丁了。
他冷眼看着,就连同父异母的小妹妹,哪怕没了母亲的庇护,在家里也无人敢怠慢,两个姨娘对她更是殷勤的不行,她们都无儿女傍身, 可不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江柔今年快八岁了,也是晓事的年纪了, 知道这个哥哥未来会是陈府的顶梁柱, 也会主动示好。她文文静静的,看着不似她生母那样心狠手辣之人。再说上一代的恩怨不能报在下一代身上, 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不能波及无辜之人。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待这个妹妹的示好,陈江远也释放了善意。
只是没想到他释放出的善意, 对方回馈他的竟是一本页面泛黄的《幼学琼林》。见她避开众人给自己这本书, 他颇为不解。陈江柔左右看了看, 见廊下无人走动,才悄悄在他耳边小语道, “这是我娘临死前给我的, 让我交给二姐。可惜我没有机会见到她,哥哥若是见了,帮我转交给她吧, 这样我也算完成了我娘的嘱托。”
既然是那女人临死前交托的,必然是极为重要之物。而要交给他姐姐,那此事肯定与她有关。到底是什么事呢?他想破头也想不出来。既然想不出,那所有的线索就都在这本书上。
虽然这本启蒙书他小的时候也学了,但是时间久远,他还没有那种记忆力:时至今日连注释都能一字不差的记住。而且他看的那本至今还在嵩阳城,并没有带来,所以无从对比。
他担心书中有诈,才来书肆又重新购置了一本《幼学琼林》,想拿回去一字一句比照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才碰到了岳大哥。
陈思远让跟着的小厮回去给家里报信,就说不回去吃饭了,顺便也帮岳展报个信。小厮得了令就赶紧回去了。
等到了千味楼,岳展发现这是一处刚开的铺子。与其他酒楼不同,这家酒楼布置的分外雅致,虽然还是正月里,各处花瓶里就插满了灼灼盛开的鲜花,装点的整个酒楼春意盎然。岳展好奇,走过去摸了摸才发现竟然都是假花,这可是在大魏朝,不是现代,能做到以假乱真,属实难得。
两人因为来的早,所以在二楼选了个靠窗的好位置坐下。两人相互说了彼此的近况,岳展隐去了一路的打打杀杀,这种事只能烂在肚子里,说了等于害了人家,只捡了些趣事说给他听。
陈思远也将他回府的经历一一告知。直叹他从陈府弃子一跃成为府里的独苗,待遇跟当日回府简直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好的,岳展也真心为他高兴,对他也彻底放心下来。
两人边吃边聊,陈思远聊完自己,突然话锋一转,满眼认真的问岳展,“岳大哥,你觉得这家店怎么样?这里的饭菜合意吗?”
岳展点点头,“环境布置的让人一进来就身心愉悦,饭菜嘛,应和了千味楼的名字,不仅南北菜系都有,最重要的是竟然重现了很多古书上菜方和点心,这家店的店主应该是个有巧思之人。”
陈思远听后,嘴上的酒窝更深了,“这老板啊,你也认识。”
“哦?我竟不知我交友什么时候这么广了,还认识这里的老板?”
正说着最后一道菜也上来了,“这是千山酥。”年轻的女子一边上菜一边介绍。
千山酥?名字起的好呀!大气!只是他们好像没点过这道菜呀。
“我不记得点过这道点心啊!你是不是上错了。”岳展抬头见是个陌生的女子,她打扮普通,穿着灰褐色长裙,头发盘着做妇人打扮,五官并不出彩,脸上长有很多雀斑,唯有一双眼睛颇为灵动。
那女子听后并没有将菜撤下去,而是笑语晏晏的看着他,“没有错,这千山酥出自白昼俯层台,千山万山月。多亏岳大哥,我们姐弟如今才能登临琼楼,俯瞰千山。”
“你是~陈姑娘?”他慢慢站起身来,不确定的看看她,又一副问询的样子望向陈思远。
“认不出来吧?”陈思远眉眼带笑,“我刚见的时候也被唬了一跳。我姐这易容术现在本事了得啊!除非火眼金睛,不然可真看不出端倪。”之前他姐去看他的时候没有易容,这次他回京来千味楼找他姐,找了一圈没找见人,还好他姐先开口叫他,不然真是姐弟相见不相识啊!
“做生意成日抛头露面的,这样也少些麻烦,让岳大哥见笑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美貌对有些人来说恨不能展示一二,以期获取金钱,攀附权力、地位,可对有些想自立的人来说却是累赘,少安宁,多烦忧,还要掩饰一二。
“陈姑娘莫要妄自菲薄,你这一手练的比当年更甚,现在可以说神乎其技了,在下拜服。”见他这样夸自己,陈江冉又推让了一番。
现在店里有伙计们,自然不需要她,多年未见,再见免不了絮叨一番,三人一并落座又继续聊起来。
岳展见她盘着妇人的发髻,不免多问了一句,“我竟不知你什么时候成亲了?”
说到这个,陈江冉先给二人斟茶,坐定后又抚了抚耳际的碎发,故作轻松的说道,“是啊,这是去年的事了。”
“成亲?什么成亲?”小远听着云里雾里的,不是装扮成这样,只为掩人耳目吗?岳展侧头见小远一脸惊讶,他竟不知情?
“我本也打算要告诉你呢,你迟早也会知道的,只是这个事就说来话长了。”她对着小远眼神永远像母亲一样温柔。
说着她开始陆续讲起她这几年的经历。
刚开始她在嵩阳城卖她的针线活,她做的腰绳上的花朵栩栩如生,岳展当时就建议她可以做假花花束,尤其是秋冬时间,百花凋零的时间肯定大卖。
她按照他的思路开始尝试着做。真正做起来好像也不难,将布印染折叠后,粘在绿色的假枝上再修剪修剪,一朵栩栩如生的鲜花就在她手里诞生了。这方面她仿佛真的有天赋,她发现易容术跟做假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左不过是由装扮人变成装扮花儿罢了。
做到以假乱真后,她盘了个铺子,做起了这个小生意,因为之前没有人卖过,而且嵩阳城位于大魏的最北边,这里冬季时间更长,花朵的花期非常短,开张的时间又是冬天,所以生意好得不得了。
她因此着实发了一笔银子,赔钱的时候没人注意,发财了个个儿就跟闻着腥的猫一样盯了过来。
偷师的都算好人了,有人断了她印染的原料想逼她自己乖乖交出本事,还有的见她是个被除族的孤女,有手艺又有这么大一个庄子,最最关键的是,是个这么标志的美人儿,就要逼良为妾。
不过幸好危机时刻百里山长出手护佑,这些人才得以收敛。
那本要强纳她的刘家,以前也知道百里山长暗地里庇护她,只是他们非亲非故,只是以前的旧相识,那丰老早已去世多年,想着也就明面上照应照应,不可能真心为对方打算,所以这才动了陈江冉。可不想那百里山长竟然为了个孤女,跟他们刘家撕破脸。
想他们刘家在嵩阳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那百里山长竟然公然打了他家的脸,那刘栋非常记仇,而且是个自己吃不到碗里,就把饭锅砸了的小人。
他一计不成,就再使一计。他家在京城有些门道。他使人将陈江冉的美貌在燕王面前夸的天上有人间无的,惹得那老淫棍对她垂涎三尺。他令他府里的大太监来嵩阳城走一遭。若是那女子真有那等美貌就将她纳入后院供自己玩乐。
燕王是谁啊,是圣上最小的弟弟,虽然同父异母,但是当年因为年纪小没有跟其他哥哥一样明里暗里进行权力角逐,所以对他也颇为恩宠,虽然秦王之乱事件以后,圣上对他的态度有些捉摸不透。但是对他那些不着调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就算他不得恩宠他也是皇室之人,更何况还有些恩宠加身的,京城里的各位大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王爷的人物,那百里家只能在嵩阳城说一不二,却真的得罪不起这位!
好巧不巧,这事让刘家的谋士许唯昌知晓了。说来他却是百里山长的学生。若不是妻子生病了,他又久试不弟,他怎会昧着良心给这样的人家当谋士。既然知道了,他少不得修书一封告知了恩师。
结果可想而知,百里山长看信的时候,大发雷霆,躲在暗处的人无所不用其极,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对付一介孤女,真是枉为人!
可惜木已成舟,唯有将江冉迅速嫁人才能摆脱淫窝。而且这嫁人的对象最好有些来头,得让对方犯怵才能罢手。
他思来想去,最后还真让他找了这么个人:姜云植。
第172章 书中隐秘 当年秦王宫中叛乱,……
当年秦王宫中叛乱, 秦王一箭射向皇上时时,他身边的御前侍卫姜崇明以身挡箭,当场身死。过后皇上追封了他, 并特地命人给他家人一笔不菲的抚恤银子, 得知他妻子刚刚产下一男婴,还亲自给他赐名,这份殊荣整个大魏朝,除了王孙子弟,这可是独一份。
都说虎父无犬子,他儿子姜云植长大以后, 也继承了父亲遗志,年纪轻轻就上阵杀敌, 如今已是正五品威武将军。
只是去年在一次边境进犯的恶战中, 他身死异乡,尸骨无存。他母亲不相信儿子已死, 最近一直在物色姑娘, 想给他儿子冲冲喜,说不定冲了喜,儿子就回来了。
这样两代都为国捐躯的功勋卓著的人家, 若是成了他家的未亡人, 燕王是不会动的。当然不止是因为他家的壮举, 还因为与秦王有关的事燕王不敢碰。
当年秦王叛变之前跟燕王过从甚密,虽然没有证据证明燕王参与了秦王叛乱。但是这些年看他行事风格, 跟秦王有关的人有关的事他都不沾染, 避之唯恐不及,这就有点意思了。
他也不想研究这个,如今他只要冉姐儿别掉入那色魔的骷髅院里才好。于是他找来冉姐儿商议。
他说完陈江冉思忖了片刻就同意了。她自小看着父母从恩爱无比到反目成仇, 对情情爱爱的,心中无半点期待,绝情绝恋,早已做好了今生独活的准备,这样对她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归宿。
百里山长看着她答应的干脆,更是伤心不已。这孩子也是他看着长大的,花朵儿一般的年纪,就要嫁过去守活寡。
他们百里家身份敏感,稍微行差踏错,就会被扣上“前朝余孽”的帽子,族人就有性命之忧。所以当年他即便有雄才谋略,也选择远离朝堂,教书育人。
过往几十年他不曾后悔他的决定,可是现在他在崇阳城都庇护不了一个小小的孤女,真是可笑至极,讽刺至极,后悔至极。
不提他如何后悔,如何羞愧九泉之下无颜向老友交代,到了正日子,陈江冉跟鸡对拜,算是嫁给了姜云植为妻,成了名副其实的姜夫人,从此以后以姜夫人的身份过活。婚后,这场风波竟然真的仿佛从来没发生过一样,消匿于无形。而且她发现有了这一重身份,再没有那宵小来招惹她。
她的生意也越来越兴隆,只是做假花生意冬天生意还好,到了夏天就是淡季,她外祖父留给她最多的就是书。他生前喜欢口腹之欲,所以收集的书里很多是各朝各代珍藏的私家菜谱。
她觉得这是个商机,就潜心研究,最后还真叫她做出来了。凭着之前赚的银子开了酒楼,后来又将酒楼开到了京城,这才有了他们久别重逢这一幕。
她说的云淡风轻,但是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若不是有百里山长帮衬,又碰巧有这样一户人家挡箭,她现在都不一定能活着坐在他们眼前。
“姐,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再不叫你受欺负。”少年说着话,眼里隐约蕴出一层水雾,又倔强的让它转瞬不见。
“小远,你莫要因为我左了性子,如今我们都熬过了最苦的日子,现在已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我从小教你读书识字不是为了要报什么仇什么怨,也不是为了让你追名逐利,攀登权势。
我让你读书是为了明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若有能力当以匡扶济世,安邦兴国为己任。”
她的声音温温柔柔,但其间莫名涌动着一股文人气节。很难想象气节这个词能在一个女子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哪怕灰褐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在岳展看来她此刻整个人依然流光溢彩,满室黯然。
“你姐说的对。莫要左了性子。”听着岳大哥也这样说,原还有些不服气的小远瞬间蔫了。陈江冉疼惜的摸了摸他的头。
他立刻跟炸了毛的猫一样,“姐,我都多大人了,你还摸我的头。”
陈江冉还没发话呢,岳展就接话了,“再大,在你姐眼里都是孩子,再说了,摸摸而已,你那头上也没镶金边,摸一把还能揩下点金粉来不成,怎么不能让人摸了。”
呃~好吧。他姐就是那压着他的五指山,随着年岁渐长,原来这山隐隐还有松动的迹象,现在好了,岳大哥这一道黄纸飞来,压得可真结实啊,甭想翻出他姐的五指山了。
陈江冉看着弟弟吃瘪的样子,莫名有些想笑。大家都默契的不再回首过去,今天肯定比昨天好,好好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吃完饭岳展跟小远就就告辞了,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就不给她添忙活了。小远回到府上就迫不及待的将两本书对比,发现那本泛黄的书确实就是一本普通的《幼学琼林》,只有零星几个字用红笔勾勒出来,这几个字是有什么深意吗?
隔天,他又来到千味楼,将书交给了姐姐。陈江冉拿到书,反复阅读后,将那几个圈红的“镇”,“汝”,“陵”誊写在纸上,反复琢磨。又在技艺篇看到被勾勒出来的“大工师”,大工师就是木匠的意思。
她这些年去过的地方也不少,知道有个叫“汝陵镇”的地方,看来可以去那里找找看。
好在这个地方离着京城并不远,她将店里交代好。既然是秘事,她也不想声张,就雇了一辆马车,由奶娘和奶兄陪着,就往汝陵镇的方向疾驰而去。
等到了汝陵镇,发现这处镇子并不大,一打听镇上的木匠统共就三个人,分别是杨木匠,李木匠和王木匠。他们依次找过去,发现都不认识。找到王木匠家时,发现王木匠不在家,听说给镇上财主老爷家做衣柜去了,晚些时候才回来。
看着日落西山,应该是快回来了,他们就在附近一处茶摊子上等着。
没过一会儿,那男主人还没回家呢,女主人就领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看着似是要出门。一旁的奶娘先时还在喝茶,可看着那女人后突然眼神直愣愣的,半天回不过神来。
陈江冉看出她的反常,关切的询问,“奶娘,你没事吧!”
“没~没事,就是我看着这女人眼熟的很。好似是当年在陈府做过工的春竹。她后来因为她家人来赎就出府去了。怎么在这里呢?”
不过没等她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从远处走来一个男人,只远远的看着中等个,背着个木锯,因为下午的阳光刺眼,只看到一个轮廓。
等那人走近了,陈江冉看着对方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干活的短打,可能因为长得周正,看起来极为顺眼。只是越看越眼熟,这人怎么跟他奶兄有七分像,她想起来了,似乎是~~奶娘的丈夫王焕。
此时她回身看奶娘和奶兄,他俩早已站起来,眼神里俱是写满了震惊。谁能想到呢,那消失了十年的人,此刻竟然出现在眼前。奶娘似乎不信,用她手又使劲揉了揉眼睛,又一眼不错的盯着看,不错就是他,化成灰也记得。
可那男人许是干了一天的木匠活累坏了,他拖着沉重的脚步从茶摊子上路过,愣是没有发现摊子这边几个人正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干完一天的活计到家,发现门锁着,他从怀里掏出钥匙开了门,身上一身的木屑子,实在是不舒服的很,他想着赶紧烧火,先洗个澡再说。
可刚要关门,门却被一只健壮的胳膊挡住了。他抬眼看向那来人,瞬间惊的忘了动作,只张着手,嘴角呐呐了半天,才发出两个字,“诩儿”。
陈方诩冷若冰霜的脸上讽刺一笑,“如今你娇妻幼子在怀,还能想起我的名字来,我真是受宠若惊啊!”
被他这么一刺啦,王焕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酸涩的说道,“栩儿,我这些年真的想你了。”
“你会想?你若是真的想,当年你毒害娘子后自己一个人跑得干脆,你有想过我们母子的处境吗?”陈氏从陈方栩身后走出来,张口的瞬间,两行眼泪滑过脸庞。
“我~是我,我对不起你们母子。”他羞愧的低下头,搓着满是茧子的手,不敢看她。
“你仅仅对不起我们吗?”她将陈江冉拉到罪魁祸首面前。
“你对不起我们小姐,你让她幼年丧母,你就是个刽子手,你死不足惜。”王焕抬眼一竟看是大小姐,他立马一个腿软跪倒在她面前,一个劲儿的磕头赔罪。
“大小姐,我对不起您,我罪该万死。”
“你是真后悔了?还是怕我们去官府报案?”陈江冉语气平静的问道。
那跪着的人立马身体一抖,匍匐在地,哀求道“小姐,求您了,别报官,我家彦儿学问很好,他不能有个杀人犯的爹呀,不然就不能科举举业了。你想问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您想要我的狗命,也尽管拿去,只求您别报官啊!求您了!”他的头磕的哐哐响,显然这次磕的实诚多了。
没两下额头上就鲜血淋漓的了。陈方诩袖子中的手攥成拳,松开又攥紧,他口中的彦儿一定是他那个小儿子了。
他如今只是因为他小儿子的学业就可以不要命,那当年呢,他一走了之焉能不知他们母子两人会因为他有性命之忧?同样都是儿子,他这个儿子的命还不如小儿子的学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