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不知冠军侯和大人,可有商议婚事啊?”
“都……应该快了吧?”
“你们也问的太直接了!”
“咱不是替大人着急嘛,冠军侯那般仪表堂堂之人,可得赶紧抓在手里啊!”
“去!要抓也是冠军侯来抓咱们大人!”
一群妇人围着沈乐妮,有人你一眼我一语笑呵呵地恭维着,有人兴奋且叽叽喳喳地吃瓜。
沈乐妮眼见越说越离谱,赶紧抬手打断她们:“各位各位!我和冠军侯之间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两人清清白白,什么事也没有!大家就别乱传乱说了,免得坏了冠军侯的清白。”
一群人这才止住叭叭的嘴,面面相觑着。
罗娣有些不相信道:“大人,您说的是真的?”
沈乐妮颔首:“自然,谁会拿这种事乱说。”
“可……”可是她们都看在眼里的啊,大人确实和冠军侯走得近,看上去也很亲密的样子,怎么可能一点事也没有?
她们不信!她们是真的希望大人能和冠军侯成亲!
“总之,近日来校场里的流言,都是他们编排的,你们听过也就罢了,万万不要当真,也不要四处乱说。”沈乐妮微微正了神色嘱咐道。
李知琴道:“大人放心,我会管好她们,不会让她们再乱说一句。”
沈乐妮点头。
女医队这里是管住了,可还有那么多将士呢?
沈乐妮想了想,若要流言不攻自破,自然是让旁人亲眼所见事实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
霍去病照常来教沈乐妮刀法,只不过两人时不时换地方,专挑人经过、却又没那么显得刻意的地方,再让卫青侧面警告一下众将士。
如此一段时间后,校场里的风言风语才渐渐少了下来,在军训的第二个月月底,才烟消云散。
这一日下午
,沈乐妮将包括预备教官连的所有连队集合到大广场,进行每隔半个月由她来讲一次的大课。
课程的内容包括各类健康及卫生知识,也包括爱国教育或者心理素养教育。
今日她要讲的,则是有关于军人的必备素养。
在讲课前,沈乐妮照例对将士们前段时间的训练成果进行一次简单检查。
因为如今人多,即便有自制扩音器,但效果也没有那么好,怕有的连队太靠后听不见,所以沈乐妮讲大课的时候一般会让连队围着整个大讲台而站,然后才是往后排开。
望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沈乐妮沉声开口:“全体都有!立正——!”
连成一片的挺背并脚姿势,如同复制粘贴。
沈乐妮将队列训练内容随即挑了些检查了下,只见所有连队无论听见什么口令,都能在动作的同时保持整齐,整齐到如方块在移动一般。
台下,将士们个个神色坚毅,目光有神,背脊挺直如剑,扑面而来的是凛然磅礴的气势。
台上,旗杆上飘扬着的黑色旗帜翻飞如墨云,其上金龙绕‘汉’盘旋,金色双目在烈阳下泛着金光,如同活过来了一般。
检查完后,沈乐妮便开始今日的课程。
她下口令让将士们席地而坐,然后她便开始道:“在讲课前,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将士们。”她看着台下,随即点了一个连队道:“第七连来回答,军士必备的心理品质有哪些要素?”
第七连的将士们冷不丁听到沈总教点名自己连队的时候,都把心提了起来,毕竟沈总教的严厉这两个月以来他们也是见识到了,只要回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整齐,统统受罚,常常被罚的手脚颤抖,浑身肌肉都要疼上两日。
在听到是这般简单的问题时,都齐齐松了口气。
他们扯着嗓子齐声回道:“敏捷!自信!勇敢!信任!”
“那么,军队必备的素养是什么?”沈乐妮环视四周,随口点道:“第四十一连队回答。”
第四十一连队高声道:“遵守命令!团结同袍!艰苦训练!作风优良!”
“你们回答的都很对。”连队抽问结束,沈乐妮继续道:“那么下一个问题,我会随机抽取几个人起来回答。回答不上来的人……”
她唇角挑起一抹坏笑,故意停在这里,果然看见将士们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最后好歹算是放过了他们,“我也不会处罚,但也希望你们认真作答。”
将士们只觉得他们那颗小心脏要被沈总教玩坏了。
沈乐妮道:“在抽问之间,我先给大家讲一则小故事,叫做蚂蚁搬食。一只蚂蚁外出觅食,偶然间,它找到了一大块肉,可凭它小小一只,根本不可能把这块肉搬回巢穴。于是它返回蚁穴,叫上一大群蚂蚁,跟着它去搬这块肉。”
“有了这群蚂蚁,总算是搬动了这块肉。它们有的抬肉,有的引路,有的善后,顺利且快速地往巢穴靠近着。可好景不长,中途下起了雨,前路聚起了一条小溪,蚂蚁们尝试了几次,都险些被水流冲走。它们开始为如何渡过溪流而商讨起来,只是很快它们起了分歧。有的想要去找一支大枝条当作桥梁,有的想要绕路而行。”
“它们意见不一,所以许久都定不下来要如何行动。眼见着雨势越来越大,蚂蚁们不得不当场分成两队,一队去寻找别的可以绕行的路,另一队去寻找可以渡过溪流的大枝条,而那块肉就被留在了原地。雨势越来越大,那一队去找路的蚂蚁走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可以绕过的路,另一队蚂蚁也因为同伴不够,迟迟不能把大枝条搬到溪流处来,而那块原本够整个蚁群吃很久的肉,最后也被溪流冲走。”
明明这是一个很幼稚的、拿来逗稚童的故事,可将士们却在沈乐妮生动的言语中沉浸在了其中,仿佛那一幅蚂蚁搬肉的景象就在他们眼前。
当听到最后那块好不容易搬动的肉因为蚂蚁的分歧最终被水流冲走后,他们竟忍不住想扼腕叹息,好像那被冲走的,是他们辛辛苦苦找到的似的。
沈乐妮一边讲着,一边观察着将士们的神情,见他们被带动情绪后,便及时提问道:“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肉最后被冲走?”她随机道:“第三连,第四列第七排。”
那人反应过来是自己后,匆忙起身,紧张到想也不想就回道:“因为、因为雨大了!”
广场上响起一片憋笑声。
第162章 蒋五的改变
沈乐妮听后没说什么,继续点下一个人。
“因为没有蚂蚁去搬它!”
“因为蚂蚁没有找到路?因为去搬枝条的蚂蚁太少?”
“因为蚂蚁吵架了?”
沈乐妮点了几个人,也没有听到最正确的答案或者最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绝大多数将士都是普通百姓,没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看待问题往往会把思维限制在表层。
她把目光移开,扫了一圈,然后忽而定住,“蒋教官,你来回答。”
被点名的蒋五彼时正拿着木炭在自己袖子上努力记着笔记。他是一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平日讲的那些课都是他去请教其他教官所得的。可国师大人早教会他,凡事不能全靠别人,得自己努力进取。所以他身上时常都揣着木炭,一逮到机会,他就记在袖子上。
听到声音,蒋五闻声抬头,见沈乐妮和众将领将士齐刷刷把他看着,他似有些不好意思,唰的一下把木炭藏在手心里。
没想到国师竟会点到他,蒋五回想着沈乐妮所讲的故事,很快她说的某句话倏而定格在他脑中,于是他开口道:“因为蚂蚁起了分歧,意见不一?”
“为何会起分歧、意见不一?”沈乐妮继续追问。
蒋五这两年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如今的他比起最初认识时瘦了一些,身材精壮,脸部线条也清晰了些,更为俊朗。
如今的他身上也少了许多地痞之气,言行举止已然极为符合一个作风严谨、一丝不苟的军士。他也因表现优良,被提拔为了佰长。
她也知道他在努力学习,无论是学习认字或各类知识,还是学习如何授课。
所以他也想看看,他如今的成果。
蒋五皱着眉思索起来,幸而这两年的学习让他的脑子也灵活起来,不那么死板一根筋,他心中有了答案,便回道:“因为蚂蚁内部没有团结意识,虽数目庞大,却是一盘散沙,它们任性而为,最终导致了肉被冲走。”
听完蒋五回答的将士们这才恍然一悟。
“不错。”沈乐妮赞赏地瞧了他一眼,顺着他的话道:“最终导致这块肉被水冲走的原因,正是因为蚂蚁内部不团结所致,因为不团结,所以它们意见不合,各自而为。若蚁群团结,它们或早就搬来了枝条,将肉块成功搬回了蚁穴,可到最后它们失去这块肉,不是因为遇上了天敌,也不是下雨此类的什么外因,只是因为它们不能拧成一股绳,上下一心。”
她在台上围着四方信步走着,一一望过四方的连队,“这便是今日我要教给你们的知识——团结。”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因为军队是一个集体!想必将士们早在军训开始的时候就听过学过了这个知识,但今日我还要再着重提出来讲,是想让你们时时刻刻都谨记在心。”
“集体之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关键,就像一座阁楼,若是缺了或坏了一根柱子,这座阁楼便会禁不住时间的洗礼,坍塌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对于军队来说,任何一个离心的想法,给军队带来的,会是不可估量的危险。”
“诸位都是大汉将士,都知道,战场之上,军队开战之前会击鼓以振士气,士气会使将士们上下一心。由此可见,‘团结’的力量,在战场上可重于泰山,甚至扭转局势!”
“所以,本教官望将士们谨记!军队之中,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卒,做任何事之间首先要考虑此番决定,会对军队这个集体产生什么影响,思虑再三,方再下决断。”
“也望将士们牢记,战场之上,就算敌方人数多、装备强,也万不可先自乱阵脚、不可上下离心!有时候意志的力量,可比铜墙铁壁,可比汹涌浪涛,是你我都无法估量的强大之物。”
沈乐妮就着‘团结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一话题讲了许多,言辞恳切,神色郑重,将士们或多或少都听了些进去。
而像蒋五一类的教官,记笔记的手快到都要写出重影了,那本来就不好看的字迹如今更是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讲完课后,见将士们晒的满头是汗,沈乐妮便打算到了晚上再讲另外一件事,她让教官们把连队各自带离了。
到了晚上训练的差不多了后,沈乐
妮又将将士们召集到广场前,讲起她要讲的事。
“今晚我有一件事要讲,想必一些将士都听说过,每次军训结束,都会进行一次汇演。所谓汇演,就是在最后的时间,统一进行一次对所有连队的阶段性成果检验,看看你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究竟学到了多少。”
“所以这次也一样。在第六个月月底之时,校场里会进行一次汇演,所以希望各个连队,能够认真对待此次汇演,平日里不可松懈于训练。得第一的连队,人人都有钱拿。”
之所以军训过了两个月才提这事,沈乐妮是早就打算好了的。
随着军训时间越来越长,将士们中途难免会出现疲惫的状况,这是很不利于训练的,所以她便将汇演的事情往后挪了挪才告诉将士们,如此的话可以重新鼓起他们的精神,毕竟能拿钱,谁能不兴奋?
果不其然,当听见能拿钱的时候,将士们都兴奋到躁动。
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是知道军训有汇演,而且在汇演上拿第一名次的连队,每个人都有钱拿。
早在此前,他们就听参加过军训的同袍们说,国师很大方,不仅每日能吃三顿,且顿顿肉菜管饱,而且若是在汇演上得第一,每个人都能白白拿到好几两银子。
所以一些人都是抱着期待和激动来参加军训的,果然进入校场的第一日,他们就如愿以偿地吃上了三餐,可汇演一事却始终没有听沈乐妮提起,他们还以为这次没有。所以这冷不丁一听见,一个个别提多激动了。
有胆子大的,当场就忍不住提出了好奇:“请问沈教官,得第一的话能拿多少钱?”
七千多双眼睛齐刷刷把沈乐妮盯住。
沈乐妮也不瞒着,不负众望道:“每个人都能拿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已是普通将士快三个月的军饷了!
看来国师当真如传言中那般大方。瞧瞧,一个人就给三两,一个连队里可是足足有百人!这不花去了三百多两!更别提每日还有加餐。
最重要的是,每次军训都是如此。这还是他们遇到的头一个不心疼钱的官,也是头一次对他们普通将士如此大方的官。
话音落下,广场上躁动四起。
沈乐妮等将士们兴奋劲过后,才下口令道:“都安静!”
上一秒还在相互议论的将士们,眨眼间就收回了眼闭上了嘴,广场上一瞬安静无声。
“既是各个连队之间的比拼,那么也应当有各自代表的口号。离解散时间还有两刻钟,那么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为自己的连队想一个响亮的口号。”
军训时期长,沈乐妮也不像前两三次一样赶进度,平日里训练严格是不假,但她也多给了将士们一些放松时间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