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便是食物,想着危须国和车师国相聚不远,使团们只带了十天的干粮,但他们还剩十斤赠送给车师国的红糖,以及守城不需要奔袭,宰杀牵着的马匹橐驼吃肉,也能再坚持两个月。
这时,闻棠派出去的斥侯终于归来,他们告诉闻棠,车师国现在已经完全沦为匈奴的补给点儿,里面的匈奴人比车师人还要多。
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闻棠将城中物资大概盘算了一遍,十斤红糖,一百匹橐驼,三百一十二匹马,足够使团吃十天的粮食,弓弩箭矢大约一万支,刀剑三百,甲胄不缺,八只火枪,一些火药、铁蒺藜之类的火器。他们最缺少的就是医疗物品了,从大汉带来的酒精只剩下了两桶,还不确定是要治伤还是火攻,医药也即将耗尽。
除此之外,城中也有一些自然资源,譬如木材、沙土、石灰、砖石之类的
“博望侯。”闻棠唤道,“我曾在仙宫之中看到过一本教导如何守城的书,时间紧急,来不及抄录下来,我说,你记在脑子里,以后可用此法守城。”
张骞:“你说。”
“"善守城者"不能只守无攻,而要"守中有攻",要注意沟通城内外道路,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这是南宋时期陈规编写有关城邑防御技能的《守城录》,可惜他们现在的条件要比书中所写差上许多,譬如他们没有炮台,也没有重城重壕,偏僻小国,就连城墙都无法达到筑高厚墙这个标准,不过其中思想大致相通。
使团中一半的人都不是专业士兵,没守过城,但他们有专业能力,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大家。
匈奴肯定不是通过三垄沙和白龙堆到达西域的。
闻棠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匈奴是从白龙堆来到西域,那么他经过的第一个国家应该是楼兰,而非车师国。
若是楼兰被匈奴入t侵,不会连一个出来传播消息的使者都派不出来,所以匈奴是直接从车师国来到西域的?
北边还有另外一条远比白龙堆更简单的道路通往西域?
闻棠脑中浮现出这个想法,却又很快被她甩开,如今车师已被控制,他们完全没有机会探索另一条能去大汉寻找救兵的道路,所以现在能做的只有守!
坚持住,只要坚持到乌孙和大月氏的救兵来此,或者陛下派来的第二波使者到达,他们便胜利了。
日逐王在车师国等了整整一天,都没有等到汉使的影子,他意识到,自己的计谋或许已经被识破,不过这并不能打击到他的决心。
他从车师国人口中得知,汉人派到西域一个使团,游走于西域各国,日逐王不知道闻棠看过史书,有上帝视角,预测匈奴残党会西迁葱岭,所以猜不透汉使为什么来到这里。
日逐王也在整合自己手中的信息,这个使团只有二百多人,而且使者之首还是个叫做“博昌”的女郎。
他知道博昌侯。
数年前侵扰上谷郡时,曾听从那里俘虏的奴隶们提起,博昌有过奇遇。
据说汉军的新马具和环首刀都是她弄出来的,这样想来,估计那个能在战场上将人炸飞的武器也是她弄的。
如今匈奴之中他权力最大,地位最高,若能得到博昌侯,等到了西边,岂不是嘎嘎乱杀,什么安息大宛大月氏,从前就是匈奴的手下败将,以后更要在匈奴脚下匍匐。
葱岭以东的地盘就给汉皇帝了,他去打葱岭以西,安愁不能建立出比冒顿更加盛大的功绩?
就让匈奴在他手中兴起吧!
哈哈哈哈哈,日逐王饮尽杯中蒲陶酒,仰头大笑出声。
车师王在席下小心敬酒作陪,面上恭敬,但心里想的却是,此时的日逐王好像一个家破人亡后承受不住打击的疯子。
尤其是这几声哈哈哈的笑声。
就更像了。
但他不敢说,因为自己国家所有百姓加在一起还不到八千人,可惹不起这个活祖宗。
吃饱喝足,日逐王决定亲自带领精兵出去搜寻汉使,其实他现在也没多少精兵,一万八的下属中至少八千老弱妇孺伤残人员。
但因为人数太多,看起来有气势,且车师国之前被匈奴狠狠揍过,所以车师人依旧很怕他们。
为了避免汉使逃跑,吃饱喝足后,日逐王亲自带队去寻,匈奴人在识路这方面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才只花费一天,便找到了躲在城中备战待敌的汉使。
卑通城只是一座边长不到三百米的小城,被日逐王带的这五千匈奴士兵们浩浩荡荡围在其中,像是悬浮在海上的一叶扁舟,摇摇晃晃,格外孤独。
但他们的意志可不摇晃。
日逐王喊话闻棠,向她发出一份offer。
“大汉的博昌侯,只要你现在投降,归顺匈奴,我就许你高官厚禄,让你当匈奴的左贤王。给你很大的牧场和很多的牛骡马羊。”
闻棠:“你自己都自身难保,沦落到带着一堆老弱病残赖在西域吃喝的地步,是怎么好意思说出这句话的呢?”
日逐王:因为我自信啊!
“葱岭以西还有许多国家,那里的百姓性格软弱,简直不堪一击,只要你像辅佐汉皇帝一样辅佐我,我也能打下大汉那么大的疆土,到时候……”
“到时候我就封你为诸侯王,给你一万户的食邑。”
闻棠:……
堪称宇宙级画饼大师。
别人画饼之前至少还会把饼放在明面上展示出来,我有大饼,你快来为我做事吧!
日逐王画饼直接开局一张嘴,其它全靠骗。
闻棠没忍住笑了一下。
是嘲笑,不是微笑。
“你先走转身回去,去大汉的武威郡,找那里的郡守投降,我们陛下也会封你为归义侯,但只能给你一千户的食邑。”
她没有许诺日逐王一万户,因为大汉真的有这么多食邑。
日逐王继续发动技能——劝降。
却被闻棠坚决拒绝:“我是不会投降的。”
“我是汉使,身体里承载着汉使的风骨,历来只有战死的汉使,没有投降的汉使。”
日逐王不信:“中行说不也是汉人吗?他就为我们匈奴做出过许多贡献。”
闻棠:“所以他遗臭万年,被世人唾骂。”
“难道你不为身后的几百人考虑一下吗?如果你不投降,我就将连你在内的所有人全部杀掉,你要记住,他们是因你而死。”
“不!”闻棠嘴边扬起一抹恶劣的笑,“他们不会死。”
“该死的人是你啊,匈奴日逐王。”
八百对十万,赢了,而我们三百对一万八,优势在我!
“什么……”日逐王被闻棠的话弄得有些迷惑,他不明白都到这种地步了,闻棠为何还要嘴硬。
闻棠从身后拿出一个简易版的喇叭,对着他说话,声音瞬间被扩大许多。
她说:“你想要招揽我,是因为我有过神仙奇遇,那么现在,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神迹!”
闻棠伸手,打了个响指。
日逐王头顶从天而降一个大冰箱,直直朝他坠下,可惜因为距离太远,再加上日逐王反应快,居然被他躲了过去。
不过他身边的勇士可就惨了,骑在马上的下半身直接被砸成肉饼。
司马迁(瞪眼!):原来这事不是野史,而是正史啊!
闻棠认为能召唤冰箱这件事很诡异,所以之前一直瞒着使团中其他人,但现在情况特殊,他们在守城,守城时士兵要有充足的士气,她觉着这事挺能鼓舞士气的,只好公开了,至于回到大汉之后该怎么和刘彻解释?
以后再说吧……
先把这个难关过了。
闻棠又打了好几个响指,不过日逐王这家伙反应实在太快,所以冰箱只能像打地鼠一样每次随机砸在一位不幸匈奴头上。
其实召唤陨石……啊,不,召唤冰箱也可以不打响指的,只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很帅,所以才一直打。
这下不光闻棠了,就连匈奴人都觉得这件事很诡异很邪性,日逐王无奈,只好暂时退兵。
守城第三天,城中平安无事。
“博昌侯!”惊叹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闻棠连忙比了个“嘘”声的动作。
闻棠鼓励道:“我昨夜再次梦到仙人,仙人为我们定下预言,说我们都能荣归故里,活着回到家乡。”
其他人听后,士气大涨。
日逐王这里,可就气急败坏起来了。
他去找危须王,质问他为什么要帮助汉使。
若不是实力不允许,危须王都想一板砖给日逐王脑袋打开瓢。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匈奴每次来都会武力掠夺我们,让我们交赋税,不把我们当人看。
但汉使却不同,他们不光愿意与西域交好,送给我们礼物,还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和技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与美好。
危须又不是什么喜欢受虐的国家,不帮汉使,难道还帮你们吗?
但危须国小民弱,危须王必须两面逢源才能保全自己的国家,于是向日逐王解释,卑通城早就被废弃了,汉使离开王城之后,危须便没再和他们有过联系,这是汉使自己寻到的地方。
谅这些小国也不敢和自己说谎,日逐王抓住危须王的衣领,又问:“汉使来西域有什么目的,他们为什么要和你们交好?”
想到汉使送给自己国家的礼物和善意,危须王握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说:“种子!”
“种子……?”
“对,就是种子。”危须王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平静,“汉人皇帝对西域种子很感兴趣,美味的蒲陶、优良的苜蓿饲料、能织成布的白叠子、还有安息、苏合、胡椒等香料……”
危须王一口气说了十几种:“这些中原都没有,所以汉人的皇帝派他们来这里,用贵重的礼物和我们换取种子。”
原来是这样,汉人是个以耕种为生的国家,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倒也合理。
日逐王原本还怕汉使像之前那样,去说服大月氏等国家一起拦截自己呢。但又一想,在汉人眼中,匈奴是一个已经被消灭的国家,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整合残部,东山再起了,他们又怎么会再特地派出一次使者游说此事呢?
除非汉人未卜先知,知道自己的计划。
日逐王:这个可能性为t零。
在他心中,西域这些小国只不过是一些随需随取的血包而已,蝼蚁似的,又怎么会有胆量骗自己?
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从前,西域弱小,不得不臣服于匈奴的淫威之下,但这次,他们有了选择的机会。
懦弱一辈子的危须王第一次有了主见。
这一次,他们选择——汉。
不只是因为情义,更是因为匈奴残暴,即使他们继续软弱忍让,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他决定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