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源自己则是坐镇京城国师府,专心养崽参悟天地法则,不再理会外界风云。
随着司源的沉寂下来,朝廷也归于平静。
只是还是有不少达官贵族坚持不懈的上门拜访司源,试图讨好他,从他这里获得好处,也像承乾帝那样延年益寿。
司源多多少少也会给点儿面子,就算是那些不待见的人家,人家上门拜访的次数多了,诚意足了,他也会见一次,敲打敲打对方,让他们多积德行善,然后给片枣叶当甜头,促使他们行事作风发生改变。
唯独靖安侯府的人,司源从未接见过。
一开始司源有很多人家都不见,只见少数人,靖安侯府倒是没觉得他们家混在众人之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没被司源接见过的人家越来越少,靖安侯府一直都是求见无门,渐渐的他们就不安了起来。
等到只剩他们一家从未被接见过之后,靖安侯府全家人都慌了,难道是他们靖安侯府不知什么时候得罪过国师大人吗?竟然这么不被国师大人待见?
恐慌的情绪在靖安侯府蔓延。
倘若只是没法找国师求得好处也就罢了,大不了就是维持原状。
但如今国师府在朝廷上权势滔天,国师一句话就连皇帝也要听从。
若是外人误以为靖安侯府得罪了国师大人,哪怕国师大人没有开口对付靖安侯府,也多得是为了讨好国师大人而主动对付靖安侯府的人。
为了不成众矢之的,已经退休养老的老靖安侯都主动出马,腆着老脸联系往日的姻亲人脉,打听国师为何不愿意接见靖安侯府的人。
但不管老靖安侯找谁打听都没打听出来,因为其他人也都不知道为什么仅仅只有一个靖安侯府被落下了,也在打探消息中。
此时国师府内,司源看着于神医问道:“还没想好吗?”
于神医手里捏着自己刚刚炮制好的一份药材,深深的叹了口气:“我实在不知该怎么做,那毕竟是我的亲生父亲,曾经也没有亏待过我,要我亲手对他实施报复,我……”
善良的人永远顾忌更多。
老靖安侯当年放弃了于神医这个嫡长子,只是没有像继夫人那样害过他,在他看来就是不曾亏待过他,他便会心软。
这些年来于神医一直行医救人,活命无数,积德行善,从未真的用自己的医术下毒害死过人,所以如今要他对靖安侯府出手,他却还是顾念着曾经的血脉亲情,犹豫不决。
司源对于神医这种优柔寡断的态度有些烦,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便是,这样犹犹豫豫的算什么?而且又没要他亲自动手。
骨子里有些睚眦必报小心眼的司源对于神医的顾忌很不理解,但他表示尊重:“如果你不知如何是好,那就选择逃避好了,对靖安侯府的人避而不见就好。”
于神医沉默了下来,没有再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司源的话。
为了不让靖安侯府的事情继续占据他的心,他选择窝在药田里侍弄药材,或者是编写医术教材,逃避自己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司源对于神医的逃避行为也不置可否,他看了身边伺候的宫女一眼,微微勾了勾唇。
国师府可不像以前在黎家的时候,没有什么人伺候,就他和小茯苓父女俩,再加上于神医三人,总共五个人住。
这国师府建造好之后,承乾帝就殷勤的送来了不少伺候的宫女和太监。
平日里司源极少让这些宫女太监近身,但今日他与于神医的谈话,却没有避开这个宫女。
果然,没过多少时日,于神医的身世就被悄悄的传了出去。
那些到处打听国师府为何不待见靖安侯府的权贵人家,也终于知道为什么靖安侯府怎么送拜帖都见不到国师大人了。
原来国师大人身边的那位于神医,国师大人唯一女儿的师父,竟然就是当年意外去世的老靖安侯嫡长子。
于神医当年被继夫人派去的杀手追杀,逃走之后改名换姓隐藏身份不敢再回京城,继夫人担心了一段时间,但见于神医多年未回,便以为他死在外面了。
老靖安侯最开始还派人去找了几天,不过很快就放弃了,直接对外宣布原配所生的嫡长子已经意外去世,葬礼都办了。
也就是说,如果于神医脱离危险之后重新回到靖安侯府,大概还能赶上自己的葬礼。
这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一般都会宣布失踪,而非认定死亡,毕竟失踪的是个儿子,又不是女儿,不会有女儿失踪得不明不白的流落在外清白不保回影响家族名声的顾虑。
疼爱儿子的人家,都不会轻易把儿子给销户了,万一儿子以后活着回来了,那岂不是没有身份?
偏偏老靖安侯就是这么做了。
于神医对家中心灰意冷,本就没有回来的想法,倒是让所有人都以为于神医真的早早意外死了,没人觉得老靖安侯给长子办葬礼有什么问题。
如今得知于神医其实没死,当年只是在继母的追杀下逃走了,不敢回来,再联想一下老靖安侯早早给嫡长子办葬礼,将生死不明的嫡长子认定为意外身亡,这其中的隐含真相可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
不少权贵直接阴谋论,怀疑是老靖安侯被继室迷昏了头,想把爵位传给继室生的嫡次子,又碍于嫡长继承制的制度,只能先除掉嫡长子,才能让嫡次子名正言顺的继位。
又有神通广大之人挖出了老靖安侯嫡长媳的‘意外死亡’,好家伙,嫡长夫妇俩全都被意外死亡了,这搁谁谁信啊。
以前是没人在意别人家的家事,又有老靖安侯的遮掩,所以京城里的其他人家没人关注靖安侯府内发生的事情。
如今于神医跟在国师大人身边风光归来,那些想讨好国师大人却不得其门只能转而讨好国师大人身边人的权贵们,顿时一拍大腿,觉得找到了好办法,一个个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的去调查靖安侯府当年的隐私。
很快就在他们的齐心协力调查之下,挖出了继夫人当年是怎么针对原配留下来的嫡长子,怎么害死嫡长媳,怎么帮自己亲儿子谋夺侯爵爵位的。
这其中老靖安侯扮演的也不是什么光彩的角色,毕竟老靖安侯表现得可不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当年嫡长媳于氏死亡之后,于家还想闹事,为自家女儿讨个公道,正是老靖安侯出手把于家给弹压下去的。
再联系于神医被继母追杀逃走之后不愿再回到靖安侯府,后来更是放弃以前的姓名,改为妻子的于姓……这更加证明了于氏的死因不简单,于神医想为妻子讨个公道都因为老靖安侯的压制无法实现,才愤而做出这般改姓的举动,表达对妻子于氏的愧疚。
要说老靖安侯是个糊涂蛋,对自己继室妻子的行为一无所知,那简直就是嘲笑这位曾经简在帝心多年的老靖安侯了。
显然老靖安侯是偏心继室和嫡次子,才对嫡长子嫡长媳的死如此漠视,只为了扶持心爱的嫡次子继承自己的爵位。
众人直接给老靖安侯安了一个偏心眼的标签。
然后第二天朝会上参老靖安侯的奏折就堆满了承乾帝的御案。
承乾帝看了这些奏折之后,也对老靖安侯很无语,都是自己儿子,做什么要这么偏心呢?
如果让嫡长子继承爵位,偏心嫡次子多给他分些家产就是了,两个儿子都能保全。
为了偏心嫡次子,为了帮嫡次子继承爵位铺路,竟然想要弄死嫡长子,这是什么狠毒父亲啊?
承乾帝这个求子多年的心酸皇帝对老靖安侯这种做法无法理解,他以前没儿子多么羡慕别人有儿子的人,结果老靖安侯倒是有两个儿子,还要自己主动搞死一个,有这么当父亲的吗?
承乾帝想到自己曾在黎家见到的于神医与司源之间的亲近,还有于神医是司源女儿小茯苓的师父……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下旨剥夺了靖安侯的爵位。
既然为了这个爵位谋害嫡长子,那么干脆就别要这个爵位了。
靖安侯府内,接到夺爵圣旨的洪家人简直仿佛被晴天霹雳击中个正着。
怎么能这样呢?那都是传言,没有证据,皇帝陛下怎么能剥夺他们世代相传的爵位呢?
现任靖安侯吓晕了过去,老靖安侯也气到吐血,继夫人更是骇然失色。
她当年做的那些事情可都是抹去了首尾的,她确定没有留下丝毫证据,不然老侯爷也不会在调查之后始终没有怪罪过她,就是因为没有抓到她动手的证据和把柄,又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容忍了她。
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更加不可能找到证据了,继夫人不愿意相信承乾帝找到了自己当年算计嫡长子的证据。
可是既然没有证据,承乾帝凭什么夺走她儿子的爵位?
洪家两个当家男主人都晕倒了,场面一片混乱,继夫人不得不先照顾着吐血的丈夫和晕倒的儿子。
老靖安侯吐血晕倒了倒是比他儿子醒来得更快,他睁开眼就是怒视守在自己床边的继夫人:“毒妇!害我洪家丢了爵位,我要休了你!”
老靖安侯往日难道不知自己的嫡长子病弱以及后来失踪是这个继妻动的手脚吗?他知道,但他是在继夫人动手之后才知道的,已经迟了。
难道他还能为了一个病弱不能承担家族重担的嫡长子,去申饬健康嫡次子的生母吗?
难道他还能为了失踪不知死活的嫡长子,去休掉要继承家业的嫡次子的生母吗?
他只是做出了有益于家族的选择罢了。
继夫人所想的什么证据不证据的,放在老靖安侯这里根本没什么作用,他怀疑她,认定是她下的手,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
之所以一直隐而不发,只是因为被废掉的嫡长子在他心里分量不及嫡次子和继妻重要,所以他放弃了嫡长子,选择隐瞒真相而已。
第68章 医仙她爹武功天下无敌!
正如当年老靖安侯放弃自己嫡长子一样, 他如今为了家族,也能放弃自己现任妻子。
所以老靖安侯在醒来之后第一句说的就是要休妻。
继夫人听见自己丈夫这番话之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她年龄比丈夫略小几岁, 如今也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了, 曾孙都长大了,这个年纪被丈夫休妻,她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她已经不是年轻娇俏的时候了, 哭起来也不再是让男人心疼的梨花带雨,而是老泪纵横的说道:“休妻?我都这把年纪了你要休妻?你这是要逼死我啊!你休了我,要让孩子们如何在洪家立足?难不成你还指望认回那个害洪家丢了爵位的姓于的儿子吗?他无儿无女的,你难道还能指望他将洪家传承下去吗?”
继夫人表面上虽然惶恐,但实际上心底还是很有底气的。
毕竟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让她如鲠在喉忌惮不已的嫡姐生的嫡长子, 如今都是五十多岁还无子无女的老头了, 就算回来也没资格跟她的儿子争。
她那个出嫁前风光无限的嫡姐, 早早变成一个牌位,就连留下来的儿子都是无嗣。
怎么看都是她赢了!
老靖安侯艰难的支撑着身体坐起身,冷笑道:“我只说要休了你,又没说要把老二逐出洪家,老大没有子女又有什么要紧的, 让老二过继个儿子给他就是了。”反正都是他们洪家的血脉。
继夫人神色一僵, 脸色难看的说道:“可是他现在姓于不是姓洪。”
老靖安侯相当能伸能屈:“老大姓于没关系,过继过去的儿子继续姓洪就行, 实在不行让孙子继续姓洪也行。是我们洪家对不起于家, 让老大继承亲家的姓氏,也算是一种弥补。”
继夫人看着把话说得无比漂亮的老靖安侯, 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哈,你看起来一点都不介意的样子,实际上你心里介意得要死吧?只是看那家伙是国师身边的人,为了搭上国师,为了重新拿回爵位,你连自己儿子孙子不跟自己姓洪都能忍……”
继夫人终于看出了自己枕边人的真面目,老靖安侯为了家族传承还真是能忍啊,儿子孙子改姓于也不在意。
她脑海中恍惚间浮现出当年自己派人追杀继子,继子失踪之后自己丈夫的反应。
她当时因为太害怕被老靖安侯发现她的小动作,所以一直紧盯着他,生怕他查出继子的失踪与她有关。
只是当年老靖安侯查了几天就对外宣布嫡长子意外身亡了,又上疏请立她儿子为世子。
她当年光顾着高兴去了,忽视了自己丈夫的表现。
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她自以为全然忘记的记忆,却突然抹去尘埃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她终于想起来,当年丈夫是多么漫不经心的派人去调查嫡长子的下落,又是何等迫不及待的宣布嫡长子意外身亡,将一切敲成定局。
就连她娘家那边的嫡母因为想继续寻找嫡亲外孙的下落,都被她丈夫暗示她回娘家一趟解决此事。
她当时听了丈夫的暗示,只觉得她嫡母是在调查她谋害继子的证据,连忙就回家找她父亲压制嫡母。
她父亲也跟她丈夫是一样的人,很容易就在已经被意外身亡的嫡亲外孙和她那个被立为侯府世子的儿子之间选择她的儿子。
她一直洋洋得意自己的算计成功了,却不知实际上自己母子只是被丈夫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如今自然也会被丈夫在权衡利弊之后放弃掉。
继夫人也不再对老靖安侯请求不要休妻了,她知道只要给老靖安侯带去的利益不能超过于神医,那么她就不可能阻止得了老靖安侯的休妻做法。
她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就算被休妻,也绝对不能自己一个人背上所有的黑锅。
继夫人眼神一厉,冰冷的看着还靠在床上面带病容的老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