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赶到御书房的时候, 陈太后正在训斥太医:“无论如何都要把皇帝治好!”
四皇子正跪在御书房外面,面色惶恐不安。
因为皇帝正是听他说了告发三皇子的事情之后才突然晕厥的,可以说皇帝的晕厥是被他的话给气晕的。
太子看了四皇子一眼,大步走进御书房内,看向陈太后问道:“皇祖母, 父皇他怎么样了?”
陈太后此时也有点六神无主, 担心皇帝真有个什么好歹,朝堂动荡, 她这个太后也没了靠山。
此时见太子来了, 陈太后心中竟然稍觉安心,连忙说道:“太子来了, 太医说你父皇急火攻心,如果再醒不来,很可能会……”
太子眉头一皱,看向跪了一地的太医,说道:“父皇他身体一向康健,即使一时急火攻心,也不至于就到了如此地步。”
太医院院首颤颤巍巍的说道:“启禀太子殿下,陛下的身体其实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康健,微臣一直在为陛下疗养身体,其实如果好好保养的话,陛下身体还是可以康复的。但陛下没有忌口禁欲,又喜食高糖高盐之物,今日又急火攻心,突然带动了往日的病症一齐发作,才、才以至于无药可医……”
陈太后等人也听明白了太医院院首的意思,原来皇帝早就身体变虚了,只是一直瞒着其他人,暗地里调养身体。但皇帝又不遵从医嘱好好保养身体,放纵自己,导致今日被四皇子的话一气,顿时急火攻心才落得如此结果。
太子神情严肃的对太医们说道:“还请太医们尽力为父皇诊治,务必要救回父皇。”
不过他没有像陈太后那样说什么‘如果治不好皇帝就让你们全家陪葬’之类的话,让太医们心中悄悄松了口气,连忙齐声道:“臣等必定竭尽全力!”至于竭尽全力能不能把人救回来,就另说了。
太子也没非要他们一定把皇帝成功救回来,毕竟皇帝醒不过来,对他这个太子才是最有利的。
太子迅速将矛头对准了把皇帝气昏迷的四皇子,让人把跪在御书房外的四皇子叫进来审问。
四皇子觉得自己特别冤枉,他只是来告发三皇子的,谁能想到看起来生龙活虎的父皇竟然这么不经气啊?
四皇子见终于有人愿意听他喊冤了,他连忙对陈太后和太子说道:“皇祖母,太子殿下,父皇晕厥都是三皇兄害的,与我无关啊!”
四皇子表情很慌张的为自己辩解着:“父皇是因为得知三皇兄与柳才人有奸情,才被气晕过去的!”
同样赶来的三皇子正好听见了四皇子揭露了他隐藏的最大秘密,慌得膝盖一软,就地一跪,还往前滑跪了一段距离,膝盖都磨疼了,脸色苍白的喊冤:“我没有!父皇晕倒与我无关啊!”
陈太后听着四皇子和三皇子喊冤的内容之后,总算明白皇帝是怎么被气晕的了。
四皇子在御书房找皇帝告发三皇子与皇帝后宫的柳才人勾搭成奸,皇帝突然得知自己儿子与自己嫔妃有奸情,怒急攻心,引发病灶,昏厥了过去。
陈太后大为恼怒:“放肆!你们两个真是太放肆了!不孝子,两个不孝子!”
三皇子与庶母勾搭,给自己父皇戴绿帽子,简直太不孝了!而告发三皇子秽乱后宫的四皇子也是让皇帝晕厥的原因之一,陈太后同样迁怒到了四皇子身上——如果四皇子没去告发三皇子,说不定不知道此事的皇帝就不会有事了。
但陈太后最厌恶的还是三皇子,毕竟三皇子不干这种给皇帝戴绿帽的事情,四皇子也抓不到他的把柄去告发他。
被陈太后愤怒训斥的三皇子和四皇子都觉得很委屈,三皇子觉得自己虽然跟柳才人勾搭是不对的,但只要不被父皇知道,父皇不就不会晕倒了吗?这都怪把事情捅给父皇的老四;四皇子觉得自己只是好心把三哥给父皇戴绿帽子的事情告诉父皇,省得父皇蒙在鼓里,他这是一片孝心,父皇被三哥做的好事气晕了怎么能怪他告发呢?
太子在一旁看戏看得心中很欢快,不枉他特意让四皇子出面告发三皇子,果然还是坐山观虎斗更惬意。
这一切都跟他这个太子无关,气得皇帝晕厥危在旦夕的是三皇子和四皇子,跟他这个毫不知情的太子有什么关系呢?
满心都是对皇帝安危担忧不已的陈太后,对三皇子四皇子迁怒不已,直接以太后的名义把皇帝的晕厥归咎于两人身上,斥令二人回王府禁足,皇帝醒来之前不许出府。
之前因为二皇子告发大皇子勾结陈家图谋不轨,双方都吃了皇帝的一顿排骨,所以两方势力两败俱伤之后都安分了下来。
现在三皇子和四皇子又被陈太后亲口勒令禁足于王府,他们俩还与气晕皇帝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他俩也暂时被踢出局了。
剩下的六皇子七皇子等排序靠后的皇子们,一个个年龄又太年幼了,都没资格上朝,除了母家势力毫无支持者。
于是太子毫无阻碍的接手了朝政,代替皇帝监国。
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在皇帝晕厥不省人事的时候,代替皇帝监国,实乃再名正言顺不过的事情。
便是大皇子到四皇子等四位皇子不服太子,也因为自己身上的污泥还没甩干净,实在无力与名正言顺又光风霁月的太子相争,只能偃旗息鼓,眼睁睁看着太子成为监国太子。
随着皇帝一日日的昏迷,皇宫里已经开始准备皇帝的棺材了,新帝的登基大典也暗地里开始准备起来了。
越到这种时候,周熙就越要做足孝子姿态,他每日都亲手来给昏迷中的皇帝擦身喂药,几乎不假于人手,任谁见了都要夸一句他是个孝顺太子。
周熙在做完今日份的孝子表演之后,回到紫宸宫处理政务。
司源也在紫宸宫,在周熙这个太子负责监国之后,司源等朝中重臣就开始出入紫宸宫议事。
周熙刚刚跟阁老们议事开会结束,让其他人离开,只留下了司源一人。
世人皆知英国公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所以司源被周熙单独留下来一点也不足为奇。
周熙屏退左右,只有他与司源二人相对而坐。
周熙脸上难掩春风得意的笑意,对司源说道:“太医已经说他醒不过来了,我的登基大典已经开始筹备了。”
司源淡淡一笑,说道:“太子,还是让陛下清醒过来将皇位传给你,才更加名正言顺。”
周熙诧异的看着司源,问道:“你难道有什么办法……”他可不会认为与他一起合谋让皇帝变成这个样子的司源是真的想把皇帝救醒。
皇帝被救醒之后,但凡能说话,第一件事就是废掉他这个太子,绝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将皇位传给他一个外人。
司源勾唇一笑,然后提笔写了一个药方交给周熙,说道:“这个方子能够让他清醒过来,但人会呈现出严重中风的症状,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
让皇帝无知无觉的死去,那简直太便宜他了。
不得让皇帝知道,他当年的换子之举带来了怎样的好处么?
司源决定让皇帝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但意识清醒的看着被他换过来给他宝贝儿子当挡箭牌的假太子登基为帝,让他们赵家的江山改姓周。
不过司源觉得自己还是很善良的,只是暗地里让赵家江山的皇帝身体里流着周家的血,明面上皇帝的姓氏还是姓赵,好歹还是给皇家留了一份体面,没有真的亡国。
周熙看着司源写出来的那份墨迹未干的药方子,神色有些犹豫,但最终他还是伸手拿起了那份药方。
脑海中前世他和他的子女都被皇帝赐了鸩酒毒死的记忆还很清晰,被满门抄斩的英国公府他也记得,初初重生时,心中那份不甘与怨恨,这么多年来还残留在他的心头。
所以凭什么他的人生和命运要被皇帝轻易玩弄,皇帝还能一无所觉的幸福死去呢?
总要让皇帝明白,玩弄别人命运的人,就要做好被命运戏耍的准备。
周熙如今是监国太子,在皇帝基本确定醒不过来的这个时候,那些保皇党势力也纷纷向他投诚靠拢,他可以说只是差了一个皇帝名分的实权皇帝了。
周熙一声令下,自然就有太医主动背锅的将司源写的这份药方子开出来,熬给昏迷中的皇帝喝下。
第104章 假太子登基为帝!
昏迷中的皇帝终于醒了过来, 陈太后等无比希望皇帝清醒之后继续掌权的人得知这个喜讯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皇帝病床前,生怕监国太子把清醒过来的皇帝给害了。
只是让陈太后大失所望的是, 皇帝醒来了跟没醒来也没什么区别。
躺在床上老态毕现的皇帝瞪大双眼嘴里呜呜的流着口水, 一个字也说不清楚, 一个手指头都没法自由动弹。
陈太后看见皇帝这副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模样,心情如坠冰窟,对太医问道:“皇帝这是怎么了?”
太医诚惶诚恐的回答道:“启禀太后, 陛下这是中风了。”
陈太后脸色瞬间苍白了起来,中风这个词离她并不遥远,毕竟她都这么大把年纪了,曾经也被太医告知过不好好保养有中风的风险,但她作为太后有全国最好的医疗条件, 自然是可以预防中风的。
但她没想到自己还没中风, 反倒是她的皇帝儿子在晕厥之后醒来中风了。
陈太后看着自己皇帝儿子眼歪嘴斜口水直流瞪着眼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的模样, 只觉得心酸不已, 冲着太医发脾气:“你们一定要把皇帝治好,倘若治不好……”
“皇祖母何必为难太医们呢?”监国太子周熙缓缓的走进来。
皇帝醒来的消息,周熙其实才是第一个知道的,只不过他知道如果自己第一个赶到皇帝病床前,难免会被陈太后怀疑他想谋害皇帝趁机登基为帝。
所以他就等陈太后来了之后再赶过来, 既不会是皇帝醒来之后见到的第一个人, 也不会比其他皇子们来得更迟,显得他没有孝心。
周熙刚进来就听见陈太后又故技重施的威胁太医们, 他当然要保住这些向他投诚的太医们了。
周熙不徐不疾的开口道:“皇祖母, 父皇一直昏迷不醒,全靠诸位太医殚精竭虑的尽力医治才能醒来, 相信太医们会继续尽力的为父皇治疗的。皇祖母何必对太医们过于严苛呢?”
陈太后对周熙的话很不满,她贵为太后,威胁太医几句怎么了?用得着太子在这里内涵她不够宽容吗?
但想到皇帝现在中风了,连话都说不出来,掌权的是周熙这个太子,日后大皇子和陈嫔还有陈家全都要仰仗着太子的鼻息过日子,陈太后就只能忍了,说道:“既然太子都为他们求情了,哀家自然也不会不近人情。”她看了一眼跪了一地的太医们,“你们起来吧,尽力为皇帝医治,治好了皇帝哀家重重有赏!”
太医们纷纷谢恩,不过对陈太后许诺的重重有赏,他们谁也没放在心上,因为皇帝这种严重中风几乎是没有治好的可能性,他们心中感激的人只有为他们说话的太子。
太医们现在算是看清了如今的局势,对于皇帝的病,他们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估计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反倒是可能开罪太子。但如果就这样维持现状,有太子护着,陈太后奈何不了他们。
所以太医们给皇帝出治疗方案,全都是最保守的治疗方案,保证给皇帝吊着命,但要想治好皇帝的中风之症,这种保守方案是绝对做不到的。
不过陈太后不懂医理,只能任由太医们去治,太医们对着掌握着自己生杀大权的贵人们也自有一套忽悠话术,把太后忽悠得以为他们真的在尽力为皇帝医治。
太医们出去商量治疗方案去了,皇帝病床前就只剩下陈太后和太子周熙两人。
皇帝有点歪的双眼瞪得像铜铃一样,死死的瞪着周熙,嘴里不停的发出模糊的‘呜啊呜啊’的声音,陈太后疑惑的问道:“皇帝是想说什么吗?”
陈太后发现皇帝是瞪着太子的,于是狐疑的看向太子:“太子,你父皇好像是有话要跟你说?”
周熙面带恰到好处的担忧与关心的俯身握住皇帝颤抖的手,问道:“父皇想对儿臣说什么?”
“啊啊啊……”皇帝只能发出各种意味不明的语气词,根本说不清楚话。
周熙故意猜测道:“父皇是想叮嘱儿臣好好顾全朝政吗?父皇放心,儿臣代父皇监国,有英国公等朝中重臣辅佐,儿臣在朝政上还算得心应手,如今天下承平,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皇帝虽然动弹不得也说不清楚话,但他耳朵是好的,可以听见周熙说的内容,当他听见周熙说自己已经代替他监国,手握朝政大权之后,皇帝就更急了。
太子是个假太子,根本不是朕的亲生儿子,他怎么能监国呢?
但皇帝越急,他就越说不清楚,甚至最后连‘啊啊啊’都发不出来了,只能含糊的流着口水,眼睛死死的瞪着周熙。
可是他那歪掉的双眼,看谁都像瞪视不满,就算是他的亲娘陈太后也没法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他想说的话。
即使陈太后猜到皇帝是对太子有所不满又能如何呢?陈太后顶多也就以为皇帝在愤恨自己躺在病床上说不了话动不了身,太子却年富力强即将对自己取而代之,所以皇帝对太子不满。
但皇帝身体中风了,这个样子根本没法打理朝政大事,太子作为国之储君监国乃至之后的登基为帝,都是名正言顺的。
陈太后就算猜到皇帝对太子不满,在皇帝没法开口废掉太子的情况下,也不敢把这种话堂而皇之的宣之于口,以免开罪太子,波及陈家。
作为同样知道自己身世真相的太子周熙,他当然清楚皇帝瞪着死鱼眼看着自己究竟是在着急什么,他偏要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故意曲解皇帝着急的意思,表面上是宽慰皇帝实际上是刺激皇帝的说道:“父皇请放心,儿臣一定不会辜负父皇多年教导,会好好将我们家的江山治理好的。几位皇兄皇弟也都安好,父皇放心。三皇兄和四皇兄虽然处事不当导致父皇晕厥,但他们毕竟是儿臣的亲兄长,儿臣实在不忍对兄长太过苛刻,而且儿臣也觉得父皇如此慈父,也定然不忍心对两位皇兄太过严惩,所以儿臣就只是命两位皇兄在府上闭门思过三个月……”
皇帝简直要被周熙这番话给气吐血了。
什么‘我们家的江山’?这是他们赵家江山,你一个姓周的野种凭什么继承他们赵氏江山?
还有老三那个不孝子,都敢给朕戴绿帽子了,朕对他哪有什么慈父之心?赶紧把人褫夺爵位然后圈禁啊!仅仅只是闭门思过?还只是思过三个月期限?谁要你这个野种这么心慈手软的?
皇帝想到自己的江山要被自己换过来的野种继承,给自己戴绿帽子把自己气中风的混账不孝子只是闭门思过三个月就能出来,他几乎要被周熙气得从床上仰卧起坐了。
但可惜皇帝再如何生气,也扛不住自己身体条件不支持,他连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连舌头都没法乖乖听话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皇帝的心情别提有多绝望了,难道他的余生就要这么躺在床上不能动也不能说话,眼睁睁的看着自家江山被一个外人继承吗?
他万分后悔自己当年的换子行为,他怎么就那么手贱呢?为什么要换儿子啊?这下好了,玩脱了,他还没来得及揭穿假太子的身世,还没来得及让他的真正儿子周靖认祖归宗,他就猝不及防的倒下了。
现在除了他本人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真相,当年经手此事知道真相的人,都被他陆续灭口了。
如今他想揭穿假太子的身世,也没办法开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熙这个假太子在自己病床前装孝子,看着太医院所有太医在确诊他好不了之后,宗室亲王朝中重臣齐刷刷的在他病床前请示让假太子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