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从他们家里拿出了柿饼。
去年冬天从山里摘的柿子,用麻绳一个一个串在一起,一整串的挂在吹风下雪的地方,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日晒,柿子里水分蒸发,逐渐干扁。
颜色从最开始的橙色变成了土黄色,但是一撕开坚韧的外皮,柿饼里面晒干之后的果肉,是亮晶晶,如同蜜糖一样,还会爆浆。【配图】
吃柿饼的时候,不仅能吃到外层的口感,还能吃到软绵流心的甜蜜。
这些柿饼是吕村长家里最好的东西,只是一般客人都不拿出来,只招待贵客。
满崽子看到柿饼之后,吧唧吧唧嘴巴里水果糖的甜味,眼睛直勾勾盯着桌子上的柿饼,趁着大人不注意,想要偷偷摸摸伸手去拿。
吕村长一瞧见,立马伸手打了一下满崽子。
往常最疼爱孙子的他,语气严厉的训斥道,“这些不是给你吃的,是给楚大夫的!走走走,去一边玩,别打扰楚大夫给大家伙儿看病。”
先前的时候,因为对楚月的怀疑,也是对满崽子的太过担心,吕村长对着楚月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
他毕竟是一村之长,拉不脸面道歉,只能用这种实际行动对楚月表示感谢,以及尊重。
楚月知道农户家里有些好东西不容易,她没吃那些柿饼,只是跟吕村长讨了一杯热茶,然后拿出量血压的医疗工具,开始了这一天的忙碌。
“楚大夫,我总是头痛,耳朵也听不清楚……”
“楚大夫,我这把老骨头了,一到下雨天膝盖就疼得厉害,连路都走不了……”
“楚大夫,我家男人这个胳膊,你给看看,这里怎么有个鼓包……”
“楚大夫……”“楚大夫……”
一眨眼间,“楚大夫”三个字已经成了整个村子里最热门的词汇。
楚月一边参考郝军医给的工作笔记,一边检查每个病人的实际病情,给予实际有用的治疗方案。
是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她一般直接给药,或者西医治疗的方法,年轻人免疫力好,对西医接受程度高,只要按照处方吃药就行了。
如果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是几十年的顽疾,哪怕是楚月也没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只能是多强身健体。
所以楚月写了不少对症下药的中药方子,让他们买中药煎着吃。
病人一个接着一个,队伍一直排着队,好像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来了一样,楚月连喘一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中午吃饭的时候都不得空闲。
吕村长建议楚月休息,还让她在他们家里吃饭,“楚大夫,你是我们老吕家的大恩人,更是我们整个村子的大恩人!赶紧休息休息吃饭 。热菜热饭都做好了,希望你不要嫌弃。”
楚月倒不是嫌弃,她再艰苦的环境都经历过。
只是她这次的身份是跟着宋红梅一起出来的,她们都算是组织的人,组织上有规定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村子普遍条件不好,楚月中午吃了这一口饭,说不定她吃掉的是其他人的口粮,有人必须饿肚子。
楚月拒绝了吕村长的好意,并说道,“村民们都在饿着肚子排队,不能让他们等太久,我先把大家伙看完了再说。”
她也不跟吕村长多推搡,说完了话就低头写药方子,询问病人的病情,从始至终都没停下来过。
吕村长揉揉眼睛,眼角有些酸涩,就没见过这么能吃苦的年轻姑娘。
第135章 秘密神器——六婆辣椒面
之后,又是好长一段时间。
楚月这边的病人逐渐接近尾声,宋红梅和李卫国、薛占林也从田间回来了,三人身上全都沾了一身泥土,衣服和裤子都脏了,眉头皱着,看来这次田间调查的情况并不理想。
眼下是初春,如果初春播种的情况不好,这一整年都会变得困难。
所以三人神情凝重,一边走一边交谈,来到楚月身边之后没打断楚月的工作,每个人找了一把凳子坐下,一边讨论一边记录笔记。
楚月这边只剩下最后一个病人了,是个八十来岁头发花白的老奶奶。
老奶奶身形有些佝偻,挺不直的后背,但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气色特别好,一点也不像是八十岁的老年人。
她这次来,不是来看病的,就是饶有兴趣的盯着楚月看,乐呵呵的说道。
“我听那些老伙计说,村子里来个当大夫的女娃娃。我活了八十岁,还没见过女娃娃能给人看病的。”
“奶奶,你现在见到了?”
楚月笑着,任由对方打量 。
老奶奶点点头,“见到了见到了,还真是女娃娃,漂亮的女娃娃。真好啊,真是太好了……姑娘,你成亲了吗?奶奶家里有个孙子,长得又高又大,下地一个人能干是那个人的活,你们两特别合适。”
哟——这还是给她家孙子来找孙媳妇的老奶奶。
“奶奶,我不仅成亲了,连孩子都有了。”楚月拒绝了老奶奶的热心肠,“您既然来了,不如我给你把个脉,你把手给我——”
老奶奶让楚月给她把脉,一直盯着楚月扼腕摇头,“是我那个孙子没福气,讨不到你这么好的姑娘, 能娶你的人一定是上辈子积德,所以这辈子才有这样的福气。”
楚月心想,可不是陆战凛上辈子积德,才能在这辈子遇见她。
几分钟后,被楚月诊断为无病无痛,身体特别好,想干啥干啥,想吃啥就吃啥的老奶奶,拖着小步子慢悠悠的走了。
楚月一连忙了几个小时,可算是能长长呼出一口气,检查这些病人不仅要医术,还要会聊天,费脑子,还费口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红梅在一旁忙招呼道,“阿月,辛苦你了。东西先放着别收拾了,过来吃饭吧。“
“好的,宋大姐。”
所谓吃饭,是宋红梅带来的干粮,无非就是馒头和窝窝头,还有饭盒里的咸菜,简单方便还顶饿。
宋红梅一直清贫艰苦,李卫国和薛占林跟着宋红梅久了,也都习惯了 。
馒头冷了就用火烤烤,要是噎着了就喝点水,总归是能咽下去的,只要能吃饱肚子什么都行。
楚月看着他们简陋的伙食,倒是愣了愣。
李卫国以为楚月是不好意思,拿着一个馒头塞给她,“楚同志,你赶紧吃,这都已经过了饭点了,你要是再不吃,都要被我和薛占林吃光了。”
薛占林立马反驳,“你少拉我下水,明明是你吃得最多。”
李卫国国字脸憨憨的,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不反驳。
楚月在红梅身旁问道,“你们一直都吃这些东西吗?”
薛占林抢先说,“对,就吃这些,一人两个馒头一个窝窝头的配额,带多了不方便上路。如果运气好,挖到土豆和番薯,可以用来烤着吃,算是加餐了。”
李卫国跟着附和,“用柴火烤番薯,可香了,特别好吃。”
楚月看着这两个人皱了皱眉,他们知道挖土豆和番薯吃,怎么就不知道找些其他什么东西吃呢?
西南山林里是物资最丰富的地区,春夏秋冬有各样的宝藏,他们竟然天天啃馒头,怎么都不知道改善伙食的?
楚月起身,“你们等我一下。”
她翻了随身的布背包,从背包里拿出早上赶路休息时候挖的野菜,还有野菌子。
野菜有脆嫩又翠绿的豌豆尖 ,她把豌豆尖洗干净放搪瓷杯里,再倒上热水,稍稍烫个一分钟,再捞出来就能吃了。
豌豆尖就是要生嫩脆口的最好吃。
野菌子把根部带泥土的切掉,然后洗干净,插上一根树枝,把野菌子往火上一烤,不一会儿后香味,散发出来了。
从野菌子里冒出咕叽咕叽的汁水,再烤上一会儿 ,微微收缩焦脆,越来越香。
就在这个时候,楚月摸摸口袋,拿出了一个秘密神器——六婆辣椒面。
她把红彤彤的辣椒面洒在香喷喷的野菌子上,两者接触迸发出更诱人的香味。
宋红梅看着楚月一系列的动作后,眸色惊讶。
李卫国和薛占林拿着手里的馒头,突然觉得不香了 ,馒头也不吃了,就看着楚月忙碌。
楚月把白面馒头掰开 ,往中间夹上烤好的野菌子,伴随着六婆辣椒面的香辣味道,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幸福感满满。
原本简陋的午餐,在楚月的三两下之下 ,迸发出丰富多彩的滋味。
好香,好吃啊!
楚月把其他几个野菌子递给宋红梅三人,“我的野菌子还有,你们也试试,还有这个豌豆尖,都可以吃,就当是加餐了。大家伙儿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李卫国和薛占林大大的咽了一口口水,“楚同志,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他们学着楚月刚才的动作,烤野菌子,撒六婆辣椒面,再往馒头中间一夹。
这一口吃下去——
“好吃!”
“这好吃!”
“野菌子也太香了,香得我舌头都要掉了了!”
李卫国和薛占林两人大呼小叫了起来,那叫一个兴奋。
楚月说道,“现在刚开春,野菌子还不多,等再过一个月,山里都会是野菌子,到时候我们找牛肝菌夹着吃,就跟吃肉一样。
“对对地,我吃过这个叫牛肝菌的,特别好吃。就是平时都是在家里炒菜吃,就是没想到还能烤着吃。”
“还是楚同志最聪明!”
楚月另外还烤了野菌子,撒上干料,递给宋红梅,“宋大姐,你也尝尝。”
宋红梅半信半疑的吃了一口,眼眸不敢置信瞪大了。
只是小小的一点改变,多一点点调味料,整个馒头的味道都变得不一样了。
就像是楚月的出现,带给他们这个小团队,无与伦比的力量。
第170章 这种症状是鸡瘟!【加更】
吃了有史以来最香喷喷的一顿午餐,那叫一个满足,周卫国和薛占林都想跟着楚月一起去山路上挖野菌子了。
宋红梅和吕村长沟通了今天的调查工作,督促他多带领村民们搞劳动,约定了后续在来访的时间,今天的任务接近尾声。
楚月特意看了一眼时间,又算了算回去的路程,只要山路上走得快一点,还是能赶上去接陆元宝放学的时间。
她先前挖野菌子和野菜的时候,放了不少在随身空间里,今天晚上回去之后,可以给陆元宝做腊肉炒菌子吃,陆元宝晚上肯定要多吃一碗白米饭。
但是,一切计划都赶不上变化。
楚月背着空了一些的医药箱,随着宋红梅三人从村子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