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蘅心动了,小塘距离她家有点远,她回来后活动范围就没去过那边,再加上刚回来大伯娘家就特意买了鱼给她吃,那明显是养殖鱼,残留的奇怪味道全被她尝出来,硬着头皮吃了半条,就完全不去想吃鱼了,但现在情况不同,她灵力增加,可以布施灵雨了,而且小塘那边的鱼肯定不是养殖的,忙说:“那我等会儿去看看!”
网子要是堵不着,她可以直接抓鱼!
回家用带灵气的水养一天,土腥味肯定能去掉大半,味道也能变好。
这样一想,姜蘅也坐不住,便直接说:“大伯,伯娘,我来是公司那边打了款,这钱我怎么给你们呀?”
两人都一愣,虽然之前听姜蘅说过这个月就能还上,却没想到钱来得这么快,反而有些迟疑,沈丽担心道:“这钱还了你还有钱用不?”
姜国夏跟着道:“对,咱们也不是很急,你小明哥结婚还有好几个月呢。”
姜蘅失笑:“有的,而且等雨停了我还能去卖蘑菇,收入还是很稳定的,所以大伯娘你去拿银行卡还是我直接打给小明哥?”
话都说到这了,两人也没再推辞,直接说:“你打给你小明哥吧,银行卡我俩也不会弄。”
姜蘅点头,先给姜安明打了个电话,得知来意,姜安明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强调不用着急,反倒姜蘅很干脆:“哥,你就别客气了,我钱都准备好了,拿回去也没用,行了,我挂了,直接发你微信上呀,等会儿我要去抓鱼,赶时间呢。”
姜安明:“……”
这妹妹怎么一段时间不联系,性子都强硬了几分?
明明记忆里还挺沉默寡言的?
“行吧行吧。”姜安明无奈松口:“你抓鱼小心点啊。”
“嗯嗯。”姜蘅挂了电话,找到他微信,将两万块转账过去,那边直接点击接收了,欠款还完,姜蘅也轻松了不少,只剩下大伯娘家的五万,不出意外这个月底也能搞定,她便火急火燎道:“我先去抓鱼了,大伯,伯娘,鱼不够吃就我那拿呀。”
沈丽心里也落下一颗大石,笑得更加开心:“诶,你这还没抓就说大话?”
姜蘅笑嘻嘻冲进雨里,丢下一句:“我很会抓鱼的!”
人就跑没影了。
姜蘅回一趟家,拿了一个塑料桶和渔网,渔网有点破旧,将就着也能用,她快步赶过去,希望小塘那边没人,不然她还得换道。
这一过去,发现真的没人。
村子里人本就不多,种地的人更少,估计暂时只有她大堂伯发现了,因为昨天的大雨和今天几乎没停歇的小雨中雨,水平面上升了好多,塘连通着田里有个水泥管子,之前之前大多是用泥巴堵着,这会儿早已被重开,哗啦啦的往外冒水,声音还挺响亮。
姜蘅迅速将渔网用绳子绑在出口这里,所有的水都要从里面过一道,里面的鱼自然也被拦在渔网里,不过片刻,姜蘅就发现渔网里多了好几条半大的鱼。
太小了。
姜蘅有点点嫌弃,主要是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干脆一手打伞,另一手掐出一个灵雨决,小范围的灵雨一直落在出水口附近的范围,几乎没两秒,周遭水面开始翻涌,一条条个头颇大的鱼冒出来,想要占有落在水里的灵雨。
然后一个不小心……被水流裹挟着通过水泥管道,直挺挺落入她的渔网里。
灵雨决施展不过十秒钟,姜蘅就立马收手了。
这回不是灵力用尽,而是爆网了!
作者有话说:
----------------------
第15章 没买到?
绑在水泥管上的渔网都快被沉甸甸的鱼给压得脱离管道了。
姜蘅不敢耽搁,快步过去,将网子里的鱼转移到水桶里,顺手又挑出一些小的鱼丢回水塘,还特意丢得远了一点,免得这群小鱼又倒霉的被水流裹挟冲出去。
等雨停了,被冲到田里的鱼是活不了多久。
而这一下,姜蘅的水桶也有个七分满,她拿的本就是大桶,入手更是沉,少说有个五十斤,这下好了,不是苦恼怎么吃了,而是这么多鱼,吃得完吗?
回到家,姜蘅身上也差不多湿透了,还好可以用除尘诀,眨眼又是个干干净净的清爽姑娘,穿出去沾了一堆泥水的鞋子也重新变得白净,除了因为穿久了显得有些旧,看不出一点刚沾染泥土的痕迹。
除尘诀真的好用!
又找了个不用的大盆,倒上水,将桶里的鱼都倒进去,一个盆还装不完,分了两个,全都放到后院,再放一点带灵气的水进去,本就活力十足的鱼全都翻腾起来了。
这些鱼个头都是两三斤的,最小的鲫鱼也有个差不多一斤的样子,在野生鱼里算是个头挺大的。
翻滚的力道也大,直接溅了她一身的水花。
姜蘅瞪眼,都想直接都给一刀送上餐桌算了,但还是忍住了,先养养,味道更好,于是精挑细选了条小的鲫鱼去厨房,本想给大伯娘打个电话让她过来吃,但这会儿雨还挺大的,就放弃了,回头直接送一条鱼过去,大伯娘手艺也是不错的。
想着,先去蒸饭。
米饭弄好了,就开始处理鱼。
手心一柄水刃出现,轻松破开鱼肚,掏出内脏,又去掉鱼鳞,尾巴多余的地方也砍掉,将整条鱼处理得干干净净,姜蘅才点火烧油,她打算做鱼汤,鱼也要先煎到两面金黄,因此迅速捏着鱼尾巴将鱼放进去。
还不算很热的油遇到鱼,立马滋滋滋的冒出声响。
上半截要多煎一会儿,两面都金黄了,就可以放葱姜蒜,姜蘅不追求奶白,也就没放荷包蛋,倒了水,又去处理蘑菇,蘑菇撕成一块一小块,洗干净后刚好水也开了,将蘑菇丢进去,再加点盐、一点点料酒、几滴白醋,胡椒粉,等着煮好就行。
姜蘅厨艺算不上太好,但按照教程,再加上食材足够好,还是很能做得好吃的。
比如此时。
鲫鱼是纯野生的,葱姜蒜都是她自己直接用灵力催生出来的、蘑菇也是带灵气的,随便煮个蘑菇鱼汤,那香味遍布整个屋子,鲜得人脑子里不停的回忆此生最美味的鱼汤。
等待中途,姜蘅又迅速做了份蚝油生菜。
蒜末在油里爆香,加了盐、耗油、酱油等调料,搅拌后淋在过了水的生菜上,立即将嫩绿的生菜染上一抹褐色。
这顿饭用时很快,前后不过半个小时就搞定了。
电饭煲的米饭都还没熟。
姜蘅先给自己成了一碗鱼汤,鱼汤颜色没那么白,有些偏黄,上面还漂浮着些许油花,有点过烫了,姜蘅手心凝出一阵冰霜,不到三十秒冰霜融化,原本滚烫的鱼汤也降了一点温度,还是热乎的,却不那么烫了。
直接抿一口,微咸的鲜美热汤从舌尖划过,一路来到胃里,空气里的凉意都仿佛瞬间被驱逐,只余下满足的熨帖。
真好喝!!!
真的是食材越好,做出来的菜也越发美味!
——
“我就不该节省那点钱!这食材不对,一模一样的步骤,居然做出来味道差这么多?!”
县城的一处居民家里,负责买菜的老头看着面前,同样的一份炸蘑菇,品尝一口后,发出后悔的叹息。
负责做饭的老太也愁得想掉头发,再一看自家老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多买点呢?!我都跟你说了,蘑菇多买点,吃不完就烘干也行,晒干也行,反正不会浪费,结果现在好了?”
老头心虚又努力辩解:“这蘑菇也太贵了,你孙子爱吃的那几个,最便宜的都要七十块一斤!这谁舍得啊?我这不是想着骑驴找马,没准超市里能有更便宜的野生蘑菇呀。”
老太冷笑:“你就是舍不得钱!这边超市啥时候有卖这么好的野生蘑菇?等明年去吧!”
老头努力反击:“那要不是你中午把蘑菇都做光了,至于现在这样吗?!”
老太更大声:"……还不是你说天气冷,想喝点蘑菇汤暖暖?!"
老头:“…………”
两人互怼了一阵,又齐刷刷捂着脑袋。
不就是蘑菇,本来没什么大不了。
奈何今天情况特殊,昨天大雨,去接孙子回来时打了伞,孙子还全身都淋湿了,今天一看还下雨,就死活闹着不想去上学,两老人都对上学很重视,哪怕是小学二年级,于是想尽办法的哄孩子,直到想到一个法子——
答应等他回来就给他炸蘑菇。
前几天老头去买菜,碰到个卖蘑菇的小姑娘,那蘑菇闻着挺香的,想着自家孙子刚好闹着要吃炸蘑菇,刚好超市的蘑菇看着都水唧唧的,他有些嫌弃,于是出来后就试着买了一点这个贵的蘑菇。
这一炸,不得了了。
孙子直接爱上了,每一餐都要吃。
奈何孩子爸妈不让他吃太多油炸食品,尤其孩子身上肉有些多了,于是在几番拉扯下,基本隔一天可以吃一次,昨天刚吃了,今天本来是没有的,为了哄孩子许诺下去。
哪知中午时,老头随口说想喝蘑菇汤。
好吧,实际上是他们俩老也爱吃,这蘑菇贵是贵,但不得不说真的划得来,怎么做都好吃。
平时随意打个汤,鲜得不行。
除此之外,他们每天吃一点,都感觉浑身轻松,人老了,就算努力养好身体,各种身体机能下降也是没办法否认的,吃了这些蘑菇,都有种吃之前儿媳妇买回来的冬虫夏草这种好东西的感觉,当然感觉没那么强烈,只是呼吸啊、走路啊、甚至睡觉都更舒坦。
两人觉得野生蘑菇卖这么贵,也是有道理的,只是知道归知道,节俭了一辈子的老头也舍不得花个大几百买一堆慢慢吃,于是每次他都只买个几十块钱的,吃一两顿就差不多了,第二天再买。
结果一场雨,也是他们嘴馋了那么一下下,中午用剩下的蘑菇做蘑菇汤,然后等要做晚饭时,发现家里蘑菇断顿了!
老头打着伞特意去超市买了蘑菇,想着糊弄一下,老太也尽量还原之前的炸蘑菇做法,甚至比之前炸得更好了,鸡蛋面糊糊都弄得更加均匀,炸过之后,金黄油亮。
奈何光是闻着香味就显露出差别,更别说尝一口,两人都沉默了。
以前觉得还行的蘑菇,这会儿吃起来,就感觉……寡淡、难吃,尤其跟中午才吃的美味相比,简直就像是在嚼一个已经没味道的口香糖。
大魔王要放学了,这要是闹起来……
想想就头疼得不行。
眼看时间临近,老太太看了眼窗外,一锤定音:“你先去那边广场看一下摊主来了没,这会儿都没什么雨了,没准老板来了,到时候多买点,我去接孙子。”
老头点头:“行!”
——
老头赶紧去搭公交。
确实雨停了,等他下公交时,太阳还出来了那么几秒钟,照在身上,还挺热乎的。
这么好的天气,老板应该来了吧?!
然而等他到了允许摆摊的位置,心却凉了。
寿司摊在、炸串摊在、臭豆腐摊也在,唯独那个开着三轮车卖蘑菇的摊位没有。
此时旁边也有人过来,发出同样的惊呼:“卖蘑菇的小姐姐还没来吗?!”
“不都是五点半左右在这摆摊吗?”
一辆公交车上下来的几人,好像都是为了蘑菇,不约而同聚集在这里,看着空空如也的位置,发出叹气。
宋茗一边卖寿司,一边竖着耳朵听,闻言立马高声帮忙解释:“今天下雨,老板没去摘蘑菇,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就去摘。”
至于摘了……来不来,那也得看下不下雨。
当然这话就不说了,怕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