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吃螃蟹啦~
这个视频后半截, 就是花海拍摄。
以超美的情侣出片作为结尾,在最后,叶桐和乔裕两人再次出镜,强调了这边欢迎大家旅游, 但因为地方偏僻, 又是村子里, 环境很不好, 姜老板的私人农场也不会开放, 因此过来的朋友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除了姜家小店的食物、和还不错的风景, 没有其他太多的体验感。
一些关键词还特意加粗标记, 让看的人能够印象深刻。
最后两人挥手再见, 又一行字冒出来:[别急, 还有下期哦~]
姜蘅笑了下,下期不出意外就是帮忙摘西瓜、收西瓜、打包这些了。
再就是兽医来个母羊检查身体,顺便将这里所有牲畜家禽都检查了一遍的事情。
当时兽医就一个劲儿夸姜蘅养得好。
那些大羊, 本身就有历年来的检查资料, 来到姜蘅这边小半年,已经成年好久,体型居然比原先大了不少,尤其体重, 最少的一只都涨了十五斤, 最多的涨了二十二斤。
能涨这么多,主要是它们在原先的地区不太适应, 生活状态不太好,姜蘅这里草叶肥美,吃的还是带灵气的, 能进一步滋养身体,生活环境也适应了,又一天到晚漫山遍野的跑,吃得多,身体状况自然越发好了。
小羊变化更加明显。
刚来的小羊,兽医也来看过,当时明显有些瘦弱,但被这么精心养了四个月,现在都半岁左右,三只小公羊体重已经达到了四十公斤,个头和精气神也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像是补足营养后,一切发育完美的结果。
除了羊,小猪仔也是,到现在满打满算五个月的时间,体重已经到了三十八公斤,比起普通家猪来说低了很多,但按照两头乌的生长速度,已经是半岁左右能达到的体重。
这还不是单纯育肥后的结果,而是散养,这些猪的肌肉率都比普通猪高,因此体重增加更加让人惊喜。
尤其这些猪平时吃的都是好东西,猪窝一天两次打理,身上没什么味。
兽医当时就想预定一批肉,觉得这肉质等到年底出栏,肯定好吃。
可惜话说到一半,想到姜蘅家的这些蔬菜价格,又放弃了。
叶桐和乔裕两人在一旁拍摄时,姜蘅都听见他们咽口水的声音了。
不过下期他们没立马发,估计要等几天。
光是这个视频里的内容,就足够发酵一段时间。
姜蘅点进去时,这个视频点赞量已经到了八万,这才是中午刚出去的结果,这一波带来的流量估计会比她想象中还要多很多。
接下来国庆假期的人流量,怕是要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当天下午和晚上,姜蘅就一直听见村子里有人来的动静,大黑这几只狗狗回到各自家里,汪汪声不时响起,光是村子里来的各家亲戚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
国庆当天,姜蘅一觉起来,就感觉村子堪比过年那样热闹。
她这还好,村子里区别就明显了。
之前安安静静,偶尔一声,动静就很大了。
现在则是一直能听到打招呼的声音:“哎,磊子你也回来了?”
“啧,一大早吃什么好东西呢?这么香?”
“我妈昨天去小蘅家买了点,今早就做了鸡蛋面,这鸡蛋煎成糖心的,可好吃了,你家没买?”
“买了,不过早上吃的饺子,我妈之前包的,就等着我们回来,中午再吃别的。”
“那真可惜了,这鸡蛋是真的香,不知道咋养的,我妈说我要是喜欢,她去买几受精蛋孵了养,就怕到时候也不是一个味……”
“那是肯定的,没点秘诀,咋可能卖这么贵?”
“……”
就着这样的背景音,姜蘅给自己煮了一碗粥。
其实是电饭煲定时的。
为了节省时间。
毕竟国庆,她给陈阿英他们也都放假了,地里的活还好,这些植物坚强着,又有灵雨不时滋润,几天不管也没事,但牲畜就不是了,它们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在爱干净上,还是不太行。
没人打理,那是一天就能乱糟糟,两天就没法看了。
白粥就着不同种类的蘑菇酱、酸黄瓜吃,也变得极其美味。
酸黄瓜是宋茗的新品。
现在她那边的客流量已经非常稳定,靠着蘑菇酱,成功杀出一条路,但八月底,新鲜蘑菇就没了,纵然她提前准备了好多蘑菇,在蘑菇酱的热销下,依旧在九月上旬,全部卖空。
都体会过姜蘅家食材的美味,也体会过这种客人络绎不绝的售卖氛围,再回去卖寿司,她就有些不愿意。
好在这个时候,灵活的脑子依旧为她找出一条路了。
酸黄瓜、番茄酱!
姜蘅家别的不多,但黄瓜和番茄的量还是不少的,做成酸黄瓜和番茄酱,成本上去了,价格也上去了,依旧卖得不错。
她此刻吃的就是宋茗让姜芃带的新品试吃,一瓶酸黄瓜。
之前一直有各种食物,也有时间给自己做吃的,直到现在姜蘅才第二次吃酸黄瓜,经过一个月的存放,味道更足了,保留了黄瓜的脆爽,同时又增添了咸、酸、甜三种味道。
在这方面,宋茗是有点天赋的,不管是各种蘑菇酱、辣椒酱、还是酸黄瓜都做得很好。
因此哪怕此时,姜蘅随便煮点吃,这顿早餐也吃得十分愉快。
她吃的时候,电饭煲又在煮猫猫狗狗们的饭。
等吃完了,立即给毛绒绒安排上。
忙碌的早餐忙完,姜蘅又出发去牲畜那边,先将鸡鸭、猪羊都放出去,狗狗们还在吃,这些家伙就让它们自己在领地里活动,菜地都有阵法,不会被损害。
再捡个蛋。
今天不知道母鸡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下蛋的个数到了四十五个!
大丰收呀!
拎着篮子回去,毛绒绒们也刚好吃完,见她回来,开心的叫唤:“汪汪汪~”
“喵呜~”
姜蘅将篮子在它们面前展示:“看,今天大丰收,母鸡们可真努力呀。”
“汪!”
虽然有点听不懂,但都很高兴。
姜蘅挨个揉揉,然后宣布:“好了,阿狸你去看门,焦糖、布丁、边边、哈士奇你们将它们赶去山上玩吧~”
“汪!”
“汪汪汪!”
“喵~”
狗狗们领命欢快跑了。
姜蘅也拿着扫把去打扫卫生。
打扫完了,顺手给这边来了个除尘诀,将四个屋子前前后后都打理得干干净净。
忙完这些,时间也到了九点出头。
姜蘅开着三轮车出去,就见好几个人结伴过来,见她要走,忙说:“小蘅等一下,我们想买点菜。”
姜蘅停下,解释:“我现在就是去摘菜的,今天大家休息,只能我自己去摘,要买菜的话估计得十点钟。”
几人立马停下脚步:“行,那你忙去。”
其中一人热情道:“要帮忙吗?免费的。”
姜蘅失笑:“不用,我一个人忙得过来。”
他们也不强求,提醒道:“村里来了好多各家的亲戚,你估计要多准备点咯,都是冲着你来的。”
“好,一定多准备。”姜蘅挥挥手,骑着车走远。
这条路被压过很多次,杂草依旧茂盛,但一些田埂的地方倒是被推平了,三轮车虽然有点颠簸,但还算好通过,姜蘅先去摘蔬菜,草莓早就没了,现在的水果只有西瓜,西瓜太占位置,而且价格贵,一个约莫两百块,就放在最后。
先摘的还是西红柿和黄瓜。
这俩做菜无敌了。
尤其西红柿,凉拌、炒鸡蛋、做汤、炖肉,都完美。
黄瓜适合下酒。
过节肯定少不了酒。
其次就是生菜,这个相对便宜,买的人一直很多,菠菜数量可以少一点,这个菜村子里大部分老人都种了的。
小香葱一直是很受欢迎的调味料,也可以采个十几斤左右。
蔬菜结束,姜蘅将车子开到二号水塘附近,拎着桶和渔网下去。
这边有摄像头,虽然摄像头没人看着,但也是联网的,因此她还是装模作样的捞了一下,水面一阵涌动,渔网捞起来时,便装了沉甸甸的一大篓子。
几十条各种品类的淡水鱼全冒出来了。
二号、三号水塘都扩大了,占地面积都不小,因此能养的水产数量也多,鱼又是最好养的,对她来说,维持好这边生态环境,基本不会有大问题,经过四个月的时间,鱼的个头也都跟上来了,一个个看着就肥美。
就这么一网,已经装满了一大桶。
小心的将桶放在三轮车中间,姜蘅开着三轮车又去一趟一号水塘。
小龙虾是不指望了,还有螃蟹呀!
这边水草丰富,又没有其他吃草的鱼来抢食,螃蟹的生存环境很不错,还没到最肥美的时候,但也可以上餐桌了。
螃蟹考虑到价格和村里人可能不太爱吃,姜蘅就没捞多少,只捞了半网凑到半桶,将一些个头小点的丢出去,剩下的个头都差不多公蟹四两、母蟹三两半,公母各一半。
此时三轮车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了,又去了西瓜地,找了几颗个头成熟度都不错的西瓜放她脚边的筐子里。
时间也接近十点,姜蘅赶紧回去。
——
这一回家门口的人比昨天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