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蜂群有了分蜂的行为,因为已经有预兆,姜蘅这回不着急,特意在网上买了两个豪华大蜂箱,将老蜂王接到新的蜂箱里,原先巢穴的新蜂王估计也才出房,今天时机合适,找到合适的雄峰进行婚飞了。
他们看见时,婚飞已经是尾声。
没一会儿,双方分开,新蜂王摇摇晃晃往另一边的巢穴去,接下来除非它也要分蜂,否则不会再出巢穴,再就是不停的产卵,扩大种群,采蜜。
那边也有人看出来,帮忙解释:“这是新蜂王在婚飞,不是打架……”
“啊?是婚飞吗?哈哈哈哈,笑死,当成打架了……”
“这都被咱们碰到了!婚飞!我们运气好好呀!”
“还以为在打架没拍到,好可惜哦~”
“我拍到了,你们想要再看,可以关注一下我的视频号,我经常在账号上发一些自己拍到的野生动物呢。”
“好啊好啊……”
那边和谐一片,姜蘅也放心了,收拾收拾出门采摘。
今天来了这么多游客,对食材的需求量肯定更多。
她一个孤零零的老板,只能加班赚钱了!
*
另一边
张家村。
热心网友小张,张水黑着脸看着网上随便一刷就能刷到姜蘅相关消息,烦躁的丢了手机,不刷了还不行吗?
当时灵光一闪,想着等姜老板那边有足够的蜜源,便买一窝蜜蜂过去采蜜。
她家的野生蜂蜜卖那么贵、普通蜂蜜价格肯定也不会太便宜,到时候打着她的旗号,也能赚一大笔。
哪知他特意买的一个大蜂群,带到那边,第一天就少一部分,第二天再少一部分,没几天,一个大蜂群肉眼可见的缩小了,蜜蜂们胆子也小了许多,不再往那边飞,反而换了地方。
但此时夏季的花期大多已经过去了,也就姜蘅那边人工种植很多花,蜜源充足,其他地方根本供应不了,眼看着蜜蜂一个个惨兮兮,他自己和妻子为了照看蜜蜂过得也惨兮兮,只能灰溜溜放弃,一分钱没赚到,将蜂群卖给养蜂人时,人家根本不要。
嫌弃他将好好地一窝蜜蜂养坏了!
——
当天下午五点。
姜蘅又一次在家门口摆摊了。
这一次准确说是在承包的围栏门口。
因为没等她将东西送出去,就被这边的客人们注意到,纷纷热情的围过来,还有个社牛直接吆喝一句:“姜老板来摆摊了!朋友们赶紧上!咱们总算能亲自买上姜老板的东西了!”
“哗啦”一声,一大群人迅速过来。
姜蘅哭笑不得,干脆停在门口。
正好因为其他蔬菜摘得比较多,西瓜和螃蟹、鱼都没捞多少,因此她将筐子先放下,让狗子和阿狸帮忙看着,又拿了一些筐子,回去装了大半车的西瓜和一大桶螃蟹、一大桶鱼。
回来时,自家狗子正坐在前方,被客人们排着队撸。
一个个咧着嘴笑,看着还挺高兴的。
“姜老板来了!”又是一声。
这一次是撸狗的人迅速收手,一种诡异的偷感冒出来:“姜老板,你家狗好可爱!嘿嘿~”
“姜老板,我就摸摸,没做什么的!”
“姜老板,可以摸吧?”
姜蘅弯唇:“当然可以,只要它们愿意。”
她开始搬筐子:“可以购买了,是要撸狗还是排队买菜呀?”
“买菜!!!”
客人们异口同声回。
同时看着姜蘅搬筐子,那利落劲儿,一个个惊奇不已:“老板,你还真的力气那么大啊!”
“这怎么做到的?我的天,这一桶鱼最起码五六十斤吧?”
那么大的桶,数量可不少咧!
姜蘅笑道:“多练练就好了。”
说完忽然想起来卖菜群,县城的老客户们因为姜蘅通知的国庆这几天都不会摆摊,预定要等四号才能重新开始,已经哀嚎了一上午。
下午她还没看手机。
因此赶紧拿出手机看了眼。
果然一看,群消息999+,点开一看,也不知道具体说的什么,表情包不少。
【姜蘅:(图片)】
她将面前摊位的图片拍了发过去。
下一秒,群消息蹭蹭蹭冒出来:【什么情况?老板,你换摆摊地点了?不要啊!】
【老板,你在哪我马上来!】
【?啊?我刚赶去你们村,老板,你出来摆摊了?】
【摆摊地点没看见老板啊?】
【时间也不对,我开始恍惚了】
消息很快,姜蘅打字都没赶上他们的速度,好笑又无语,赶紧加快打字速度:【姜蘅:我在我们村摆摊,这边来了很多游客,你们要是需要菜,有空的话可以过来这边,今天上新螃蟹,就在家门口,各种食材只要成熟了,现场给你们摘,基本能管够,但预计七点半收摊,太晚过来还是会买不到的】
群友:【啊啊啊啊!】
【老板,我爱你!】
【管够,第一次觉得这两个字如此霸道有魅力~】
【还想说今天可以减肥的,食欲不振,不想吃,现在……饿死了饿死了,老板,你要是卖我一只鸡,我能一口气吃完】
【笑死,这算盘我在老板这都听得见了】
【嗯?有人偷跑!可恶,我还没下班!】
【……】
群里老客户纷纷说要过来,让她不要太早收摊。
姜蘅答应下来后,收了手机,没敢多看,对已经排好队的客人笑着道:“价格都在这里,今天统一九折优惠,还有赠品小葱……您要点什么?”
“螃蟹螃蟹!老板,公蟹母蟹都各来十三只!”排在第一的人见可以开始买了,当即迫不及待道:“还有西瓜来两个,还有鱼……”
他一开口,后面的人纷纷吸气:“我去!”
“土豪啊!”
“分明是神豪!!!”
“太有实力了。”
那人赶紧解释:“不是不是,这个是平摊的,我们人多,分一分,一个人也没多少钱了。”
众人刚要相信,就听见姜蘅开始报数:“公蟹541元、母蟹584元、鱼一共是248元,西瓜……”
加一起直逼三千!
哪怕是分摊成一个人,也有两百多块钱!
那人嘿嘿笑着,拎着一袋袋打包好的东西,退出队伍。
下一位顶上。
刚刚赞叹别人买的多,轮到他时开口那架势,一点不输给第一个人:“姜老板,我要螃蟹公母各六只,还有西瓜一个,小番茄两斤,番茄……”
这一次后排的抽气声小了点。
冲击习惯了。
果然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穷人。
*
不一会儿,听见消息的村民也赶过来了。
只是看着这个情况,一个个又震惊又茫然。
啊这?
什么时候他们村也能如此火爆了?!
忽然脑袋被拍了下,曾奶奶提醒:“还不快去?再去完了没准就买不到咯。”
姜晓红当即拔腿就跑。
于是原本三十多人的队伍,再度加长,等好不容易卖到只剩下十几个人时,又陆续来了好几批人,有县城的、有镇上的、还有周围几个村子的。
中途大伯、姜芃和堂伯一家都来帮忙了。
因为时不时断货。
番茄黄瓜卖完了,又要去摘,小香葱送完了,去摘,螃蟹和鱼虾卖完了,去捞,简直停不下来。
一直到七点多钟,天都黑了,才将最后一位客人送走。
焦糖、布丁它们没等来主人的命令,自己很自觉的在天黑前把家禽牲畜赶回去了,姜芃抽空去锁门,它们就蹲在姜蘅身边等着她干完活,一起回去。
最后还剩下一点蔬菜和四个西瓜,姜蘅留了两个西瓜,剩下的都给他们分了:“堂伯,你们也别不要,我堂哥和堂嫂好不容易回来,那不得多吃点我种的西瓜?”
此话一出,推拒的话就说不出来了。
两家人再次纷纷邀请姜蘅过去吃饭,想着还没跟堂嫂正式认识一下,姜蘅去堂伯家,于是堂伯把大伯他们也叫过去了。
姜蘅去之前收拾一下,又捞了几只螃蟹,和中午剩的凑成了十二只带过去。
陈阿英也忙,她没来帮忙,因为来这边的客人很多,但他们村没有餐馆,想要请人将食材做成菜,就得请村里人帮忙,但村子里人家基本就一个厨房,比如姜博家住了快二十人,肯定做不过来,要分一些出去。
刚好沈丽这边将晚饭做好,陈阿英忙完过来吃饭。
双方都红光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