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慢一点,但也紧随其后咬着另一条更大一点的鱼过来。
还满是稚嫩的小狗仰着脑袋,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动静,圆溜溜的狗眼亮晶晶的看着她。
“哇~”姜蘅有些惊喜。
这么小就会帮忙干活吗?
她伸手,两只立马松口,让鱼落在她手上。
就是鱼也半死不活了。
主要是小狗长牙了,吃着带灵气的食物,体质也增强了,力气大了不少,咬的时候没有分寸,将鱼都咬伤了。
姜蘅噗嗤一笑,夸夸它们,直将两只夸得晕头转向,尾巴摇成螺旋桨了。
她将两条小鱼都放回桶里,这是它们的战利品,回去养一晚上,打成鱼泥给它们吃。
四个地笼全都下好,分量确实只有之前的一半。
好在有搞到十几条鳝鱼,比昨天还多点,个头也不错,倒是挽回了一点小龙虾的缺口。
又捞了会儿鱼,可惜大鱼也没几条,满打满算捞上来九条个头不错的。
明天去买鸡苗鸭苗时,顺便问一下鱼苗哪里买,先买一些放进去。
等等,这种从小养大的鱼,品质肯定跟自己捞回来养两天的鱼不太一样,是不是得涨价呀?
可是涨价了,老客户买不起了怎么办?
姜蘅:奸商,但又不够奸,好苦恼~
还有这小龙虾,最多再连续卖两天,那小龙虾是不是也得买一些虾苗?还有她还喜欢吃螃蟹,那螃蟹苗呢?
——
“这小龙虾真不错!要是能长期供货多好啊!”
小高烧烤摊里,负责炒菜这一趴的徐宽将最后一份小龙虾做好了送出去,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跑出来跟负责烧烤的高明感叹一声。
高明也热得一身汗,手里更是忙个不停,烤肉不停翻面,脸上带着笑容:“我就说吧,这家的食材是真的好,咱们这边虽然有钱人不多,但多花个几十块钱吃一顿好的,大部分人都是愿意的!”
“是啊是啊。”徐宽服气。
其实最开始是他先发现了姜蘅这个蘑菇摊的。
毕竟他结婚了,有老婆,平时除了在烧烤店当大厨,回家也要做饭的,对菜质量就很关注,冷不防有一天回家就闻到居民楼里一股老香老香的炖鸡味。
以厨师的灵敏嗅觉,他立马意识到这并不仅仅是佐料的功劳。
于是干脆顺着香味一路找到那家,厚着脸皮询问那菜都是哪里买的,咋这么香?
那家人也挺好说话,直接告诉他了。
他从五点多开始就要去烧烤店守着,只能让媳妇下班买了带回来,结果媳妇被小龙虾吸引了,也没注意其他,随便挑了点贵的蘑菇,然后美滋滋拎着小龙虾来烧烤店让他做。
只是等徐宽问清楚价格后,又麻了。
这么贵的蘑菇!
烧烤店虽然有烤蘑菇,但那都是金针菇、香菇,还没人舍得烤牛肝菌、鸡枞菌的,这谁舍得买啊?
便将蘑菇先留着,带回去打打牙祭就行。
只是等他处理小龙虾时,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这小龙虾也太干净了。
简直像是提前清洗过,不,甚至比提前洗过更加干净,而且活力十足,被他折腾时那大钳子挥舞得,让他都有些畏惧。
等再做成菜,徐宽就意识到这小龙虾有点东西。
香!
他做烧烤店,自从前阵子小龙虾上市,那是天天做,早就对小龙虾的香味麻木了,但这一回闻到的香味就格外吸引人,还品不出那小龙虾惯常有的土腥味。
吃的时候那差距就更是明显了。
个头老大,虾壳也硬邦邦,但内里的肉却很饱满,而且肉质细嫩弹牙,口感上就让人眼前一亮。
他们三个吃得差点都忘了接待客人。
客人也被诱惑着一直有人问他们这小龙虾都是这个味?怎么感觉跟以前吃的不太一样之类的话。
三人一边解释,一边也飞快确定了——他们要上架这批小龙虾!
只可惜等他媳妇回去买小龙虾时,人家已经收摊回家了。
好在做生意的,到底还有些人脉,县城也不大,互相一问就搞到了这位姜老板的联系方式,赶紧加了。
奈何预定的想法一秒破碎,无奈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有多少定多少货,今天是预定的第一天,中午,货物就送到了。
一共三十九斤小龙虾,他们买的时候是分不同价位,但做的时候干脆混在一起了,每份两斤,清蒸的、油焖的、蒜蓉的、麻辣的、咸蛋黄的几种都有。
其中清蒸的最便宜,只要一百五两斤。
剩下的都是199两斤。
定价比别的小龙虾都贵个五十块钱。
为此还单独手写了一个菜单,他们自己先做了一份油焖的放在店里,任它散发着浓浓香味,之后每次客人点单,都会将这个手写菜单拿出来,简单推销两句。
随着一个个点了小龙虾的客人桌上小龙虾上桌,各种不同的香味也都飘散出来。
烧烤店本来大多都是在室外吃,夏天热,外面的夜风能带来一丝凉爽,再来两杯冰啤酒,沁人心脾,因此但凡从这边路过,基本都能闻到香味。
闻着闻着,就控制不住走进来了。
即使买的人少,架不住十个人进来十个人问,最后哪怕两三个愿意买,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因此开店不到三小时,原本准备的18份小龙虾,全部销售一空了!
两人在这短暂聊了会儿天,徐宽就要回去后厨,又有人点油焖大虾了,虽然不是同一款,价格也不同,但闻着那香味,少有人能完全无视,来个代餐也行啊。
不过刚走两步,就被一桌客人拦住,指着旁边桌吃了一半的小龙虾道:“老板,来一份跟刚刚那桌一样香的小龙虾。”
徐宽:“……”
真是幸福的烦恼。
——
次日
是多云的一天。
温度还算适宜。
有人忙着修炼,有人忙着睡懒觉,也有的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了。
广场那的面馆已经开了快十年,夫妻档从刚结婚的年轻小夫妻,变成现在各自都有些丰盈的中年夫妻,生意不止没有因为被各种小吃冲击得萎靡,反而有越来越红火的趋势。
郑桂华进店是都愣了一下。
他是这家店的熟客了,不过前几天因为家里有事,导致他压根没时间坐下来吃一碗粉面,基本都是在小区门口的包子铺那买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凑合过。
今天可算是能正常吃个热腾腾的面条,结果还没走近,就感觉人声鼎沸。
本就不大的馆子人来人往,外面的小桌子那坐满了人,点单的地方还排起了队伍!
他只是没来几天而已,不是几个月,怎么差别这么大?
以前虽然人也不算少,可不至于排成这么长的队伍啊!
尤其这什么味道?好香啊!
他原本就想点一份汤面,喝点汤吃点面条,这会儿闻到这香味,已经忘记了原先的计划,好奇观察周围,发现大家大多点的都是拌面。
还是蘑菇肉酱拌面。
另外一小部分人点的是鸡枞油拌面。
香味就是从这传出来的。
嚯。
这是上新品了啊。
看来新品很受欢迎嘛。
郑桂华便也决定要尝尝,只是一大早,他不想吃太油腻的,便决定点蘑菇肉酱拌面。
做粉面还是很快的,不到两分钟就轮到他了,郑桂华立即报了自己想要的,再来一杯冰凉凉的绿豆沙冰。
葛老板熟练地吆喝:“两份蘑菇肉酱拌面,一份鸡枞油拌面!”
男老板沉默的在后台不停的忙碌,捞起一份面、两份面、三份面放入沸腾的锅中。
葛老板则提前将碗准备好。
等汤面捞上来,她手速飞快的淋上不同的料汁、放上不同的配料,男老板又烫了几片生菜放上去。
一份蘑菇肉酱拌面就做好了。
人多,都是自己去收银台拿,郑桂华拿到自己的那份后出去找个位置坐下。
一大早,平时用来散步的路,此刻都放了一堆小桌子小板凳,不管是陌生人还是认识的,找到空位就坐上去。
结果刚坐下,就发现对面是个认识的人。
他还没吃,就看见对面三两口吃完,一抹嘴巴,两人目光碰上,对方笑道:“早啊,好几天都没碰上了。”
郑桂华笑着点头:“对,刚好早起可以坐下来吃一顿。”见同事坐在那,屁股起了又落,主动说道:“你吃了就先走吧,不用等我。”
这人跟他一个公司同事。
不过不太熟。
却没想到同事笑道:“其实是我还没吃够,想再吃一碗,你要是吃慢点,正好咱们一起走。”
郑桂华意外:“不是吧?你饭量都这么大了?”
他可是还看见旁边还有一份小笼包和一份豆浆的。
同事瞥了眼才吃了两个的小笼包:“小笼包没面条好吃,我去买了,你帮我看一下,别让人收走了,小笼包你要喜欢帮我吃了。”
郑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