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来的鱼片因为筷子的动作在空中抖了抖,滴落几滴汤汁。
村长赶忙用碗接着,汤汁立马将嫩白的米饭染上了颜色,接着他咬住鱼肉。
又酸又辣!
够劲儿。
随后舌头和牙齿一起用力,软嫩Q弹的鱼肉在他嘴里散开,刺激的味道也掩盖不住鱼本身的鲜嫩。
“唔!”村长有些惊讶,三两下吃掉鱼肉,就更惊讶了:“这鱼味道真不错!还没有刺!”
他们这属于内陆,并不靠海,尤其年纪大的老人,压根没吃过海鱼,淡水鱼最让人讨厌的一点就是仿佛无处不在的小刺,一不小心就被卡住,爱吃鱼的,几乎都被鱼刺伤害过。
结果这一口下去,居然没有尝到刺!
姜蘅也在吃,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口感,吃得也迅速,一点不担心被卡住,闻言非常平静的说:“对,我切鱼片时顺手把刺拔了。”
村长:?
啊?
这是什么很顺手的事吗?
他吃鱼几十年,杀鱼几十年,至今还没学会呢!
但偏偏就是这个淡定,让村长一时有种震惊又找不到震惊点在哪的别扭感,再加上面前的酸菜鱼那香味,他很快顾不上了,埋头苦吃起来。
哎哟。
这孩子手艺是真的好哇!
这一片片的鱼肉都没有吃到鱼刺。
搞得他的防备仿佛在跟空气对打。
但也是真的好吃。
不止鱼肉好吃,酸菜鱼里面煮得软烂的娃娃菜也好吃,带着酸菜鱼本身的酸辣,又能明显吃出属于蔬菜的清甜口感,豆芽也脆爽可口,还有旁边明显清淡很多的炒生菜,那味道也格外清爽。
吃得他是停不下来!
被辣得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完全顾不上在后辈面前的形象,就这样也舍不得停下来。
口感实在太好了。
虽然他从小都吃自己种的菜,现在去外面吃都吃不惯,不管是油、还是蔬菜、都感觉味道怪怪的,可就算是同样的自己种的菜,眼前这些吃在嘴里,比他自己种的还多了一些……
村长冥思苦想了一个字:天然!
是的。
就感觉更加天然。
无论是鱼肉、还是那嫩黄的娃娃菜、亦或者豆芽、生菜,吃到嘴里就是更多一份纯粹的天然。
他是个有点抠搜的人,穷过嘛,不丢人,但现在吃了这一顿,再让他面对姜蘅开出的那些价格,他觉得他咬咬牙也会舍得隔三差五买一点打打牙祭。
贵是贵了点,但真的好吃!
吃得舒服!
村长一边感叹,忽然一抬头发现对面的小姑娘浑身依旧干净清爽,也就脸和嘴唇微微红了点,还得是年轻人,吃这么辣都能面不改色。
有灵力加持护体的姜蘅:……心虚。
——
午饭后,姜蘅又和村长讨论了下承包的一些问题。
如果要承包这么大一块地,她想在那修个路,到时候车辆什么的好进去,否则运输也是一个难题,其次是建一个生活区和仓库区,还有线路问题。
这些问题,村长带来的文件上大多有写。
生活区是不能的,仓库这些只需要在政府备案基本没问题,修路就比较麻烦了,农田不让硬化,好在姜蘅所划范围里还有一些小路,绕是绕了点,但能修一下,也能让一些小点的车通过,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只是需要打申请。
线路就更好解决了,合同签好了,联系供电局那边就能安排上。
之后实地考察了下,确认了要承包的范围,顺手还用一些树枝绑上一些塑料绳子,隔个几十米插一个眼儿,将大概范围确定下来了,村长这才离开。
动员全村人签订同意书之类的事,就是他们来处理。
姜蘅这边几乎可以全部放手。
就是关于合同,还需要她认真一下。
一个小池塘,随意一点也没事,但这么大的承包地,光是承包费一年怕就要十多万,再加上她打算承包的时间也有点久,反正她干得动,少说三十年起步,还有接下来的优先承包权等等问题都要在合同里写好。
得请个专业律师。
也不知道自己这点钱够不够交承包费和律师费?
送走村长,姜蘅也没闲着,多了村长,午饭三小只还饿着,先给它们补上午餐。
又出门去鸡窝那边,小鸡小鸭要看看,添水加食,刚出生的小鸡小鸭感觉一天一个样,昨天才一个个腿脚都不太利索,不时要趴着休息一会儿,一天后,已经能扑腾着翅膀在整个窝里到处乱走。
打开鸡窝门一进去,就能看见散落满地的黄色小团团。
还真的很可爱。
隔壁小鸭子个头大一点,更加灵活,跑的速度也更快,姜蘅进去时,哗啦都躲在了角落,探头探脑的看她,等她添了食水,又一窝蜂跑过来抢食。
完全不顾她还站在这了。
姜蘅看了两眼,忽然发现,诶?
怎么有五六只小鸭长得跟别的小鸭有点不一样?
买的时候她都是一口气全包,只排除掉一些没啥活力的,又都是刚破壳,都长得差不多,她没仔细看,现在才一天的功夫,差距就显露出来了。
再仔细看看,又结合它们的区别,比小鸭大一点点,嘴巴也没那么扁平……
不会是混了几只鹅进去吧?
那她赚了。
不过也没在意,左右都是养,差不多都行。
喂了小鸡小鸭,还有地里的活要忙。
上午的生菜还是请陈阿英和沈丽一起帮忙的,但下午要出去摆摊,也需要生菜,因此还要摘一批,这一次数量少点,她一个人就能搞定,空出来的地要重新种上新的生菜,接着又很合适的,送虾苗蟹苗的人来了。
姜蘅要的不多,这些东西个头也小,一样半桶,送货的人直接拎到水塘,帮忙倒进去了,姜蘅粗略看了眼,活性都很足,不出什么意外肯定是都能活下来的。
这些事情全部做完,又到了要出摊的时间。
姜蘅感觉没做什么特别耗费时间的事,但大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种地还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琐碎的事特别多。
今天小龙虾不多,也就两筐,草鱼很多,哪怕提前预定了几十斤出去,依旧还有五十多斤,照旧分成三类,用了三个筐子。
蘑菇数量不多,也只有三筐。
剩下的大头是生菜,装了十六筐,差不多是三百颗,叠成四层放置,担心崎岖不平的道路会掉,还用绳子固定了,原本放在后座的电子秤、塑料袋这些,只能放在前面座椅下方的空间。
五点半,姜蘅到了熟悉的摆摊点。
旁边还是很多小吃。
只是没了寿司摊。
宋茗正在家吭哧吭哧做蘑菇酱呢,生意很火爆,回购的人很多。
姜蘅一过去,提前过来等着的十几位客人们也一窝蜂的过来:“老板,你可算来了!”
“哇塞,今天货好多啊!堆了四层吧?”
“那能不高吗?明天又不来,大家都想多买点呢”
“天啊,老板摆摊真的是隔一天摆一次,这也太爽了吧?”
“哈哈哈哈,等会儿你们看见老板收钱更爽。”
那提示音,都是一两百的响。
多的时候三四百呢!
客人们叽叽喳喳,还有老客主动招呼:“都排个队啊,不然这乱糟糟的,老板都不好搞。”
“排队排队!”
大家挤挤闹闹的就将队伍排好了。
姜蘅都没来得及说话,刚停稳车,客人们的热情就自觉控制住了,她只能扬起一个笑容跟大家打招呼:“晚上好呀,大家不用着急,生菜还是挺多的。”
人群里有人小声道:“可是我想买的是小龙虾……”
“对对对,我也是!小龙虾数量应该不多吧?”
姜蘅囧了下,那就没办法了,小龙虾不愧是夏日王者,太强势了。
先将生菜一筐筐的搬下来,之后是蘑菇、小龙虾、鱼,电子秤放前面,方便客人看,之后就撸起袖子开始按照客人的需求打包:“小龙虾四斤是吧?”
开头第一位客人便是大手笔。
后面同样想买小龙虾的顿时心都提起来了。
也不知道轮到她,还有没有小龙虾?
姜蘅麻利的称好装袋,客人又补充:“再来四颗生菜,这、这、这三样蘑菇也都各要半斤。”
“好勒。”姜蘅应声,手上动作迅速。
最后报价:“一共三百四十五元。”
客人扫码付款,姜蘅将东西递过去,已经在迎接下一位客人了。
没等她询问,下一位客人也提前报出想要的:“中号草鱼来两条,给我装点水,回去放两天,还有这小龙虾两斤,生菜四颗、还有这个蘑菇……”
姜蘅手上不停。
队伍也稳定且迅速的前进。
不时就要回头将空的框子放进去,拿出装满的筐子售卖。
有了生菜,也可能是那天直播在本地圈子有了点热度,卖着卖着,姜蘅一抬头发现队伍居然更长了,一开始就十几位客人,现在粗略一看就有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