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真的不用。都说了是免费的义诊,我怎么能够收大家的东西?”
众人听到这话,迅速反驳。
“我们这也不是钱啊。都是自家种的东西,不值什么,给你们母女俩尝个鲜罢了。”
“茵茵,我们可不是给你义诊的谢礼。而是我一个长辈给你这个小辈的礼物,这你不能拒绝吧?”
此言一出,众人看了一眼村中辈分最高的太爷,默默在心中唾骂让长辈出面的吴大河一家。
但很快,他们也学会了这个口吻。
“对呀!我们都是长辈,你个小辈不准拒绝。”
说着,就要将手里的东西塞进陈茵怀里。
陈茵看着扑面而来的各种蔬菜和家禽,双手往后缩,两眼一闭,不停往后退。
吴冬梅她们也是第一次见这种阵仗,所有人一起出马都没拦住众人的热情。
于是乎,一时间吴家的院子里充斥着各种杂乱的声音,乱成一团。
最后还是村支书出马,才将一众热情的人镇住。
“停停停!”
“你们这些比茵茵年纪都大的老家伙是准备干什么?茵茵不收就准备强塞吗!”
“你们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人,茵茵回家又有多少人?就算冬梅她们母女俩一起回去,也就两个人,能吃这么多东西吗?”
“哼!一个个光长年纪,不长脑子。”
闻言,众人看了一眼送东西的人数,再看一眼陈茵和吴冬梅的身板,尴尬一笑。
但是他们也真的是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表达谢意,只能将心里的想法告知村支书,让他来想想办法。
众人集思广益得出的最重解决办法是:一个一个来。
当陈茵从村支书的口中听到这个答案时,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可看着村支书认真的表情,她确信自己的耳朵没有听错。
“支书爷爷,您是不是误会了?我不想收什么礼物,义诊是我想要办的,做的就是免费看病的事,不要任何回报。”
“话虽如此,可茵茵你忍心看着大家无处表达自己的感激吗?”吴剩语重心长地说。
他明白陈茵义诊完全出自一颗真心,但是一些浅薄的好意,他也希望陈茵能够接受。
“你就收下吧,也不多,就两把青菜和一篮子鸡蛋,和你付出的精力和心血比起来,不值一提。”
陈茵抬头看了一眼望向自己的村民们,无奈点头答应。
“那说好了,就两把青菜和一篮子鸡蛋。”
话音未落,吴剩激动地向人群宣布这个好消息。
“茵茵答应了。七敖家的,把你们家拿来的青菜和鸡蛋取来,送给茵茵。”
这一刻,陈茵脸上的表情还算是温和。
可当她听到村支书下一句,整个人完全是被欺骗后的愕然。
“下一次轮到五泉家,你们家记得做准备。”
“好嘞!支书,我们肯定会提前准备好的。”
“支书爷爷,你不说只有两把青菜和一篮鸡蛋吗?”
陈茵不敢置信地问,不愿相信看起来如此朴实的支书爷爷欺骗自己。
吴剩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是吗?我刚刚有说过吗?不记得了。”
陈茵惊讶地张大嘴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吴冬梅看女儿被大伯老实模样欺骗的怀疑人生,脸上尽是笑意。
所以她出马接下谢礼,只手下一把一手可以捏住的四季豆和十五个鸡蛋,其他的什么都没收下。
至于下一次,谁知道她们什么时候再回村?
离开青山村,走到半路,陈茵才从母亲的口中得知还可以“阳奉阴违,”忍不住在心中感叹: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由于之前镇上闹出的风波,虽然是自己想要回来,但陈茵对医馆此时的情况,依旧不抱有什么大的希望。
如果镇上依旧流言满天飞,她就先义诊半个月,再寻找其他维持医馆经营的办法。
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她们母女俩的身影刚出现在镇上的街头,立即迎来众人火热的视线。
别说陈茵,在镇上待了这么多年的吴冬梅都有些理解不了。
霎时间,脑子里千回百转,最终得出一个糟糕的结论。
“茵茵你说该不会是杨大宝出事了吧?”
“如果他们相信我的诊断,及时吃药,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再不济,不相信我的诊断,去其他医院确认的话,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肺结核的特效药在我国不是什么难得的药物。”
“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看着我们?不是因为杨大宝的肺痨,还能是什么?”
母女俩怀着疑惑的心情,一步步朝着医馆的方向靠近。
远远的,陈茵就看到自家医馆墙上似乎贴着什么东西。
她下意识地加快脚步,终于来到医馆大门前,朝贴着的巨型海报看去。
海拔最上方赫然写着“肺结核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几个大字。
下一秒,陈茵的目光迅速往下扫,落在右下方的落款上:云川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川县铜溪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就在这时,已经在家门口期盼了好几天的李春丽,终于发现母女俩的身影,激动地从店铺里跑出来。
“你们母女俩可算是回来了!”
“你们俩是不知道,在你们俩离开的这段时间,镇上发生了什么大事?”
“什么大事?”吴冬梅好奇地问。
“春丽姨说的应该是这个吧。”陈茵手指身前张贴的海报。
闻言,李春丽赞同地点点头,激动地拍手。
“对!没错!就是茵茵手指的结核病宣传海报。”
此时此刻,她恨不得将积攒在心
头所有的话都说出来,宣泄内心的兴奋和畅快。
“就在你们俩离开的第二天,县里有人下来视察。看见医馆不开门,问了一句,知道是被肺痨流言‘赶走’的,当即问责镇里的工作人员。那架势,看得我心惊肉跳,没想到世上竟然还有如此有威慑力的女长官。”
“为了应对县里的问责,镇里立即就忙活开了。你们医馆门前的海报只是其中一个破除流言的办法,还有……”
从李春丽的口中,陈茵和吴冬梅得知了事件发展的全部经过。
当听到好友说自己阳奉阴违,根本没找人催促她们回镇上时,把吴冬梅吓得心惊肉跳。
她快速上前一步,拽住好友的衣摆,“别说了,当心隔墙有耳。”
同时,她左顾右盼,确认没人偷听后,低声叮嘱,“下次别再这样干了,当心上面给你穿小鞋。”
“这有什么?不就是镇上一间小铺子。如果不是喜欢镇上日子轻松快活,我才不在这里待。之前我家向南,就一直催我去南方给他带孩子,镇上还能管到羊城去?”
说完,李春丽撇了撇嘴,显然没将镇上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放在眼里。
对于好友的性子,吴冬梅也是没有办法,所以没继续劝下去。
“谢了,明天给你煮我刚从村里带来的鸡蛋。”
“行,我要两个,配着红糖和醪糟,我口味重,多加点料。”李春丽眉头一挑,毫不客气地说出要求。
“没问题。”
告别李春丽,吴冬梅拎着比去时轻不了多少的行李回家放好。
陈茵则是站在门口,将上面张贴的科普宣传仔细看了一遍。
她不得不承认,眼前的科普写的挺好,只要识字的就能看清楚肺结核的病因、传染方式以及治疗方法等。
最重要的是,阅读过后肯定能明白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
陈茵相信有了县里和镇里的努力,医馆的生意应该会慢慢恢复过来,之前的忐忑一扫而空。
心情舒畅,加上走了长时间的山路,美餐一顿后,她迅速躺在床上入睡。
翌日,刘文冲很快得知了陈茵回来的消息。
他当即将这件事当作是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的成果汇报上去。
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地向上汇报,消息很快到了傅蕤的耳里。
正巧此时她在大哥家度过周末,傅威和娄敏慧一听,看好的小大夫回来了,再次敦促傅蕤及时就医。
不想再听唠叨的傅蕤只能无奈答应。
“好、好、好!明天,正好明天有空,我这就去看大夫,行了吧?”
“小蕤,你的病再拖延下去,真的就难治愈了。”
“不要嫌我和你大嫂唠叨,你这病再不治愈,组织在对你个人评价时也会有影响。现在正是你上前一步的关键时期,我希望你能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明白,吃完饭就回云川行了吧?”
陈茵并不知道有人正要找自己看病,一大早起床,她就将医馆剩下的药材检查一遍。
发现前段时间的流感,医馆里润肺止咳除痰的药材消耗了不少。
再加上给全奶奶治疗用去的破格救心汤中超剂量使用的附子等药材,急需补充。
随即,她根据此时天气干燥的气候和即将到来的冬日,写下两种气候常见病症所需药材。
将所有药材写好之后,陈茵来到经常打电话的小超市。
“美英姐,我打个电话。”
“茵茵,你回来了?”张美英看到陈茵显然有些惊讶,昨天并不是她看店,还不知道陈茵已经回来的消息。
“是啊,忙完就回来了。”
“忙什么?你和婶子消失这么多天,镇上传的流言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