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巧媳妇好日子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小硕鼠5030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2 MB   上传时间:2025-10-24 16:42:14

  汽车当然是现在最普遍的运输工具,但是从南到北的,这路途可是不近,这样的话一趟车下来,云芳没个千八百块的都下不来,而且现在个人有大车搞运输的真少,一般都是单位车,个人开出来跑私活,不过这样的车却是不肯跑这样的长活的,要是被人抓住了,可能工作都丢了,所以一般长途运输不好找车的。

  “怎么地,你有门路找车皮啊?”马立国和李红军那是多年的老战友了,说不好听的话,这边一撅腚那边就知道他要拉啥屎,所以一听李红军这话,就知道这是他这边有门路了。

  沈云芳也好奇的看着自己家男人,她也不知道自己男人还有这关系呢。

  “嗯,有个战友家里就是铁路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问问总是可以的。”李红军淡淡的说道。

  他不是揽事的人,也不是很热衷去赚钱,不过听老马的意思,是要和自己媳妇合作,自己媳妇也大咧咧的同意了。这条路是人家找的,自己媳妇可以说是啥都没出就擎等着分钱,那哪能成啊。他虽然跟老马不外,但是他不还有媳妇吗,都说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涉及到钱财的事,还是谨慎点的好。为了媳妇,他咋也得想办法出出力啊。

  哎,这一天天的操不完的心。

  “哎呀,要是真的能整来车皮,那可是好了。”火车的运输费用可是比汽运便宜不少,而且比汽运快速,省事不少。

  当然马立国同志可没有李红军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不是他没想过,而是这两年跟着云芳做生意,每次都是云芳想的主意,他们家跟着蹭了,云芳也从来没有跟他们计较,现在虽然要走他们家的门路去弄海鲜,但是他们两口子也没想过要把云芳给甩了。

  这也就是两家人都是心思正的,事先说好了,过后也不会发生什么龌龊的事情。

  沈云芳也很注意这方面,所以在李红军说能找到车皮的时候,就和马立国详细的说了一下这次生意的合作事项。

  马立国今年是想整把大的,所以在家和媳妇已经商量好了,这次要投入二万五,差不多是是他去年挣的所有钱了,也差不多是他们家所有的家底了。(今年他们家还买了一套两千多块的房子呢,所以划拉划拉只能拿出这些钱了)

  沈云芳和李红军商量了一下,她投入五万块。

  这样马立国两口子投入二万五,然后负责找货源,沈云芳两口子投入五万块,负责运输,回来后一起往出卖,最后的利润五五分。

  开始马立国不同意,他认为是占了李红军两口子的便宜,坚持按投入多少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前两家合作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但是李红军不同意,毕竟现在海货的货源也不是那么好弄,这是要搭关系和好处费的,这些都是马立国的,所以这么分配算是公平的。

  最后马立国没犟过李红军,这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各方人马汇集

  这边商量好了之后,没过两天马立国就请假去了南方,准备亲自去看看货源。他这也是呆不住了,必须把事情确定下来才行。

  当然这次去也是去走人情,打通关系的。

  一个星期后,他风尘仆仆的回来,衣服上一股鱼腥的味道,不过从他那裂的大大的嘴巴上看,这次去估计收获不小。

  “红军,你不知道,这次我出去可是涨了见识了,人家那里那些海鱼有的是,不值钱,我去了,人家请我吃了顿大餐,嚯,好家伙,上来的龙虾这么大一个。”马立国比划着龙虾的大小,很是兴奋。

  李红军两口子看他那么兴奋,不忍心打击他,只能是跟着点头。

  “你可行了吧,别跟乡巴佬一样行不,从你昨天回来,这嘴就没闲着,也不怕人笑话。”穆华珍很不客气的埋汰了他几句。

  这人出去一趟,回来尾巴都要翘天上去了,自己要不是给他两句,让他踏实点,弄不好他都能上天。

  马立国对于媳妇有事没事给他拆台的行为已经免疫了,一点没生气,反倒笑呵呵的说道:“你那个同学不错,带着我看了好几个渔场,还帮着我谈下来不少的好货。”当然他也适时的送出了自己的心意,这都是互利互惠的事。

  “那是,那是我同班同学,家里在当地很有势力,所以毕业之后他就回去了,听说发展的非常不错。”这个时候同窗情谊是很真挚的,也是很靠得住的。

  “嗯,我看他挺有能量的。和那些渔场谈事情也没有什么人为难,都挺顺利的。”马立国也看出来人家不是一般人,要不在这个全民都缺衣少穿的时候,能给他整好几车皮的海货哪是那么容易的。

  “你都进了什么货?”沈云芳问道。

  “主要就是两样,海鱼和大虾,海鱼里主要就是带鱼、黄花鱼、燕鱼,其他的我就让他们多少给咱们配点,到时候搭配着卖也好卖。”马立国没好意思说,当时他被各种各样的海鱼都绕花了眼,最后干脆就都选他见过认识的鱼来,估计他不认识的,首都人民认识的也少,就是进回来啥稀有品种,也没人识货,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走贫民路线。

  沈云芳听他进货的种类点了点头,都是现在比较大众的鱼类,在这边应该很好卖的。

  “那边啥时候给咱们发货?”

  “还得过些日子,咱们要的多,他们那边还得给准备准备。”那边热这边冷,所以那边打上来的海鱼都是要经过速冻处理,然后才能装车往这边运,中间的过程非常的繁琐。

  “行,最好尽快给咱们发过来,这样咱们在年前卖货的时间也充裕点。”沈云芳考虑了一下说道,今年过年比较早,对他们来说有些不利啊。

  今年李香莲和大栓两家估计也都得一月十号左右过来,来了就开卖,也就才能卖十五天,时间不太充裕。

  沈云芳把这个顾虑和大家说了,大家都在考虑还能叫谁来帮帮忙呢。

  “我看也别让他们一起过来了,反正老家那边现在已经没什么活了,那就让我姐夫和大栓提早过来,咱们等鱼来了就先卖着,女人和孩子等放寒假的在过来,也不耽误卖对联和鞭炮什么的。”李红军提议道。

  “哎,你别说这还真是个办法。”马立国立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以前也没往这方面想,就寻思等他们一家子都过来再说了。

  “就两人过来也不够吧。”穆华珍迟疑的说道。

  这边云芳估计还没放假,李红军那时候也要回部队去了,自己两口子那肯定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所以想想,卖货的人还是少啊。

  然后大家都开始低头琢磨还有谁能来帮忙。

  “要是这些鱼能在元旦前发过来,我也能帮着卖几天。”李红军说道,他到是不怕抛头露面,只是他的假期有限,过了阳历年就要走了,“要不,咱们问问陈静能不能过来帮帮忙呢?”他这也是想拉吧自己战友一下。

  虽然自己是给了陈静五百块钱,但是就他的了解,陈静很可能不会舍得花这五百块,他很可能自己吃糠咽菜,然后把钱捂得死死的,等着啥时候有事了在用呢。

  哎,陈静这人老实肯干,就是脑子有点木讷,不知变通。

  “哎,这到是行,你不是说他现在没工作了吗,那让他来咱们这帮一个月的忙,也能让他挣点钱,也能过个好年。”马立国和陈静也是战友,当然也了解他的脾气秉性。

  “行,这样也三四个人了,凑合着咱先开张吧。”沈云芳一锤定音。

  之后大家分头行动。写信太慢,直接打电话。沈云芳负责通知大栓,李红军负责通知大姐夫,又打电话和陈静联系上了,问了问人家的意愿,当然得到的答案是马上动身就过来这边。

  终于在马立国连番电话催促下,在十二月二十五号,最先一车皮的海鱼运达了首都。

  在这之前前来支援的各方人马也都如期汇集到了首都沈云芳家的四合院里。

  大栓是和她媳妇一起来的,家里孩子让王大娘看着,到时候让亲戚把她们祖孙三个送上火车,这边接着就行了。

  李大姐家里却是只有大姐夫一个人过来了,但是屁股后面却跟来了两个,就是李红星两口子。大姐夫以来就很不好意思,他真的不是有意带着别人过来的,可是他收拾行李走那天,在火车站正好碰到李红星两口子,人家说是要来找二弟的,他这个当姐夫的也没法说不行啊。只能是和他们结伴过来了。不过他一见到李红军和沈云芳就赶紧的解释,这人真的不是他带过来的,他怕弟妹误会。

  王丹也是光棍,来了之后就和沈云芳套近乎,他们两口子也不是来占便宜的,反正老二两口子也是要找人干活,那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大哥大嫂呢,他们两口子也能干活。

  沈云芳看她那无赖样,最后和李红军还有马立国商量了一下,确实缺人,那就先留下来适用一下。

  陈静那边居然也是两口子一起来的,原来自从陈静没有了工作之后,两口子就开始一起出去打零工,确实没动李红军给的那五百块。陈静听说红军这里要人帮忙,赶紧的就带着媳妇一起过来了,家里那边让寡居的丈母娘来照顾一段时日。

  得,没想到原本就计划三个人的,结果来的却是七个人,这下人差不多够了。

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多了事就多了

  人来多了,那么原来的分配方案就不太合适了,沈云芳两口子和马立国两口子碰头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采取按劳分配的方法结算工资。

  因为这不是沈云芳自己的生意,所以没有办法让来的这些人都参一股进去,所以他们现在卖货,那就只能是给工钱。

  沈云芳提出,卖货就以家为单位,每天拿货多少斤都要记录,回来后交相应的货款,然后每斤鱼给卖货的人五分钱提成,这样卖得越多挣的越多。

  开始王丹还有些不高兴,卖一斤鱼才给五分钱的工钱,那一天才能挣几块钱啊。不过她不高兴也就不高兴了一天,第二天就高高兴兴的推着鱼出去卖去了。

  因为他们的货种类比较全,价格也不贵,严格的说起来,比副食公司的鱼卖的还便宜点呢。再有就是现在是年前,大家都要买年货,而且现在这个天气,就是多买点早买点也没事,扔到凉台上就能冻住,所以他们的鱼虾卖的很好。

  王丹第一天出摊,不是喊着让人来卖,而是她把三轮车推进某个楼区,就被老娘们一窝蜂的给围住了,然后就是你要一条,我要两条的,把一车的海鲜都给瓜分了,还有没买到的人,现跟她订货,她和李红星两个下午又推了一车海鱼过去也都卖完了。

  一天算下来,别看她每斤挣的少,但是架不住量多啊,这一天,她就赚了十多块,把她乐得都要蹦高高了,心里一个劲的给自己点赞,来二弟妹这里就来对了。

  要知道这十多块钱她就是干挣的,在这边吃住都在二弟那里,一分钱不用花的。

  王丹这人虽然有些市侩,但是她也是个心思活泛的人,第一天他们两口子一起推车去卖鱼,第二天她就改变了策略。

  先是两口子推一车鱼虾找了个市场,卸了货之后,她蹲守卖货,让李红星回家再去装一车,等他回来之后,她就让男人在这守着摊子,她自己推着三轮车扎到楼区里,这活还就她能干,因为她嘴皮子厉害,脸皮还厚,遇到啥人都能说上几句话,所以她出去跑。这一天下来,两口子两个地方卖鱼,挣两份钱。晚上一算账,好家伙,挣了将近三十多块。

  其他几家人还真的就没有王丹这本事,也学着她的方法,一个人出去跑,一个人摆摊,到最后一天也都是挣二十多块钱。

  王丹为自己能拔得头筹而沾沾自喜。

  家里这边,沈云芳是不出去跑的,没课了就在四合院这边蹲守,给大家过秤记录,晚上收钱算账发工资,最主要的就是等着大鱼上钩。

  果然没几天,就有一些单位的后勤人员或者是采购部找到四合院这边了。当然这几个人里面大多数都是首都周边城镇的人,首都本地的还真没几个。估计大单位都有自己的门路弄这些福利。

  沈云芳热情招待,商谈价格,回头就让马立国立马去纸壳厂定箱子,要让自己的商品上档次卖个好价钱,那就必须把包装弄好了。

  在阳历年过去李红军走了之后,第一车皮将近六十吨的海鱼都销售一空,还有好几个单位等着他们的海鱼呢。

  八二年的一月五号,沈云芳又接到了三车皮的海货。

  忙忙碌碌的装箱运走,收钱点货,到十五号几家人从老家带着孩子过来的时候,一共四车皮的海货,卖的就剩下不到一车皮了,当然他们两家投入的本钱在第一车皮海货卖出去之后已经赚回来了。

  人员都到齐了之后,沈云芳又给大家重新进行了分工,然后各就各位,开始按照往年的套路开始卖货。

  今年等人到齐了之后,沈云芳和马立国给李大姐和大栓开了个会,四个人碰了下头,把今年如何合作和分钱的事情说了一下。

  海货和鞭炮的生意肯定就是沈云芳和马立国两家的了,李大姐和大栓都插不上脚,春联生意还像去年一样,李大姐和大栓的本钱沈云芳直接从他们去年留下的钱里面扣了,然后最后的利润四家分。

  商量好了之后,沈云芳特意嘱咐两个人,这事他们心里知道就行了,不要出去说,毕竟今年不只是他们四家,还有别人在,要是让别人知道这事,心里肯定不痛快,所以明面上就沈云芳和马立国两个老板,剩下的人都是打工的,这样就不会起纷争。李大姐和大栓纷纷点头同意,表示一定闭紧嘴巴,闷头发大财。

  最后马立国还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就是去年留下的钱,都给他们每家在首都买了套房子,都是楼房,现在也都过完户了,他们要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然后研究一下这房子要干什么,是空着还是收拾收拾租出去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这些都说明白之后,沈云芳就放松了下来,每天就给大家拿拿货,记记账,然后就跟着王大娘一起在家看孩子做饭。

  因为前两年的铺垫,所以今年的对联和鞭炮生意主要是走批发路线,沈云芳在家就是等着人家来批发的。

  在年前十天左右,每家留了女人在城里摆摊,剩下的男人都推着车一起去赶集卖货去了。因为吸取了去年沈云芳差点被劫的经验,今年大家去乡下赶集都是成帮结伙的,这样就是有人眼红也不敢打主意。

  对于这样成帮结伙一起卖货的形式王丹这个大嫂曾经提出过抗议,这样大帮哄的卖了鱼算谁的?要是所有去的人平分,那她家不就吃亏了?要知道这些天看了笔记本上的记录,王丹两口子每天卖的货是最多的,怪不得她不干了,觉得吃亏了。

  对于这个事情,沈云芳最开始的时候还真没当回事,毕竟几家人前几次合作的都很愉快,大家也都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主要是之前也不是这个提成制度,大家都是老板,所以也没人偷懒,也没人提出不公什么的。但是现在不都是老板了,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问题出现了,就要想办法解决。

  沈云芳和马立国研究了一下,决定,出去赶集的人没法按提成来给钱,那就直接按天给工钱,每人一天十块,卖的超出一千斤之后,一斤给五分钱提成,这些提成所有去赶集的人平分。

  王丹两口子要是觉得这样还不公平的话,可以不参与的,他们两口子完全可以还像原来一样在城里这边摆摊卖货的。

  王丹这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吃亏呢,她算了算,然后就让自己家男人跟着去赶集了,她自己则要了一辆三轮车继续走街串巷。

第五百九十三章 庆功宴

  到腊月二十八这天,四合院里所有的货都卖完了。晚上沈云芳和王大娘做了一桌子酒菜和大家一起庆功。

  当然在酒桌上,马立国这个大老板当然是必须第一个发言的了。

  “首先我非常感谢,大家这么帮忙,这么多货物在年前都出清了,让我们都能过一个肥年。其次,也是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这么多天,大家风里来雪里去的,没有人叫苦叫累,这种精神实在是值得我学习啊。咳咳,有点跑偏了,咱们言归正传,最后还是感谢大家,这些天辛苦了,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头,以后咱们还是好兄弟,有钱一起赚。来我干了,大家随意。”马立国说完就端起酒杯,一口干了一杯白的。

  这酒杯是二两半的,大家看他这么敞亮,这几个男人就没有不能喝了,都跟着干的。也是大家都高兴,兜里揣着鼓鼓的票子,能不高兴吗。

  “你瞅瞅你们几个,见了酒这个亲啊,赶紧的别光顾着喝酒,赶紧的吃菜,今天这菜可好了,不吃都白瞎了。”王大娘在一边招呼大家。

  今天这桌子菜主要是沈云芳掌厨,家里有好货,她也没吝啬,炖了四条两斤多的大黄花鱼,红烧带鱼块,油焖大虾,爆炒鱿鱼,粉丝扇贝,海带炖酸菜,海蜇皮拌的凉菜,还有几个素菜,主食是鲅鱼馅的饺子。

  大家嘻嘻哈哈的开始吃菜,等肚子有底了,这才开始唠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63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巧媳妇好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