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军工人们虽然在拼命,但并不知道他们努力的成果会是什么。
但其实到了将来,国际纷争时,只需惊魂一瞥的一露面,就能让各个国家都冷静下来,不敢再哔哔的大杀器,就是赵凌成他们这个时代的军工人的科研成果,他们身在戈壁为国铸剑,一代人就能达到全球领先。
而东风基地所搭建的太空空间站,能让宇航员们一趟趟的往返太空。
到了九十年代,人们就能吃到太空育种的番茄了。
如今是黎明前的黑暗,但只要熬过去,就会是光明的未来。
赵凌成已经洗好饭盒了,絮絮叨叨的不肯走,妞妞就催他:“爸爸,好啦,啦!”
再指门:“jiu吧,见见吧。”
孩子嘛,觉得父母之间情绪不对,更爱妈妈,就会叫爸爸离开。
赵凌成装好了饭盒,也准备走。
陈棉棉认真说:“我真不知道云雀是谁,回忆里也没有那个人。”
又说:“如果你担心我会对你造成影响,反正妞妞也大了,要不我们娘俩去泉城生活?”
赵凌成盯着妻子,眸子陡然一寒。
昨晚他甫一回家,虽然暖气是热的,可房子是冷的。
妻子不在,孩子也不在,他所熟悉,喜欢的,家的味道也荡然无存。
她要带走了妞妞,那他岂不是又要回到曾经孤苦伶仃,暗无天日的单身生活?
他说:“我不是怀疑你,而是担心云雀是你的老熟人,并且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利用你。”
陈棉棉仔细回忆女配认识的所有人,最聪明的就是许小梅了,还在被劳改呢。
所以赵凌成怀疑错了,云雀跟她真的没有关系。
而且她老实本分,不会干坏事的。
她乖乖说:“放心吧妞妞爸爸,我们会提高警惕,不叫坏人利用了我们。”
妞妞不明究里,却也说:“dei!”对。
赵凌成摸摸闺女头上四只可爱的小发辫,正要出门,开门,却见祁政委抬着手正要敲门。
接过赵凌成手中的饭缸子,他给了勤务兵。
不由分说拉赵凌成出门,走了几步,他说:“南海方面推测,有架侦察机到了西北。”
再说:“P2V-7!”
赵凌成问:“消息保真吗,知道驾驶员是谁吗?”
妞妞已经一岁半了,而从还没有她开始,打飞机就是她爸的主要任务。
因为前段时间东风-2的载弹发射近乎完美。
老美另一款大杀器氢弹,核基地也已经突破技术壁垒,不久之后也将进行爆炸实验。
大陆的军工业正在全面突破封锁,老蒋寝食难安,就又要派侦察机来了。
P2V-7电子侦察机,要搞到一架,大陆的军工业将跃入电子时代。
它只要敢来,西北的军工人们就要不顾一切的打下来。
但赵凌成更关注的是,飞行员会是唐天佑吗?
祁政委说:“飞行员应该不一般,因为在南海,有两架老美的海上侦察机帮它打掩护,叫它能溜来西北。”
再拍赵凌成:“紧急任务,立刻行动。”
赵凌成才上越野车,它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去了。
但是,是唐天佑吧。
暴雪后的第二天,晴空万里,而因为工业冶炼,核基地是坐不住雪的。
北国风光,一片冰封,但核基地的雪会早早融化。
所以今天是个绝佳的侦察和拍摄机会,又还有老美亲自打掩,叫侦察机不必惊动沿海空防。
那么高规格的护航,也只有军统局座的儿子才有吧?
所以是林蕴的心肝宝贝儿吧,赵凌成誓要活捉他!
第66章 围歼
先说陈棉棉。
吃完午饭妞妞就开始闹了:“白, 白白!”
陈棉棉看窗外围墙,笑着说:“白白的,雪。”
妞妞跌跌撞撞跑向婴儿车,拍它:“看, 看雪!”
陈棉棉心头一动, 想起件事来。
给闺女穿暖和, 抱进婴儿车盖上小被被, 她就去警卫室了。
基地今天没有拉警报,但应该有大任务,警卫科门前一辆车都没有。
只有俩警卫在值班, 陈棉棉就问:“今天的报纸还没来吗?”
正在涂抹冻疮膏的警卫抬头说:“咱们的报纸不会晚送的, 主要是昨晚沙漠下了大暴雪,但铁路有重要物资需要输送,人手全调去清雪了, 等回来就会送的。”
戈壁经常下雪, 但虽然离得近, 沙漠却因为气候原因几乎不下雪的。
可昨晚泉城还好, 只是小雪。
但据说从东风基地到核基地, 绵延几百公里, 沙漠下了大暴雪。
铁路公路全部被阻断,大批量的人手就全去清雪了。
陈棉棉递过总革委的地址说:“帮我拍封电报, 就两句话。一,西北军民齐扫雪, 迫盼组织来慰电。二, 玉城瓜州,大雪十年难遇。”
一个警卫誊好稿子进电报室,嘀嘀嘀的去发电报了。
另一个笑着说:“咱们警卫室的人都说呢, 嫂子的革命工作,全国第一。”
虽然陈棉棉不务正业,也不喜欢告密揪人小辫子。
但她特别喜欢向上报喜报功。
而其实大领导们最喜欢的也是像她这样的人。
昨天的雪灾很严重,中央收到的消息也必然都是不好的。
可这时有人把军民齐扫雪的事反应上去,又不要别的,只要一通慰问电报。
就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找老师,只要一个亲亲,老师能不给?
陈棉棉也不过随手刷个功德。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同志,不忙的话帮我翻翻报纸。”
妞妞被推放到电报室门口,好奇的看警卫叔叔摁那个红色按钮。
它只能发两个音,一个长滴音一个短滴音,大概七八个音就会是一组数据。
妞妞迷恋一切数字性的东西,口水拉了一尺长,耳朵竖的像小兔子。
因为报纸太多,警卫邀请了陈棉棉一起去翻。
突然,一个粗嗓门男人问:“人到底啥时候回来啊,不行送饭吧?”
他是灶上的大厨,因为今天军人们出去扫雪,还没有吃饭,来问的。
警卫从报刊室出来,说:“ 今天是保密任务,不让送饭。”
主任姜霞和大厨一起来的,正逗妞妞呢:“我的闺女儿,你咋也在这儿呢?”
妞妞指电报机,耸屁屁:“滴,嘀——,嘀嘀。”
姜霞帮她擦口水,笑着说:“等长大了就学你赵慧奶奶,上天开飞机去!”
她妹妹姜瑶也报过飞行员,体测不合格被涮了。
但一个女性能上天开飞机是多大的荣光,姜霞又把希望寄托给了妞妞。
妞妞比划:“东风ai,飞飞!”
大厨听说不让送饭,急的直挠头:“我们今天特地炒的粉条,都坨住了呀。”
姜霞也说:“用白菜烧的,到晚上可真就坨了。“
陈棉棉刚翻到报纸出来,却说:“如果怕粉条坨,婶子,你去舀我的腌缸肉,热菜的时候不要加一滴水,就用腌缸肉的宽油煨,煨出来的味道更香。”
基地的妇女们基本都会做腌缸肉了,用它烧菜也别有风味。
姜霞答应了,但欲走,余光瞥过报纸,却来了句:“小陈,你登报啦!”
胖大厨也凑了过来,读标题:“红专学霸陈棉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再一看,惊呼:“《国家青年报》,嫂子,你,你咋上去的?”
其实关于登报的事三个月前就确定了,稿子也是陈棉棉一个月前写的。
好事多磨,直到今天,11月27号报道才出。
俩警卫也凑头来:“这可是国级报纸,嫂子,您还是个人登报,您,出名啦!”
《青年报》和《人民日报》,《环球政谈》等报纸一样,属于一类报刊。
它总共四版,陈棉棉是在B版,好大一个豆腐块。
而这件事的意义有多大呢,祁政委是在忙工作,要不然得登门做表彰。
基地的黑板报要转载,过两天《西北军报》,《河西日报》也要进行转载报道。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棉棉已经扬名全国了。
大家看着她,不亚于将来,普通人在生活中碰上明星或者大网红。
基地家属那么多,咋她就那么牛,不闷不哼上报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