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野猫和村庄里的闲杂人等觊觎,安东娜还请邻居,帮忙把院子用木栅栏围了起来,让家里人专守着门,俨然像个工坊了。
就连耕地里除草,补种的活儿,都交给了邻居帮忙。
这些鱼虾在晒个两三天,就计算数量拿去交给亚当和伊森。
亚当和伊森把这些货计数,就拉去镇上一直有往来的商铺,虽然差额不多,但即便是差额就一个苏里一条鱼,只要数量上了规模,一个月也有几个银币可以赚。
安东娜的捕鱼大计发展之后,什么山货她都不收了。
这做生意,安东娜知道,要做精不做多,不能事事抓在手上,让周围人对她心生厌恶,故而主动放弃。
这山货生意,又由其他的自耕农分走,后来也开了工坊。
再说这烧土陶的事。
起初,老杜克揣着夫人给的钱,和允诺让他每个月可以砍几棵树,都诚惶诚恐,夜夜梦见自己办坏了事,到嘴的鸭子又飞走。
还是老杜克的老婆人聪明,去镇上其他烧窑做碗的地方看了看,去镇上请了一个做过土窑的泥匠,又买了两车石砖回来,才把新窑盖起来。
新窑盖好之后,伊森来他家,看他们从河边取泥,回来筛泥,洗泥,沉淀,均质,拉坯,晾坯。
伊森也不知道怎么了,看着这老杜克干活,忽然就研究起了他采的泥巴。
以及不同的地方采的泥巴,晾出来的坯子。
后来,伊森又去他采泥巴的地方看了看,找了一块磁石,四处翻翻找找。
后来,伊森在河边指了一块地方,让这老杜克去这地方采泥巴做坯试试。
又在其他几个地方,采了泥巴做对比。
这几处采泥巴的地方,位置距离很远,有的在河岸边,有的在山坳里,有的又在原托克逊庄园的采邑里。
老杜克被指使的一愣一愣,也照伊森说的干了。
等分批次烧了出来,伊森把这些用不同泥土烧的陶器都拿出来敲了敲。
老杜克家一直四处取土烧陶,但从来没细心钻研过这其中的差别。
伊森敲了这些陶器,干脆又一骨碌全砸碎,让老杜克看,这些陶器碎裂的样子。
这一下,就更直观的能分辨好坏了。
在原托克逊庄园采邑里的山坳里采的那种泥巴,颜色发白,烧出来的陶器质地细腻。
伊森帮忙调配了两天,帮忙新做了处理泥巴的工具,还增加了一道给坯刷水的工序,使得细小裂纹也减少,又叫人改进了拉胚的手法和工具,以及把每次烧窑的时间拉长。
尽管,伊森从前没有任何的烧窑经验,但这些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的惯性想法,却没有一个步骤出错。
有的时候,老杜克两口子都挠头,怀疑这伊森上辈子是不是什么烧窑大师,在天堂呆了几天,被创世神送回来重新做人的。
人怎么能这么有天赋呢?
虽然经过伊森改造后的工序格外复杂,每个月仅仅足够烧三回,但次次烧出来的几十个陶器,品质都十分优良。
…
上个月,莱蒂伦跑商得了三十几个金币,这抵得上店铺里小半年的买卖利润,关于这生意的合作又出奇和谐,没有什么扯皮的事儿。
通过这个,他就打定了主意,以后要多多跟奥利维娅他们来往做生意。
这年头,想在商场上找到一家靠谱稳重,不随便作妖的合作伙伴,简直比在大海里捞大象还难。
又因为跟奥利维娅订家具的那家店老板是亲戚,他就天天往那跑,帮忙看着进度,又自己四处寻好东西,什么银勺银叉,玻璃胡椒瓶,铜花壶,想等庄园修好了,送过去当礼物。
偶尔两天,他才回自己的店里,查一查柜台上的账目。
正巧,就有一天,遇到了伊森来送老杜克家的陶器。
老杜克家的陶器,现在做的是越来越好了,伊森和亚当才有脸面送到莱蒂伦的店里。
莱蒂伦见了,亲自检验这些陶器,瞧一瞧,声音清脆的像敲铁,颜色也是米棕的,看着光滑,触感细腻。
得知这是庄园里陶土工坊做的货,莱蒂伦眉毛一挑。
“这样的质量,拿城里的陶土工坊来比,也少有几家能做到这么好,以后庄园里的货,你们也不用送到别处了,就拿我这里来。”
与亚当和伊森说着,旁边的手下就在把货卸车,莱蒂伦把一只双耳深汤碗拿在手里细细的观察。
陶器大多数价格都不贵,价格在几苏里到一可里之间。
富商和贵族都不爱用,用陶器的,多数是镇上的普通人。
所以需求量大,他家卖杂货的铺子里,多的时候,一天就能销出去几十只。
今天送来的一批货是共计八十只,浅盘二十五只,深盘二十五只,双耳深汤碗二十只,大汤罐十只,没有破损的。
每只的进货价,莱蒂伦算了各种盘子六苏里,大罐八苏里。
比别家的陶器价高三分之一。
他给亚当和伊森结了钱,又谈论几句,问了问庄园里盖房子的进度,缺不缺什么。
在外面,伊森不怎么跟人说话。
亚当摇头:“都不缺,今天正在搭基石……”
几人说了一阵子,亚当和伊森揣着几个银币又回庄园去了。
亚当和伊森在老杜克这里,收陶器的价格也才三四个苏里,一来一回就赚了一半。
他们没有什么过路费成本,守门的士兵现在归老雷诺管,这总价不超过几个银币的货,在税务官那不算事,连人情都不用欠。
后面,莱蒂伦把这些陶器售价分了分,最低的卖八个苏里,大罐卖一个可里。
明明比别的陶器价格贵,但卖了几天之后,这种却更受人欢迎。
镇上一家卖面包香肠的酒馆,第一天只是来买一只罐子装羹汤。
第二天,就来买了十个浅盘和五只罐子,说这陶器比别的红陶看着上档次。
这下子,镇上的餐馆纷纷打听来了他的店铺,追着要订货,把价格炒到了一个可里还多,只不过莱蒂伦是真没货。
这陶器算贵,但却比木头的耐用,比金属的便宜十几倍。
但凡质感好一点,受人欢迎也正常。
莱蒂伦立刻就亲自走了一趟庄园,找到了亚当和伊森,订了二百只浅盘,一百个汤罐,还要与上一批一样的那种。
老杜克不能私下接单子,莱蒂伦也很守规矩,从不绕过亚当和伊森。
伊森和亚当答应了莱蒂伦,又说一炉最多烧百来个货,这些货分三批给他送去。
做碗的老杜克看着销量广了,打算继续扩展窑炉时,亚当和伊森,又都不许他扩建太多,只扩建一口窑。
规定了,每个月不能走超过一千件货。
原因嘛,他们二人也不明白,只说是听夫人的吩咐。
老杜克一听是夫人吩咐的,赶紧就歇了心思。
从前这庄园里做酒的是另一户人家。
他们家只不过是拿庄园里的小麦,给过世老骑士做酒时,自己留了一两桶,被发现之后,就被老骑士一气之下送去了法庭。
拉沃森的法庭把这一家子都判去给男爵大人挖石头了,活活的用到死。
老杜克心想,他取的土也是庄园的财产,要是乱来,说不定下场就跟那家人一样。
奥利维娅看似每天骑着马出去游山玩水,实际上对庄园里的这点事情再清楚不过。
这陶土工坊建了,安排有营造天赋的伊森和亚当去对接,果然受他们两个人的改造,有了质的提升,跟当初计划的一样。
不过,现在的陶土工坊规模正好,两口窑,小而精,一窑货倒卖,她从中间能赚几个银币,一个月能赚个把多金币。
这点钱,这点份额,谁也看不上,包括拉沃森的男爵夫人,以及各种背景关系错综复杂的商人。
但凡再赚钱一点,她这家工坊就该被盯上了。
到时候,工坊和技术还是不是她的,那就不一定了。
现在,家里稍微有点得势,又是要打仗的节骨眼,她胆子才大一点。
几家工坊加起来,一年能多二三十个金币的收入,在现阶段也算不错。
她想,这赚钱要谨慎,花钱也需要谨慎,最好是富而不为人所知。
就比如,花一百多金币买一条项链和花一百多金币扩建房屋的区别。
都是花了这么多钱,外界对两者的接受度完全不一样。
奥利维娅骑着马,从几个工坊经过,现在安东娜已经成了系统认可的工坊主。
这老杜克和小布鲁塞,估计这一个月之内很快也可以达到要求了。
这会儿,伊森正从周围采购了一筐羊毛又送去小布鲁塞家等着加工,大约三十磅重。
这批羊毛,是用来跟苎麻混纺,纺织吸汗透气的夏季布料所用。
三十磅羊毛,要混着七十磅的苎麻做布。
这比例会随着温度越热,比例相差越大,后面就只需要十几磅羊毛配八十几磅苎麻或者亚麻。
现在的织机幅宽八十厘米左右,这一百磅原材料,可以织出来大约二百零四五十码布料。
原本在工具升级之前,需要小布鲁塞一家人,用旧式的立式织机工作整整两个月才能织出来。
但是现在他家请了四个纺线工,又拿奥利维娅资助的钱,买了整整四架市面上大织布工坊使用的那种脚踏织机,以及各种更加精细的工具。
把以前手搓出来的工具全部换血。
他家还雇佣了两个会织布的自耕农帮忙。
现在,织这些布料的工期缩短到了十来天,并且越做越熟练。
做好之后,要按照拉沃森的商会的规矩,裁剪一码半一件货才能拿出去售卖,商会拒绝成卷的布料,说容易虚报码数。
按照装备升级之后的产量,现在小布鲁塞家每个月完全可以满足五百件货的标准。
眼下,奥利维娅骑在马匹上,策马小跑着经过,可以看见小布鲁塞家的织棚里,伊森正指着织机说了些什么。
或许,是这原生的营造天赋DNA又动了吧。
奥利维娅把伊森的天赋上限也算是观察清楚了。
伊森这个段位,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最大程度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