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山桃绒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3 KB   上传时间:2025-11-02 14:32:39

  林肆回答:“这是自然,否则祝令者这样的天才怎么会这么迫切地想要制作出来呢。”

  祝时溪正在里头做试验,是步伊出来迎接的林肆。

  “陛下,祝令者正在里头做试验呢,要臣叫她出来吗?”

  林肆摇摇头。“无妨,你们最近都辛苦了,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里压力,此物本就不易得。”

  步伊笑了笑。“我们都知道,但是失败的次数太多,心中总是憋着一股劲,想着也许下一次就成功了呢。”

  林肆没等多久,祝时溪就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她见到林肆的瞬间有些诧异。

  “陛下您怎么来了。”

  祝时溪走至林肆跟前,“陛下您来的正是时候,今日一共做了两组试验,不知为何,今日大家都觉得这两组试验是迄今为止做得最顺畅最成功的一次,说不定这次就成功了呢!”

  林肆盈盈欲笑:“那看来是朕运气好了。”

  其余人立刻附和:“是我们运气好,陛下今日亲自前来,想必一定会成功的。”

  阿青算了算时间,“上午做的第一批试验,如今应当能在细菌培养基里看到效果了。”

  大家都有些提心吊胆,包括林肆也是。

  若是这次真的成功,那绝对是大安医学水平的一大突破。

  众人屏住呼吸,等着阿青和祝时溪进去查看。

  林肆指挥林映去扒门缝偷看。

  林映透过门缝,只看到里面摆了很多大小玻璃制的扁圆盘子,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玻璃器皿,下面还连接着应当是橡胶管的东西。

  祝时溪和林阿青拿起玻璃培养基,眼睛不由得睁大。

  细菌培养基里的菌落竟然成圈状消失了。

  阿青揉了揉眼睛,又拍了拍自己的脸,确定自己没有产生幻觉。

  祝时溪则是将一个玻璃培养基放下,又去看下一个。

  一批溶液他们一半会试二十个左右的细菌培养基,避免溶液的不均匀情况。

  这二十个培养基里的菌落全部呈圈状消失。

  这说明他们成功了!

  林映虽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但是她毕竟有着上辈子做人的经验,看这两人的样子应当是开心的大脑都宕机了。

  于是林映迈着小短腿呼哧呼哧地跑到林肆和实验室众人面前。

  “陛下,想来是成功了。”

第162章

  青霉素的成功无疑是大安医学史的一项重大突破。

  林肆和林映刚好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林肆心情非常好,立刻下定决心让礼部写稿子,必须得宣传祝时溪的功绩, 也得让百姓知道。

  林映不知道青霉素是什么, 但是从众人的态度来看,这是个非常厉害的东西。

  林映不知怎的,也觉得心中似有一股成就感。

  这种感觉让她很陌生, 但是她也并不讨厌。

  礼部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事情做, 虽然是写稿子,但是他们也安心了不少。

  之前他们也负责过写上报纸的稿子,礼部尚书记得那是第一届高考, 当时为了将稿子写好,他还特地去采访了那高考状元呢。

  也因得那次写稿子, 他知道了写稿子的格式,比如开头要空两格。

  这写稿子免不了要去采访,礼部尚书便将下属分成两拨,一拨去太医署采访那些个医者、实验室人员。

  另一拨则是去安京大学堂采访医学科的学生。

  礼部的官员哪里懂什么专业术语,只能将采访的内容全部记录回来, 回来交给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一看也是头大, 这细菌真菌的区别,培养基纯净菌落, 他全都不懂。

  不懂他也得弄懂,梁相审核最为严格, 他可不敢马虎。

  于是乎他就厚着脸皮去太医署问。

  祝时溪他自然是见不到的, 也就见到了唐行和武安波。

  礼部尚书这时秉承着虚心求教的精神,硬生生听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干货,纵使这武安波已讲得非常通俗易懂, 礼部尚书还是听得头晕。

  回到府邸的路上,他想,幸好如今有了火石灯,他得赶紧回家整理一个草稿出来,不然按他如今这个年纪,只怕睡一觉起来就全忘了。

  今日晚上还是挑灯奋战吧。

  *

  康竹青虽人在黎县,但是消息灵通得很,一听闻安京修了个什么人民公园,她便想去看。

  不光要去看,她还要带上自己这些年结交的好友一起去,不带石土。

  正好如今黎县兴起了个什么旅行社,她正好去试试看。

  康竹青便先去问了住在隔壁的徐蓓。

  年初之时,徐绰回家来,告诉徐蓓自己有了个喜欢的女郎。

  这可把徐蓓高兴坏了,徐言如今在商部,一问就说没时间,忙得很,要为大安奉献一生。

  好在徐绰终于开了窍。

  徐绰又说那女郎是医者,专治女子顽疾和孩童疾病,很是厉害,不过因为之前大宸的混乱,死了丈夫。

  徐蓓当然不介意,毕竟他们可是长着一张胡人的脸。

  虽说如今胡人在大安随处可见,大家也见怪不怪,但是真让他们和胡人结亲,终归还是不愿意的。

  所以现在的胡人大部分都还是内部消化,就算有和汉人结亲的,也是极少数了。

  康竹青已然放弃了催促,她一说婚嫁之事,姐弟两便用陛下来压她。

  康竹青这辈子最敬重的便是陛下,因此日子久了,康竹青也天天给自己洗脑。

  石头和石金能够为陛下做事,为陛下奉献一生,那是他们的荣幸。

  洗脑洗久了,康竹青和石土的观念还真转变了过来,如今对于孩子婚嫁一事已然看淡。

  徐蓓听了康竹青的建议,很是心动,思考了一日以后便答应了下来。

  她自从从草原流落至黎县,除了陵州以外,还未曾去过别的地方。

  更别提安京了。

  安京是大安的国都,她一直都想去看看的。

  之前康竹青是去安京探望石金,人家一家人的团聚,她哪里好厚脸皮跟着去。

  康竹青在约徐蓓之前,就已给孙玉华寄信。

  如今这大安物流很是方便,黎县也有。

  只不过能寄的范围有限,只有临近的一个路。

  但是大安物流的店员告诉康竹青,现在大安物流还没有覆盖全国,若是送信的地方不能直达又不是太远,那么可以加钱,到时会看有没有人顺路带过去,但是时间上就慢得多。

  康竹青欣然接受,并且付了钱。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等她收到孙玉华的回信时,已是一个月后了。

  信中孙玉华告诉她自己和两个妾室非常愿意去安京游玩,并且提议她们三人先到陵州,然后再来黎县找康竹青汇合。

  黎县的旅游社,做的就是从黎县和陵州到安京的生意。

  毕竟如今的黎县土著和陵州土著并不缺钱,他们又是因为林肆一步步改变了生活,才能过得如今这样好。

  这做旅游生意的人也非常会煽动情绪,说安京是如今大安的国都,他们难道不想在有生之年去一次安京吗,不想再去一次有陛下在的土地吗!

  有很多人就会想起林肆来之前黎县的模样,眼眶一热,就交了钱报了名。

  康竹青为了这次旅途,特地去问了好些从旅行社回来的人。

  年纪偏大的人都说:

  “好得很啊,女郎和郎君态度都特别好,一路上把我们逗得是合不拢嘴。”

  “就是就是,人家阿翁阿婆叫得特别亲切,到了安京我们全程都不用操心,就跟着他们走就是了。”

  “这钱花得值!”

  然后康竹青又找了年轻的小郎君和小女郎问。

  小郎君和小女郎多数都是在学校放假时跟着去游玩的,如今上学放寒暑假,寒假20天,暑假40天。

  小郎君和小女郎便说:“我总觉得那旅行社的人忽悠我阿翁买东西呢,说是什么离了安京就买不到了,这辈子只来一次安京,还是买些东西纪念一下,那些东西卖得可贵了。”

  “康姨,你要去安京啊,那我劝你选他们旅行社的那个只来回包车的套餐,就是你只坐他们的牛车去和回来,其余的吃住行都不让他们管,石阿姊不是在安京做官吗,康姨完全没必要让他们安排行程和住宿呀。”

  康竹青一下子就了然于心了。

  这能在旅行社去一趟安京旅游的人,都是舍得花钱的人。

  看来这买东西一项不光绕不过去,还卖得特别贵。

  康竹青已然有了答案。

  等到成功接到孙玉华及其两名妾室以后,康竹青作为组局人,五个人在一起吃了顿饭。

  徐蓓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几人年纪相当,又都是生过孩子的人,三言两语的,场子也就热了起来。

  徐蓓特别喜欢孙玉华的性子,总是被她说话逗笑。

  徐蓓虽是胡人,但是为人客气礼貌,孙玉华也是愿意结交的。

  好不容易见到了许久不见的朋友,又交到了新的朋友,孙玉华高兴起来还喝了两杯。

  这酒是康竹青前几日特地去打的,酒虽贵,但如今的康竹青并不缺钱。

  孙玉华两杯下肚,大家聊着聊着,聊到了自己的丈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