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山桃绒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3 KB   上传时间:2025-11-02 14:32:39

  回到留学生宿舍时,西平的留学生也到了。

  双方在门口相遇,场面一度十分安静。

  白蛮蛮作为南诏留学生的领头人,气势上自然不肯输,脸上带着不屑与淡然。

  西平人也不甘示弱,个个神情倨傲。

  白蛮蛮领着南诏留学生大步走进宿舍,全然无视对方。

  走远之后,一位官家小郎君才畅所欲言:“真不想和西平人住在一个院子里。”

  “就是,编那一头辫子,也不知是何讲究,一点审美都没有,难看死了。”

  “西平人能学得懂大安的学问吗?”

  “我看悬,瞧他们那模样,也不像有文化的。”

  “这么说来,我们更得好好学。要是期中、期末考试输给西平人,那才叫丢人。”

  西平人也是同样的想法。

  五人在门口低声议论:

  “成绩可以不如大安学生,但绝不能输给南诏那群人。”

  “没错没错。”

  “咱们先进去吧。”

  西平人稍作安顿,便去食堂用晚饭。

  食堂是公用的,所有人都在这里吃饭。

  西平人与南诏人再度上演了一出“视对方为空气”的戏码,各吃各的,互不搭理。

  就这样,两拨人互相无视,一直到了小学堂开学的日子。

  这段时间里,西平和南诏的留学生都换上了大安的服饰。

  不过南诏人仍戴着银饰,西平人依旧满头辫子。

  这是南诏与西平留学生第一次正式体验大安的教育。坐在座位上时,每个人心中都有些紧张。

  最尴尬的莫过于白蛮蛮。

  这可是一年级啊,放眼整个班级,没有一个人与她年纪相仿。

  分班似乎也没什么规律,这个班里只有她和另外两名南诏留学生,其余几人大概分到了别的班。

  当然,教室里还有她最讨厌的西平人。

第一节 语文课难不倒白蛮蛮。南诏与大安使用同样的文字,她虽没读过太多书,但识字不成问题。

  老师从最简单的字教起,白蛮蛮甚至还有走神发呆的余地。

  可到了数学课,白蛮蛮就没那么从容了。

  那些弯弯绕绕的蝌蚪符号,她完全看不明白。

  她一边学,一边偷偷观察班里那两个西平留学生的表情。

  见他们比自己更焦急、更茫然,白蛮蛮才稍稍安心。

  不管自己学不学得会,只要不输给西平人就行。

  第一堂数学课教的是认识简化数字。白蛮蛮费了些功夫,终于把这些数字都记了下来,虽然写得还有些歪歪扭扭。

  老师提问时,她甚至主动举手回答。

  答完问题坐下时,她瞥见那两个西平人一脸“破防”的表情。

  白蛮蛮更加坚定了决心:下次数学课,还要努力回答问题。

  看我不气死他们。

第165章

  这次的几位留学生, 林肆收取了天价的学费。至于这笔钱,林肆既没有充入国库,也没有挪作他用。

  而是将全部款项拨给了教育部。

  目的只有一个, 建立大安的第一所女校。

  林肆登基的时间尚短, 大安再怎么飞速发展,距离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仍需要时间。

  官员和商户家中的女儿能有机会读书考大学堂,那是建立在他们家中有不错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普通百姓家中, 现在普遍也会让女儿去读书, 即便只是考个技术学堂也是好的。

  但在更穷苦一些的家庭中,便考虑不了这些了。

  他们不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也不清楚考上技术学堂和中学堂有什么区别。若是和他们说起大学堂, 那便更觉得遥远。

  就算如今女郎也可以做官,家中当真有一个读书的名额, 那这个名额一定是儿子的。

  林肆希望更多平民的女孩向上走,她会为她们先建造桥梁。

  温芸当初将禁青楼一事办得非常出色,事情交差以后,直接被破格提拔进了教育部。这次的女校选址工作,温芸主动请缨。

  她有当初禁青楼的经验, 左莜便批准她前往西广路配合工作。

  温芸在前往西广路的途中有些恍惚, 当初禁青楼时,她也是这样奔波了许久。

  出差虽累, 但她并不排斥这样的感觉。

  温芸一直清楚,自己与阿姊们的第二次生命, 是陛下给的。所以她这辈子都会尽心尽力为陛下做事。

  西广路, 温芸当初也是去过的。

  那是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如今陛下登基五年,此地的物质贫瘠或许因各种政策有所改善,但贫瘠的思想不会这么快被扭转。

  温芸下车时, 感叹西广路确实变了很多。这里在去年建了整个路唯一的一所小学堂,也是大安最后一个建起小学堂的路。

  严玄清和丁水对小学堂的招生非常重视,纵使白直们好说歹说,也总有人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学。

  “上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在家种地,等再大几岁,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就是,你们说得再好听,上学的束脩不也是钱吗?”

  “不上不上不上。”

  “上学有什么用处,我都知道,那都是成绩好的才能继续读书,我们家里的孩子哪里比得上城里的孩子,如何考的过,不如就在家种地呢。”

  “就是就是,学会种地好歹以后饿不死,那要是读书读一半,回家来地也不会种,那以后不就完了吗?”

  “你们若是不让自家孩子上学,那以后的政策福利便只能轮后了,确定吗?”

  “哎哟,县衙欺负人啊!”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白直们都是读过书的,哪里遇过这等刁民。

  也有人害怕以后得不到优待,就打算只送家中一个儿子去读书。白直若是再多劝两句,

  他们便真情实感地哭诉:“不是不送孩子去读书,实在是家中种地需要帮衬。如今我家郎君在水泥厂工作,家中还有三个孩子、两个老人要养,三个孩子都送去读书,我们如何负担得起啊!送这一个已是极限了,若是他没读出名堂来,我们不也亏得很吗?”

  遇到这般实话实说的,白直倒也说不出什么话了。

  现在的助学贷款,只有考上了中学堂和技术学堂才可以办理,小学堂是没有助学贷款的。

  最终普通农户送来上学的孩子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也是男孩。

  所以温芸的到来让严玄清很是高兴。

  原来陛下也知道西广路如今的现状,曾经最穷的熙河路,早已是别的路高攀不起的存在。

  倒数第一猛猛往上窜,曾经的倒数第二自然只能独自伤神。

  温芸与严玄清礼貌地打了招呼,搞清楚了西广路的大致分布路线图,便开始了自己忙碌的工作。

  首先是选址,她觉得还是在州府南州比较稳妥。其他较穷的地方没有知州盯着,恐生事端。

  建造在南州是最好的。

  其次便是生源问题。这所西广路女校不收取费用,考上大学堂以后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但要说服那些女孩、说服她们的家长,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温芸便和当初去走访的白直聊了聊,锁定了几户比较有可能的人家。

  温芸带着白直礼貌敲门,开门的农妇见到又是白直,便说:“大人,我们上次就同您说过了,家中实在是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我们家的情况您也是知道的,家中的老二已去上学了,怎得今日又来呢?”

  温芸了解这家的情况,家中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男孩是老二。

  温芸微微一笑,露出礼貌的笑容。“娘子,是这样的,此番前来寻你,是因为陛下要在西广路建立一所女校,这所女校并不收束脩。”

  那妇人眼中流露出茫然。“女校?何为女校?不收束脩?”

  温芸耐心解释。“不光不收束脩,住宿和吃饭也都不要钱。只要她们成绩好、能一直读,读到大学堂还能申请助学贷款,家里基本花不到什么钱。”

  妇人下意识后退了一步。“大学堂,她们哪里考得上大学堂?我听说小学堂考中学堂就很难,就算考上了也没什么用。”

  温芸也不多解释,只是给妇人算了一笔账。“娘子,若是你家中两个女儿去了女校,那女校管吃管住,你家中就少了两张嘴吃饭呀,这负担不是一下子就轻了吗?若是她们成绩好,能读到中学堂,毕业出来进厂,那也是有资格当小班长、大班长的。要是读到大学堂,那更不得了。”

  妇人有些心动,但还是没有立刻答应。“话可不能这么说,虽少了两张嘴吃饭,但家中的活和种地的活便少了人帮我干,不划算。”

  温芸接着说:“这小学堂三年,中学堂一年半,四年半的时间她们都不吃家中的粮食,这样的事还不划算吗?”

  妇人表情已然有些松动,却仍带着疑惑。“去年只说上小学堂,没说这女校的事。不收束脩还包吃包住,当真有这么好的事?”

  温芸挑了挑眉,语气柔和。“是陛下怜惜我们,想让女子也有机会读到书。”

  院子里,妇人的大女儿从说起女校开始,便一直仔细听着温芸说的话。

  她知道家中不容易,能让一个人去读书已是白直来劝说后的结果,她不敢奢求什么。

  只是偶尔听阿弟回来说起学堂中的事,看着他背的斜挎帆布包时,

  她心中总是羡慕。

  要是她也能去学堂读书就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