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山桃绒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3 KB   上传时间:2025-11-02 14:32:39

  他们自己也有些惭愧和不好意思,和这里的汉人想比,他们确实太脏了。

  胡人们全部洗干净,再由牛车拖着回去。

  回到草棚时,须卜绰发现妹妹和母亲也洗了澡,身上穿着旧的麻衣,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

  “哥哥,我们这是来到了怎么样的地方,今日的午食竟有肉。”

  “今日我和须卜言是种植植物,给植物施肥,比起放牧来说,轻松很多,你们呢?”须卜绰的母亲问。

  “我和父亲是挖红色的石头。”

  “吃完午食竟有休息的时间,以前的贵族哪里会让我们休息。”须卜绰的父亲说道。

  须卜绰看着妹妹洗的干干净净的脸,他突然说,“中原真好,我想一直待在这里,我想学会汉话,我再也不要回草原了。”

第44章

  虽说胡人什么都不懂, 但林肆可对剥削奴隶没有兴趣。

  干了活自是要给工钱的。

  就这样,现如今的黎县的街道之上,偶尔能见几个胡人。

  许多百姓未曾见过胡人, 起初还有些震惊, 到现在已是习以为常。

  胡人们也很好的融入了黎县,甚至还会入乡随俗,用一口撇脚的汉话对着卖瓜果的说便宜点。

  庄园里的孩子得了林肆的命令, 时不时的去给胡人们洗脑。

  诸如你们留在这里, 就是黎县的一份子,是县主的子民,不会挨饿, 不会受冻,不管你们以前是哪个草场的胡人,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黎县人。

  须卜绰能听懂七七八八,又将这些话翻译给剩下的胡人。

  胡人们当即痛哭流涕,表示狗屁草原,狗都不回。

  林肆能清楚的在脑子里看到人心和声望蹭蹭的涨,当然, 基数太小, 涨幅并不高。

  铁矿有开采只是炼铁的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以煤炼铁, 建造高炉。

  梁年问林肆,“万事俱备, 差个铁匠怎么办?孙昌只会将锻好的铁与木头衔接, 要不从何处绑一个回来?”

  对此林肆胸有成竹:“铁匠很快就会有了。”

  梁年不解,以为林肆当真是要去绑一个铁匠回来,问:“县主打算要去何处绑?最好是绑未成婚的, 家中父母也已不在的孤家寡人,绑回来以后关起来,除了锻铁不许他出屋子。”

  林肆否决了梁年的提议,“多谢梁县令建议,我已有法子。”

  梁年还是不放心,连连追问林肆到底何处解决。

  林肆回她:“自梁县令和我说黎县附近有铁矿后,我便派了几个家丁去施州以及恩州拜师学艺去了,倒也不用学的多么精,将基本的手艺学会回来就行,”

  梁年:......

  她怎么感觉县主府的家丁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至于被派出去的三个倒霉蛋还上演了一出拜师大戏,非常丰厚的拜师费用简直让铁匠们无法拒绝。

  丁蒲两眼泪汪汪,为什么又是他。

  他真的只想好好的当个咸鱼家丁啊,他现在已数不清自己学会了多少技能。

  下一次真的不要再让他去学东西了!

  矿石挖的差不多,林肆又让这群胡人用耐火泥制造起高高的竖炉来。

  挖矿造竖炉都是体力活,这段时间他们日日三餐,每个人都肉眼可见的长了肉,力气也恢复了许多,干起活来也不算吃力。

  竖炉必须制成腰鼓状,既两端紧,中间宽。

  须卜绰不明白为何要建成这个有些奇怪的样子,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反正干活就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竖炉是炼铁的重要一步,另一步是水力鼓风。

  在这个没有电气的时代,水力是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的最好办法。

  梁年隔三差五会来看看胡人的工作进度,因此还被林肆调侃怎么感觉她比自己还着急?

  对此梁年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她要说反正事情都已经这个样子了,干脆大家一起诛九族吗?

  这些胡人属于被林肆隐匿的人口,虽不多,但梁年也得将这些人登记在册,只是不上报,方便与她和林肆的管理。

  不过梁年很快被自己的这个念头感到奇怪,怎么就方便林肆管理了!

  对于登记胡人这件事,最难的是胡人的名字。

  这些胡人现在还不会说汉话呢。

  梁年只能先将屋子给他们分下去,按屋子暂时认人,将名字的那一栏空着,等他们熟悉汉话后,再来登记。

  为了加快汉话的学习进度,现在胡人互相和对方说话都尽量使用汉话,实在是表达不清楚的,才用胡语。

  须卜绰记得前日是他来到这里一个月的日子,而刚好在前日,他们全家分到了一间破破烂烂的小房子。

  这是须卜绰一家第一次住在房子里。

  这种感觉很神奇,和住在穹庐里的完全不一样,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大风将穹庐吹到,睡觉时睡在专门的床上,不似睡在地上那般冰冷。

  屋子虽小,但是须卜绰一家人非常很珍惜,他们小心翼翼的将屋子打扫干净,他们也第一次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须卜绰觉得这是一种归属感。

  *

  丁蒲讨厌学习铁匠这门技术,不为别的,锻铁实在是太烫了,而且需要很大力气,敲的他手疼。

  咸鱼哪有那么大的力气!咸鱼连翻身都很困难呢。

  至于赵安和陶阳辉,丁蒲都能想象他们两个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的。

  赵安:定不负县主所托,一定把铁匠的基本操作学会。

  陶阳辉:为了补贴,拼了!

  幸好县主只让他们学些基本的功夫,不用学得那般出神入化的技术,比如在铁器上雕刻出复杂烦琐的花纹之类的。

  对此,丁蒲抱着填充鸭饲料鸡的想法,坚决只学基础操作,多的一点都不学。

  那收了钱的铁匠师傅都有些懵,这学徒他原本是不想收的,但奈何对方非常诚心,且给的拜师费很丰厚,他这才将人收下,盘算着这一年多有个徒弟帮着干活也不错。

  只是没想到这个徒弟有些奇怪,现下这最基本的铁砧会了,大锤与水槽也会使了。

  再往下教,这人就不愿了。

  只说什么,他要打好基本功,打好基础。

  铁匠师傅非常疑惑,最基本的东西都学完了,还怎么打基础呢。

  丁蒲对此表示,“我要学的扎实!”

  在铁匠师傅的百般催促下,丁蒲才开始下一步学习。

  淬火与退火。

  在整个锻铁的全基础流程教完以后,铁匠师傅本还在感叹,终于有人帮着做活了。

  谁知第二天,这个徒弟说家中有急事,那表情当真是急切的很,不像是骗人的。

  铁匠师傅想,这锻铁的基本功他虽学完了,但是用在实践上还有许多诀窍,他交了钱来学,想必不会就这么走了。

  这太亏了,应当是家中真有急事的。

  丁蒲得表情确实是急切的很,他太想回县主府了!

  铁匠师傅就这么等啊等,等了一日两日,三日四日。

  等到一个月后,铁匠师傅忧伤的感叹。

  他觉得这徒弟怕是遇到不测了!多年轻的一个小郎君啊,可惜可惜。

  *

  竖炉只需要按照图纸用耐火泥堆砌即可,其中最核心的当属水力鼓风。

  有了水力鼓风朝竖炉持续送风,可提高炉温。

  再加上林肆用煤来作为耗费材料,再加些石灰石进去,完全不会有杂质。

  大宸的炼铁技术落后之处,林肆一次性全部解决。

  想不炼出好铁都难。

  水力鼓风由水轮,连杆,活塞木箱三个部分组成。

  但凡是需要用上木头的,孙昌和范利都没得跑。

  孙昌是木匠,制作农具时会用到铁,但那都是梁年申请下来的,孙昌只需调整形状和木头衔接即可,锻造这门手艺孙昌是不会的,林肆也想过要不就让孙昌和范利去学,但想起二人之前干的都快怀疑人生的样子,最终还是放了师徒二人一马。

  鼓风的水轮部分简单,和小型水车是一样的制作方法,连杆与风箱也不算复杂。

  风箱主要注意木板内部要打造光滑,外部涂上泥浆,与箱体密封,再设计一个竹片阀门,连接至竖炉风口处。

  就是这样三个并不复杂的东西,组合起来确成了改进炼铁技术的核心。

  左莜和封凌也来看。

  封凌看着堆砌的高高的竖炉,嘴上念念有词,“刀枪剑还有弓箭,到时候通通制好了给庄园里的孩子用,我定要把他们全部都教会。”

  左莜无条件相信林肆,她发现只要是林肆想干的事情,断没有不成功的。

  于是她开始思索自己府中有没有铁器要更换的。

  最后她想。

  若是能有余下的铁,新造一口锅吧,上次受林肆邀请的暖锅很好吃,她也新造一口锅在家吃暖锅好了。

  封凌看完竖炉,满意地走了。

  她要去庄园告诉孩子们。

  赵安等外出学艺的三人也成功归来。

  三个人的手臂肌肉肉眼可见的变的明显,尤其是最瘦弱的丁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