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火星少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5 MB   上传时间:2025-11-04 12:52:51

第174章 正文完结

  清河市的受灾情况比起隔壁市要稍好那么一丢丢。

  在市区, 消防与武警们接连好几天日夜不停地工作,保住了清河的堤坝,只是在一些低洼地段被洪水侵袭。而在安平县, 更多是因为上游水库泄洪而带来的洪峰过境。值得庆幸的是,安平县只是位于洪峰外沿,并非主道上, 相当于被这头狂暴巨兽的尾巴狠狠扫了一下。

  但即便如此, 安平县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县城部分低洼地带, 浑浊的洪水已经漫过了一楼窗台,昔日熟悉的街巷变成了浑黄的河道, 水面上漂浮着杂物,寂静中透着凄凉。县中心地势稍高,但主干道也未能完全幸免,积水普遍淹没了成年人的小腿肚, 车辆无法通行, 人们只能涉水或依靠临时调配的皮划艇、冲锋舟移动。

  电视台的记者穿着救生衣, 跟随消防队的冲锋舟, 在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进行拍摄和搜救。镜头扫过被水浸泡的店铺、住宅,救援人员大声呼喊着, 仔细排查每一栋可能还有人员滞留的房屋。

  偶尔, 他们会从二楼的阳台或窗口,接出几位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撤离的居民,其中大多是被困家中的老人。当一位老人被消防员小心翼翼背扶上冲锋舟, 紧紧抱着仅有的一个包裹,回望被水围困的家时,那茫然又带着些许后怕的眼神,让所有观看报道的人心头沉重。

  在清河古镇七号区宽敞的安置点内, 从梅山村等地转移过来的百姓们,正围在悬挂的大屏幕前,紧张地看着新闻里关于安平县灾情的实时画面。

  “哎呀,那是老街!王老五家的杂货铺,水都淹到招牌了!”

  “看那边,是城西那片自建房……完了,肯定全泡汤了。”

  “幸好咱们村在山边,水一时半会儿上不去,但地里的庄稼怕是……”

  叹息声、担忧的低语在人群中弥漫。看到熟悉的街道、可能邻居的家园浸泡在洪水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过和无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悲伤。

  但很快,就有不同的声音响起,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别光顾着难受了,想想看,要是咱们没撤出来,现在该多害怕?”

  “是啊,人没事比啥都强!东西泡了还能再置办,人要是出了事,家就真的散了。”

  “多亏了村书记催得紧,也多亏了路老板这儿有地方安置咱们……”

  “看看新闻里那些还在水里救人的消防员,咱们能安安稳稳坐在这儿,有吃有喝有地方睡,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大家或是难过或是庆幸,都在关注着新闻。

  路晓琪他们也在随时关注新闻,然后保持着和县里应急部门的联系。

  应急部门的人其实有些提心吊胆,他们在转移百姓的时候做过预演,清河古镇因为地势比较高而且建筑扎实的确是个不错的地点,但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疑虑,毕竟古镇里河道纵横还有个湖,真的会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但是当洪峰过时,清河古镇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路老板,你们这儿……好,太好了!”前来巡视的应急部门相关人员看着古镇内相对平静的景象,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奇。

  此刻的清河古镇显得格外空旷,除了必要岗位的员工和志愿者,其他人都已按要求居家。只有工程部的十几名员工,正操作着几台大型水泵,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将水从地势较低的景观渠往主河道方向抽排。

  湖面看上去确实比往日水位要高,水色也失去了往日的清澈见底,带着一种被搅动后的微浑,但若与新闻里那咆哮的“黄汤”相比,简直可以称得上清冽。

  一些临水的石板路和亲水平台被漫上来的湖水打湿,但积水极浅,连脚背都没不过,行人小心些仍可通行。整个核心区域,建筑完好,道路畅通,除了持续的雨声和水泵声,竟有种异样的岁月静好。

  路晓琪莞尔一笑:“你们别看我们河道多,其实我们内部水系和外面主干河道的连通是做了精密闸控的,关键时刻可以物理隔断。”

  她面不改色地开始忽悠,伸手指了指水泵和那些被打湿的石板,“您看,我们这几天一直在主动往外抽水,降低内部水位,就是为了应对雨水倒灌和可能的渗透。而且,当初为了保持这水常年清澈漂亮,我们可是投了大价钱做了全套的水体净化和底部防渗处理的,所以底泥不容易被搅起来,水看起来就没那么浑。”

  她语气诚恳,结合眼前正在进行的抽水作业和确实不算严重的积水情况,这番说辞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

  应急部门的人看着平静的湖面、有序的抽排作业,以及核心区基本无恙的景象,心里的疑虑打消了大半,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你们准备得很充分,做得也很好!这就让人放心了。”

  然而,路晓琪心里清楚,这份平静是有范围的。比如,清河古镇的外围,往清河农庄和商业街的方向走去,越往外,情况就明显不同了。

  但比较起来,依然比县里面其他地方好多了。

  农庄的低洼处已经有了明显的积水,虽然不深,但也淹过了脚踝,一些菜畦和苗圃浸泡在水中。商业街的情况稍好,但街道上的积水也清晰可见,许多店铺门口都堆起了沙袋,显然也是早已经预备妥当。

  路晓琪还遇到了不放心前来巡查的店主们。

  “比预想的好多了,这一块没怎么进水。”几个店主都是笑容满面,“估计等洪水退了后,只需要打扫一下就好了。”

  “多亏路总安排得好啊。”

  前几天古镇统一要求商业街闭店时,确实有些老板私下抱怨过,觉得小题大做,影响了收入。但此刻,看着隔壁县市传来的触目惊心的受灾画面,再对比自家店铺基本完好、损失轻微的状况,所有的不满都化为了对古镇管理团队先见之明的钦佩。

  这里的情况也被古镇的官方号直播到了网上,镜头扫过积水轻微、建筑完好的商业街,平静微浑但绝无泛滥的内部河道,以及井然有序的安置点入口,看到的粉丝们和惦记着的游客们都松了一口气。

  【谢天谢地,看到古镇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这防灾准备真的很到位,赞。】

  【看到清河古镇没事真是太好了,等水退了第一时间去支持消费。】

  【对比太鲜明了,古镇里面像是被无形结界保护了一样,这里真的是风水好,去了好几次,每次进去都觉得自己的能量场加强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太有了!一进去就有很舒心很宁静,整个人都感觉放松了下来。】

  【+1,而且我觉得风水最棒的是枕梦辋川酒店那一带,果然是值得花大钱去住的地方,给了最好的位置。】

  这帖子到最后逐渐变了,大家都在讨论清河古镇是不是请了风水师,然后哪一块才是古镇风水最好和磁场最棒的地方,歪成了大部分人都看不懂但又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古镇里滞留了上千名游客,他们也会在各自的社交账号上分享现状:

  【人在清河古镇酒店内,实话实说,除了不能自由出去逛,一切都是正常运行,餐厅有热饭吃,还提供饮料和酒品,房间也正常有人收拾,工作人员特别耐心。】

  【带着孩子和老人,一开始特别慌,古镇包了大巴送我们去市里面坐高铁。结果因为沿路也有洪水,遇到了列车紧急停运,人在异乡,又有老人小孩,那一刻真的非常无助。我只好联系古镇问我们可不可以再回去。结果清河古镇二话不说又给我们安排好了房间,一回到这里,心就定下来了。古镇把所有游客都组织得很好,老人有特别照顾,孩子也有志愿者陪着安抚。感激不尽!】

  【本以为这趟旅行彻底泡汤了,没想到经历了这么特别的患难与共。看到古镇自己面临压力,还承担了安置灾民的任务,真心敬佩。以后就是铁粉了!】

  一条一条的帖子让清河古镇原本就很好的口碑又生生往上拔了一层。

  网友们继续为受灾地区,为清河古镇祈祷。

  或许是真切的愿力汇聚产生了作用,在持续肆虐了将近一周后,仿佛被捅破的天空终于开始缓缓愈合。暴雨在某个清晨悄然停歇,铅灰色的云层逐渐散开,久违的、朦胧的阳光终于艰难地穿透云隙,洒向满目疮痍的大地。

  洪水开始退去,留下的是厚厚的、散发着泥腥味的淤泥和被摧毁的痕迹。安平县的百姓们,在确认安全后,开始陆续返回自己的家园,面对着一片狼藉,开始了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清理与重建工作。

  清河古镇的安置点内,人们也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返回。

  大部分人都对古镇在危难时刻提供的庇护感激不尽,临行前反复道谢。

  这时候,队伍里响起了嚎啕的哭声。

  “呜呜呜……妈妈,我不走!我不要走!我们难道就不能一直留在这里吗?”

  大家好奇看过去,才发现是个小男孩儿,正抱着妈妈的小腿坐在地上耍赖,原因是他不想走。妈妈十分无语地看着自家的崽。

  “赶紧起来!”

  有人认出来了,调侃那小孩儿:“你不想走是不是因为想留在这儿吃饭啊?”

  那小男孩儿含着泪点了点头,悲从中来:“回家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红烧肉和鱼丸了!呜呜呜,我不要走——!”

  大家都笑了起来。

  不过,想到那饭菜的滋味,忽然就有那么一点理解这个小孩儿了呢。

  他妈妈看着儿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又是尴尬又是好笑,蹲下身哄他:“咱们的家得要回去收拾的呀。这样吧,要是你想吃,妈妈以后经常带你来清河古镇玩,还来这里吃红烧肉,好不好?”

  “真的吗?拉钩!”哄了好半天,小男孩抽噎着伸出小指头。

  “拉钩!”妈妈郑重与他约定,这才勉强将他安抚住,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离开了安置点。

  ……

  送走了所有安置群众,清河古镇自身也开始了灾后处理。

  古镇内部受灾确实不严重,主要是清理积水、打扫卫生和全面消毒。但看着整个安平县,尤其是古镇外围几条街道上堆积的厚厚淤泥、倒伏的杂物,路晓琪索性大手一挥,组织起大部分暂时空闲的员工,成立了一支“清河古镇志愿者服务队”,自带工具,主动走出古镇,帮助周边社区和街道清理淤泥、搬运垃圾、进行环境消杀。

  她自己也穿上了橙色的清洁工工服,穿上了雨靴,全副武装,拿起了铁锹,加入到了队伍。

  “哎呀,苏公子这样穿,倒是别有一番韵味。”苏隽当然也在志愿者队伍里,同样的装扮,遭到了路晓琪的调戏。

  苏隽挑起眉,上下扫视了她一眼:“路老板不遑多让。”

  路晓琪嘿嘿一笑,刚想调戏回去却看到了穿着同样装扮走过来的王维、李龟年和赵飞燕还有公孙瑾等人,顿时眼前一亮。

  “大家都打算参加吗?”

  王维点点头:“地方有难,自当贡献绵薄之力。”

  他和李龟年原本还在西北的,看到洪水的消息愣是连夜坐了飞机回到省城,然后在昨天晚上赶回了清河古镇。而赵孟頫和管道升因为高铁取消,被停留在湖州过不来;至于宇文恺和向齐向明,早进入到了工程项目组里,轻易不得脱身,但大家都非常关切这边的情况。

  这也染路晓琪很是感动。

  赵飞燕与公孙瑾相视一笑,她们平日里一个舞姿倾城,一个剑器动四方,此刻却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坚定的手臂:“我们之前也帮不上什么忙,看着大家辛苦心里着急。现在能帮忙清理点淤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心里反倒踏实些。”

  “好!”路晓琪压下喉间的哽咽,露出大大的笑容,高高举起手中的铁锹,如同举起一面小小的旗帜,“那咱们走吧——!”

  一行人不再多言,默默融入到了正在忙碌的百姓和员工队伍中。

  有的帮忙清理街道上的淤泥,有的帮百姓们搬运东西,一个个都非常认真,很卖力气。

  路晓琪一铲一铲将淤泥铲入到推车之中,苏隽本有些心疼,但他知道即便是自己说了,她也不会听,于是只能默默地承担了很多的任务,让她能够轻松一些。

  路晓琪抬起头,看到不远处的王维戴着口罩和手套,拿着铁锹,与众人一同清理着街道上的淤泥。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泥点溅上了他的衣裤,他却毫不在意。

  他旁边的李龟年则一边干活一边嘀嘀咕咕:“想不到我李龟年,当年在梨园给圣人献艺,如今在这安平县街头清理淤泥……摩诘,你非得给我写首新诗不可……”

  他说着,还试图摆个架势,差点把铁锹上的泥甩到王维身上,被王维一个略带嫌弃的眼神制止。

  路晓琪扑哧一笑,又在更远一些的地方看到了赵飞燕与公孙瑾一起,稳稳地踩在泥泞中,合力抬起装满杂物和断枝的沉重箩筐。

  这种感觉……

  他们原是超然于物外的世家子弟,原是往来无白丁的顶级乐师,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都是或立于庙堂之高、或处于江湖之远的璀璨人物,但此刻都毫无芥蒂地弯下腰,与普通百姓、与古镇员工一起,在这片被洪水侵袭后的土地上,用最原始也最辛苦的方式,一点点恢复着家园的洁净。

  无独有偶。

  王维同样在对李龟年发挥着自己的感慨:

  “我往日寄情山水,吟咏田园,总觉桃花源乃避世之幻想。而今见此情此景,方知,理想之国并非在于隔绝尘世,而在于尘世之中,众人携手,共克时艰,于废墟之上重建家园的这份心性与行动。”

  于是,诗佛不再超然,不再避于污浊,主动走下云端。

  李龟年露出愉悦笑容:“然也,此间虽有泥泞,但是人心向善,互帮互助,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净土呐。”

  他满不在乎用袖子擦了一把脸。

  王维顾不上感动,颇有些抓狂:“你把泥都擦脸上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收拾了一天,整个安平县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街道上厚重的淤泥和杂物被基本清除,虽然墙壁上还残留着水渍,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泥土混合的气味,但县城的轮廓和秩序已经清晰地回来了。

  第二天清晨,当人们推开窗户,惊喜地发现——那个熟悉、有序、充满生活气息的安平县,真的回来了!

  虽然伤痕犹在,但主干道畅通无阻,商铺开始陆续开门营业,早餐摊点重新冒起了熟悉的热气,街坊邻居互相打着招呼,言语间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未来的期盼。孩子们甚至已经在清理干净的空地上追逐嬉戏,仿佛要将被雨水困住的活力全部释放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