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胞弟的事还未有着落,卫丛木顿觉一阵头疼。
然而两天之后,卫家惊觉他们要头疼的,并非只有卫丛林酒后杀人这一桩烂事。还有卫家的一些田地,和涉及的种种不为外人道也的勾当。
蔡元身为农都尉,掌屯田殖谷。
屯田殖谷,即朝廷为了攒粮食养军,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而屯田制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军屯、民屯和商屯。
所谓军屯,就是非作战时期的士兵化身农民,纯士兵耕耘。
民屯是由典农官募民耕种,得到的粮食上交一部分后,其他的归雇佣农所得。
至于商屯,和民屯相差不大,不过牵头的由典农官换成了为了获取盐引利益的商人。
总的来说,在屯田监管严格之下,这种制度无异于装了好几台日夜不休,会不停“突突”吐粮的产粮机。
但凡事有利有弊,屯田制也弊端。
参与屯田之民虽说可以免服兵役和徭役,但该制度一旦监管不严格,便极易出现贪腐和剥削。
望族存在已久,它们像苍天大树一样根系直入下层,树根虬扎又彼此勾联。
水至清则无鱼,其中一些藏污纳垢的事秦邵宗不是不知晓,只能时不时给他们紧紧皮。
这次恰好蔡卫二家闹了矛盾,秦邵宗让蔡家表他之态的同时,恰好借蔡家之手清理了一批蠹鱼。
正好一箭双雕。
第103章 把你妈妈分我一半
日子一天天地过, 转眼便过了一个半月。
被派南下的乔望飞每隔十天就会快马传回书信,汇报沿途情况和已收集到的药材。
药材清单会直接送到黛黎面前。
先前丁老先生写的三页药材单子,黛黎也有一份, 她每日都要看两回。
最高兴的事莫过于一手拿着乔望飞和金多乐的书信,另一手拿着朱砂笔, 在铺开的清单上打小红勾。
凡是找到的、并已满足数量的药材,黛黎通通以小红勾做标记。
待所有书信都仔细看完,黛黎会重新抄三份清单,将会收集的通通写出来。
两份分别快马加鞭给乔望飞和金多乐送去, 同步两者的信息库, 另一份则给自己留下。
时间还剩下二十二天,一个月都不到。黛黎坐在案几前, 手里拿着狼毫,正在抄最后一份清单。
她期望下次来信时, 它们都能从桑皮纸里消失。
外面脚步声匆匆,念夏在此时急忙入内, 她刚喊了声“夫人”, 发现秦邵宗也在,不由规矩了许多,不敢再像方才一样嚷嚷地喊了。
黛黎在写字,没有抬头。
秦邵宗看向念夏, “何事如此匆忙?”
他面上并无不虞, 但念夏就是怵得慌,下意识垂首避开那双威压沉沉的棕眸。
“君侯,方才奴外出到集市买东西时,在人群中不慎被一个小娘子撞了下,后来奴才发觉篮中多了一张绢布。”念夏道。
一个多月过去, 武安侯彻底“转危为安”,府邸也不似当初那般戒严,出府采购的奴仆比先前多了一些。
奴仆有卫兵陪同看守,倒不担心中途被抓了去审问。只是在闹市这人潮汹涌之地,经过时难免会发生推搡。
回到府中后,念夏惊觉篮子里多了其他的东西——
多了一张绢布。
布上有字,念夏不认得字,遂匆忙来找黛黎。
黛黎想到先前青莲教曾以尺素书,当即字也顾不上写了,“拿来让我看看。”
念夏忙呈上去。
秦邵宗面无表情道:“出府前已吩咐过,需多留意与你们有接触之人,为何还让旁人专了空子?”
不算重的一句,却吓得念夏两股战战,“君、君侯,当时奴碰到的那个小女郎光鲜亮丽,皮肤白皙,手上一点茧子都没有,瞧着像大户人家的贵女,所以奴……”
“罢了,一时不察很正常。天气渐凉,念夏你去庖厨跑一趟,让他们在汤里多放两片姜驱寒。”黛黎道。
念夏如蒙大赦,赶紧离开。
黛黎将绢布翻过来,面朝上。
可能是为了最初的掩人耳目,这回他们并没有以朱砂作墨,而是用了一种和绢布相似颜色的植物染料。
[何首乌,麝香。武安侯得之量不足。]
黛黎脑中轰地好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震得她听不见周围声响,也听不入任何人说话。
原因无他,她方才在重抄的、还没找到的药材清单里,确实有这两样药材。
何首乌被称为四大仙草之一,其名贵程度自是不必多言。
更令黛黎介怀的是,何首乌好像多生于南方,起码金多乐在北地收刮了整整五十五日,只寻到一块比婴儿巴掌还小的何首乌。
至于麝香,那得从雄性麝科动物的生长腺体或香囊中提取,一头雄鹿最多也就能产三十克。因此麝香在《神农本草经》里,被列为“上药”,非贵族皇室不能有。
紧紧拿着绢布的素手忽然被握住。
那只长满厚茧的手掌裹住她,源源不断的暖意传来,又用了些巧劲,将她收紧得发白的指节松开。
“夫人,我们还有时间。”秦邵宗本来坐在黛黎身旁,如今手臂展开,将她拥入怀中。
黑色的衣袍和烟紫色的裙摆交叠,从远处看,仿佛是一幅交融了暗与明两种颜色的画卷。暗色是背光那一面的树干,支撑起那一抹花儿一样的亮色。
黛黎不自觉抓紧了他的手,“距丁老先生给出的期限还有二十二日,时间不近不远的,青莲教敢在此时传消息过来,应该是胸有成竹。麝这种动物单只产的麝香并不多,兼之胆小如鼠,听觉和嗅觉都非常发达,极难捕捉。”
“安心,会解决的。”秦邵宗低声道。
忽的,黛黎握着他的手突然松开,侧身看向他,“秦长庚,我想……”
“你不能想。”他罕见地打断黛黎。
黛黎拧起细眉,“我都还未说完。”
“不用说完,我还能不知你在想何事?”秦邵宗勾起唇,笑意却不达眼底,“你想去见青莲教之人。”
黛黎呼吸微滞,下意识别开眼,那是一种心底所想被看穿时本能的逃避。
“黛黎,你想都别想。”
秦邵宗以两指捏住她下巴尖,将她的脑袋转回来,直视那双黑黝黝的眸子,“渔阳有四十多万人口,我只能说此地比旁的地方要少些青莲教的蛀虫,但不能保证一干二净。青莲教诡计多端,夫人去找他们,和送羊入虎口有什差别?”
转不过头,黛黎干脆不转了,也深深地看着他,“秦长庚,你若让我眼睁睁地看着州州无药可医,我做不到。”
她没有大喊大叫,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决。
“你送上门去就能解决问题了?到时他们把你逮了,转头拿你要挟秦宴州那小子和我,你让我们如何是好?”秦邵宗松开她的下颌。
黛黎抿着嘴巴不说话,眼神有些发飘,不由陷在他的假设里。
她没有中蛊虫,琢磨不准那种每回都被儿子轻飘飘掠过的蛊毒之痛。
但她知道一定很不好受,否则何以每次毒发的第二日,州州都满脸苍白,中午吃饭几乎难以下咽。
“还有时间,我能解决。”男人的唇贴上怀中女人的额头,亲了亲她眉心那抹小红痣,“黛黎,相信我。”
正房的门没有关,无论是黛黎还是秦邵宗都没有看见,此时正房侧边站了一道颀长的身影,将他们的对话收入耳中。
秦宴州缓缓垂下眼睫,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
……
“嗳嗳,秦宴州,你干嘛去?”秦祈年看到秦宴州一直往侧门方向走,好奇心立马上来了。
父亲“病危期”已过,他不再被禁足,可以出府了,只不过不能太频繁。秦祈年上回出府还是两日前,出去寻好友唠嗑。
他累计出府过几回,却未曾见秦宴州出去过一次。
这人在渔阳有朋友否?
应该没吧,他随黛夫人才来渔阳月余。
如今见秦宴州要外出,秦祈年大为惊奇。
秦宴州未回答他的话,只径直往前。
秦祈年跟上,边走边和他说话:“你是出府游肆吗,还是去买什么东西?若是前者,我可以给你介绍些好去处,至于后者,你何须自己跑一遭,让奴仆去便可。”
秦宴州沉默地往前,他越过看守的府卫,踏出了府宅。
秦祈年嘴巴不停:“还有一个时辰就该用晚膳了,我今早听闻黛夫人吩咐庖厨做古董羹,咱们早去早回,莫要错过美味了。”
前两次秦宴州没有做声,唯独这次青年低低应了声好。
秦祈年嘻嘻一笑,“黛夫人说会改良一下古董羹,改良之后的模样,你先和我说说呗。”
秦祈年跟了秦宴州一路,始终没弄明白这人出府作甚。
说买东西吧,却又不像。
他仅进店转一圈,比起买物品,似乎对店铺小佣和掌柜更感兴趣。
“秦宴州,你别光看不买啊,你喜欢什么,我给你付银钱。我攒了很多钱,以前军功赏赐什么的,我都没花多少,也不像卫小五老喜欢去听那些很贵的小曲儿。”秦祈年表示自己的小金库很丰厚。
他总有一种说不明的愧疚和一点使命感。
前者可能来自于初见时对黛夫人的失礼,或是意外得知父亲竟抢夺人妻,因此源源不断生出的父债子偿的内疚。
后者是来自于那日黛夫人和他说的话。
直到今日秦祈年也不明白,明明那日是他想问她一些问题,但聊着聊着,重点不知不觉都全落在秦宴州身上。
纵然时间已过去一个半月,但秦祈年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一天。
午后的日光从窗外溜入,落在女人带着暗纹的裙摆上,折射出的潋滟浮光将她的五官描绘得很清晰。
说起秦宴州时,她温声细语,眉眼间是止不住的温柔,整个人好像笼着一团柔和迷人的光晕。
秦祈年也说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对方嘴里的“州州”不是他,但当他被她注视着时,他变得晕乎晕乎的,像泡在暖汤里一样。
她说让他以后多和秦宴州说话,他想也没想就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