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平时不觉得累,这会杨主任提起,才发现自己自元旦过后就没休过假,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确感到有些疲倦。想到后天是订婚宴,她也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一天,便笑着说:“那就多谢杨主任了。”
“你也别高兴太早,订婚过后你还是得回来继续上班的,年……二十八吧,你过来帮我扫个尾,忙完了正好过年。”
二十五休息二十八上班,刚好三天假,林青青想也够了,点头说:“成!”
杨主任沉吟,脸上神色严肃些许:“对了,我打算年后跟公社妇联给你申请个正式岗位,要是成了,你就正式成为妇联干事了,往后我退休或者有机会升上去,你来接替我的职务。”
虽然现在林青青也每天来妇联办公室上班,干的也是妇联工作,但她没有正式岗位,相当于试用工,走或者留在杨主任一念之间。申请正式岗位就相当于打转正申请,通过她就有了正式编制。
想到这里,就算林青青再稳重也克制不住心底的喜悦:“谢谢杨主任,我一定好好干。”
杨主任点点头,又有些犹豫:“不过……我想了解一下结婚后你是打算留下来,还是去随军?”
“这会有影响吗?”林青青怔了怔。
“倒也不是一定会有影响,”杨主任思索着说,“不过你情况特殊,上面领导了解情况后可能会有别的考虑。”
听着杨主任的话,林青青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嗯,我和谢巍商量过了,结婚后就跟他去部队,也免得长期两地分居。”
杨主任心里虽然觉得可惜,但也觉得她的选择无可厚非,嫁给军人就是这样,不随军就三两年见不上面,有机会肯定还是随军比较好,沉吟说道:“成,情况我了解了,年后申请递上去有
结果我再告诉你。”
刚听说有机会转正,林青青心里的确很高兴,毕竟这意味着她的付出有了回报。但她冷静下来后一想,也觉得自己其实并不那么需要这个机会,因为随军后部队也能安排工作,便放宽心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谢谢您。”
杨主任笑了笑,往门外看到谢巍过来,笑道:“巍子来接你了,你赶紧回去吧,剩下的我来做就好。”
林青青也看到了谢巍,听她这话脸色一红,收拾好手里的东西说:“那我先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41章 、定亲
虽然定亲不像结婚那么隆重,林青青还是做了条新裤子,鞋则是去供销社新买的小皮鞋,里面带绒,穿着很暖和。衣服则没有做新的,还是穿之前找陈秀芳做的那件。
李娟看着林青青换好衣服,上下打量着她,语气中难掩羡慕:“好看。”
她后来也做了件和林青青身上一样的棉袄,穿着是挺不错,但她总觉得还是林青青穿着更好看些。归咎原因,李娟不得不承认林青青模样身材的确比自己好。
林青青笑了笑,穿着皮鞋在屋里转个圈。
皮鞋买来后她放着没动,今天是头回穿,所以多走走试试脚感。试的时候林青青就忍不住感慨,七十年代的东西质量的确好,皮鞋虽然贵了点,但做工精细,脚感也特别好,穿着一点都不累。
关键还是暖和,虽然她之前找陈秀芳做了双暖鞋,但棉的总不如毛的保暖。穿上皮鞋,林青青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暖和了,要不是太贵还要票,她都想再去买一件换着穿。
试好鞋子,林青青坐到书桌前,将早上起来随便扎起的头发打散,却没有像平时一样编成两根麻花辫,而是从头顶取一撮头发编成辫子绑好,再将前面的头发一缕缕塞进辫子里。
虽然林青青平时不怎么捣鼓头发,但李娟看过她编松散的麻花辫,知道她很会编头发,因此林青青编头发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刚开始李娟没看懂林青青的意图,觉得怪怪的,但等她编完又觉得很好看。
嗯……怎么说呢,就是特别显气质。
林青青编好头发,看李娟盯着她,笑道:“你要不要编头发?”
“可以吗?”李娟先是一喜,然后又摇头,“还是算了,今天是你定亲的日子,我跟你编一样的头发不太好。”她今天还特意没穿林青青同款的棉袄。
“我给你编个不一样的。”林青青起身,将李娟按在书桌前说道。
虽然不知道林青青会给她编成什么样,但李娟信赖她的审美,痛快答应下来,将头发交给林青青捯饬。
也就过了五六分钟,林青青让李娟睁开眼。
李娟看着镜子,乍一看她的发型和林青青类似,但细节上又有很多不同,总之更
适合她的脸型。李娟看着镜子不住点头:“好看,你怎么编的?能不能教教我?”
她决定了,学会后她就这么盘头发!
……
因为定亲宴在谢家办,所以上午九点,谢巍来知青点接林青青。
原本林青青是打算安置点修缮好后搬进去住的,但李冬梅住进去后,田小凤决定和丈夫离婚,为表决心,她从婆家搬出来住进了安置点。除了她们,还有个备受儿子媳妇磋磨的老太太也搬了进去。
安置点一下住进去三个人,未来可能还会住进去更多人,所以林青青在考虑过后,没有搬进安置点,继续在知青点住着。
谢巍平时过来,基本到女知青宿舍门口就停住脚步,今天却被起哄推进了屋里。
这段时间,他和林青青每天都会见面,但今天看见她,谢巍还是觉得眼前一亮。她不光编了头发,还画了眉毛,涂了淡淡的口红。
眉笔和口红都是女知青借她的,虽然这时候的价值观是艰苦朴素,但姑娘家哪有不爱美的。贵的化妆品没钱买,基础的眉笔口红总能舍得买一根。平时不见得总是用,这时候却愿意借给林青青。
不过林青青画起来的确漂亮,她平时眉毛细细长长的,人看着就秀气。她今天把眉毛化浓了点,眉形贴合自身眉毛,眉尾又往上抬一点。人看起来没那么秀气了,却更显大气温婉。
看林青青画完,借她眉毛的人蠢蠢欲动,也让她帮着画了次眉。
谢巍目光灼灼望着林青青,心里遗憾今天不是婚礼,不然……原先他总盼着年慢点过,自己也能和林青青多待一阵子,现在却又忍不住期盼时间过快点,他早点回部队,早点打申请,也能早点娶媳妇。
知青点都是年轻人,脸皮都不厚,看谢巍盯着林青青哪怕想打趣两句都不好意思,只一个劲地看着他们笑。
林青青被他们笑得红了脸,嗔道:“你想什么呢?”
谢巍回过神来,说道:“我过来接你。”
因为只是定亲宴,所以没那么习俗,不用像新娘子那样要人抱,林青青挽着谢巍的手走出去。
知青点离谢家虽然不远,但谢巍骑了自行车过来,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心思,在自行车前面绑上红绸,乍一
看像接新娘子。不过谢巍衣服上没扎花,看着又不那么像了。
路上林青青问谢巍来了哪些人,谢巍简单跟她说了。
主要是李杏芳娘家那边的亲戚,谢巍大龄未婚,他外家惦记得很。听说他要定亲,大舅二舅,大姨小姨全是拖家带口来的。另外他姑也回来了,正好趁着过年在家住几天。
然后就是自家兄弟姐妹,他二哥带着侄子回来了,二嫂则说年末单位事忙,要等年二十九才回。至于他妹妹倒是想回来,但她选中了电影拍摄,这阵子集训,过年都回不了家。人虽然没回来,但让他姑带了礼物回来,贺祝他定亲。
除了亲戚,就是关系亲近的邻居朋友,都是兴丰大队的人,林青青也熟悉。
总之,今天的宾客基本是谢家这边的人,林青青邀请的也就李娟等几个知青外加李冬梅。李冬梅是之前修缮安置点的时候熟悉的,大队休耕后,她一边管着安置点,一边往妇联办公室跑,俨然成了妇联编外人员。
说话的时候,谢家到了。
听说他们来了,谢家屋里的人纷纷涌出来。这些人有老有小,有胖有瘦,都用好奇的眼神望着林青青。
谢巍年纪大了,他的婚事不只是李杏芳一个人的心病,这几年他外公外婆也去信不少,不是催促他结婚,就是姑娘资料,让他回来看一眼。要不是怕耽误他的事业,他们都想装病逼他回来了。
软磨硬泡好几年,他们也知道谢巍是个有主意的,不是那种相个姑娘差不多就愿意结婚的人。所以对这个让他铁树开花的人,大家都十分好奇。
而林青青本来不是内向的性格,被这么多人盯着也有点紧张起来。
但她没有紧张太久,因为谢巍很快将她带到走在最前面的两个老人面前,介绍道:“这是我外公、外婆。”又向老人介绍林青青,“青青,我对象。”
谢巍外公外婆结婚早,那时候的人都这样,女孩家十三四岁就结婚,十五六就生孩子了。所以的李杏芳今年都五十二了,两位老人家也才刚七十。人看着虽然干瘦,但身体都很硬朗。
李老太握住林青青的手不住点头,说挺好的,又问他们什么时候结婚。
围观的人闻言跟着起哄,
林青青不大好意思看向谢巍,谢巍脸上带着笑,语气肯定:“今年肯定结婚。”
李老太听了问:“马上就要过年了,那你们不是这几天就要结婚了?”
旁边一个和谢巍五分像,看着斯斯文文的青年笑道:“您那是农历,巍子说的是阳历,阳历今年才刚开始。”
李老太面露失望:“这样啊。”
介绍完外公外婆,谢巍又指着他们身边站着的中年人。李杏芳总共有八个兄弟姐妹,但活下来的只有五个,李杏芳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长辈介绍完了,还有他那些表兄弟姐妹,加起来有十来人,今天都来齐了,然后是表侄表外甥。
一连串的介绍下来,林青青只有一个感受,谢巍外家人可真多啊!
这么多人,长辈她还能记得,表兄弟姐妹勉强不喊错,到表侄表外甥就不行了。好不容易介绍完他们,谢巍才指着和他五分像的青年说:“我二哥,谢青山。”
谢青山和谢家另外两兄弟不太一样,大概是因为教书的缘故,看着更斯文也更爱笑,态度十分和煦,又把儿子谢远鸿叫过来认识林青青。
谢远鸿今年才四岁,生得白白胖胖,就是不太爱理人。谢青山叫他喊人,他嗯嗯啊啊不太愿意,最后没办法才不情不愿地喊了声三婶,不等林青青说话又跑去跟其他孩子玩。
林青青伸出的手僵在半空,不尴不尬地收回去。
谢青山也觉得有点尴尬,无奈说道:“这孩子比较害羞。”
“小孩子是会害羞点,大点就好了。”林青青附和说道。
谢巍则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这不是害羞而叫没礼貌。他三年前回来就看到过他二嫂怎么带孩子,基本是由着他的性子来,当时他就觉得谢远鸿比其他孩子要娇气。只是他娘说小孩子都这样,再大点就好了。
如今三年过去,谢远鸿性格不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没有礼貌了。
谢巍觉得,如果现在不纠正,放任他这么下去只会更难改。但考虑到今天人多,谢巍没有立刻说出来,打算更过两天再跟谢青山提一提。
谢青山过后,谢巍又介绍了他姑谢玉梅,至此谢家这边的亲戚基本介绍完了。
……
古时候结婚都是三媒六聘,发展到现代很多流程都省略了,但重要的不能省,比如下聘。当然,如今聘礼不叫聘礼了,改成了彩礼,在定亲的时候给。
所以酒席之前,所有宾客汇聚到堂屋,等着这一重要环节开始。
李娟爱凑热闹,拉着王凤霞挤到了最前面,按着堂屋中间站着的林青青和谢巍,她压低声音和王凤霞咬耳朵:“你觉得谢家会给多少彩礼?”
王凤霞低声说:“肯定不会少。”
谢家看中林青青是大队里出了名的,自从上过谢家的门,李杏芳隔三差五叫林青青到家里吃饭不说,平时也没少给她送吃的。还有今天,连李杏芳的爹娘都过来了……
想到这里,李娟嘀咕说:“少肯定不会少,不过你觉得有多少?我猜一百。”
一百彩礼在农村不算少了,普通人家要攒两三年才能拿出来。她是因为知道谢巍工资高,才会猜这么多。
而王凤霞只是摇了摇头,却没有去猜具体数字。
果然,等谢家请来念彩礼单子的人说到两百的时候,屋子里响起嗡嗡声,李娟也一脸震惊,消化过后跟王凤霞咬耳朵:“谢家可真大气!”又问她怎么不惊讶。
王凤霞解释说:“我听说谢团长二哥娶媳妇也出了两百彩礼。”
除了彩礼外,谢青山还买齐了三大件,当时她刚来到兴丰大队,听人念叨了谢家这场婚礼小半年。
有谢青山结婚的隆重在,如果谢巍只给两百彩礼,倒也不算多。
王凤霞正想着,就听念彩礼的人继续往下念:“上海牌手表一块……”
李娟咋舌:“还有啊?”
但这还没完,除了手表,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当然,单子上也写明了,因为林青青婚后随军,所以这两样东西暂时不买,钱票交由林青青收好。
“这加起来得有七八百了吧?”李娟拉着王凤霞嘀咕说,“谢家家底不得被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