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柜台的东西零碎多样,在她做出成果之前,高主任肯定不会拨这么多钱给她。
这样一来,只能突出特色了。
但这同时也限制了林青青所能选择的柜台,像买烟酒日杂用品这些柜台不用考虑,她一个售货员
嘴巴说出花也做不出特色。
服装化妆护肤品可以考虑,她化妆水平还可以,可以搞个试妆活动,增加点客流量。服装的话青山供销社现有服装太普通,都是流行了好几年的款,倒是可以写信跟谢宝山商量商量,在这边弄个专柜,但这肯定还要和高主任谈好。
心里有了主意,林青青松了口气。
谢巍看她神色和缓不少,问:“想好该怎么办了?”
“有点方向,但还需要再想想。”
……
自行车在四楼,同一楼层卖的还有手表、座钟、收音机、电风扇等。
林青青已经有手表,对座钟不感兴趣。倒是收音机还行,只是手里暂时没有票,也不做考虑。唯有电风扇,林青青看见都忍不住多瞧两眼。
谢巍看见林青青的目光在电风扇上流连不去,问:“想要?”
“算了。”林青青摇头。
八月份快要过去,等到九月份天气就该渐渐凉下来了,现在买了电风扇估计用不到一个月就要闲置。等明年天气转热,说不定她手里就有票了。
林青青收回目光,转向卖自行车柜台。
青山供销社和家属院供销社偶尔才进一辆自行车,每次总是到货不久就被人订了。但百货大楼卖自行车的柜台里,却停着十来辆自行车,都是不同品牌的。
这时候国内生产自行车的商家挺多,出名的有凤凰、永久、飞鸽和红旗,这几个品牌的自行车价格贵还抢手,很难买到。柜台这里虽然摆着有,但都是样车,不售卖。如果想要的话只能排队预订,到货了来提车。
中等价位的有五羊和大桥,一百三四就能买到一辆,仓库里有现货,不用排队。另外还有价格更便宜,品牌更不出名的自行车。
听完售货员的话,谢巍问林青青:“你想要买哪个品牌?”
“样车真的不卖吗?”林青青问,从本心上来说,她当然想买凤凰永久这样大品牌的自行车,价钱贵是贵点,但相应的质量也会好一些。
售货员语气不冷不热:“卖了我们这摆什么?不卖。”
“那如果排队预订要等多久?”林青青问。
售货员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说道:“短则三五个月,长则半年一年吧。”
林青青:“……”
她买自行车是因为上班要用到,等半年一年,黄花菜都凉了。林青青指着五羊和大桥的自行车问:“这两辆能试一试吗?”
“可以,不能下楼,撞坏东西要赔偿。”售货员淡淡说道。
如果不是计划经济,碰到这样的售货员林青青绝对掉头就走,但形势比人强,她微笑着向售货员道谢,将五羊牌的那辆自行车推出来。
这时候的自行车都是二八式的,外观看上去差不多,林青青觉得手感还行,又让谢巍试一试。谢巍也觉得可以,问:“要骑了试试吗?”
林青青左右看了看,卖自行车的柜台外面空间挺宽敞,但因为售货员那句话,她还是有点担心撞到其他柜台,便问谢巍:“你能不撞到其他柜台吗?”
谢巍观察一圈说:“可以。”
“那你试试?”林青青问。
谢巍点头,抬脚跨到自行车上坐下,踩着自行车骑出去。他骑得并不快,但也不慢,很快到了拐角,他没有停下来,而是拐弯往前面去。看到他把车骑远了,原本闲适倚着柜台的售货员说:“车撞坏了你们要赔的!”
林青青答应下来,却没让谢巍回来。
不过商场总共就这么大点地方,谢巍在柜台中间的过道骑行一圈,很快就赚回来了。
停好车后,售货员第一时间检查车辆有没有碰坏,见没有痕迹神色才缓下来,语气淡淡问:“车你们要不咯。”
林青青看向谢巍,谢巍说:“跟家里那辆差不多。”
家里那辆就是谢宝山的自行车,他和宋燕很少骑,倒是林青青要去公社办事的时候会借用,骑得很熟了。而且那辆自行车质量也挺好的,是谢宝山结婚时候买的,用了将近十年都没坏,回想起来那辆好像也不是凤凰永久那些大牌子。
林青青猜测是这时候的产品质量好,自行车七八年都能骑,倒也不用非盯着大品牌,便说:“那咱们买这个品牌?”
“可以。”谢巍说道。
听说他们要买,售货员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说:“你们放心,这个品牌的自行车质量也很好的,保管好几年都不会坏。”
林青青从包里拿出钱和票说:“麻烦帮我们推一辆新的出来。”
虽然有时候顾客会直接骑着样车走,但有些挑剔的也会非要售货员拿辆新车出来。林青青付钱爽快,态度也客气,售货员对她印象不错,而且仓库就在四楼另一头,所以售货员听后没有不乐意。
收了钱和票后,售货员给林青青开了张收据,又让隔壁柜台的人帮自己看着点,自己去找人开仓库拿车。
售货员离开后,林青青又看了看其他几辆车,发现凤凰永久等大品牌的自行车看着和五羊差不多,但座椅的皮质厚度都有差别。但一分价钱一分货,毕竟便宜点,而且林青青也实在不愿意花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等一辆自行车,所以对即将到手的自行车挺满意。
她看自行车的时候,售货员推着车过来了,对两人说:“你们检查一下,车开出去我们就不管了。”
林青青闻言走过来检查自行车,看外表没有剐蹭,链条脚踏和脚撑和响铃都没有问题,又让谢巍骑着自行车在四楼转了一圈,都没有出现问题后才推着车和他一起离开。
只是刚走到楼梯口,林青青就停住了脚步,谢巍非常自觉地弯腰,将自行车扛起来说:“走吧。”
二八式自行车又大又重,但谢巍个头高力气也大,所以虽然扛着自行车,但他下楼的脚步矫健又沉稳。
林青青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想:
之前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搞定,打算独自来买自行车,现在看来是她太天真了,也难怪谢巍非要跟着过来。
以及,没有电梯的商场实在太不友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
第66章 、蹭饭
扛着个自行车也不好再逛,从百货大楼出来后,他们就直接回去了。
到家时刚好是午饭时间,于秀红正和儿子坐在门口吃饭,看他们骑着辆自行车回来,一脸惊讶问:“你们买自行车了?”
林青青从车上下来,笑着说:“是啊。”
“哎呦呦。”于秀红端着碗踱着步子走过来,绕着自行车看着,“这是什么牌子的,多少钱?”
“五羊的。”林青青从包里拿出钥匙,边开门边说,“不到一百六。”
“这么贵呢?那你们怎么不买辆凤凰牌的?咱们家属院好些人骑那个牌子的自行车。”于秀红好奇问。
“凤凰永久这些大牌子要买得排队,排队要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我想买车主要是为了用,也不是图它那个牌子,就买了这辆。”林青青解释说,“而且这车价格还算便宜的,那些大品牌一辆自行车小两百了。”
于秀红没买过自行车,不大了解价格,听后吓了一跳:“这么贵啊?”
“是啊。”林青青推开大门说。
“自行车那么贵,我看还不如坐班车,建邦他爹一星期回来两次,车费也不到两毛钱。”于秀红原先羡慕别人买了自行车,心里也起了点心思,这会议问价格,算是彻底把这心思给摁下了。
谢巍推着自行车回屋,林青青则站在门口和于秀红说话:“陈营长在营里用自行车还不方便,你上班的地方又在家属院里,是没必要买自行车。但我不一样,我每天上下班车费就要一毛五,要是中午回来一趟就得三毛了,算下来一个月光车费就要四块五到九块,就算办张公交月票,一个月也要六块钱,一年就是六十。”
“买辆自行车看着要一百多,但一辆自行车能用七八年,平摊下来一年才一二十块,算着不比坐车划得来?”
于秀红听着又觉得林青青说得有道理:“那你们这辆车买得还是挺划得来的。”
“要是划不来,也没人愿意买自行车了。”林青青说道。
自行车可是六十到八十年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红火这么多年,肯定不光是因为轿车少的缘故。
和于秀红说完,林青青进屋拿饭盒和谢巍去食堂打饭
。
食堂离得近,两人也没骑车,慢悠悠走路过去。
经过二十七栋的时候,林青青被人喊住,往里看见是李春英,她端着饭碗往外走,看他们手里拿着饭盒说:“你们今天没做饭啊?要不来家里吃点?我做的有多的。”
“我们刚从外面回来,没来得及,不用了,食堂也快到了。”林青青回答完又有些惊讶,“您今天不用上班?”
李春英嗐了声说:“哪能天天上班!”又转身叫孩子来认人。
林青青之前来过李春英家里,见过她的一双儿女,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又说:“那没事的话,我们先走了?”
“真不在家吃啊?”李春英又问。
“不麻烦了。”林青青摆手,和谢巍一起离开。
……
自从家里开火后,林青青就不怎么来食堂吃中晚饭了,以至于付大姐看见她好一阵诧异:“今天没在家做饭啊?”
“今天出去了一趟,才刚回来来不及。”林青青解释说,要了两个素菜。
付大姐边给她打菜边随口问:“出去干啥了这么晚才回?”
“之前我和谢巍结婚的时候,彩礼里面有三大件,但我们商量着要来随军嘛,就只买了手表。现在我上班了,想着买辆自行车方便点,所以今天就去市里把自行车买了。”
自从穿到七十年代后,林青青说话越来越注意影响了,这也导致明明一句“我们去市里买了辆自行车”就能说清楚的事,得用长篇大论来说明。
好在大家身处其中,都很理解这种说话方式,付大姐半点不觉得林青青话多,笑道:“那可是喜事。”又问林青青买的自行车什么牌子的。
林青青说了品牌,付大姐皱眉说:“这牌子我怎么没听过?”
“不太出名吧。”林青青又把买凤凰永久需要排队的事说了。
付大姐听后咋舌:“这也忒久了,你们现在买了也好,不然上班搭车也不方便。”说着将装好饭菜的饭盒递给林青青。
“我也是这么想的。”林青青接过饭盒,道谢后和谢巍找了个位置坐下。
吃饭的时候又有邻居过来打招呼,完了又要问她怎么来食堂吃。他们家厨房的煤炉正好放在靠窗的那边台面上,铁锅正好对着窗户,林青
青炒菜香味都要飘出去。时间长了,家属院不少人都知道谢团长媳妇做饭贼香这件事了,见她来食堂吃中饭好不诧异。
林青青无奈,只好把跟付大姐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又说一遍自行车的品牌。
等到好不容易能安静下来吃饭,饭菜都快凉了。
又一波人离开后谢巍说道:“你这段时间认识了很多人。”
“街坊邻居都挺热情的。”林青青说,其实在人际交往上,她并不是非常主动的人,这一点在她的生活中也有迹可循。
在林青青的前世,像她这样的人并不鲜见。
因为那时候的人随着网络的发展,将自己更多的热情展现在网络上,而将生活中的自己封闭起来。所以在5G时代,同桌吃饭各自玩手机是很常见的事。
他们对别人生活中的人少了一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