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秦念:这个时间?老赵,你才死了一百多天,尸体都还没入葬。】

  【赵匡胤:……】

  这话赵匡胤实在是没法接。

  反倒是这么短的时间里,赵德昭就能诛杀……

  想到“赵炅”的死,赵匡胤还是不由得悲从中来。

  【秦念:你那边又是什么时间?】

  【赵匡胤:开宝八年。】

  赵德昭一愣。

  秦念前一句还是父皇崩逝百日,怎么父皇却回答开宝八年?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正如此时是太平兴国二年一般,那边的父皇既然是开宝八年——

  这是活着的父皇!

  两榜上他不认识的那些名字,则是后世的皇帝。

  正如这个居于民心榜首的秦念。

  除了领命前去接管诸禁军的武将,其余文武百官皆留在崇德殿。

  赵德昭安排完朝堂事务,连忙去扶起挣扎着起身的弟弟。

  “传太医!”

  赵德芳混战中被赵炅拳脚所伤,但好在他参战时就是二打一,没多久皇叔也扑将过来,他受的伤不算严重。

  之前得知赵炅杀父,又见兄长直取逆贼,他头脑一热就跟着要报父仇。

  此刻他才感到后怕,本就体弱的他连站立都双腿发软。

  “兄……官家,臣无大碍。”

  赵德昭还是坚持传太医,又亲自将弟弟扶至椅子上入座。

  【秦念: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赵光义对你动手的好日子。】

  【赵匡胤:他……为何如此?】

  此问一出,赵匡胤竟是落下泪来。

  他视赵光义为至亲,是真想将皇位交给他。

  不立太子,不予赵德昭赵德芳实权,就是怕他们威胁到赵光义的地位。

  哪怕赵德昭早已及冠,已有平稳接过政权的可能,赵匡胤也没有改立皇储的想法。

  他知道一旦立赵德昭为太子,待他继位,必不能容下光义。

  比起这两个接触甚少的儿子,他无疑更重视与他共进退多年的光义。

  可……

  为何会是兄弟相残的结果?

  【秦念:你现在完全不理解,是因为此时还没有更易皇储的想法,但明年你就有了。】

  关于赵匡胤究竟想不想易储,秦念其实也不确定,宋朝史书的隐史改史实在过于严重,难以作出判断。

  但既然聊天群采用的剧本是杀兄篡位,逻辑上来说,群里了解真相的人只有登基后的赵炅,而赵炅已经被赵德昭干掉了。

  那么这段剧本就处于空白状态——

  就算赵匡胤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过要易储,赵德昭也无法否定赵匡胤曾有易储的想法。

  既然是空白剧本,秦念就可以根据史书的记载,来推测赵光义弑兄的原因在于赵匡胤曾经想要易储。

  【赵匡胤:……】

  看向脸色惨白的光义,赵匡胤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原来是他先负弟弟?

  赵德昭不敢言语,他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父皇因愧疚废太子。

  但秦念言哪怕没有天幕,父皇明年就会有更易皇储的想法?

  他也不知道父皇在想些什么。

  【刘彻:赵匡胤为什么要将他弟弟当成太子培养?】

  见赵匡胤要更易皇储,刘彻倒是不觉得奇怪。

  这个赵德昭称赵匡胤为父皇,足见赵匡胤并非无子。

  为何要考虑兄终弟及?

  【秦念:老赵所在的时代是乱世,乱到割据政权林立。五十多年整出十几起篡位事件,弑君篡位、兵变夺权、逼宫禅让已成当时风尚。】

  【刘彻:……?】

  五十多年,十几次篡位?

  这完全超出了刘彻的想象极限。

  就是所谓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

  李世民面色凝重。

  唐宋之间应有武曌一朝,但武姓皇帝仅他一人。

  那么武曌就极有可能是被篡位,且武曌之后就是五十多年的乱世?

  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混乱。

  武曌非昏庸之主,如此乱世,那就只能是唐末之时就已是乱世。

  乱世之中,百姓如同草芥。

  大唐的子民,会在唐亡之后面临这般境遇?

  【秦念:老赵自己就是兵变夺权黄袍加身,夺了七岁小皇帝的皇位。当然,这小皇帝家的皇位也是弑君篡位来的,没什么好指责的。】

  【赵匡胤:……】

  刘彻怀疑秦念在暗中指责他。

  刘弗陵继位时,年仅八岁。

  但不见天幕收录自己的省略号,刘彻就知道是他想多了。

  丝毫没为恶意揣测秦念而感到愧疚,刘彻只觉霍光不愧是去病的弟弟。

  值得重用。

  【秦念:老赵身为宋朝最能打的武将,经常需要在外亲征,就只能培养弟弟赵光义。】

  【秦念:在这种乱世,若是让不到十岁的儿子赵德昭监国,他可能前脚出征,后脚京城就有将领兵变。】

  【赵匡胤:光义留守开封,则后方无忧。】

  赵匡胤还是忍不住为弟弟说话。

  他心知如今已立德昭为太子,待德昭即位,很有可能重演“天幕”之事。

  想要保下弟弟的性命,承认弟弟的功绩或许是唯一的办法。

  【刘彻:于是赵光义借此掌控京师,待赵匡胤有易储之念时,就杀兄篡位?】

  刘彻总算有些理解赵匡胤的行径。

  原来是这样的乱世,赵匡胤是不得不让赵光义掌权。

  赵光义若是无权,就镇不住京师。

  但尾大不掉,待子嗣长成,赵匡胤欲要易储时,杀兄篡位就是赵光义唯一的活路。

  【刘彻:若是如此,赵匡胤现在岂不是很危险?】

  赵匡胤正处于开宝八年,开宝九年就会为赵光义所杀。

  如今秦念提前点出赵匡胤之死,赵光义难道不会提前动手?

  刘彻倒不是关心赵匡胤,他纯粹就是看热闹。

  【秦念:不至于。军队多是老赵的死忠,只是宫内被赵光义渗透成了筛子,连亲信宦官王继恩都是赵光义的人。】

第76章

  【赵匡胤:?】

  【刘彻:嗤。】

  王继恩惊恐至极, 连声求饶。

  然而赵匡胤偏爱赵光义,舍不得动他的弟弟,却不会对一个宦官心软。

  下令诛杀王继恩之后, 赵匡胤看向满脸惊恐的光义,终究还是不忍。

  与其审问弟弟,不若将宫内侍人放出宫,尽数更换。

  “多是老赵的死忠”。

  赵匡胤也没忽略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军队内部可能有赵光义的人。

  宫内的诸班直也得调换。

  【秦念:老赵,你死的时候,朝堂那是一片平静,没人质疑你的死因。】

  【秦念:当然,主要原因在于你没给赵德昭实权,是个人都看得出他没资格跟赵光义争皇位。大臣若真质疑, 只会让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得更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