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可劲给自己揽功的皇帝,不奇怪。

  给弟弟送功绩的皇帝——

  是赵匡胤啊,那也不奇怪。

  【赵匡胤:?】

  赵匡胤常以自己的军功为傲,并不认为自己的文治有多优秀。

  结果秦念说大宋之富远胜汉唐,居然是源于他?

  赵匡胤不理解。

  【秦念:你居然连为何而富都不知道?看来朕得从头说起。】

  打出这行字,秦念就意识到:

  老赵这是在给她递台阶!

  那这“扶弟魔”的人设,显然也是为了更好地让话题得以继续。

  嘶……

  果然群里都是高日薪的能人。

  【李世民:朕亦当洗耳恭听!】

  【秦念:朕先说一点,大宋工商税巅峰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

  各朝皆寂。

  此前秦念坚持要提高工商地位时,虽然说得有理有据,但各朝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贵工商则伤农。

  可当此刻看到富宋的工商税比率,再也没人敢梗着脖子说要抑工商。

  这……

  甚至都不是“惊人”所能形容!

  【秦念:首先是兴农。】

  【秦念:大宋水患频发,老赵,你兴修水利的做法很好,于民有大利。】

  【赵匡胤:谢秦皇夸奖。】

  赵匡胤思索秦念之言的含义。

  秦念此前就说抑制工商的本质,实则是抑农。

  难道反过来,兴农亦是兴工商?

  【秦念:但你朝后世有蠢货为阻北虏南下掘开黄河堤坝,水患绵延后世数百年。】

  宋高宗赵构时期的东京留守杜充,为阻金兵南下,居然掘开黄河堤坝,致使黄河夺淮入海,苏北水患持续七百多年。

  这次改道也没能阻拦金兵,金兵绕道而行。

  杜充最终还投降金国。

  【朱元璋:此人确为蠢货!】

  【朱棣:我朝亦受此患。】

  【赵匡胤:……朕当立下祖训,禁我朝后人擅掘黄河堤坝!】

  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让赵匡胤清楚地意识到各世朝代同在华夏。

  宋时的掘开堤坝,竟然致使水患延续到朱元璋一朝。

  【秦念:除此以外,你朝的黄河水患几十年后就会变得极其严重,原因在于下游淤堵,黄河频繁改道,早点想办法治理。】

  秦念想起一种说法:宋朝为抵御契丹“三易回河”,致使黄河水患变得极为严重。

  其实并不是三易回河引发水患,而是当时就是到了水患频发的阶段。

  “回河”是指宋廷想要黄河回到原本的水道,其目的在于治水,只可惜宋朝的三次治水都以失败告终。

  【赵匡胤:可有良策?】

  赵匡胤大惊。

  大宋的水患现在就很严重,经常有水系决口。

  可观秦念此言,几十年后的黄河水患将会更加严重,甚至是严重得多?

  【秦念:治水需因地制宜,中游下游的事朕帮不了你。而淤堵的源头在于上游毁林毁草开荒导致黄土裸露,暴雨将大量泥土冲入黄河。如何平衡垦荒和生态环境,是你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赵匡胤:谢秦皇告知此事。】

  不垦荒,又如何让不断增加的人口得以饱腹?

  但垦荒会引发黄河水患,水患会致使下游歉收甚至绝收,引发更大的粮荒。

  面对如此两难之境,赵匡胤只想到一个办法:

  往适宜耕种之地开疆拓土。

  【秦念:继续说富宋:你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农民有存粮可卖,这就使得百姓有积蓄。】

  【赵匡胤:朕只是效仿前人。】

  减免苛捐杂税、降低田赋皆是学自前朝明君,赵匡胤不敢揽功。

  大宋百姓皆谢陛下。

  陛下终结战乱,又劝课农桑,减免赋税。

  这些都是他们亲身体会的良政。

  家中有了存粮,还可售卖于市,就使家中有积蓄。

  【秦念:其次是兴商。】

  【秦念:系统性疏浚河道,贯通漕运,有效促进商业往来。】

  疏浚河道。

  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是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

  南北贯通之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大唐承隋之利。

  河道疏浚一事,历朝历代皆有为之。

  各朝皇帝暂时还看不出赵匡胤的特殊之处。

  【秦念:明确商税,公正公开且较低的税率极大促进商业发展。结合百姓有积蓄与商道畅通,大宋的商业开始蓬勃发展。老赵,你每年收的商税是不是越来越多?】

  【赵匡胤:确实如此,如今已经达到十之三四。】

  李世民震惊。

  仅是明确商税,就能让商税达到十之三四?!

  此时的大唐仅征收关市税,即商人入市缴纳市税,经关卡需纳关税。

  但商税占比极低!

  【李世民:何为明确商税?】

第81章

  【秦念:商品过关时缴纳的关税需明确税率, 不能每个关卡想怎么收就怎么收;哪些关卡能够收税也必须明确,任何地方不得私设关卡。】

  各朝商人紧盯天幕!

  除宋以外,其余各朝的关税都是极为混乱。

  作为商人, 他们跨地行商要做最麻烦的事就是打点各关的守卫。

  如今却看到有宋一朝,其关税居然是明确公开!

  如此一来,跨地行商是赚是赔一算便知!

  【秦念:另一种税叫交易税。商人按卖出商品的价格进行交税,税率也应当明确。】

  【李世民:原来如此。赵匡胤,你是如何制定税率?】

  【赵匡胤: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

  【赵匡胤:过税为秦皇所言的关税, 住税为交易税。】

  这段税率出自《宋史·食货志》, 没有记载是哪个皇帝定的。

  但《文献通考》中记载:

  “艺祖开基之岁, 首订商税则例,自后累朝守为家法。”

  ——宋太祖开国那年,首次制定《商税则例》,(宋朝的)后世君王都奉为家法。

  可见商税的制定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功劳。

  秦念认为宋太祖的文治被普遍低估, 《商税则例》可以说奠定了宋朝商业繁华的基础。

  ………

  其余朝代的商人眼睛都红了。

  这商税就该大宋赚!

  如此低额且明确的税率, 若在他们所在之朝, 当有多少利益?

  【秦念:朕给你个改进的措施。交易税应针对不同的商品上下浮动,当然,这个浮动也必须足够明确。】

  【赵匡胤:如何浮动?】

  大宋百姓胆战心惊。

  此前战乱之际,各种赋税纷杂混乱,他们饱受其苦。

  如今各种赋税总算稳定下来, 他们也习惯了陛下制定的《商税则例》, 实在害怕再生混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