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投资”?
【李世民:朕有疑问,金钞由汉武帝所书,故价值连城。此外的九百九十张纪念钞又当如何?】
同为千古一帝,李世民清楚自己发行的纪念钞,价值应与汉武帝相当。
因秦念而来的大量政策都需要钱。
商税短时间内收不上来,迁徙世家可获其侵占的田地,却不能擅夺其家产。
功勋之家更不能动。
这纪念钞却是绝佳的获钱方案!
权贵豪富必会为后代计,主动高价购买纪念钞——就连李世民自己,也在想要留几张金钞给雉奴。
【秦念:卫子夫、刘据、卫青、霍去病、霍光、张汤、桑弘羊、张骞、李广、李陵、司马迁、董仲舒……九十张银钞,随便选九人各写十张,这些名人的手书同样值钱。】
第119章
被称作“名人”, 卫子夫怔然。
她不像吕后、武曌那般治国理政,只是助据儿发起一场失败的叛乱。
陛下是千古一帝,故而所书金钞在后世价值“十亿起步”。
可此世不会有巫蛊之乱, 也当不会有为秦念所称赞的兵变。
卫子夫不是自怨自艾,而是认真思索。
她该做什么、或者说能做什么?
而其他被点名的人同样感到受宠若惊,而董仲舒是最惊讶于被点名的人。
他没想到后世儒家到了那般地步,秦念在判断谁适合书写银钞时,居然还会点他的名字。
【刘彻:剩下的九百张又如何?】
刘彻已经决定打造所谓的“纪念钞”。
这种一本万利之事,他当然要做!
甚至刘彻已经想到,这些纪念钞不能全部卖出,要留一部分给继任者。
太子即位之后,纪念钞的价值就会暴涨。
现在多卖出一张都是亏钱。
【秦念:你铸造白金三品的工艺不必浪费——九百张白金钞, 让其他大臣书写, 这是扬名天下乃至后世的机会。选人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别拉低纪念钞的格调与价值。】
【刘彻:……】
刘彻一点都不想再看到“白金三品”这四个字。
他只能强行忽视。
每人写十张,那就是九十人。
这纪念钞竟还有收拢人心、奖赏能臣的效用。
但“白金钞”一词不好,他写的是金钞,这第三等纪念钞怎能名为“白金”?
白金三品的铸造以锡铅为主, 不如就叫锡钞。
文武百官却是呼吸急促。
扬名天下乃至后世的机会!
【秦念:因天幕之变, 各朝局势都会发生改变。说不定白金钞的价值能反超银钞——全凭各人在此世的功绩。】
【刘彻:倘若价值最低, 便是最为无能?】
【秦念:没错,所以庸碌无能之辈就不要浪费白金钞的名额。】
【刘彻:如此甚好。】
汉武一朝,无数文臣武将目光灼热。
纪念钞的价值,能直观体现个人的功绩。
若是凭个人之功,使得白金钞的价值反超银钞——
必然名垂青史!
【秦念:你可以发行多套纪念钞, 比如封狼居胥、平定西南、伐取朝鲜等, 以及此世或许能达成的吞并西域, 都值得纪念。】
刘彻大喜。
多套纪念钞,那就是可以多次书写金……可以多次得权贵豪富之财!
他也不必再烦心于名臣太多,应如何抉择。
像是李陵尚未建功,不应书写纪念钞。
可不让李陵书写,倘若他当真立下顶级武将的功勋,纪念钞上却无他之名,那就平白亏损一位名将可以带来的价值。
现在倒是不必为此烦心。
可以等李陵建功之后,再让他于其他纪念钞书其名也不迟。
说不定有朝一日,会因李陵的功勋发行一套纪念钞。
刘彻已经想好前二套纪念钞应纪念何事。
李陵清楚得到后世秦皇“顶级武将”的评价,必是因他的先祖是秦将李信。
在原本的历史上,自己是战败被俘,又怎能与卫霍相提并论?
他有自己的傲气,不愿因先祖之故名列纪念钞之上。
只是他年龄尚小,还没有为国征战。
若是因此与纪念钞无缘,李陵难免会有些不甘。
如今得知陛下可以发行多套纪念钞,李陵就再无忧虑。
待他建立功勋,再书己名!
【秦念:事件越值得纪念,该套纪念钞就越值钱。一年最多发行一套,一套可以同时纪念多个事件。】
秦念在给各朝剧本打造顶奢收藏品。
她提议让九十人写九百张白金钞,而不是九人写九百张,就是在提升集齐所有人亲签的难度,以抬高白金钞的价格。
想必各朝的权贵豪富为了集齐周边,在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会疯炒钞价,从而抬高之后每套纪念钞的价格。
即便已经集齐这一百人的纪念钞,还有更高难度的连号钞。
其中最值钱的连号必然是1、10、20…100…990的这套“首编”,其次是9、19…999这套“尾编”。
甚至还有更高难度的连号:每套纪念钞都有“首编”“尾编”。
除此以外,由于序号分别是1-999,那么每张都是孤品。
这就是个氪金的无底洞,还有着现代资本都会为之疯狂的“不断升值的投资属性”。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为国库创收,还能一定程度上转移权贵豪富的焦点:
别老盯着土地不放,收集这种投资属性拉满的帝王周边多好?
至于假钞泛滥——
不重要,反正顶奢收藏品不坑穷人。
作为权贵豪富,必然会去想方设法确定纪念钞的真假,说不定还会推动防伪及鉴定技术的更新迭代。
毕竟她在天幕上说过后世可以鉴别真伪,若是收藏假钞,可就没那么值钱。
【刘彻:去病封狼居胥,这就是朕的第一套纪念钞!第二套纪念钞,会是纪念大将军的龙城之战!】
仍在返程途中的卫青、霍去病都遥拜长安。
“臣拜谢陛下!”
这是陛下对他们的厚爱。
………
各朝皇帝此时并没有注意到:秦念所提及的事件全是武功。
以至于“纪念武功的纪念钞才值钱”这一点深入人心。
从而影响后世历朝历代的对外战略。
——书写纪念钞的是帝王与名臣,而权贵豪富必然会期盼本朝纪念钞升值。
【秦念:各朝也都可以发行纪念钞,声誉榜排名越高,纪念钞的价值就越高。开国皇帝的首套纪念钞最好是纪念开国,因为开国这种事各朝只有一次。】
刘邦觉得自己只发行一套就好,毕竟他的寿数将至。
总共就只会书写九张金钞,数量最为稀少。
这九张金钞,刘邦一张都不想卖。
如今大汉并无多少富人,卖给谁都是亏。
他的声誉排名虽比不得将来的武帝,但在刘彻还活着的时候,这“高祖金钞”的价值总该比汉武金钞更高。
如此,便是他为北伐匈奴尽一份心力,让百姓少承受一份苦楚。
至于银钞与白金钞……
刘邦决定让皇后书写十至十九。
“汉史中吕雉位列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她与皇帝唯一的区别是没有称帝——若无吕后治政,你朝或许早就亡了。”
秦念这句话,分明就是意指吕雉若是登基,其声誉排名必在前列。
再是“汉初三杰”、从王爵降为侯爵的老友、其他开国功勋……
或许恒儿也能书写银钞。
年纪虽小,但书写九十至九十九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