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幕]皇帝聊天群_分节阅读_第210节
小说作者:九月有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14 KB   上传时间:2025-11-08 16:04:38

  但朱元璋私心过重,比如不拿造反逼他,他就是要保他的畜生儿子。

  那秦念只能维持强硬的姿态。

  这个话题说了明太祖很多过错,也不是因为秦念不喜欢明太祖,是期望值高才有这么多意难平。

  假设是满清皇帝的话题,秦念不会分析哪些错误该被修正,只会鼓动汉人造反。

  【秦念:自以为天朝上国,停止向外探索的步伐, 就有如乌龟缩头, 自以为壳内可保平安, 却不知能以乌龟为食的动物多了去了。】

  【朱元璋:……朕必改过!】

  朱元璋知道他还来得及改过,可秦念的朝代却与这扩张机遇彻底错过。

  甚至还要面对借此机遇崛起的三境“强汉”。

  在这一刻,朱元璋仿佛理解秦念为何如此重视“华夏”一词。

  王朝兴衰往复,后世的王朝会承袭前朝的荣辱功过。

  宋朝擅改黄河河道殃及大明。

  而他的禁海, 也让后世华夏面临着异族大患。

  【秦念:现在可以说怎么还债, 你发行了多少大明宝钞?】

  【朱元璋:……五亿贯。】

  “每钞一贯, 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五亿贯就是五亿两白银,年均发行近三千万两。

  秦念只能说贬值八成是大明宝钞应得的。

  贬值八成,那就是每年发行的大明宝钞价值约588万两白银。

  之所以每年要发行这么多, 是因为旧钞贬值更狠、烂掉的昏钞则彻底退出流通市场。

  心算过后, 秦念想到该怎么还这笔“巨债”。

  【秦念:立即停印停发大明宝钞, 重开铜钱铸造局,恢复金银铜流通,与宝钞并行。】

  洪武八年,朱元璋“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关闭铸铜钱的宝源宝泉局。

  洪武十年,朱元璋又设宝泉局,但只铸造“减重、减质、降等”的小钱,这时是小额铜钱与宝钞并行,百文以下只用铜钱交易。

  到洪武二十六年,因为宝钞贬值太狠,百姓重钱轻钞,于是铸造小钱的宝泉局也被停了,第二年朱元璋下令禁用铜钱。

  停发大明宝钞,就必须要恢复金银铜的流通。

  【朱元璋:大明缺铜,东川铜矿和易门铜矿的探矿还没有成果。即便完成探矿,亦需时间冶炼铸钱。现在停印宝钞,恐会再生钱荒。】

  朱元璋发行大明宝钞的原因之一,就是缺铜带来的钱荒。

  当初他甚至“令私铸钱作废铜送官,偿以钱”,不仅不追究私自铸钱者的罪行,还得用钱去补偿。

  各行省宝泉局宝源局因缺铜而责令百姓交铜,百姓不得不毁掉器皿交给官府。

  虽然一个月前秦念说出诸多矿区,其中东川铜矿和易门铜矿最适合大明开采,朱元璋已经派人去探矿。

  但探矿之后,还需要采矿、筑炉、出铜、将铸材从矿场运抵各地铸造局、再铸币。

  想让铜钱替换宝钞,至少得三年。

  ………

  秦念当然想到了钱荒的问题。

  以大明宝钞的贬值速度与贬值程度,继续印钞就是饮鸩止渴,重建信誉的难度只会更高。

  只能立即叫停。

  每年发行的大明宝钞价值约588万两,算上新钞到旧钞之间的贬值,停印宝钞的第一年就得有四五百万两白银流入市场,才能填补空缺防止钱荒。

  至于第二年和第三年——

  一是白银又不会像大明宝钞那样贬值,不会再有这么大的缺口;二则开海输入的白银会逐年增加。

  【秦念:在你表态将会停印大明宝钞的时候,你继续印钱也是印一堆废纸。】

  【朱元璋:……】

  看着又下跌五名的民心,朱元璋竟是无言以对。

  旧钞贬值程度远超新钞,就是因为旧钞兑换新钞受限。

  如今他已经说出将会重铸铜钱,那么大明宝钞无论新旧,在此刻就已是近乎废纸。

  事实上,他反而惊讶于民心居然只跌了五名。

  洪武朝人数最多的农户,家中并无多少宝钞,他们往往是在不得不使用宝钞时才会兑换,为防贬值还会尽快花出去。

  知道大明宝钞就是抢钱之后,他们不敢让陛下还债,也不愿再“借钱”给陛下。

  废除宝钞、重铸铜钱,对于农户而言利大于弊。

  比起很少使用宝钞的农户,官、军、匠、灶、商才是废钞受害者重灾区。

  匠、灶和底层官吏军卒还好,虽然工食、盐本、月粮等都折钞或全给钞发放,但贫困的他们也是拿到宝钞就得用,家中也没多少存额。

  若是以后不再折钞发放钱粮,对于他们来说求之不得。

  家中积压宝钞最多的群体,是文武高官、卫所军官和民间商贩。

  他们人数不够多,再怎么愤怒,也只能让皇帝的民心降低几个名次。

  但这些人若是怨恨朝廷,也最容易动摇社稷。

  【秦念:朕说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要是不还钱,你朝以后就别想再推行纸钞,商业也不可能追赶宋朝。】

  【朱元璋:请秦皇直言。】

  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他最该信任的人其实是秦念——

  都是皇帝,属于“同一阶级”,没有利益纠葛,民心居首也足以说明秦念的能力。

  即便秦念喜欢用言语算计他人。

  方才朱元璋只是解释大明缺铜就遭到算计:

  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宝钞将会废除,哪怕他再印新钞,大明宝钞也已经成为废纸。

  秦念说是给出对策,实则是逼他就范。

  霸道至此,果然是“秦皇”。

  遭到秦念的算计,朱元璋却罕见地没有发怒。

  秦念的目的不在于利己,这种算计就算不上可憎。

  至于欠债还钱——朱元璋已经想通了:

  他就是没钱,倭岛的两亿两都不够用来还钱,更何况这两亿两还得开采百年。

  秦念要是能想出还债的办法,大明就能重建国家信誉。

  就算秦念不算计,朱元璋也会遵循她的对策。

  【秦念:你朝从探矿到铸出铜币发行,还需要多久?】

  【朱元璋: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秦念:三年后你就可以发行加强防伪、五年迭代、全额换新、隔代作废、可兑换金银铜的二代大明宝钞。一代已经跌了八成,旧钞跌得更多,那三年后就以半成计算。只要看得清贯伯,就能在一年内以二十比一的比率换取二代宝钞。】

  【秦念:一代宝钞已经发行近二十年,防伪措施低劣,逾期未兑换将会作废。】

  半成。

  原本心如死灰的民间商贩喜极而泣。

  这半成不仅是指可在三年后兑换二代宝钞,更是指他们手中的大明宝钞不再是废纸,而是可以继续流通!

  旧钞本就只值二十文,半成那可是五十文,不亏反赚!

  心生怨恨的文武高官、卫所军官,也在此刻怨恨顿消。

  他们清楚新钞到手就已经贬值八成,留在手中越久价值越低。

  三年后可兑换新的大明宝钞的承诺,反倒是将他们随时贬值的存款变成了三年内可以继续流通,三年后保底保值半成。

  这果然是还债!

  ………

  桑弘羊看着后世明帝再度上升的民心,不得不感慨后世秦皇对民心的把控。

  先是以“停印大明宝钞”、“废纸”让百姓惶恐——只是桑弘羊并不明白为何废除大明宝钞,明帝的民心却只降了几个名次。

  再是一句“半成”将本该作废的“废纸”再启用三年。

  更离奇的是,明帝的民心只下降几个名次,上升却是十余个名次!

  【朱元璋:这三年的财政或将入不敷出。】

  朱元璋并不知道,如果只是停发一代宝钞,那么不仅这三年会因为不再发放宝钞而入不敷出。

  三年后,只要允许一代兑换二代,那么百姓立即就将二代宝钞全部兑换成金银铜。

  他们不会相信第二代宝钞。

  把金银铜留在家中,再怎么贬值也不会贬到二十比一。

  ………

  秦念将兑换比例计算在二十比一,是基于《明实录》的“时钞法久不行,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

  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大明宝钞已形同废纸,但也看得出旧钞对比新钞贬值5-10倍。

  所以洪武二十五年,贬值八成的新钞值200钱,旧钞应该在20-40钱之间。

  秦念定旧钞在三年后值50文,习惯旧钞贬值的大明百姓就不会抗拒一代宝钞的废除。

  朱元璋发行了5亿贯。

  大明宝钞是桑皮钞,正常流通两三年出现贯伯模糊,五年纸张开始变成碎末。

  那么可以推测,等到洪武二十八年,能够兑换二代宝钞的旧钞应该只剩下20%左右,也就是1亿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9页  当前第2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0/2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幕]皇帝聊天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