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必是要言及如何攻伐大宛。”
刘弗陵对刘病已说道。
他并没有将此言道于天幕,毕竟他和阿父不同。
阿父不在乎民心,但刘弗陵很在乎。
每次看民心榜排名下跌都心慌。
像这种猜测之语,猜对还好,若是有误岂不是为万民所见?
刘弗陵也不好与霍光说这种事,恰好刘病已比他年幼,正是可以相谈的对象。
十二岁的刘病已很是无奈。
其实他更想像将来的自己那样保持缄默。
但不能。
“秦念好讥诮,应会提及李广利之事。”
【秦念:说起来,刘小猪你的喜新厌旧还真是贯彻始终,连马你都能喜新厌旧。】
【刘彻:?】
刘弗陵连忙捂住嘴。
就怕笑出声来,显露于天幕之上。
………
刘彻已经能无视“刘小猪”这个他极为不喜的称呼。
但对马喜新厌旧从何说起?
【秦念:乌孙以千匹马求尚翁主,你觉得乌孙马很好,给起名“天马”,作《天马歌》。】
【秦念:等得到大宛马,觉得这马更好,就给乌孙马改名“西极”,改称大宛马为“天马”,又作一首《天马歌》。】
【刘彻:……无关紧要之事毋言。】
【刘彻:大宛马好在何处?】
秦念笑出声。
这刘彻的人设是真的好玩。
【秦念:极高的短距离冲刺速度、高耐力适合长途跋涉、适应沙漠山地草原各种地形、可稳定繁衍优质后代。】
【刘彻:朕欲取之!】
不仅是刘彻,就连嬴政都十分意动。
西域大宛国的汗血宝马,竟如此适用于与匈奴作战?
………
霍去病目光灼热!
他少时就极为得陛下重视与喜爱,吃穿用度无一不精。
就连出征时,陛下都会为他准备数十辆车的物资。
此次远征塞外,已经到了狼居胥山,这些物资都还有很多没用完。
若陛下得汗血宝马,必然会赏赐于他!
【秦念:你确实去取了。得知汗血宝马在大宛的贰师城后,就派车令等人带着千金和金马去换马。】
【刘彻:大宛竟敢不换?】
秦念给这位扮演刘彻的打工人捏了把汗——
违规了啊!
她还没说这次交换的结果,刘彻怎么就把话题拉到“大宛不换”了?
元狩四年的刘彻怎么可能知道十几年后换马失败?
希望甲方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小失误,就把他给换了。
秦念很喜欢这位打工人对汉武帝的扮演。
不过她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签明天的合同,帮不了别人。
只能假装没注意到这个失误。
………
刘彻已经对秦念的为人有所了解。
如果成功交换,秦念就不会突然停下来等他的答复,而是会一道说完。
未能换得汗血宝马,比起怀疑是自己派去的人出了问题,刘彻更愿意怀疑是大宛不肯换马。
故直接质疑大宛。
猜错了也就是被秦念讥讽一番,被讥讽得多了,刘彻也早就不在乎。
在乎也无用。
事实也正如他所猜测的这般,就是大宛不换。
【秦念:大宛认为两国之间距离极远,就算汉朝想要攻打也鞭长莫及,于是不肯交换。】
【刘彻:哼。】
这应该是反应过来之前不小心穿帮了。
秦念如此猜测道。
刘彻这次的反应对了。
换作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扮演刘彻,这时候可能会嚷着要攻打大宛。
但元狩四年的刘彻完全不了解大宛的情况,不会轻启战端。
刘彻刚登基的时候搞建元新政,被窦太后阻止。
那时陈阿娇骄妒无子,馆陶公主借着拥立的功劳贪得无厌。
可以说后宫与朝堂都不顺心。
但王娡劝他刚登基不能得罪窦太后和馆陶公主,刘彻就假装沉迷狩猎和微服私访,还对馆陶公主和陈阿娇“复稍加恩礼”。
等到窦太后去世,刘彻立即处置忠于窦太后的臣子。
显然刘彻虽然报复欲旺盛,但也极会隐忍。
【刘彻:大宛不肯交换,朕当如何取之?】
刘彻不认为秦念会无的放矢。
秦念主动提起汗血宝马,则必然有取宝之道。
甚至这取宝的方法,都极有可能是未来的自己所为。
所以刘彻问起话来理直气壮。
【秦念:由于大宛不肯卖马,汉使车令就破口大骂,还把金马给敲碎了。】
【刘彻:……?】
“秦念是在为大宛说话?”
刘弗陵很是不解。
在他看来,就是因为大宛截杀大汉使者,阿父才会派兵攻打大宛以扬国威。
可秦念却只说车令之举,这就像是在指责汉使所为不妥。
“臣以为秦念意不在此。”
意在讥讽先帝。
后半句刘病已没说,因为这只是“经验之谈”,并没有依据。
………
刘彻当然也很疑惑。
毕竟就目前得知的情况,就是他命车令以千金与金马换取汗血宝马,但大宛不想卖。
这虽然会让刘彻感到极为不满,但既然距离极远、国威不能及,也只能暂且作罢。
怎么车令就把金马给敲碎了?
那是他的金马!
谁教的买卖不成,就损毁交易用的货物?
………
不仅他不理解,刘邦和刘启也无法理解。
刘邦不解,可以询问萧何。
萧何:“……臣亦不知。”
他再怎么有才能,也不可能推测出数十甚至百年后的汉使为何有这种举动。
简直就像在挑衅大宛国。
【秦念:是吧,你也觉得这是汉使在挑衅吧?】
【刘彻:……】
刘彻继续沉默。
……这原来是挑衅吗?
不对,为什么要挑衅?
如此挑衅,岂不是之后也没得谈了?
没错,此时刘彻的想法还是汗血宝马太过珍贵,千金与金马亦不能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