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是朝会,即便天幕一出他就命人召霍光前来,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他无人可以商议。
不回答,民心就一直在降。
十五岁的刘弗陵只能靠自己。
【刘弗陵:阿父患病,胡巫欺君说是巫蛊所致。奸臣江充与大兄有仇隙,于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大兄不能自明,被迫起兵。后兵败逃匿,遭受围捕时自经。】
卫子夫在看到太子更易时就觉察不对。
此刻看到据儿被迫自经,极其悲痛之下泪流满面。
但很快,卫子夫就拭去泪水。
天意正在助她,她何必大悲!
长门宫。
陈阿娇大笑不止。
她因巫蛊被废,卫子夫的儿子却因巫蛊被杀!
狼居胥山。
祭天封礼刚结束,就有天幕现世。
霍去病因陛下能与秦皇争锋而喜,也因不见太子之名而深感疑惑。
如今看到刘弗陵所言,怒不可遏。
“我必杀江充!”
十岁的刘据已经赶到了未央宫。
刘彻看到据儿脸上的恐慌,更是愤怒。
身为天子,为胡巫与臣下所欺!
此外——刘据为何起兵?
为何敢起兵?
为何能起兵?
此刻他当然想到了太子最大的依仗。
但刘彻没有表露分毫,而是连忙前行数步,亲自安抚太子:“据儿,朕必不会再受奸臣所欺!”
【刘启:彻儿!你怎会轻信巫蛊之言,朕是这么教你的?】
七岁的刘彻一时间不知道阿父是在指责天幕上的“刘彻”,还是在教导他。
刘启看着尚且年幼的太子,深感责任之重。
他绝不能放任太子“略输文采”,定是读书太少,才会作出这等错事!
………
刘邦没有出言。
太子起兵?
究竟是江充构陷太子,还是“汉武帝”刻意为之?
【刘彻:……】
刘彻不明白他什么都没说,怎么天幕会以他的名义道出六个点。
但眼见民心榜名次开始下跌,刘彻只得解释。
【刘彻:苍天为鉴,朕必不会再轻信巫蛊之言!】
【刘彻:刘弗陵,江充现今何在?朕要灭其三族!】
刘彻果断转移话题。
在他承诺不信巫蛊之事时,民心榜就不再下跌。
“再”之一字,是他已然因巫蛊之事废黜陈皇后。
………
秦念发现这个刘彻的扮演者非常重视细节。
“轻信”。
也就是不会“再轻易相信”,而不是“不再信”。
【秦念:轻信?你还想信?】
刘弗陵正派人去查江充籍贯,却见天幕之上那姓秦的皇帝再度发言。
意识到“轻信”背后的含义,他不由得默然。
其实在说出大兄之死的真相时,刘弗陵就在想太子还会不会再更易成自己。
然而说出来之后,他却依旧是大汉天子。
他的记忆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刘彻:……】
秦念忍不住笑了一下。
感觉很奇妙,就像是真的在与汉武帝对话一样。
【秦念:朕给你提个建议——下次你再想信哪个胡巫,你就让这个胡巫去咒杀匈奴王,再不济安排个死囚也行。做不到那就只是装神弄鬼。】
各朝胡巫尽皆失色。
他们中不乏有真信巫蛊之人,但再怎么信,也清楚巫蛊之术并不能咒杀他人。
若是以这种方式来评判,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秦念:居然这么容易被骗,真给皇帝这个身份丢人。】
刘彻脸色很难看。
声誉榜上无秦念之名,此人却位居民心榜首,即便口出狂言也未见民心波动。
【刘彻:匈奴王?朕未尽灭匈奴?】
但比起口舌之争,刘彻更在乎他的功业。
何况秦念所言确实有道理。
胡巫若真有咒杀他人的能力,何不以死囚试之?
【秦念:匈奴哪有那么好灭。】
【秦念:但你最大的功绩就是征伐四方。而其中最显赫的战功就是“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秦念:元狩四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了吧?】
第3章
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刘邦豁然起身。
三年前的白登之耻,他铭记于心。
如今大汉无力北征,他只能采用娄敬之策与匈奴和亲。
和亲、送礼,奇耻大辱!
如今却得知后代刘彻北逐匈奴,其武将封狼居胥;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这是何等大喜!
天幕只此一句,不仅刘彻民心榜排名飞速攀升,刘邦、刘启二人亦是如此。
汉高祖、汉景帝,两朝百姓皆苦匈奴久矣。
【刘彻:去病封狼居胥?这是何月何日?】
霍去病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天幕之上。
他刚完成祭天封礼,军情还未能传达至长安。
【刘弗陵:月日。】
刘弗陵能将封狼居胥具体到月日,自然是因为霍光已经前来拜见。
霍去病是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霍去病与其父霍仲孺父子相认后,将霍光带来长安培养,才有阿父临终前对霍光的托孤辅政。
………
刘彻看到日期大喜过望。
正是今日!
刘彻当然没有忘记刘据起兵之事,但他知道轻重。
何况太子尚且年幼。
【刘彻:竟是今日!去病,此番凯旋,朕封你为大司马骠骑将军!】
此距长安甚远,霍去病见陛下此言,只得以军礼向南拜谢君恩。
而西出定襄的卫青同样战功赫赫。
天幕并未提及他的功绩,但卫青笑意不减。
去病是他的外甥,封狼居胥乃是大胜。
卫青生性谦逊,不会去嫉恨他人。
【秦念:比起封赏,霍去病更需要的是休养——二十四岁就病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连年征战,被你活活累死的。】